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朋友请我吃烧烤,专门点了一些麻雀、山鸡等野味烧烤,并说麻雀肉味鲜,还可以治疗男人的某类疾病云云。面对一串串香气扑鼻的油烤麻雀,我委婉谢绝食之。每当看到曾经熟悉的麻雀被一些人当做美餐,或治疗某种疾病的良药而大吃特吃时,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我一直生活在农村,热爱农村的一物一木,鱼虫鸟兽,尤其对生活中见得最多、温顺、与人友善的麻雀,总是情有独钟,这也许与小时候爱玩麻雀有关。
在我们小的时候,农村大多是土坯房,破旧不堪,乡村树木多,加之农民种植五谷杂粮,麻雀有了生存环境,麻雀特别多,成群结队,或在田野、或在树枝,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给宁静的田野以欢乐,给大自然以和谐。农户家的院落和屋檐下成为麻雀的栖息地,麻雀穿梭于农家院子和麦田之间,鸟儿多虫儿少,植物生长良好,大自然和谐。我家院落内生长着几株杏树、梨树,招来了不少麻雀、喜鹊等鸟儿,筑巢繁衍生息。每天清晨或来人时,就有喜鹊嘎嘎的鸣叫,麻雀随时成群聚集,叽叽喳喳,好像在开大会。小精灵们激烈议论、争论不休,给我家小院带来无穷的欢乐和生机。有时麻雀正当会议开得激烈时,忽然有老鹰在空中盘旋或低空俯冲,分散的麻雀惊慌失措地向茂密树枝聚集,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静,也有站在大树高处枝头上来不及逃跑的麻雀难免被鹰隼捕捉,成为鹰隼们的美餐。小时顽皮,喜欢掏鸟蛋、捉小麻雀玩,向大人学一些诸如用弹弓打、用筛筐罩等捕捉麻雀的方法。每年进入冬季,就盼望着下雪,打扫一块空地,撒点麦谷,支起筛筐,拉一条绳子,远远地躲在某个角落诱捕麻雀。冬季天寒地冻、皑皑白雪覆盖大地,无食物可吃的麻雀,挡不住诱惑,飞来寻找食物。小精灵也是聪明的,先探头探脑地观察,看到没有动静时,全部钻进人类设计的圈套。我们轻轻地拉动绳子,麻雀便全部被罩住,成为我们的玩物,不知有多少麻雀死于我们之手,但是我们从不吃麻雀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从哪儿吹起一阵除“四害”的风潮,太普通、与人类太亲近的麻雀被人们看做抢夺粮食的天敌列入其中。麻雀在我们家乡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遭遇灭绝性捕杀。农村组织人员春季用农药拌种子,庄稼地、道路边、林区、麦场处处撒毒药,正值繁殖期的麻雀遭灭顶之灾,大批大批地死亡。甚至乡村组织要求,谁家屋檐下有麻雀必须掏除,秋季农作物成熟时,捆扎稻草假人来吓唬麻雀。一条条人类的有效措施,使农村的麻雀锐减,农家院子里叽叽喳喳的麻雀逐渐消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时望着绿盈盈、静谧的树林,不知怎么的怪想念麻雀的,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呆呆地想,为什么人类要以麻雀为敌呢?
当人们开心地欣赏自己伟大的杰作时,没有想到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性。自然界的生物链条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人们只看到麻雀因为缺少食物而吃点粮食,而没有看到麻雀是各种害虫的天敌,捕杀麻雀导致自然界生态的严重失衡,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麻雀在故乡的消失,害虫却悄然多起来,正当庄稼进入成熟期,先是庄稼地里出现大量的毛毛虫、蝗虫,人们用农药喷洒,但是越杀越多,田野、道路、树林、村庄到处蠕动着虫子,人们苦不堪言,饱尝了麻雀消失后所带来的不幸和痛苦。
近年来,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麻雀又渐渐地多了起来,城市要比农村多,现在在城市的花园、空地、路边等能够见到蹦蹦跳跳觅食的麻雀,叽叽喳喳,让单调的城市顿时生动起来。见到麻雀,心中不仅欣慰,也使我回忆起故乡老院子的树木和一群群麻雀,叽叽喳喳的鸣叫在耳畔回荡。但是当发现一些人,又采取各种不法手段捕杀山鸡、野兔等动物,并进而捕杀麻雀,把麻雀当做盘中佳肴时,我深感心寒不安。我在想万事万物丰富着大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如何把它落实在行动上,人们何时不再杀戮、食用这些弱小的生灵呢?还生态以平衡,给大自然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