刘备在这种“随机应变”的思路指导下,深得其中三味:那就是把水搅混,然后再趁机逃脱。这不!刘备在袁绍手底下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主要目的是暂时安身以寻找自己的义弟关羽和张飞。自从兄弟三人徐州失败后,音信皆无,谁也找不到谁。那时可不像现在通讯手段这么发达,用传呼、手机之类管保你能在人山人海中找到所找之人。凑巧,刚刚听说曹营中有一赤面长须之人,手使大刀斩了袁绍大将颜良。刘备可以断定,此人必是自己的义弟关羽。他真是又惊又喜,喜的是终于得到了失散多时的义弟关羽的下落;惊的是在这种形势和场合之下,袁绍知道后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杀头之祸马上就要来了。得想个法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果然,袁绍一见刘备便大骂不止,并且欲斩刘备。刘备非常镇定,他想:目前惟一能幸免的手段就是使袁绍心疑,使其无法断定斩颜良之人为关羽。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说:“明公,你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绝了咱们俩之间的情义。自从我跟关羽在徐州失散以后,很长时间音信皆无。我们都不知道谁在哪里,我怎么可能故意使他来杀您手下的大将呢!更何况我还在你的军营中,难道我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再说,天底下相貌相似的人多得是,难道赤面长须之人就一定是我的二弟关羽吗?请您三思。袁绍被刘备的话给弄糊涂了,想了一想,刘备的话确实有点道理。随即仍请玄德上坐。刘备躲过了这一劫。
但是,事情偏偏跟刘备作对,关羽再斩袁绍大将文丑。并且还打出了大旗,上写“汉寿亭侯关云长”七个大字。袁绍闻知大怒,看你刘备这次还怎么狡辩,令推出斩之。刘备心想这下子可完蛋了。不行,还得想个法子,只好来个“顺水推舟”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对袁绍说:“明公你太不明智了。这明明是一个‘借刀杀人’之计,您怎么能看不出来呢?过去曹操和我在许昌‘煮酒论英雄’,称天下英雄惟我和他曹操。他素来忌妒我,现今知道我在你这里,怕我帮助你,想要置我于死地,所以才故意使我二弟关羽杀掉你二员大将,目的就是激怒你,借你之手杀死我,这是曹操的诡计。我相信明公你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一定不会上他的当。请明公三思而后行。”袁绍觉得刘备的话有道理。刘备一看有门,心想再加把火。于是继续对袁绍说:“为感谢明公你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可以写一封信,派人密送给关羽,令他来投您。他见到我的信一定会星夜赶来的,你看怎样?”袁绍听后大喜,遂听从玄德建议,与玄德重归于好。
现代条件下的商战与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已是大大不同,绝少面对面的直接敌对,而在不知道对手所在的情况下被对手击倒,高科技信息产生的发展使这种模式由理想状态变为了现实。现代条件下的商战随着各个企业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已经变成了对其稀缺性的资源的竞争。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信息是随时变化的,永远不会穷尽的,每条信息都可能会给一个企业带来无穷的发展机会,但同时如果不善于把握信息,不善于抓住信息带来的机会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灭亡。这就对领导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善于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刘备的这种随机应变的本领给我们很多启示。许多企业家将之成功地移植到企业管理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势,及时改变思路和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沈阳市变压器厂通过勇于转变,迈向成功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沈阳市变压器厂(简称“沈变”)是始创于1938年的专业生产大型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制造厂。全厂现有职工15000多人,固定资产约4亿元,占地40多万平方米,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厂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变压器生产企业,在我国电力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说起沈变成功的原因。沈变人可以自豪地告诉你是适变——适应市场形势,及时改变各项策略是成功的法宝。回顾他们所走过的路程可以看出他们适变的步骤:
1.
转变思想——成功的前提。过去的沈变是按国家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它的产品生产计划每年由国家电力部门确定,再由国家拨给所需的材料,按计划生产周而复始。面对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一新形势,他们在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之后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成功必须闯出一条适应于自己的独特的新路,而这一成功之路的前提是转变思想。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沈变人放下架子,从以前形式上的被动变为主动,派出人员拜访用户,听取用户对沈变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互想沟通,增进理解,打破了受孤立的局面,解决了用户和企业之间感情上的矛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转变机构——成功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沈变人改变原有的产品供应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即将由用户主动通知厂方需货,再由厂方送货的形式,改为厂方主动联系客户。特别是针对产品特点,在各地区设立办事处,目的是一旦产品出现故障,能得到及时的修理,使原来的由于信息不畅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缩短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区电力发展的信息,并且使企业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规划和开发产品。
3.
