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外透进的是景象,有时也渗透一点儿思想。
今年的青岛有点儿冷,还在公历11月里,就冷飕飕的,穿着厚厚的棉衣仍冻得直打哆嗦。
人们对外界气候的感受有时会因心情的冷暖而起变化的。今天的日程是参观考察青岛高新技术园区、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它们都是国内外知名企业,有幸一睹芳容,大家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青岛高新技术园区位于距市区81公里的即墨。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园区已是上午9点多钟。园区的门楣不大,也缺少与其名声相匹配的洋气与阔绰。这倒无碍,关键是要看内容。在会议工作人员的引导带领下,我们进到了约100平方米的报告厅。报告厅的陈设很简单,1套投影设备,近百张凳子,1张桌子,4个柜子。接待我们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女同志,她没有过多的开场白,直接讲解企业概况、研发方向、产品格局、销售状况和市场占有情况,边讲解边演示,20多分钟结束。
我们走出报告厅,满以为要进入控制室、研发室或厂房参观,不料领队让我们上车,说全部结束。我们是参加一个全国性会议的团队,论级别,厅级干部有数十个,而且有山东省社科联的全班人马带队,咋会没有园区的任何一个头头脑脑出来见个面呢?有同志窃窃私语。我明白,这就是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则——各司其职。谁的事情谁去做,不搞花架子,不搞不必要的迎来送往。
于此,我想到了前几年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参观考察碰到的“礼遇”。我不禁慨叹:与国际接轨的真快呀!来回两个多小时车程,就那20多分钟的介绍,就见到了一个工作人员,大家总是有一些心不甘的。然而,只能自己慢慢去悟了。
到了海尔集团,情况好一些。不仅有音像资料的介绍,还可以参观陈列室、展室,参观内圆外方的办公大楼,重要的是,有集团总部的书记专门介绍情况。整个1小时的活动,在偌大的空间内,除了参观考察人员,见到的所有海尔人,都在各司其职,该干啥的干啥,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绝没有一个闲人。我明白,这也是一种风格,是一种现代企业风范与传统相结合的、常人易于接受的方式。
我想到了我们内地的一些情况。一些领导说起接待,满脸的疲惫与无奈;一些领导被接待搞得焦头烂额;一些领导因为接待的事没处理好,而受冷箭伤害,被迫出局。一些出了名的单位因为应接不暇的接待,而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这里有单位领导自己安排不好的问题,有来访人员如何看待的问题,更有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问题。
青岛几家企业的接待为我们推开了一扇窗。这扇窗里洋溢着清新的现代气息!这扇窗里写明白了规范与机制!如果所有零距离走近这扇窗的朋友,都为这扇窗里的清新与规范而神清气爽,由衷赞许,那么,谁还会为接待问题而煞费苦心呢?
推开一扇窗,这里有风景,更有思想。
2009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