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儿的出生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加上我们夫妇都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也算老来得子,所以格外高兴。那时,十年动乱已彻底结束,改革开放开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所以我们有精力、有心情在第二个孩子身上下些工夫,尝试幼儿的早期教育。
首先跟她唠嗑,教她说话。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是在培养思维能力。在她咿呀学语时,就尽量与她讲话,不怕不懂,就是用词语、短句的“信号”来刺激她的大脑,时间长了,就在其幼小的头脑里逐渐产生了“概念”,并打上了句式句型的烙印。在她躺着的时候,在她坐着的时候,在她爬的时候,就结合实际教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周围的物件名称、动作名称及各种东西的简单用处。总之,把她当成一个会说话的孩子,单边与其“交谈”。时间久了,效果是惊人的。一是二女儿说话早,愿意与身边的人搭话,不管熟人生人都想“唠唠”,这就招邻居们的喜欢,没事都要逗她玩;二是会学话不久,突然就会冒出“因为……所以……”“不……也……”等复句的句式,这在一两岁的孩子身上出现,成了大家闲唠的资料,动不动就有人来引逗她说这类句式,这无形中又强化了她简单的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
其次,教她识字。我记得那时好像还没有儿童看图识字一类的书和卡片,我就用毛笔自己写“识字卡”。我记得先从最简单的字教起,什么“人、口、工、大、小……”,然后就是“大连、北京”等地名,“工人、农民”等名称。开始,记得慢,有了一定的基础,速度就加快了,记得她三岁左右,就识一百多个字……
其三,我们采用肯定、鼓励的教育手段。我在后来的总结中,认为这一条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学话,还是学字,说错了我从来不批评,甚至在神色上也不让孩子感到你不高兴。说对的,认对的,就要点头,就要肯定,就要表扬。不知什么时候,我用竖大拇指的方式表扬她。久而久之,孩子一见我竖起大拇指,她就知道自己做对了,受大人表扬了,她就有一种“成就感”,一种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最大满足,每当这个时候,她的眼睛就格外地亮。二女儿就是在这不断受到表扬、不断受到激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每当我下班,刚走到楼下,她在三楼走台上看见我,就会大声说:“父亲下班回来了……”我们那个楼是室外开放式走廊,她那么一喊,几乎全楼在走廊里的人都能听见……她三岁因病住儿童医院,是全病房同龄孩子中最活跃、最会表达的一个。每当炊事员推餐车来到走廊,她就会第一个喊:“开饭了……”逗得其他小孩家长直笑。护士打针,她甚至会嘱咐:“阿姨,你轻一点扎……”
感悟
儿童的早期教育实际上就是早期智力开发,我们这一代人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是我们所处的时代,那时的孩子并不是“小皇帝”,大人甚至无暇更多地照顾孩子;二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幼儿教育的知识也相对贫缺,不像今天的孩子家长对下一代那么重视。当然这也与时代进步和家长的文化层次有关。
我的二女儿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从读书到找工作都没用我操心,她独立学习和社会工作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写作水平超过了父辈,不知这与早期教育是否有关。
从幼儿教育的资料看,幼儿时期大脑发展是个关键期,谁抓住了这个黄金时期,谁肯定就会有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