转换经营机制——成功的关键。沈变人改变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考虑生产不考虑销售,不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前途的旧做法,转换经营机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成变压器集团公司。具体转换策略:(1)将原有的6个与生产不发生直接联系且与外面关系较密切的部门通过独立核算和费用承包的方式将其分离出去,打破大锅饭。(2)让10个集体分厂脱离总厂。(3)建立大型互感器制造厂。(4)突破计划经济经营范畴,针对我国未来电力发展主要在南方,而大型变压器厂均在北方,运输难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大胆跳出北方这个地域,在经营战略上采取主动,到南方去建厂。
沈阳变压器厂适变经营,敢于突破旧框架,建立新体制的思路可以说是受了刘备“随机应变”领导艺术的较大启发,并将之在现代条件下的合理运用。不管怎样说“变则通”,墨守成规只有死路一条,则是现代领导所应牢记的一个准则。
11.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当日席散,孔明亲送法正归馆舍。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于是遂请孔明,同议起兵西行。
刘备一向作风比较稳健、果断,偶尔一两次犹豫不决,也是顾虑太多造成的。在刘备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难倒他的事儿,就凭自己刘皇叔——汉室贵族,天生就是高智商的人,就算是在决策上不及孔明、庞统,领兵上比不上关羽、赵云。但自己有人缘呀!实在不行,可以请他们帮忙嘛,刘备的小日子过得也算是优哉游哉!
不过,刘备还不是超人,一样有难心的时候。这不,攻打西蜀就把他给愁坏了,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原来,刘备顾虑的是“信义”二字,还时不时地拿曹操这奸雄比较,总以为曹操是如何如何地差劲,自己又是如何如何地好,口口声声仁义道德。殊不知,这“大耳贼”的名号也不是有名无实。既然这样,就不要再说什么了,还是研究打你的西蜀吧!刘备每遇困难,总有贤人来助阵,这次打西蜀,虽然名义上不符人心,说不过去,但也是势之所趋。还多亏凤雏先生明辨是非,要不然还不知犹豫到何时,真的要错过这个时机,刘备可就惨了,可见,这是一个时机把握的问题。不管怎么说,人家庞先生搞军事策略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闯过,什么场面没见过,怎么着也有些经验吧!因此像这种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小“case”,一见便知怎么做。
而刘备却死抱着“仁义”的帽子不放,说什么也不肯,这下可急坏了庞统。虽说刘皇叔的事业是为了兴复汉室,并不关己,实在不行,自己可以隐遁山林,买个别墅,快活一世算了,还跟你刘备操这份心。无奈,庞先生是个知恩图报、忠贞不二之人,受鲁肃、孔明的委托,不敢逃避责任。见刘备死不开窍,于是拿出自己的特长,一顿神侃,倒把刘备说得心服口服。
刘备也是一位开通之主,不然,如果是昏庸之君,纵使十个庞统也不会听从,徒使大好时机白白过去。刘备当然知道时机的重要。庞统的一番劝说,早就开了脑筋。可见,当机立断,把握时机,将有利于刘备占据大好形势。想必刘备在茶余饭后一定会想到庞先生的那几句箴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因此,机遇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却失败了,然而它们的力量可能相当,关键一点,便是它们抓到了企业发展的先机。当今社会又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将会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往往一个企业最先获得了企业发展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将对企业的最先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俗话说,一半靠实力,一半靠机遇,两者并重。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机遇并不会平白地迎接谁,需要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遇,发现机遇。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充分体现了时机的重要,同样道理,现代企业也需要这种观念,在剧烈竞争和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关键之一,就是要在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抓住时机,敢于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不然就可能错过机会。敢于决断,就要勇于承担风险。一个墨守成规,不愿作出承担风险决定的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现代管理者。
