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2600000015

第15章 书法详解(1)

书体类别

书体是文字在书写中,具有某种共同特点或风格的系统表现形式。书体是随着字体的发展而丰富起来的。

中国书法主要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五种书体。每一种书体还包含几种不同的文体,如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总称;草书是章草、狂草、今草的总称,楷书则有魏碑、唐楷等区别,唐楷中又有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等。

不同历史时期对书体的分类是不同的,于是就产生了“三体”说、“四体”说,乃至“一百二十体”说、“三百六十体”说。“三体”说见于《后汉书》记:“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谈到的是古文、篆、隶、草为四体。当时这样划分是在楷书形成以前。至唐代以后,随着字体的发展,书体也趋繁荣。书体的归类又流于繁杂的弊病,所谓“百体”说、“一百二十体”说和“三百六十体”说便相继出现。还巧立名目,有什么“风书”、“月书”、“牛书”、“兔书”等,因难以使人琢磨,所以近代书法理论就很少涉及。

大篆——甲骨文的演变

大篆,又称籀文、钟鼎文、金文。

大篆称金文和钟鼎文,是与其当时文字基本使用形式有关。周朝时,大量铸造青铜器,如敦、篮、簋、鬲、意、彝、钟、鼎等。这些青铜器上铸有铭文。据《周礼》所记,铭文的主要内容为;“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

青铜器中,钟与鼎不仅数量多,而且铭文的规模也大,钟鼎文便由此得名。如著名的西周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古代金属统称金,于是大篆亦称金文。周宣王时,太史籀著有大篆十五篇,即所谓史官教学童子的字书《史籀篇》。这也就是大篆称籀文的由来。

大篆是甲骨文至小篆之间的文字,跨越近千年。所以大篆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西周时期的大篆与甲骨文十分相似,如周成王时期的《矢令簋》、康王时期的《大盂鼎》的结体,与帝辛时期的书契就十分相似。战国时期的秦国《石鼓文》,则与秦国统一中国后的小篆相近似。秦代的小篆与战国时期秦国的大篆本是一脉相承,所以有人将《石鼓文》视为小篆。

战国时期的大篆,随着诸侯国的蜂起,各诸侯国独立的经济、文化体系的建立,文字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大篆出现了地域特性,如西方的秦系、南方的楚系、北方的晋系。大篆发展到最后阶段,便是一个旁杂纷错的局面,这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要统一文字的根本原因。

首种规范书体——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全国统一使用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谈到:“七国……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秦始皇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小篆刻石。其中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砑台刻石》、《之罘刻石》、《之罘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

小篆是我国文字史上第一种规范书体。它把原来尚未固定形式的各种文字偏旁统一了起来。每一种偏旁只有一个固定的形体,同时,每个偏旁都有一个基本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意迁动。小篆线条圆转流畅,间距均匀,富有装饰性,摆脱了象形文字的形态特征。

由于应用场合不同,小篆的形体也产生变化,如用于瓦当、印章、钱币等等的文字都有其各自不同特色。其中,印章文字被称为“缪篆”。

汉代时期,小篆逐步被隶书所取代而成为一种装饰性应用文字,如碑额篆书。形体也由秦代时期的长方形变为方形,趋于隶化,如《娄山刻石》;有的处于非篆非隶,两体相间而为之,如《三公山碑》。

小篆作为一种书法书体,一直延续至今。代有书写篆书的杰出书家,如唐代有李阳冰,宋代有“二徐”:徐铉、徐锴,元代有赵孟。清代随着碑学的兴起,习书篆书蔚然成风,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吴昌硕等大家相继涌现。小篆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新的情况下,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篆书的基本运笔方法

书法艺术的笔法,有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篆书的基本笔法,可以用“玉箸纵横”来比喻,意思是篆书的各种笔画,就是由像筷子一样的线条组合而成的。

虽然只有这么一笔,但要写好它也是不容易的。一笔决不是随便地画一下,应在坚持中锋运笔的前提下,要理好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

