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200000029

第29章 血液系统疾病(4)

(3)二至丸:蜜丸:每丸6g。每次6岁以下1/3丸,7~9岁1/2丸,10~14岁1丸,每日2~3次。水丸剂:每次6~9岁3g,10~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4)大补阴丸:每次6岁以下1/3丸,7~9岁1/2丸,10~14岁1丸,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者。

(5)杞菊地黄口服液(丸,片,胶囊):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片剂: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胶囊剂:每次5~6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3气血双亏证: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少动不贪玩,食欲不振。较大儿童自诉头晕耳鸣,或兼轻度鼻衄、紫癜,肝脾淋巴结肿大。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治宜补益气血,调和营卫。

基本处方八珍汤加减。党参10g,茯苓10g,炙黄芪15g,当归10g,川芎6g,熟地10g,白芍10g,枸杞子10g,莪术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膈下逐瘀汤加减:黄芪15g,当归10g,川芎6g,桃仁6g,丹皮10g,赤芍10g,五灵脂6g,延胡索10g,红花6g。加水煎服。用于气血双亏,伴肝脾淋巴结肿大者。

(2)人参归脾丸:每次6岁以下1/3丸,7~9岁1/2丸,10~14岁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

(3)血宝胶囊:每次6岁以下1粒,7岁以上2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血双亏证偏于肝肾亏虚者。

(4)人参养荣丸(膏):每次6岁以下3g,7~9岁5g,10~14岁10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血两虚,心悸气短者。

(5)人参补膏:每次6岁以下3g,7~10岁4~6g,11~14岁7~10g,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血双亏证。

(6)十全大补膏:每次6岁以下3~6g,7~10岁6~9g,11~14岁9~15g,每日2~3次。口服。用于气血双亏证。

(7)阿胶补血膏:每次6岁以下10g,7~9岁15g,10~14岁20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血双亏证。

(8)八珍冲剂:每次6岁以下1/2袋,7岁以上1袋,每日2~3次。口服。用于气血双亏证。

警示

1白血病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是小儿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相结合,化疗方案配合中医疗法以提高疗效。

2病初争取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预防感染和出血及各种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对并发症及时处理。

3必要时考虑骨髓移植。

§§§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与免疫有关的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阶段,急性型发病年龄多在2~5岁,男女无差异,慢性型以年长儿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春季多见。疾病的预后一般较好,如发生颅内出血则预后较差。本病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与古籍记载的“紫癜”、“肌衄”、“葡萄疫”等病证相似。

诊断要点

1急性型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史。

2急性型起病急骤,常伴发热,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多见,黏膜出血以鼻衄、齿衄较常见,少部分患儿可发生胃肠道、泌尿道出血,颅内、脊髓及脑膜出血较少见,出血严重者可有失血性贫血,10%~20%的病例可有轻度脾大,肝、淋巴结一般不肿大,病程为自限性,约90%的患儿可在6个月内缓解或痊愈,少数可转为慢性。慢性型起病缓慢,有持续出血或反复发作出血病史,出血程度较轻,可仅在皮肤搔抓处出现瘀点瘀斑,重者也可自发出血,发现皮肤瘀斑、鼻衄、血尿等,黏膜下出血及胃肠道出血也可发生,一般无明显脾大,整个病程可迁延数年。

3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中血小板计数,急性起病时一般低于20×109/L,慢性型一般在30×109/L~80×109/L之间,当血小板数小于50×109/L时可见自发出血,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凝血酶原消耗减少,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的核浆成熟不平行的变化比较突出,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胞浆中可出现空泡,尤其在其外围。常见进行性变化的巨核细胞。血小板免疫球蛋白测定:约78%~100%病例PAIgG增高,约40%患者PAIgM阳性。

辨治原则

辨证应以辨轻重、标本、虚实相结合,一般急性型较重,慢性型较轻,出血量少者轻,出血量大者重。急性型多为邪毒伤络,血热妄行之实证;慢性型多为气阴不足,血失生化统摄之虚证。由于本病的主症是出血,止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治疗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分别以凉血止血、补气摄血、滋阴凉血为法。同时注意止血而不留瘀,常配以活血化瘀之品,但化瘀又易伤正,故不可太过。当权衡轻重,各司其属。

处方

1风热伤络证:先有寒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红,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病史,后见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瘀点,或大片瘀斑,分布不均,以四肢较多,常伴有鼻衄、齿衄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凉血安络。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薄荷6g(后下),荆芥10g,板蓝根15g,紫草15g,茜草15g,丹皮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小儿清热灵:每次6个月以下小儿1/2片,7~10个月1片,1~2岁1.5片,2~3岁2片,3岁以上3~5片,每日2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2)银翘解毒丸:每次1~2岁1/2粒,3~6岁1粒,7~9岁1.5粒,10~14岁2粒,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3)羚翘解毒片(丸、冲剂):片剂:每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14岁4片,每日2次。丸剂:蜜丸。每次6岁以下1/2丸,6岁以上1丸,每日2~3次。冲剂:每次6岁以下1/2袋,6岁以上1袋,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4)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每次1岁以内2.5~5ml,1~3岁5~10ml,3~7岁10~15ml,7~12岁15~20ml,每日3~4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5)健儿清解液:每次婴儿5ml,5岁以内10ml,6岁以上酌加,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6)小儿清热宁颗粒:1~2岁每次4g,每日2次;3~5岁每次4g,每日3次;6~14岁每次8g,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7)复方大青叶合剂:每次0.5~1ml/kg(一次不超过30ml),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

