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澳门市政漫行
走进澳门,人头攒动,赌场林立。但在繁华的背影下,街市陈旧,道路狭窄,一切都看不到繁华的模样。澳门最繁华地段-葡京酒店门前,几乎集中了澳门的名建筑于一身,5~6条大道从葡京门口经过,但都是扭曲着前行,几乎如编织的网交炽在一起。澳门的公路,6车道几乎没有,4车道也极为少见。但车流与人流从简如流,从没有出现涌堵和人车争道的现象。这一点,几乎使大陆游客无不赞叹不已。
澳门市政规划一直坚持了三大原则:历史原则;自然生态原则;人文景观原则。当局在进行市政规划中,在这三大原下进行,从而使澳门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特色,通过世代的沉积一直保留至今。
澳门人信仰佛教和天主教。因此走进澳门,一种浓重的宗教氛围迎面袭来,成为市政的主导。在澳门现有行政区域的划分中,均以天主教的“堂区”切块,进行划分。澳门现有七大堂区,五个位于澳门半岛,两个位于离岛,还有一个位于氹仔和路环之间的填海地段,由于不属于传统地段而没有划分堂区。澳门半岛的五个堂区,如:花地玛堂区;圣安多尼堂区;大堂区;望德堂区;风顺堂区等,从而确定了当局实施行政管理的权力范围。由此可见,宗教与千年传统文化,已渗透到澳门的政治、经济、行政、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澳门半岛至凼仔,通过东西走向三座大桥架接着东西两地。这三座大桥分别是:嘉乐庇总督大桥,也有称作澳凼大桥、友谊大桥以及西湾大桥。这三座大桥由下至上依次地在澳门的海面上,规模宏大而气势恢弘。其洁白色的桥梁外型,在湛蓝的海面与酷热太阳的照射,从老远就可以体验其耀眼的光辉,成为澳门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其中西湾大桥更是澳门首条双层行车的跨海大桥。台风来袭时,下层通道开放,以维持澳凼间不断的交通。
凼仔,是澳门整体保持完好的传统区域,总面积6。3平方公里。凼仔岛简称凼仔,据传是从粤语“大把”(即“大量”)演绎而成,是澳门的三大部分之一。澳门本地的“氹”为异体字,所以现在在大陆的正式出版物中,多写做“凼”仔。
凼仔呈东西的狭长走向,从远处得看,宛如一条出行的巨鲸。其内一直完整地保存着大氹山与小氹山的两座千年老山,从没有人把手伸向那里。中部为一片淤积及填海而成的平地,面积4。1平方公里。澳门著名的赛马会和澳门大学,均矗立在这里。周边的均是矮小与破旧的民房。在一个不足50米长的官也街,其貌不扬,但震动中外。20多家大小店铺,均是旧式民房改造而成,二层三层居多,均以美食作为经营的主业,一直饮誉中外。那天我们一家大小,从威尼斯坐车到凼子,由于路线不熟而随口问了下旁边的一位呵姨。想不到她是特意从香港专程而来,光顾这里美食的客人。据她介绍,她是这里的常客,对这里的地理环境稔熟,我们是在她的指引下,找到了一间可以进餐的餐店。但一经挤身进去,到处是暴满的人群。既有各色小吃,又有葡式餐厅,也有距记咀香园。我们在服务员的热情下,选择一个过道进餐,而美美地尝试了这里甲天下的美食。依着街面左行数十米,便是中外盛名的大利来记餐店。里面专为各地客人配备了各式现代餐式,从而迎合四面八方蜂涌而来的人群。
从官也街往东,行走不足百米,是一条购物街。以其煎、炒、制的各式工艺,出售本地的特有产品。蜂拥的人群把这条不足20米的购物街挤得寸步难行,我们只能在这里挤着身艰难地举步。往南走不足10米,便是这里的嘉模教堂及住宅博物馆,当我们挤身进到屋里,燎绕的香火,笼照着这里的天空,虔诚的人们手持香蜡频频地行礼进贡,澳门文化可见一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对于现有居住条件的改善。但大多是在原有条件下,通过加固、加高,进行改造式的建筑。所以从外表看给人一点陈旧的感觉。但一经入里,其豪华装修不亚于任何其他地方的现代。一些房屋,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基础不好,抗震能力差等,经政府批准后,拆除后在原地重建。澳门人的实际,实在,善于精打思算,形成了他们办事的行为准则。
环绕街道前行的,是不足4米宽的羊肠马路。在三大原则下,见山绕山,见风景名胜,人文景观,避让前行的通道,造就了这里交通要道的细小而弯曲的特点。但面对挤身行车的通道和蜂拥而来的人流,在一些没有红绿灯设置的地段下,我们也看不到塞车、堵路的情况。这里的全部街道均实行着单向行驶,人流与车流对号入坐,从简如流。据介绍,到澳门旅游的日均涌入量为9万人,把澳门这个弹丸之地涌挤得已是人满为患。但在澳门的特有环境下,出现的车祸、人祸却极为罕见。可以见到,在澳门特有背境的约束下,澳门文化终于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与尊重。