起笔,是一画的开始。起笔要逆势落笔,横画做到“欲右先左”,竖画做到“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迹之中。

行笔,是笔迹的延伸。行笔时,笔管稍带逆势;笔锋需中正,笔毫均匀铺开,切勿使其偏于一边。这样才能笔锋着力,产生凝重浑厚的线条。

收笔,是行笔终止收锋。收笔时不能将笔锋轻易画出,如果锋毫外露,线条就会显得轻薄。收笔时应注意回锋,即所谓写横画时要做到“无往不收”,竖画时“无垂不缩”。这种藏锋收笔,也叫“护锋”。

篆书除了横竖线之外,还有许多不同方向、长短的弧线。

不同方向圆弧线的运笔的基本原理,和横、竖线是基本相同,只是起笔、行笔、收笔要随弧势的变化而变化,基本弧线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左右半圆线。

在这直线与弧线的基础上,可以引申出各种直线与弧线组合变化的线条。如篆书“凰”字,就是由横线、竖线和不同弧度、不同方向的弧线组合而成的。

楷书的笔顺适用于篆书

楷书为一般初学者所悉知,楷书的笔顺也是人们所普遍掌握的。是否可以把楷书的笔顺应用到篆书的书写中呢?如果是可能的话,那么理解篆书的笔顺就方便得多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楷书是由篆书、隶书发展过来的。楷书的笔顺也具有继承性。同时,目前楷书笔顺的基本原则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最后封底”等,也符合篆书的书写实际。如书写“焉”、“随”、“家”、“囿”字,都遵循这些原则。

篆书的对称结构

篆书中大多数的结构是左右对称,如何才能把这类结构表现好,是每一个作篆书的书家所悉心研究的课题。这是篆书与其他书体根本不同的地方,也是篆书基本技巧集中体现的方面。

实践证明,写好对称结构的关键是:中轴定位。对称结构的特征,是以中心轴为准,左右形象对应相同。所以先写好对称结构的中间一笔或结构,然后再写左右,这是最科学的顺序。例如书写“小”、“火”、“大”、“羊”等。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相似对称结构的书写,如“止”、“之”等字。

有相当一部分的对称篆书的中轴部分,不仅仅是一笔或两笔构成,而是一个多笔画的结构,也可由中间部分写起,如“索”字。

篆书笔顺具有灵活性

任何一种法则都是相对而言的,篆书笔顺的基本原则,也具有灵活性。每个初学者的习惯手势不同,可在坚持笔顺基本顺序的同时,采取灵活变化的手法表现篆书的造型。

例如,书写“口”、“宀”等部首时,就可以采取三种顺序不同的方法。

篆书笔顺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变化复杂的线条,化一笔为多笔。如“己”字,在篆书中是由一根折曲的线条构成,如果要一笔写成,则是比较困难的,将其化为三笔,书写起来就简易得多了。如吴让之书“西”字的上部,就以接笔写成。吴昌硕书“回”字,接笔就更多了。

篆书笔画的顿挫较平稳

篆书笔画是否有顿挫?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相对于起伏顿挫比较大的行书、楷书而言,篆书的线条就显得婉转平静,看不到显著的起伏变化,于是就产生了“篆书无顿挫”的说法。但是要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如果片面地理解这一点,那么即使练得很刻苦,写出来的篆书还将是无精打采的。这是因为就篆书自身而言,还是有明显的起伏顿挫的,这从清代篆书大家的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清代的吴让之书唐人王勃的《寒夜思友》诗时,其中“清尊湛芳渌”句的“渌”字,起笔和转折处的提按、顿挫变化都十分明显。至于吴昌硕的篆书就更强烈了,这可从他书临的《石鼓文》中体会到。

