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4600000012

第12章 割麦

割麦,又一项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在我的家乡与我的父老乡亲告别了。

7月15日,站在家乡的麦田埂上,看着麦地里一拃多长的麦茬子,我的心犹如被这麦茬子戳着了一般,酸酸的、涩涩的。

割麦,是所有农事活动中,让农民遭受酷热最多、流下汗水最多、弯腰曲背时间最长、体力消耗最大、农时要求最高的一项劳作。

割麦开镰在三伏天,是我的家乡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清晨不能割,一是麦秆上有露水,潮湿,不好割;二是潮湿的麦子割倒后,翻晒、捆拿要延长两天时间。故而,一般选择在早晨10点左右下地,戴着草帽,提着磨刀石,一人一把或者两把镰刀挎在手臂上,满怀着收获的欣喜,行进在乡间小路上。收获,在麦地里;收获,在他们的刀刃上。他们攒足了劲,要把大半年劳动的希望,在这赤日炎炎的七月里收获到麦场上。

揽把、跨步、挥镰、刀刃尽可能低的擦着地皮,用力往后一拉,一大把麦子跟着镰刀“嚯嚯”的声响,应声倒地了。一个好的割麦子的行家,最基本的要求是:揽把要紧,拉镰要狠,刀刃靠麦茬要低,脚下要净。会不会割麦,你挥两次镰刀,行家就看出个眉眼。

从下地到中午12点,是割麦人心情最好,出活最多的时间。大集体时期,二三十个人同时下地,一人一米左右的宽度,像大雁飞行一般,一字儿排开,争先恐后地奋力向前匍匐着。弯腰、挥镰、放麦,所有的劳作都须猫着腰去完成。你只能在弯腰的幅度上有所变化,但不能立起身,一立身你可能就慢了,慢了,后面的人就撵着你的屁股。也不能太快,快了,镰刀有可能碰到前面的人。你必须掌握好节奏,有力地前行。这种二三十人集体割麦的现场,那就是体力、技术的较量。从北头下地,一气子往前窜出五六块地,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能有一点点马虎。能不能跟得上趟,左邻右舍挑不挑你的毛病,全凭你的实力。在这种较量中,割麦能手产生了,姑娘眼中的王子现身了。一人最多的一天可以割一亩三分地。而正常情况下,一人一天只能割七八分地。有情的青年男女有意站在一块,相互帮衬又在艰苦的劳作中,生产着暧昧,生产着爱情。

这样的劳动场面,过去的很多电影里都有表现。那一时期,舞台上风行的《丰收舞》,正是形象地来源于割麦这一劳动细节,只是艺术家们把它诗化了,夸张了,让每人肩上搭了条毛巾,还多了一个卖弄风情的擦汗动作。而实质上,割麦这项劳动,有舞蹈的意象,有农民们高兴时的歌声,有收获的喜悦,而更多的是辛劳的汗水与艰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镰刀磨得好不好,也是割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经验的老农,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

割麦子是“龙口夺食”的战斗,季节性极强,早一天,撵了青了,可能要少打粮食;晚一天,收到最后的麦子可能要松口淌在地里。哪一天开镰,那年月是极其讲究的,要有富有经验的老农集体“会商”,生产队长作出决定。曾经有几年,县上还作过统一开镰的决定。文件一发,金黄的麦地一派繁忙景象。后来实行了责任制,虽没有强制性的命令必须哪一天开镰,可是农民们开镰的时间还是十分的讲究。那就是看村子里最有经验的人家哪一天动手。在我们村,具体的就是看我的父亲哪一天动手。

自古以来,割麦子这一农事,动用劳动力最多,场面最壮观,延续时间最长,从官府到百姓,从中央到地方最重视的“夏收战役”,自打我记事起,在我的眼前演绎过了太多太多新奇的、动人的、壮观的、辛劳的、痛苦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它是刻骨铭心的。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旧社会,麦收在即,烈日当头,农夫与不劳而获者的截然不同的心情与作派。

“坚决打好麦收战役,保证颗粒归仓!”每年的六七月份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一级一级下发文件,报纸上大红字通栏标题,层层动员部署。机关停止办公,学校停课,工厂关门,统统地到农村去,到麦地里去!麦浪滚滚,一片丰收景象,城里人全部下到农村。全党重视农业,全民到麦地里“龙口夺食”。这鼓舞人心的举动,壮观的场面,一般要延续半个月。

夫妻上阵,孩子上阵,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赶到了麦地里。家家户户各自为阵,这是生产责任制以后的景象。用的仍然是镰刀,但由于参加的人数翻番,把割麦子的时间缩短了三四倍,一般三四天就全部割倒了。

我承受割麦子的艰辛之极,是在1979年到1990年这12年间。父母承包的4亩责任地,几乎每年都种3亩左右麦子,而每年的收割几乎都由我和父亲来完成。我是公家人,麦收时请两天假不容易,为了抢时间,我中午不回家吃饭,让母亲把饭送到地头。父亲已年过六十,为了让父亲少受点苦,我尽可能多割一点。正午12点,那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哪!我的白衬衫被麦灰染成了黑的,被汗水浸成了水的,可是不能脱下,脱了脊背晒得受不了。麦沟里腾起的热浪把人的周身烤炙得汗流不止,燥热难忍,有时候能冲得你晕过去。可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忍耐,必须坚持。长在地里的麦子,还等着我和父亲用镰刀一刀一刀地去割呀!从一下地弓起腰,没命地割,到地头才舍得立一下身,实在支持不住了,在田埂上躺上四五分钟,那真是一种腰要断了,浑身散了架的感觉。最后的五年,我已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副主任了,可是每年的割麦,我一镰刀也少不了。没人帮你,大家都忙。乡亲们曾跟我开玩笑,这个干部要麦子不要命了。然而我必须那样做,那时候,还不兴请短工,我多么盼望收割机能够早一天开到地里,替代我手中的镰刀呀,可是不知是不适应,还是乡亲们不接受,用手中的镰刀割麦,仍然在我的家乡风行着。

那几年我一直在发问:种地播种有了播种机,打场有了脱粒机,运肥有了手扶拖拉机,大家都接受了,为什么割麦子用联合收割机替代的步伐走得那样慢?

