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古文化打造的街市
作为大都市,我们的印象莫过于此:繁华的大街,喧闹的夜市、参天的高楼大厦、涌挤的行人,丰富的文化等。所以对于逛大街,我几乎没有半点的兴趣。在我们畅游了四川的名山大川后,导游说回到四川CD,还要有一天的游程,经她这么一说,几乎没有吊起我的胃口。反问道:有什么逛吗?
行车回到了四川CD,经过几个回合的转悠,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巷中停了下来。刚下了车,一切在我的意料之中。狭窄的小巷黑不溜秋,车辆也不能内进的街道,一点现代都市的韵味都没有,一切不以为然。但当我们把脚退伸进那挤迫的街巷,一切又似乎在我的意料之外。这分明是一个古文化打点起来的文化产品。在人们厌恶了烦躁的大都市生活后,悠然而避静,必然是大都市人的向往与首选。
我们刚下车,在一个宽窄巷子的大牌下,一位已入了年纪的老人在一张木凳上端坐着,身旁的放着几个竹子做成的竹箫模样的东西,手里持着一枝约50公分长的竹箫乐器。见有人来了,便信手抬起手中的竹箫,呜呜地吹响。悠扬的箫声飘荡着远古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仿如把我们拉回到了一个古时代。这时我们的脚步开始了加快。我们透过一副半开的破旧大门,里面晃动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便好奇地把脚伸进了这里。在主屋前面那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大厅里,摆放着数张卓椅坐满了人,他们在那里安然地品尝着各种名茶与咖啡,他那自由奔放,悠然自得的姿态,行人无不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是一间建于民国初期的平房,房屋的前、后有两个天井,与之相配套的是前后两套四合院式的平房。八字型粉墙,红檐青瓦铺盖的瓦面呈龟背状。大门前两侧残存各自蹲放着一座石狮与石鼓,门楣上雕着金瓜、佛手、寿字等饰物。临街的大门内有一道绘着金线狮子的四扇式中门,如若无喜庆和凭吊方面的事情,中门不开,来人则由侧门进出。屋脊上残存的泥塑兽头,鲜明地标明着远古时代老屋的标纪。
我们走出古屋的临街大门,发现对面的街边上围拢着许多人,在那里捧腹大笑。当我们上前观看,大门的两侧,各在一张凳子上摆放着一个扁型大鼓,如古代衙门升堂时雷响的大鼓。大门的正面,一位约50多岁的大汉,摆着马架,手里托着一根约一米长的旱烟斗在那里胡吹着,引来了轰动的喝彩与仙笑。看到此阵此景,觉得极为有趣,“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看得性起,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当众疾呼着。大汉看见有了展示的市场,于是很是配合,又一次摆弄着他的原有架势,在那里装模作势地摆弄了起来。据说,这是远古时代人们吹烟的旱烟斗,现在乡下的许多老人仍习惯着这种烟具,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与重视。
在另一个古屋大门的前面,端坐着两位古铜色打扮的年轻人,衣着与脸色呈同一颜色:深绿透黄,活象一位铜人,看了觉得称奇。他们,一个端坐着,一个站立着,目无表情地端坐在那里。他们各自手持一把纸扇,在微微地扇风,如果不是手动扇风,几乎看不出是人的造型。看得有趣,于是我用手一招:动一动,让拍一张。于是他们开始恢复了人的表情,张开架势让我们拍个够,并示意说:过来,在我们中间拍照,一张10元钱。为了恢复远古时代的街市生活,当局特地在街面的不同方位上,通过复古培训,训化出类似的人员,在那里重演着古代人的生活情趣。情景交替,亦情亦景,情景相致,一个古时代人的都市生活画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街道上,排列在两旁的是形式各异的小卖部。小摊档一律由木质做成,小巧而精致,富于艺术性的造型,与街面起到了很好的拱托作用与协调作用。小卖部里摆卖的全是古董,小玩具和四川的土特产之类的东西。这些形态各异的叫卖品,更显都市的多姿与活力。
这是CD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时期的古街道,称为宽窄巷子。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CD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成为CD这个古老又年轻城市的往昔缩影,是一个深处记忆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时,一种久违的古老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井巷子的定位是CD人的新生活。宽巷子、窄巷子是长顺街这条如蜈蚣座向的两只脚,这是当地政府给出的定位。如果说长安街是北京的标志性一条街,南京路是上海的第一街,那么宽窄巷则是CD的第一街。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有篇文章的题目是“CD,最中国”。可见CD的宽窄巷子非同凡响,影响深远。
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是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CD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CD“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CD市规划局在规划重新修复时,根据: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的改造思路,总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宽窄巷子由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为界,并纳入CD画院北墙;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形成了一个古文化装点起来的都市片区。
据传,康熙五十七年(即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CD,并修筑少城。制计了森严的朝制,规定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依靠每年在少城公园(即现在的CD人民公园)举行的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程度领取皇粮过日子。经过世代的剥落与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2003年,CD市政府拔出专款,对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工程进行立项改造,在保护老CD原古建筑的基础上,打造成具有“老CD底片,新都市客厅”为内涵的,以旅游、休闲为主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老CD的闲适,新CD的时尚,尽在巷子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宽窄巷子的小吃,集中了CD小吃的精华,品种比较齐全。客家伤心凉粉、正宗酸辣粉、三合泥、钟水饺、豆腐干串、冰豆花、麻婆豆腐、油茶、波斯糖等等,各有特色,其中以辣的为主,咸、甜兼备,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窄巷子的能量在于夜晚。十几间的餐吧、酒吧、主题吧乃至星巴克都均在这里。“味典”在井巷子的末端,算是最平易近人的食馆,但出品一点不含糊,CD小吃没落下,还做得可圈可点。
