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如何从别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洞察事情的真相,窥探事物的全貌呢?这是一个很难找到恰当答案的问题。然而,每个人的意识总会不自觉地从言行中流露出来。因此,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往往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细心观察并用心思索的人,才能练就这样的目光,透过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现象发现不同寻常的蛛丝马迹,从而得知事情的真相。正因为如此,深谙“察言观色”之道的年轻人才更显其本领和魅力。
一家知名的大公司正在进行现场招聘。经过三轮选拔后,百名应征者只剩下了10位,最终将留用5个。因此,第四轮由总裁亲自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却出现了11位考生。
当总裁提出疑问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男子站起身,“先生,我叫薛瑞,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再参加一次面试。”在座的应聘者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那位老头也笑了。
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还有什么意义呢?”薛瑞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听了这话,大家都觉得这个人要么太过狂妄,要么就是脑子有毛病。
薛瑞接着说:“我有9年工作经验,曾在15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先后跳槽15家公司,我不欣赏。”薛瑞又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5家公司先后倒闭了。”
一个应聘者说:“你真是个倒霉蛋!”薛瑞反驳道:“我不倒霉,我只有30岁。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
站在门口的老头走进来,给总裁倒了一杯茶。薛瑞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5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它们。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从它们的失败与错误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他离开座位,“与其花10 年工夫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忽然,他回过头来,一边转身一边说:“这10年经历的15家公司,培养并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并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在场的 10位考生顿时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位老头笑了:“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薛瑞究竟凭借什么能看出并断定倒茶的老人就是总裁呢?答案再简单不过,就因为他在先后倒闭的15家公司工作中所锻炼出来的超强阅历和敏锐眼光。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从历次失败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逐渐靠近成功。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就是他真正的人生财富,让他在失败中一跃而出,当场被录取。
为了练就察言观色的本领,从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处洞察真相,除了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以外,20几岁的年轻人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多方搜集信息和资料,了解他人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状况。由于学识水平、人生经历、社会地位的不同,每个人在生活习惯、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当详细搜集对方的相关资料,才能了解他们内心的愿望、观点和想法。
其次,随时随地注意对方的心境变化和情绪反应。与人交谈的时候,如果你不在意别人的心理变化,只顾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那么,你就很难获得对方的认同和好感。因为,一厢情愿的谈话往往会让对方感到不耐烦,并丧失继续交谈的兴趣。
在交谈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反应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你在说话时必须留意对方的情绪反应,让谈话内容和彼此的心境相适应并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引起双方的心灵共鸣,使得对方产生说话投机的感觉。
同时,你还要注意对方的性格特征:性格外向的人容易“喜形于色”,你和他可以侃侃而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你就应该措辞委婉,循循善诱。
再次,留心一些细微的迹象。在实际交往中,不少人总会有意无意地设置层层迷雾,他们兴许会遮遮掩掩、闪烁其词。想要了解真相,你就应该对一些细微的迹象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些迹象,包括面部神情、身体语言、口头表达等各个方面。比如说:
1.直视别人的眼睛打招呼,表明这个人有很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对方更好。
2.逃避别人的眼光打招呼,表明这个人比较自卑,性格腼腆,为人处世谨慎小心。
3.初次见面却分外亲切地打招呼,说明他想把局面转到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带有强烈的动机性。
4.经常见面但打招呼的方式千篇一律,这样的人自我防卫心重,容易言行不一致。
5.到处张望,这种人是喜欢社交的乐天派,适应性强,对任何事都有兴趣,对人有明显的好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