丹东汽车改装厂厂长张怀社。1980年曾作出了一项事关企业兴衰的重要决策。20多年来,这个厂的主要产品是军、民专用车辆的改装车;它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统统由上级安排。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出现,这种方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1980年上级为该厂安排的生产任务下降44%。张怀社预感到1981年还要大幅度下降,老产品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滞销局面,企业将由盈转亏,在这“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关头,张厂长作出了一项战略决策——转产。
从1981年起,由专用车辆转向民用大客车。果然未出所料,1981年上级安排的任务下降80%,但因事先有了转产的决策,并做了准备工作,当年就生产了深受欢迎的畅销产品——新式柴油大客车。不仅扭转了可能出现的停产局面,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社会需要。
事实证明张怀社厂长决策的正确。决策应当建立在广阔的视野、正确的预测及科学分析基础上。当时机未成熟时,可以从容考虑,从几种可行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并选择最佳时机,使方案付诸实施。在紧急关头,则需要管理者运用其全部的智慧和能力,抢在别人之前,迅速、果断地拍板。
再如,阿曼德·哈默,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从经营药品起家,几年后便成为百万富翁,此后,他又经营多种工商业。如铅笔、采煤、酿酒、养牛、古董、广播等等。
在他从事商业的过程中,正当哈默的眼睛盯着艺术品销售生意时,美国国务院1919年通过了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措施。这一“新政”给他带来了新的经营门路和新财源。
“新政”规定,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从而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开放禁酒令。哈默灵机一动,从酒的需求想到酒桶的需求,立即从俄国购买木材,并在停泊俄国货船的码头附近,修建一座临时的桶板加工厂,由于供不应求,又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座现代化酒桶工厂。禁酒令废除之后,各大酒厂争用高价把哈默制桶公司的酒桶抢购一空。
哈默本来只打算制桶,可是,时机又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由于战时不准用谷物酿酒,威士忌奇缺。于是他买了一些美国制酒公司的股票,以每股九十美元的代价购买了五千五百股。等他欢度两个月的蜜月旅行回纽约后,这项股票行情涨到一百五十美元一股,还得了五千五百桶威士忌的股息。哈默又花了五万五千美元的一笔小款,从政府手里买下了一家无力还债的朗姆酒厂;同时又物色人才,雇用了一名德国化学师迈斯特,他是一位善于把马铃薯变成烈性酒精的能手。并以每袋(100磅)十美分的低价向政府购买了几千吨土豆,掺酒精的威士忌由其他人销售,并把这种酒命名为“金布”,顾客争相购买。
哈默预计谷物制酒还可能开放,他陆续购买了九家闲置的谷物制酒厂,政府禁令开放一个时期,他就生产一批谷物威士忌。后来又买了几家酒厂,制造谷物威士忌。不久,他这个原不愿从事经营威士忌酒的人物,短时间就一跃成为全美国威士忌酒业中仅仅次于西格拉姆的第二号巨头。不过二年,他的“丹特”牌威士忌成为美国全国第一流名酒,年销量达一百万箱。哈默的竞争对手申利公司的董事长罗森斯塔尔眼红了,极力要求收买丹特酒厂,哈默以六百五十万美元的现金卖掉了丹特酒厂,以后又卖掉了其他各酒厂及酒业股票,又获利几百万美元。
哈默就是抓住了一次重要的机遇,果断做出决策,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制酒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可见,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而是赋予那些有准备,有准确、敏锐眼光的人,并且能适时地把握机会,这样,事业才能成功。
12.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却说玄德策鞭纵辔,趱程而行;当夜于路暂歇两个更次,慌忙起行。看看来到柴桑界首,望见后面尘头大起,人报:“追兵至矣!”玄德慌问赵云曰:“追兵既至,如之奈何?”赵云曰:“主公先行,某愿当后。”转过前面山脚,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当先两员大将,厉声高叫曰:“刘备早早下马受缚!吾奉周都督将令,守候多时!”……当日徐盛、丁奉了望得玄德一行人到,各绰兵器截住去路。玄德惊慌勒回马问赵云曰:“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云曰:“主公休慌。军师有三条妙计,多在锦囊之中。已拆了两个,并皆应验。今尚有第三个在此,分付遇危难之时,方可拆看。今日危急,当拆观之。”便将锦囊拆开,献与玄德。(玄德看了,便神色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