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秋季,区教委按照区委的安排,实行党政合一,我兼任党委书记。1994年年底,党委一名副书记(女),教委一名副主任(女),按甘井子区委当时规定的女干部退二线的要求,相继退出两委班子。我从区教师进修学校调来一名副校长,一名教研部主任,分别任区教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干部配齐后,我懂得区教委今后工作能不能干好,我这个党政一把手要负全责。我肩负着未来几年甘井子区教育的命运,关系到几万名学生能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几万名家长的希望能否得以实现,几千名干部、教师自身素质能否得到提高的历史重担。同时,我也知道,今后甘井子区教育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与我自身素质、与我运筹和指挥能力息息相关,我必须恪尽职守,全力以赴。
我首先从建立“两委”办事规矩入手。1990年以来,行政这一摊工作有了一定的章法可循,今后党政合一,如何摆布两委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重叠程序,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有章法。我找来许多材料,翻阅在上海学习班的资料和笔记,针对教委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亲自起草,一稿完成后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给两委班子成员,并要求每人仔细阅读并签署书面意见。对其签署的意见要求不是简单的表态,而是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在汇集两委成员意见后,第二稿再发给科长和科员,征求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大家智慧的基础上最后定稿。科长以上干部人手一册,并用大号字打印,装裱在会议室墙上。
《两委办公规范》主要包括干部职责范围、阅读文件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程序、问题处理与总结等五大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条款,例如,干部的职责,哪位干部分管哪几个方面的工作,完成的标准,与相关部门交叉关系的处理,什么时间汇报等都有标准和时限;再比如会议制度,召开的时间、会前的准备、会中的各自权利、会后的落实等,都有明确要求。我这个人比较讲究时间观念,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一周要做几件事,一学期要做几件大事,一年下去几次视导、蹲点调查,寒暑假干部会怎么开,教学质量怎么分析,青年教师怎么培养……都各有时限,各有分管负责人,各有考核指标……总之,一切都按既定时间、既定指标、既定职权范围运行,中间靠两委会议调控。这样运作半年,区教委工作章法明确、井然有序。我个人也比较超脱,有时间从国家、省、市的要求出发,结合本区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在“双基”验收这个大问题上,我们的工作有许多方面已超过省市要求和规定的标准,这样我们就以逸待劳,做好了迎接各级检查验收的准备。
感悟
作为主要负责人必须抓关系全局运作的大政方针,确定总的管理思路,制定总的措施。先从上头理顺,龙头动起来,龙身龙尾才能动得准,摆得对。我自己每学年必做的工作有两件:一是我亲自起草年度工作计划,从来没用过秘书代笔。自己写计划的好处是对新一年要做什么事先都进行精心考虑;平时注意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功夫在平日,不是“现上轿现包脚”;自己写的,思路清楚,兑现感强。计划是一个总的蓝图,主要负责人必须是制图者。二是我在寒暑假干部会上做总结,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都是对“蓝图”的调控,这是真正体现领导者意志的地方,所以要当仁不让。如果一位主要领导者陷于具体事务的纠缠之中,就可能如俗话所讲的“摁住葫芦起了瓢”。“一把手”是全军的统帅,而不是提刀上阵,带一路兵马的大将。到一个单位,看整体工作是否井然有序,就能判断出这里的一把手是“帅才”还是“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