2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出血倾向较重,除出现皮肤瘀斑、斑色深紫外,多伴有鼻衄、齿衄、咽红等,甚则可见壮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或有瘀斑、苔黄燥、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基本处方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20g(先煎),知母10g,水牛角20g(先煎),生地10g,丹皮10g,赤芍10g,黄芩10g,黄连3g,栀子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清热地黄汤:水牛角20g(先煎),生地10g,丹皮10g,赤芍10g,紫草15g,玄参10g,黄芩6g,生甘草6g。加水煎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2)白茅根30g,鲜藕30g,鲜小蓟15g,丹皮10g,赤芍10g。加水煎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3)生地、羊蹄根各15g,丹皮、赤芍、蒲黄炭、牛膝各10g,水牛角20g(先煎)。加水煎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4)犀角地黄丸:每次1~3岁1/2丸,4~6岁1丸,7~9岁1.5丸,10~14岁2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5)紫草丸:每次1~3岁1/4丸,4~6岁1/3丸,7~9岁1/2丸,10~14岁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6)荷叶丸:每次6岁以下3g,7~10岁6g,11~14岁9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3气不摄血证:紫癜反复发作,皮肤黏膜散在瘀点瘀斑,斑色淡红,下肢为甚,时发时止,亦可伴鼻衄、齿衄,面色苍白或苍黄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缓弱。治宜补气摄血,滋养化源。

基本处方归脾汤加减。党参10g,黄芪15g,白术10g,当归10g,龙眼肉10g,白芍10g,旱莲草15g,阿胶10g(烊化),炙甘草6g,大枣4枚。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当归补血丸:每次6岁以下1/2丸,6岁以上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2)血宝:每次1~3岁1粒,4~6岁2粒,7~9岁3粒,10~14岁4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3)八珍冲剂:每次6岁以下1/2袋,6岁以上1袋,每日2~3次。口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4)人参归脾丸(归脾丸、膏):蜜丸:每次6岁以下1/3丸,7~9岁1/2丸,10~14岁1丸,每日2次。膏剂:每次6岁以下3~5g,7~9岁6~9g,10~14岁9~12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5)阿胶补血膏:每次6岁以下10g,7~9岁15g,10~14岁20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同类推荐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重要?容。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融会贯通的本质?涵,这是中医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的?容包括中医四诊基本要求、病历书写规范、体格检查、针炙推拿技法与治疗。书中?容编写符合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切合临床实际,简明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热门推荐
  • 天之舞姬

    天之舞姬

    一怒血剑万人敌,长啸怒吼可震天。龙争虎斗名亦在,莫欺世间穷少年。
  • 幻想日记之樊血奇缘

    幻想日记之樊血奇缘

    生活所迫,校园奇遇,幻想日记究竟在写什么,樊血该何去何从。
  • 苦剑与游侠

    苦剑与游侠

    游锡是一个宝藏的守护者,这是他之后才知道的身份。这让他在江湖中饱受追杀。爱情,亲情皆远离他而去,兄弟为宝藏而背弃,同伴为宝藏起杀机。眼看宝藏将被掠夺者侵占,他是否能应对巨变,和骤变!
  • 娇妻别逃:老婆我错了

    娇妻别逃:老婆我错了

    “俞棋你他妈给我滚出来跟我结婚!!”某男人气急败坏地冲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的女人怒吼。“偏不!!余理万一我跟你结婚了你不给我买东西怎么办!!”某女人脑残地大声说道。“买买买,整个世界我都买给你!!快给我滚出来跟我结婚!!”某男人满头黑线地咆哮道。这是一个腹黑大灰狼捕捉小白兔的故事呦~
  • 命运倒计时

    命运倒计时

    身为混混的他,在一次无意的落入下水道时,拾到了一枚奇异的蓝色硬币,硬币上刻着奇怪的图案,当他用手触碰之时,他突然拥有了奇特的能力......一场阴谋和游戏即将开始,他又将如何在这场游戏中生存下去,一切都是迷。
  • 火眼神探

    火眼神探

    一位侠客,有着独一无二的洞察力,由于多嘴的毛病让他卷入一个个不同的案件中。
  • 不可思议的猫咪

    不可思议的猫咪

    一个不太合群的男孩,一个有些自卑的女孩,一只不可思议的猫咪,一份没说出口的心意。
  • 天道荒混决

    天道荒混决

    他,一个堕落的大学生,穿越到一个修炼的世界并得到上古传承,淤血厮杀,战神战魔,谱写一段传说。
  • 极界之颠

    极界之颠

    一个意外的穿越到了这片陌生的世界。究竟是逆了这片天地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还是在这异世中苟延残息。浩瀚的疆土,光怪陆离,神秘莫测。面对回家的渴望,一切艰难险阻迎刃而解…至此踏上一条逆天之路……
  • 醉梦三世

    醉梦三世

    她是一国的公主,却在豆蔻年华遇见了身为质子的他,果真是一见误终生呀。她爱他、护他,更为他打拼下这浩瀚的江山。他曾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更给予她最贵无比的皇后之位,可到头来不过美梦一场。当她再睁开眼发现自己并未死,看着自己熟悉的闺房,她意识到自己重生啦。她以为重生之后的人生会与之前有所不同,所以她拼命地改变,却始终抵不过老天的玩弄。她发誓如若有下一世,绝不想起这痛苦的记忆,她发誓、她发誓……今生今世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