小篆的形式美表现于多方面

小篆能流行至今,这与它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是分不开的,而且这种形式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篆书的命名,便是篆书形式美的体现。“篆”,本是古代车轮毂约上所作的圆转装饰的纹样。如同与“彖”部有关的文字一样,体现了一种圆势的概念。如玉器圭璋上的花纹,称“缘”;房顶圆形的木榱,称“椽”。篆书所以称“篆”,正是因为篆书的线条经营具有均匀整齐、圆润流转的特点。

同时,篆书在从象形文字大篆演化到小篆的过程中,保存并强化了对称结构。对称,是人类对形式美的最早发现。这是由人自己的身体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便是小篆对称结构颇多的根本原因。

小篆与楷书、隶书的区别还表现在外轮廓的形态上。隶书横扁,楷书正方,小篆窄长。窄长的形态所表现出的美感,与“芭蕾舞”为什么要把足踮起的道理是相同的。作为长形的艺术造型,则总是把刻画的重点放在上部,这种上密下松的布局,正可从人体的结构中找到启示。

归纳起来,左右对称、圆转流畅、字形长方、均匀整齐便是小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的字例,就容易体会到这一点。如:

一、左右对称

1.部分对称;

2.全部对称。

二、圆转流畅

三、字形长方

四、均匀整齐

五、上紧下松

“米字格”、“九宫格”有助于习篆

“米字格”和“九宫格”,是初学楷书的有效方法。采取这两种方法,有利于把握所临书迹的笔画位置和整体字形。所以“米字格”、“九宫格”,长期以来,普遍应用于楷书入门。

其实,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书体,特别是篆书。篆书结构严谨,对初学者来说,既要考虑到用笔,又要考虑到结构,确实是比较困难的。采取“米字格”、“九宫格”,正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处。而且许多清代书家,如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等大家所创作的篆书墨迹,都是写在整齐划一的格子中间。它与楷书的差别是,楷书是置于方格之中,篆书是置于长方格之中。然而,“米字格”、“九宫格”,也可规划在长方形的格子中间,同样具有按比例分割的功能。如练写篆书“武”字,先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划出“米字格”或“九宫格”,并在“武”字的格子里添上“米”字或“九宫”格子。练写时,只要把握好“戈”部的下部交笔正处在“米”字的交点;“武”字的主笔长斜钩的四分之三部分是沿着“米”字的对角线。这样,“武”字字形便能不失大体练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石鼓文——篆书的鼻祖

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一种篆文。每鼓有一首四言韵文,记叙当时渔狩等情况。十鼓分别称为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济殴、田车、銮车、灵雨,计有六百余字。

石鼓文于唐初时期,在岐州雍县南20里之三畴原被发现,长期以来,关于它的确切年代,一直存在着分歧,有的以为周文王、宣王时期的产物,也有的认为是秦制,总之众说纷纭。如今认为是秦制已无异议,但依然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等不同的说法。目前十鼓文字已漫漶残损,其中一鼓无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历来被众多书家所重视,素有“小篆之祖”的美誉。唐韩愈作有《石鼓歌》:“鸾翔风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状,古鼎跃水龙腾棱。”康有为评石鼓有云:“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彩。”

隶书波磔的启用

隶书创于秦,盛行于汉,经历三国及晋代,后逐渐被楷书所取代。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书体一直被书家所重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隶书在秦代以前已经出现,至秦代就广泛地被采用了。相传隶书是秦代程邈所创,实际上可能是他在被秦始皇囚禁云阳监狱时,对已流行的隶书加以整理。隶书的出现是为了书写速度的提高,《汉书·艺文志》谈道:“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卫恒《四体书势》也言及:“秦即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又称佐隶、徒隶、隶字、隶文、佐书、今文、史书等。隶书经秦汉发展,逐步成熟,至东汉是隶书的鼎盛时期,魏晋的隶书已逐步为楷书所取代。早期的隶书,笔画平直没有波磔,晚期的隶书趋于楷化,出现了点、掠、钩、撇等楷书笔势。

