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我在敦煌佛像前鞠躬
从鸣沙山东麓流往三危山的苦沟泉,仿如一具疆尸躺在我们面前。河道间乱石堆砌,沙石遍地,但滴水不沾。从她那宽敞而显著的河藏,可以看出,河内流水曾经在这里放荡不羁,从而成为构筑敦煌美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但一望无边的沙漠地带,终年沙尘暴不断,河道终于绝流。河道中间,那条弯曲前伸的小沟,记录着曾经河水流淌的历史。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曾经有过的经历。
从桥面掠过,几十棵参天白桦树,挺立在我们面前。在终年遭受风沙的袭击和干旱的为害下,它仍以槐大的身躯参天而立,从而证明她的伟大。在走尽百里未见一绿的今天,终于在这里遇到了一片绿洲,心中豁然开朗。
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其后面,连接着一望无边的沙漠,唯独把这那一片崖壁赋给了人间,敦煌艺术就在这里迈开自己的脚步。
涯高约100米,截面如削。与延安窑洞整齐划一的最大不同,莫高窟的大小与造型,全依山势而立,按照生态的自然生成而打造。有的几个窟洞形成一个平面,有的从一条小路直通上去,连接着一个个孤独的窟洞,古代的生产工艺比较简陋,人们依靠脚腿之功,练就了飞墙走壁的真功,选择在涯壁的凸凹处,把脚跟站稳后,便利用手中的刀凿,开展凿壁打洞的实践。终日火花四溅,才谋得日进方寸的进度。面对深、宽数米甚至数十米,高数米甚至数十米的涯洞,没有几代人的奋斗是不可能完成,更何况那数百个涯洞呢?
莫高窟全长1680米。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代,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清等朝代。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开展敦煌涯洞建设的连接长跑,才换得今天的辉煌。其规模之大,艺术之经典,内容之丰富,历史跨度之长,足见她的伟大与艰辛。现完整保留下来的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个个生辉,处处经典。
据传,敦煌艺术是古代从印度,路经阿富汗、新疆,才传至敦煌,从而形成了敦煌、云冈、龙门为中心的三大石窟系统。敦煌取名于汉武帝时期,其意是: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艺术汇集了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四大文化体系于一体,从而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和深厚的历史沉淀。
敦煌莫高窟,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其中,雕塑是佛教供奉的神灵,因此处于涯洞艺术的中心位置上,是石窟艺术的主题。莫高窟处于沙砾性岩石的环境中,由于质地疏松,不宜雕凿,同时由于造价较高,所以多为泥塑。其造型风格,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孝文帝为界线,前期保留着外来佛像艺术的痕迹;孝文帝后的佛像,更多地受中原艺术影响而存在。
窟洞的雕塑全以泥塑为主,是构建莫高窟佛像的主要手段。从古代遗留下来的佛像看,部份保留了泥朔佛像的特点。生产时,人们把坡坎上粘性较高的泥土,经过筛研磨后,渗入一定胶剂进行调和,然后根据画师绘制出来的佛像造型,通过泥塑艺术的再造,一个神形兼备的佛像,由此这样而成。
莫高窟内的布局结构,共分成四种,即以菩萨胁侍左右,组成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后逐步演变成一窟七身;一窟九身的结构组成。较大的佛像置于正壁,体态较小的佛像置于南北两壁的上端,或中心方柱四壁。位置的摆放与其身份密切相关,并配于呈式化的坐姿,从而凸显出其庄严与神圣。
与雕塑对石窟艺术占主导地位相比,窟内的壁画则显得更加丰富与多姿,表现出系列化的格局。每一组壁画所表现的,则是一出完美的民间故事。其内容分为:佛传、本生、因缘、佛教史迹、比喻等五种故事类型。
佛传故事,主要以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为中心展开。多以古印度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重点,经过佛教徒们的长时间的实践沉积与整理,集中在释迦尼的身上进行表现,从而使故事情节典型化。如在第290窟里我们看到,洞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式的手法,从释迦牟尼出生到出家的全过程,绘制了80多个情节画面,形成了一幅长篇的巨型连环画,从而把一个整体化的画奉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们从整体上把握释迦牟尼的人物形象。
本生故事,主要突出释迦牟尼生前的善行故事。如“因果报应”、“苦修行善”以及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民间传说,以及民间中的农耕、婚嫁、小孩上学、习武、歌舞、商旅、行善等典故。从而使壁画保持了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因缘故事,主要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的故事。如“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其故事内容朴塑迷离,情节曲折,颇具戏剧性。