澳门总面积32。8平方公里,却生活着50余万人,人口密度为18,901人/平方公里,居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第1名。澳门的四面山岭不少。但山岭与土地却保持着原有的生态。在我们的一次环海行进中,突然看到海道的对面,有一个被人工砍掉一半的山岭,据说这是政府部门特地立令,指定采掘的范围。因为市政建设需要泥土,这是有计划而为,其它山岭却始终保持了原有的生态。
基于澳门东面的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是由美国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投资建造而成。其以意大利水都威尼斯为主题,集博彩、会展、购物、体育、综艺及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在亚洲真可谓屈指可数。与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的对面是新濠天地。它容纳了3家世界级主题酒店,42万平方英尺的娱乐场所、17。5万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间、20余家餐厅和酒吧、众多世界名店品牌专门店,以及提供视听多媒体体验的天幕,集娱乐、购物及特色酒店于一身的世界级酒店。而这两座世界级名店的建设,全部采用在原有的山岭上,削平陡峭的山顶后,因地制宜地建设。威尼斯酒的斜对面,在四面高楼大厦的包围下,挺立着一座高山,山脚的四面由公路包围,山岭却丝毫无损。与我们内地的人造平原,推山塞海,大兴土木,几乎大相径庭。所以进入到这里,均是通过承坐登坡而行、绕山爬行公交车,行进中有一种登坡与下坎的感觉。而屹立两座名店之间的,则是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的公路,均呈S状扭曲前行,最宽阔的马路也只有四车道,也算是这里最阔绰的大马路了。但除红绿灯外,却看不到任何的涌堵与挤塞。
我们依着繁华的葡京酒店贯直而下,陡立在大道两旁的,大多是破旧的民房。当我们依着单行道的马路,向里漫游时,原来因地制宜建设在山坡上的民房,由一条斜体的水泥路,由下至上铺设到各个门户。我们顺着一条斜体的水泥路面往上爬行时,本是澳门重点旅游区的大三巴牌坊,其前面也是由一条高低不平的公路直通,但也只能够一部车辆的通过。在中心马路两旁的街面,全是破旧而矮小的经营商铺。而连接各条小街道的,则是高低不平,扭曲前行的羊肠小道,有的是已铺设了水泥的路面,有的甚至是泞泥的小路,大小车辆不能进入。人们经营时的进货,只能用手推车进行装运。蜂拥的人们挤着身,在这里如意地选购着自己的产品,丝毫没有出现门庭冷落的现象。
现在保留完好的澳门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澳门,同时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在澳门建起了一座哥特式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由于葡语“圣保禄”发音接近广东方言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重建,过后又是一场大火,目前保留下来的耗资3万两白银建起的前壁,成就了今天的旅游圣地-大三巴牌坊。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的建筑物。上下共分五层,底下两层为同等的长方矩形,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顶端竖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日夜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
看上去,似乎有点破旧的牌坊,如流的人们作为澳门的象征,而蜂涌地潮向了这里。右边顺着牌坊而下,是一条用石片砌成的坎坷不平,约三米宽的通道。上下的车辆在这里启动时,不时地发出嘭嘭的响声。往右依着一条小道而上的,是一座烽火台,当年用坚石砌成的城墙仍清晰可见,保留完好。据说这是当年用作抗击外侵的战台。四周相间而立的枪孔,架满着当年战用的火炮,正瞄准着远方,准备射击的状态。这些当年曾经显示出充分战力的土洋结合火炮,在战争年代已炫耀过几个世纪的武器,仿佛把我们引向了霄烟弥漫的从前。现在竟成为一个重点保护的旅游圣地,被完整地保留至今。也许可以唤起人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建设家园的雄心。