隶书的基本特点是由篆书的圆转变为方直,结构由繁复变为简捷,并出现了波磔的笔画。最能体现隶书特点的汉代碑刻有:《礼器》、《乙瑛》、《史晨》、《华山》、《石门颂》、《张迁》、《曹全》、《衡方》、《西狭》等。

帛书与简书

帛书和简书,即是书写在布帛和竹简或木简上的书法。这是在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存世的早期书迹之一。

同类推荐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热门推荐
  •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大神皇

    三界大神皇

    一位昔日的天才少年,意外获得绝世之宝,从此走上逆天之路,天道不公,则天可屠,神佛不仁,神佛可弑,仗剑天涯路,美女在我身,不求长生,只争一世逍遥。
  • 神王败天

    神王败天

    天命如此,今生注定你我就是宿敌。天意如此,我败了天就是!兄弟之情,我绝不会放弃!
  • 许我一场最美的天荒地老

    许我一场最美的天荒地老

    我想要的很简单,不过一爱人,长相厮守而已,却很难实现
  • 近身狂兵

    近身狂兵

    曾为国之利刃的神秘特种兵蓝锋,为保护女神甘愿卷入阴谋中,凭借一把军刺搅动十方风云;纵横都市,让所有敌人为之折服。
  • 相知语难频

    相知语难频

    他从不说我爱你,他总是悄悄的做。后来,她说我“我要结婚了。”他怔然,似乎一下被掏空。“陪我试婚纱吧。”她说。他点点头道:“好。”婚纱店里,她穿着火红的嫁衣问“好看吗?”他还是点点头:“好看。”他总是这般顺着她。“那就它吧。”她笑眯眯的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夜晚,他在公寓里一个人喝得烂醉。他守护的公主嫁人了,不需要他了。最后一次,以后就在她身后守护她吧。“陪你走完整个青春的是我。但最后站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红装..爱你的秘密我会好好守护。”可是,上天怎么愿意就这样放过他们呢?(PS:不虐,还是很宠的啦~)
  • 情非得已爱上你

    情非得已爱上你

    故事是以一个特殊的校园为背景,故事的男主角夏明轩是一个既帅气又有实力的新生,在学校成立武术部后,与学校老牌实力军搏击部的多次较量。之后在一次对战结束后意外被一名因失恋想要自杀的女主角赵琳砸伤住进医院,从此后两人开始了诙谐幽默,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由于夏明轩始终都有一个未了的心结,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特技演员,所以迟迟没有向赵琳表白。只到有一天夏明轩的妈妈和朋友们合伙导演了一幕让两人生死抉择的恶作剧,经过这次考验,不但完成了夏明轩的梦想,也终于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本故事是以爱情故事为主线,亲情、友情、梦想等支线部分贯穿整个故事,其中还有几部分动作戏,我觉得如果可以拍成影视作品会很有意思,但我不会编写剧本,如果有影视公司有兴趣想将本作品改编拍摄,请联系我。
  • 骨小篮

    骨小篮

    一个五岁的小孩还是和婴儿一般大小,太希奇了吧,算了,给他仙骨,让他修炼~师傅,你太帅,太可爱了,怎么办?身体另一半不同意爱他的师傅,那就斗争吧。
  • 九州截天记

    九州截天记

    一颗石衍万千世界,一世界孕百态人生,万古人杰皆如浪花淘尽,而吾始存。仙道,鬼道,儒道,佛道,妖道,魔道万法皆为道,而吾不信道。天地万物各有所命,而吾不信命。道要掌我,我便斩道。天要掌我,我便截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且看万古沧桑,几人称雄,几人凌云…
  • 灵印乾坤

    灵印乾坤

    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秘技是大陆第一秘技。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大陆第一强者。不知道自己的老爸曾是大陆第一天才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名动大陆的未婚妻不知道…………人生如迷,答案需要自己去追寻。想知道什么都可以,只不过这需要用实力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