我们在宽窄巷转悠了几个来回,总是觉得意犹未尽,如果不是摧着上车,我们真是不愿把脚步收回,探求其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在宽窄子出来,经过大巴经过几道转悠,我们到了一个叫锦里的街市。如果说宽窄子,是古文化街市的展现,更多体现出大都市的“悠”,那么锦里则是展示出古代都市人生活的另一个面,更多地体现出她的“繁”。
锦里距离宽窄子不远。乘坐公交大巴只经过两车站的车程。比宽窄巷子更加涌挤与繁茂。
CD版清明上河图——“锦里”,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CD民俗的魅力街区。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是这样记载的﹕“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CD之代称。如(唐)李商隐《筹笔驿》写道: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锦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多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以三国文化与CD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古CD形象。
经改造后的锦里,现已成为CD市著名步行商业街。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等,错落有致。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锦里二期,即水岸锦里,于2009年1月开始迎客。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CD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CD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相比,锦里则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
那天,我们的旅游大巴一经停摆,街边上一道“三国圣地”的标牌,立即吸引了围观的人们,我们立即跑了上前进行一番拍照,以便把自己的身影留在古三国的遗迹中,作为终生的记忆音符。
“三国圣地”标牌的背面,在一道长方型的门楼上,写着“锦里”两个字,门楼两边矗立着的门柱子呈浅蓝色,表明着它历史的远久。我们越过门楼自在地漫行,两边尽是古式的二层或三层的古建筑,其中大部份是两层的建筑。其龟背式的瓷瓦面,呈恢黑色,由一道木条做成的金字架支撑着。屋的四周围墙均由木板搭成,楼面的梯间地板、间墙,均由木板搭建而成,人们在上面行走时,发出咂咂的响声,看上去有点黑不溜秋的样子,呈现出古老的色彩。街道两旁不时地出现石块垒成的假山造型,与古老的房屋连成一体,更加显示出她的古老与清幽。那狭窄向前延腾的街道,呈现出蛇型状,大小机动车辆一律不得内进,同时也进不了,只有手推车作为人工搬运东西的唯一工具。
我们顺着锦里前行,顺着一条小道拐进水岸锦里。水岸锦里是2009年,当局开偏的一条对外开放的街道。其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主题会所、主题餐饮、主题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古街道定期举行着的传统婚礼、民乐、戏剧、民间服装秀等表演,并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相关的传统盛大活动,如在元宵节、端午节举行吃粽子大赛,七夕情人节,中秋赏月会等特色主题活动,仿佛将你置身于一个悠远的社会环境下,让你在一种原汁原味的川西民俗文化氛围中,享受着最惬意的休闲娱乐方式。
我们沿着锦里往前行走,一条横着的街道切断了锦里的行程。我们顺着小街前行时,这里尽是三三两两的亭台楼阁,居家小院。在一道围墙的围拢下,中间由一道小门进入,任由行人参观。里面是四合式院套。在门前的一道天井里,摆放着三三两两的茶台,行人在那里逍遥自地在品尝着名茶与点心,体验着当年都市人悠闲清静的生活,看来追求安逸与自在,是人的本性,是人类向往与追求的梦想。我们走出小院的大门,拐了一个弯,在几个湖子里矗立着大小不一的亭台楼阁,四面敞开着,分明是茶馆,里面涌挤着许多游人。他们在那里品尝着各式特产小食和餐饮,但清悠悠剔透的湖水,没有一点受污染的现象,可见对于这里的管理,当局是费了心机的。周边尽是花草、小湖、假山打点的小院,人们逍遥地在那里转悠,尽情地享受着这里给出的一切。
锦里依托着CD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以明、清风貌作外表,以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从而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道上,浓缩了CD生活的精华,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穿针引线,穿插其中。其中盛名的荞面、三大炮、张飞牛肉、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以及色香色味的甜水面、凉面、卤菜等,几乎一炮走红,饮誉中外,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看到餐桌上,街道边,人们手里端着各式的小食在那里尽情地享受着,我们挤身到一间小店里,购上了号称为“金龙摆手”进行一番尝试,其造型与饺子基本相同,不过在外形上,留着两道长长的尾巴,如金鱼在游泳,吃起来确是有点风味。
我们漫游锦官故里,射弩、织锦、客栈,铜锣声声,使我们追寻逝水的年华;刺绣、竹编、当铺,花轿悠悠,勾起了过去尘封的记忆;在结义园中,我们吕尝两碗绿茶的同时,品尝当地的川剧;在诸葛井里,一眼碧水映风云;在兰布幌子,远摇着百种锦图;锦江岸边,浪戏排排濯锦妹,放歌如潮…….
锦里,已成为CD旅游最具号召力的风景名胜和旅游特色。游后让你魂萦梦系,顿时让你把大都市的烦躁忘得烟消云散,让你回味不浅,久久不想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