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日,是我到盖县第五初级中学报到的日子。以前盖县只有四所初中,一所独立高中。到我们这一批升入初中时,可能赶上解放后第一个小学毕业高峰,所以原有中学规模不够,又新建了盖县第五初级中学,地址在我们常去的芦屯站西边约一公里的地方。
第一次要离开家过集体生活,父母给我准备了一套新被褥,因学校是新建的怕宿舍铺板潮,还做了“草包”铺在褥子下边。所谓“草包”,就是用大白布做个褥筒,里边填充梳成条状的苞米皮子。送我上学那天,到了芦屯镇才买脸盆、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具。小时在家没有刷牙的习惯,洗脸也是全家共用一个盆和一条毛巾,这回单独给自己准备一套还挺高兴的。当时中学住宿伙食费一个月7.5元,父亲每月给8元钱,剩下5角买个纸张什么的。那时学生很少用商店里卖的本子,都是用自己买的大白纸裁成32开,用纸绳订成的本子。
开学典礼的横幅上写的是:“盖县第五初级中学开校开学典礼”,我们初一六个班新生是这所学校第一批新主人;初二、初三是从原有的四所初中按居住地划过来的。一到中学,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感到档次提高了。那时,老家点煤油灯,这里点电灯;小学是木头黑板,后来改成水泥的,这里是玻璃黑板;小学上下课手摇铃,这里是电铃;小学老师一个人上几科,这里是一个老师教一门课;原来在家里坐在炕上母亲给盛饭,这里是8个学生站在一张方桌边自己盛饭;在家晚上想什么时候睡觉都行,这里晚饭后还要上自习,不到点不让回宿舍。其实变化最大的还是老师的教法,作业量也增加了,老师讲课总提问,精神稍一溜号,就有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可能。新生走到一起都怕答不好丢了自己的面子,所以上课时精神很集中。班主任一天一般就上一节课,平时也不到班级来,不像小学老师整天跟在学生身后。一天课程满满的,晚自习又要做作业。
开始,一切都新鲜还没觉得怎么的,但几天后初一新生中就出现发烧感冒拉肚子的。本村的学生一见面感到格外亲,感情脆弱的还偷偷地抹眼泪。特别是早晨一打铃,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洗漱完毕集体做操,贪睡又睡得挺沉的我常常是跟头把式的跟不上节奏……真的有些想家了。
我们的班主任官永惠老师似乎懂得学生的心理,每天晚饭后晚自习前都要与我们住宿生在一起唠唠家常,做做游戏。做得最多的游戏是师生的几个对话游戏,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几句,师:大连的火车往哪开?生:往北开。师:人都上满了怎么还不开?生:司机吃饭没回来……这些对话都是老师设计的情节,让学生现场自编自答,有时答得驴唇不对马嘴,教室里就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感悟
第一次集体生活的经历尽管平淡,但有些是令人难忘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忽然到这样一个新环境,随着生活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变,无疑增长了见识,自身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从小学到中学,对于学生来说,教法、学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学生不适应,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小学老师整天跟着学生,到了初中,老师一放手,学生就有“闪”了腰的感觉。特别是到初二增加了学科,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小学是靠记忆取胜,到了中学凭思维领先。学校、家长应事先对小学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