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行走在312国道原供电局门口时,我都要在那儿站一会儿,合抱粗的老柳树,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矗立在公路两旁。尽管它们经历了战争、自然、人为破坏的洗礼,树身弯曲、凸凹不平、伤痕累累,但是还能坚韧不拔、铮铮铁骨、饱经风霜、树冠如盖、枝青叶茂,传承着历史,弘扬着文明,处处散发着生机和活力,成为隆德县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柳树在西北地区是一种极其耐旱的树种,无论在山冈、路旁、河畔、沙漠,人们都能看到顽强不屈的柳树。左公柳正因为具有柳树的这种品格,才永远散发着芬芳、生机。其实左公柳与当地柳树没有太多的差别,都是春来发芽,暮秋落叶的道地品种,但是因为这些柳树生长古老,由于英雄的人物和时代赋予它特殊意义才显得珍贵,备受关注。
看着现存不多的左公柳,勾起我儿时的记忆。我是土生土长的隆德人,百年左公柳见证了我的成长,古老的柳树留下了我童年的乐趣。据《隆德县志》记载,“由隆德城东行经十里铺……入静宁界,合计东西全长九十里,此系官道,坦途两边齐栽白杨绿柳,春夏青青,左公遗爱也。车辚马啸,络绎不绝”。记忆中隆德境内的左公柳是沿着老西南公路(今312国道)从东门桥进入,绕着县林业局、原供电局、隆德二中、南门、城关镇政府、西门,形成一个半包围的绿色长城把县城紧紧围抱。尤其是西南公路经过的沙塘、神林、联财等地,一路古老柳树整齐排列,像一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又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守望着两侧的村庄、田地、群众。听老人说这就叫左公柳,据考证,这些一人无法合抱的柳树都是1874年栽的。当时,晚清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路经此地,率领官兵广植树木,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自古河西种树为最难事,可是在左公的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幔、柳树成荫的塞外奇观。有诗为证:“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文人杨昌濬曾在一棵柳树上刻下的一首诗)左宗棠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西安——兰州——新疆,开辟了一条3000多里长的大道、在道路两旁种了3000多里树木、有效地阻挡风沙线推进的官员。
宁夏境内几个市县都曾有左公柳,尤其隆德县境内的左公柳最多。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故乡的人们一直精心看护它,使它茁壮成长,后来人们亲切地把这些古老柳树称为左公柳。
记忆中的左公柳是我们孩子玩耍的乐园,也是鸟儿的天堂,一年四季鸟儿不断,春天一些候鸟纷纷迁徙、落户古柳树上,开始繁衍生息。夏天鸟儿活跃枝头、唱着美妙的歌曲,劳累了的农民听着欢快的歌儿,坐在树下乘凉,悠闲地抽着烟,一身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我们放学后爬上高大的柳树,掏鸟蛋、捉小鸟,待到山下炊烟袅袅,母亲的呼唤伴随着鸟儿归巢,由远而近,我们才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家。秋天,一些候鸟陆续南飞,天高气凉、柳树落叶,农人们来到柳树下清扫落叶,那干枯的柳叶在门前堆成小山,温暖了农民家的炕,也温暖了农村人的心。冬天,没有绿叶映衬的古柳,躯枝分明、魆魆苍苍,强劲的北风刮过,掉下来的枯枝成为农民不可多得的柴火。我们孩子们放学后,争抢着给学校、家里拾树枝,喜鹊、乌鸦、麻雀等留鸟仍然站立枝头守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鸟巢孤孤零零,随之摆动。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日,故乡有个雷打不动的风俗——燎干。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门口点燃一堆柴火,熊熊大火燃起,人们从火堆上跳跃,烤走旧年的晦气,照红一年的运气。人们除了上山割草,还捡些干枯树枝,有的甚至爬上古柳树,捣毁喜鹊、乌鸦巢,招来喜鹊、乌鸦等鸟儿叽叽喳喳的咒骂和哭泣。当时因为古柳树太多、鸟儿太多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和重视,我们始终没有觉醒,仍然充当着破坏者的角色。
可惜可悲的是“文革”期间,大量左公柳被砍伐。尽管如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隆德县还有左公柳2000多棵。但不久,这些在公路两侧已经站立了100多年的古老柳树,在312国道拓宽中遭受了灭顶之灾,被砍伐殆尽,县城—联财段的所有左公柳被砍伐得一棵不剩,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就这样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县城内的古柳树也在县城扩建、道路改造中遭砍伐、破坏,仅剩余的23棵古树,大都是高9米~15米、胸径1.2米~1.6米,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承受了重创后依然坚挺地活着,装扮着县城。社会的文明洗涤着人们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棵棵的古柳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政府将为这些古树编号、建档,修焊钢铁保护架加以保护,大力宣传古树的社会价值,使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隆德县仅存的左公柳乘着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和国家生态园林县城的春风,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工建设的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高品位古柳生态公园工程,将景观功能区分为古柳历史文化广场区、左公柳保护和柳园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健身区、观赏休憩区、管理服务区。公园内规划设计有亭台楼阁、绿地丘陵,有彰显隆德文化风采的雕塑和富于时代特色的景观墙,有潺潺流水环绕的广场,为青少年免费参观学习的少年宫以及儿童活动乐园等。一棵棵古柳终于有了继续生长的沃土,又开始焕发生机活力,以树为魂、高大宏伟的门楼笑迎八方来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不断诉说着千年建县历史。古柳生态公园像一张名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把隆德建设成为西兰银都市贸易辐射区最适宜休闲度假居住、避暑旅游、健康养生的生态花园县城。
回想起来,左公柳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欢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岁月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