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的来源,就是人的魂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的另一种状态。
鬼采用的是类似神的组织结构,由阎罗领导。但奇怪的是,佛也具有鬼的领导权,如地藏王菩萨。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对鬼的双重领导机构。阎罗王直接隶属于神,是神委派下来管理鬼的,阎罗王的手下并没有归属到哪一族群,但从其外貌应该是妖一类。
也就是说,神通过委派人员,利用妖做工作人员,对鬼进行管理。而佛所派出的地藏王菩萨等,则不负责具体行政工作,而只是负责监查鬼的管理情况。
前面介绍妖的时候说了,妖是和玄士同一级的修炼阶段。而人和各种生物非生物则是低于妖和玄士的一个阶层。鬼作为另一种状态,也是低于妖和玄士的阶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妖能够在神的手下工作并管理鬼。这样,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组织图。
《封神榜》前:仙高高在上,妖受仙领导控制,玄士则跟从仙学习,人则在人间生活。此外,在西方出现了西方教这个组织。《封神榜》后:仙高高在上,妖依然受仙领导,而神也创造出来,但地位等级均低于仙,是受仙册封的。玄士依然跟从仙学习。人依然在人间生活。西方教通过封神行动获得了一定的壮大。
《西游记》时期:神高高在上,仙受神的保护。妖脱离了仙的领导。佛人数虽少,但实力强大。神与佛共同管理鬼。魔独立于各种族群。玄士跟从神、仙、佛修行。人依旧在人间生活,但另一状态则归属于鬼的管理体系。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各种族群里,都没有神佛共同管理的现象,独鬼这个族群存在这种现象。而且,鬼和魔都是从无到有的,为什么鬼有这种森严的管理,而魔却没有?
结合前面的分析,答案呼之欲出。这还是那次肢解阐教的隐藏历史的结果。在那次行动中,由于佛和神的共同努力,建造了鬼这个族群,由于神起到了主导作用,或者因为神有强大的人员基数,佛才和神采用这种模式,共同管理这个新族群。
隐藏的历史
通过从《封神榜》到《西游记》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断定在这二者之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而对这段历史,我们也有了一个模糊的影子。我们综合各种线索,结合中国历史,合理推测,就可以得到一个惊人的结果。
鸿钧老祖开创了仙,其弟子元始天尊建立了阐教,通天教主建立了截教,而太上老君则没有建立教派。 这个阐教,有些像中国古代的贵族阶层,对人员要求极高。而截教则很像墨家,不分出身高贱,都有成仙机会。也正因此,双方发生了分歧,这也导致了封神。此时,是没有神的。那个后来成为神的首领的玉帝,此时也是仙,并且负责对仙的投诉管理工作,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司法部门。
封神的结果就是在神仙体系里出现了神这个族群,这个族群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武士这一阶层。而另一结果就是,截教彻底灭亡,将非人类出身的仙全部推到了神这一新族群,还有一部分则推到了西方教这个组织。从此以后,非人类修行者只能先从妖开始,然后再成为神或佛,但更多的则沦落为神、仙、佛的侍从和坐骑。
从封神后的局势看,通天教主彻底失败了,阐教获得了表面的胜利,神获得了最大的实利,佛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太上老君没有任何收获。
随着一段稳定期后,太上老君私下与神的领袖玉帝商量,打算通过借助神的力量,来取代元始天尊——仙的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同时,佛也参与了这次阴谋。但为了掩人耳目,效法封神行动,称这次为创鬼行动,表面看,就是要建立健全对鬼的管理。
仙可能自恃强大,并没有反对神的行动。在行动中,神在太上老君的内应下,在佛的鼎力帮助下,击败了元始天尊,同时消灭了女娲。击败元始天尊后,神虽然取得了战略胜利,但却无法将仙彻底击败,只能和元始天尊达成协议,保留仙的地位,但仙必须处于神的保护下。
于是,仙中有一部分转到神那里供职,也在此时,神改变过去的八部管理模式为中央政府管理模式。而佛也趁此机会,大肆扩张,将仙中相当一部分不愿意在神供职或在神庇护的人员招募到门下。在此后,神选择了管理鬼的人员,这个人就是关羽。而佛也由于在创鬼行动中的巨大贡献,得以派出人员监管鬼。