在澳门,一般在街道交叉的地方均设有红绿灯,人们会尊章行事。但一旦行车道上遇到了行人,车辆会主动地停下来,司机会主动地向你招手,示意让你先过。我的随行孙子,见罢觉得神奇反而问了起来。所以市面挤迫,道路涌挤而不涌堵,与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这在我们大陆,几乎从没有遇到的事情,今天却在澳门遇到了,一时间,新奇与感触同时涌向了心间。
在回家的路上,不断回味着澳门市政建设的所见所闻,感受良多。澳门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搞建设,处处从实出发,精打思算,稳步发展,从长远与大局中统盘考虑市政的建设规划。与我们祖国大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细细想来,我们大陆的市政建设至少存在着三大误区:
其一,创新与守旧。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创新,这是毫无疑问的。创新包刮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等,但绝不包刮传统的习俗、文化、人文等自然景观上进行所谓的创新。过去席卷全国的所谓“破四旧”,“立四新”,把国家“破”得已是体无完肤。改革开放后,一些地方保持完好的民俗习俗、饮食、宅居以及人文景观,现已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胜地。习惯于大都市生活的人,厌恶了大都市的喧嚣,都想到边沿地区去放风静养;习于现代文化氛围的人,对于几百年前的习俗文化充满着好奇与向往;内容与形式过于单调的老歌,唱了几十年,就是百唱不厌,风头叠起;广东播放的七十二家房客,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在百播不厌,百看不厌。这说明,人们的文化习俗需要沉积,社会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昨天,有意识地保留具有文化沉积古迹,是发展将来的需要,推阵出新,决不是推倒重来。创新需要科学的引导,传统的必须提昌“守旧”,并逐步注入现代科学的内容,坚持古为今用。
其二,片区开发与劳民伤财。在国内,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新班子一经上任,就要出台施政报告,在眼花缭乱的口号下,改革震天。在所谓片区开发,样板工程幌子下,挥起砍刀,指向哪里,就砍到哪里。在一片拆、迁、砍的大斧下,墙壁上的“拆”字随处可见,搞得很是草木皆兵。一些刚建起来的房屋,屁股还没让人坐落,就要轮起大斧,说砍就砍。通也得通,不通也得通,反正长官为父,权大的说了算。在一些市、县,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均把市政改造列入自己的发展蓝图。而所谓的市政发展规划,被简单化为“拆”。这种不用任何智力与智慧的发展蓝图,使片区历史沉积形成的生态与习俗,毁于一旦,一些世代传统习居的住户,倾刻间就得背井离乡,举家外迁。一些急于全局发展的需要,需要拆迁些民房为尝不可,但一经举手砍去,就得一大片倒下,这样的发展蓝图值得商榷。
其三,富了个别,苦了大众。在我们国内,为什么房地产售价屡禁不止,并呈直线上升态势?在我国目前公布的富裕排行榜中,房地产业一直占据着榜首地位。就是在国家三令五申地强调控制房价,但就是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利益作祟。各级政府不配合,暗中挖洞,并不断地为开发商搭建舞台,按照目前的态势,国家就是出台再多的新政,也难以改变房价飙升的格局。因为各地政府出台的片区发展政策,通过扫荡式的大拆除,国家和人民哗啦啦地付出的银元,如流水般地流入房地产商的手中。可见房地商的暴富,得益于政府之手,而广大民众,也可能从中获得政策保护下的补助,但也是通过层层挤压下取得的。
据相关的消息透露,在各级市政经费的开消中,巧立名目,出国考察不在少数。我真的怀疑,这些巧立名目,出国考察的到底考察什么?香港澳门就在眼前,他们那里的市政建设难道就没有仿效与借鉴的价值吗?我们真的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