根据史籍记载而成的佛教史迹故事,集中了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内。这类壁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的次要位置上,也有的绘于正面墙壁。
在莫高窟内,我们还看到不少的自然山水画。有的按照佛经描述的山水,通过结合实景,加以想象化的手段,从而把山水描绘成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有的以自然山水为主体,构成一幅幅独立的画面,观后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受。敦煌壁画艺术,从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反映了各个时期艺术风格的传承与中西交融的见证。
有一座处于莫高窟中心处的佛殿,称为北大像。造于695年。后因地震而毁。由于石胎尚存,后人按照塑像的身材比例和姿态重修。窟外为四层的木质结构,到晚唐时,改为五层。至清末时期,朝庭集资重修,改为七层。1928年朝庭出资重建,改为现在的九层。它是莫高窟的第一大窟。洞窟从底层直至崖顶,窟前的九层结构的檐角,全采用木质结构,其风格采用唐代的檐角造型,檐角平直上翘,从外面看轮廓清晰,层级分明。窟内无壁画,其内部座落一樽最大的弥勒佛塑像,号称中国境内的“室内第一大佛”,也是世界第三大佛像。我们从底下进入这里时,几乎看不到佛像的真面目。就抬起头往上仰视时,也只能隐约地看到大佛的基本轮廓。
端坐在佛殿上的大佛,举目远眺,豁达大度,一副如登高望远的神态。置于右膝之上的右手微微抬起,似乎在向人们打抬呼,扶在左膝的左手,手指紧扶膝盖,两脚张开。身披的婆娑,其条纹从右肩顺向躯体的左侧,显示出清晰的婆娑条纹。从而体现以慈悲为怀,向人们指点微津的佛学思想。具有一般佛祖所要表达的基本神态。
在莫高窟的西面,是一座产生于中唐的释迦摩尼卧佛,是一幅对死去佛祖的举葬图,从而使人们领略到佛师也是骨肉之躯,也是一群有灵有肉的群体。卧佛全长15。8米。躺在那里的佛祖双目紧闭,面容安详,汩然大寂。从而表达了寂灭为乐的涅盘境界。涅盘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文体,其意是:被吹去、被消去。如一盏油灯的油,油被烧尽后,灯火也熄灭、消失了。涅盘的像头螺髻规整,纹丝不乱。双脚并拢,赤足。围在卧佛身边的众弟子,对于死去的师祖表现出不同的心态。有的神态沉静、虔诚,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佛的涅盘;有的面容哀戚;有的哀恸;有的悲伤至极;有的甚至痛不欲生。大厅左侧的墙面上,是一幅《五台山》写真喷绘壁画,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其意是:已完寂的佛祖回归圣堂。释迦摩尼教化众生,而她的一生也是短暂的。而只有涅盘,才使他达到最高境界,实现永恒。
艺术,是人们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的追求与渴望。那时从事敦煌艺术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曾人在那里操纵与把持着。长期从事的佛教,职业把他们早已打成如佛一样的神圣。富贵不贪,贫贱不移,美色不羡,一心从事佛教事业。普渡众生,化解人间的不平,几乎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从敦煌艺术来看,不管是释迦牟尼佛像,还是官音菩萨,是泥塑,还是壁画故事,表现的都是人间善举的典故。观后,一种温馨、亲切、和谐之感油然而起。所以,敦煌艺术,实质是一部充满爱的艺术经典
历史上,社会总是在充满着帝王统治与暴力中前行。帝王处于社会的上层,主宰着社会的发展。但敦煌艺术几乎没有一副再现这种充满暴力统治的艺术。相反,“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以及农耕,婚嫁、小孩上学、习武、歌舞、商旅等民间故事,几乎统管了敦煌艺术的全部。我们一经走进莫高窟,迎面而来的,个个是体态各异,面带笑容,以慈悲为怀的神佛。尽管参与旅游队伍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心态各异,但一经把脚腿伸进这里,心立即被现场融化了。一种可亲、可敬、可爱之感油然而起。尽管把守门户的守护神,个个脸露凶光,大有一番凶神恶煞的神态,但他们只是对社会的不平而怒吼,是对权贵的施暴而深表不满。因此,人们观后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与不安。
敦煌石窟的营建,前后历经一千年。那时的中国,从分裂割据,走向南北统一,臻于大唐的鼎盛,经历了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从而使佛教艺术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从而完成了中国化时期,敦煌艺术就是重要的见证。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临突兀的三危山。在这个沙漠戈壁的天然盆地中,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留给世人多少想象,多少感慨。当年的声声驼铃,虽被火车的汽笛所取代,但见证了中国历史辉煌的丝绸之路,她像一首经典和永不衰退的诗。
我在敦煌佛像前深深地鞠躬,她如圣母般地为人民指点微津,她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祥和,她终于铸造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居点,她为中国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得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