创鬼行动后,太上老君被神彻底耍了,不仅没有获得仙的领导权,反而不能和神坐同一条船。正因这种无奈,太上老君在《西游记》中只是象征性地对付一下孙悟空,其后用丹炉炼孙悟空可以说反倒成了暗中相助了。创鬼行动的另一结果就是解放了妖。这就像中国战国时期,将奴隶解放成农民。虽然依然是最底层,但终究比从前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在创鬼行动中,神、仙、佛中都有反对者,这些反对者或被清除,或自行叛逃,然后组织了一个松散联盟——魔。
由于魔的组成人员复杂,而且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力量极其分散。但由于实力很强,神、佛对魔一直很警惕。
此后,由于孙悟空的出现,造成了一次大的变动。
孙悟空是佛的另一创始人培养的。如果从体系来说,孙悟空直接担任神或佛都不成问题,但却偏偏不能。这种反常,蕴含着另一次阴谋。这就是《西游记》的故事。
通过孙悟空对神的挑战,佛不仅获得了更高的地位,而且也看出了神的腐朽没落。再通过培养唐三藏的过程,成功地将神、妖中的杰出人物收拢到佛的门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西游记》之后,将会有一次佛与神的大会战,而这场战争,将决定谁是真正的霸主。
争斗为哪般
从封神,到创鬼,再到西游,我们看到的是仙的没落和神的强大以及佛的壮大。但在这一场场斗争中,我们只看到那些神、仙、佛的英雄形象,却不知他们这般争斗为了什么?
在前面分析中,我们一再提到两个族群——鬼、妖。在《封神榜》时期,妖受仙统治,而鬼无统治者。而到了《西游记》时期,鬼受神佛统治,而妖无统治者。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论是否有显性统治,鬼和妖都一直处在神、仙、佛的统治下。看看中国历史,就可以明白了,封神创鬼西游,只是统治阶级的游戏,而这种战争游戏的背景就是对妖和鬼的残酷统治。透过这些表面,我们也看到了妖和鬼对统治者的反抗。妲己与貂婵是何等相像,但一个是祸水,一个是女杰。孙悟空,一个坚定的反抗者,最终也不过是另一个宋江。
有人说,神仙是为了信仰。信仰什么?信仰也不过是一种统治手段,就如同现实中的宗教。看孙悟空,不就是受了信仰的影响,成为了斗战胜佛?也许,对他个人来说,就和招安的宋江一样,光宗耀祖了。但从整个妖,整个鬼来说,他只是一个投降者。但是,妖鬼难道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不是,还有魔。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能解放妖鬼的,就是魔!而要想取得对神佛联盟的胜利,则必须立足于妖鬼,建立妖鬼联盟,对抗神佛统治。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神佛之战,就是妖鬼崛起之时。可惜《西游记》之后,便无记载。也不知那妖鬼是否实现了独立。
“人”的堕落与解放:《金瓶梅词话》
明朝是一个人的时代。一方面,在儒家学说方面,王阳明的心学成了主流,靠个人悟性而不是经典文字来领悟真理成了时人的共同爱好;另一方面,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让普通人能够真正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尽管这种快乐可能是不道德的。
《金瓶梅词话》是一部集中表现人生欲望的作品,在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中,作者从多方面展现了那个欲望横流的世界。
人应如何生活
人,一来到世界上,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在诸种人生欲望中,最为人们所渴求的是什么?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五回,写吴月娘识破潘金莲和陈经济的奸情,薛嫂想趁机卖掉庞春梅时,有这样一节描写:春梅见妇人闷闷不乐,说道:“娘,你老人家也少要忧心。……人生在世,且风流了一日是一日。”于是筛上酒来,递一盅与妇人,说:“娘且吃一杯儿暖酒,解闷解闷。”因见阶下两只犬儿交恋在一处,说道:“畜生尚有如此之乐,何况人而反不如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