我第一次看到联合收割机割麦是1965年,在灵武农场。我曾给我的父亲大讲特讲过收割机的好处,而到了我的家乡割麦彻底甩掉镰刀,却到了2010年,其间的跨度是整整45年。漫长的45年哪!这进度也太慢了一点吧,问题出在了哪里?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有机械不适应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当农民出去打短工,一天也能挣个百八十元的时候,谁还愿意忍受麦浪高温的蒸腾之苦呢?

大型的、小型的,不同机型、不同收费标准的收割机开进了家乡的麦地。

麦地与镰刀彻底告别了!

2010年7月22日

同类推荐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热门推荐
  • 君谋浮攸

    君谋浮攸

    “先生教我识谋、破谋、反谋…”他轻轻挑起她的下巴,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为何从来不教我怎么攻谋到一个女人的心?”。她红衣妖娆,水波眼微怔,“殿下这是要学攻心?”。他垂下眼眸,聪慧如她,奈何从不知他的心…南有佳木,叶若浅水,合欢不开,独倚相思,曾经京城最耀眼的少女的离去,再次出现的她即使成了自己的谋士,却依旧执恋那个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他的脸上蒙上一层寒霜,狠狠将她推倒在床上…
  • 攀峦

    攀峦

    从计划生育到二胎开放,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十几年,却在久远而又不断翻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特有的别致烙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乃至中华民族最独特的一代人,独生子女!令人骄傲的是,作为先驱群体的我们,已然默默地攀爬到一座名为而立之年的小峰,一鼓作气成为会当凌绝顶,成为一览众山小的王者;还是偃旗息鼓随波逐流放任人生,何去何从?这问题仿佛探索发现一般,只有在遥远的未来方能揭晓答案。有些事,越是用力想要掌控,效果越是相反,可能最终的答案就在这山峰的另一端,翻过去才能了然于心,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生活,好似天堂,好似地狱!
  • 异世妖娆倾天下

    异世妖娆倾天下

    嗜血冷杀手一朝穿越,沦为武力废材。废材?呵,且看异世杀手如何翻云倒海,纵横世界,妖娆倾天下!
  • 伏羲纪元

    伏羲纪元

    上古颛顼时代,人神混杂而居。大荒众神的存在威胁着中原万民的生存。颛顼帝开启“绝地通天”,使八荒众神逃离人间。由此,华夏族文明进入“伏羲纪元”。而“绝地通天”,竟是颛顼帝为求长生,设下的局。大荒的不死族少年“木叶”,被卷入“绝地通天”的事件,发现了颛顼的真实身份......
  • 嫁给林安深

    嫁给林安深

    低调,神秘,才华非凡。这就是世人对于林安深的所有了解。而作为助理,简璐对他了解其实只比外面的人多两点。一,林安深不与任何人交流。无论语言,眼神,肢体。二,林安深厌恶任何声音。无论说话声,歌声,好听的,不好听的。
  • 做人是成事的密码

    做人是成事的密码

    本书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揭示了做人的智慧。具体包括:谦虚能使你获得好人缘、做人不能太老实、别为小事生气、做人要切忌膨胀、偏激就会走麦城、小不忍则乱大谋等。
  • 不打自招:闷骚少主的落跑新娘

    不打自招:闷骚少主的落跑新娘

    舒家和陆家原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世家,就是因为一次偶遇让陆梓琛再也忘不了那个嚣张跋扈的小丫头。舒琬,作为舒家唯一继承人却不愿意管理公司,成为了一家医院的实习医生,在接二连三的轰炸式相亲唠叨之后,遇到了她的远房小叔叔,并且这个小叔叔还真看不出来和自己隔了一个辈分。不过,舒琬对这个小叔叔可没有什么好感,原本就已经有男朋友的舒琬被一次次的陷害,算计,失去了自己的初恋,也抛弃了自己的小叔叔,最后竟然成了守旧家族陆家的儿媳妇儿。“你是怎么把我骗到手的?”舒琬愤怒。“就你这智商需要骗吗?”某男邪魅的笑了。
  • 金刚錍

    金刚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巨星外挂光环

    巨星外挂光环

    这一年,林天参加了比赛,却意外开启了“巨星外挂系统”从此,他便是歌王,影帝,全球最顶级的电影导演。从此,属于他传奇生涯开始了。横扫大陆,攻伐欧美。
  • 鼻涕侠

    鼻涕侠

    亲情,友情,爱情,情感交错世界,却都是无情。痛苦,憎恨,奋斗,不顾一切的背后,早已有定局。切问苍天,大地,人生何苦蹉跎!当一切重任都委托到一个孩子身上,会有怎样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