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清朝光绪皇帝敕准开办中国邮政,而实际上,到1911年,才由洋人把持的海关接过邮政,成立邮政总局。
但早在1880年,郭有品就已创办了漳州首家信局,叫“天一批郊”。它是经营吕宋(现菲律宾)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业务的侨批局。
郭有品,字鸿翔,角美镇流传社人。据流传郭氏二十二世郭伯龄写的《天一信局》小册子中的记述,他生于1853年,17岁时,在长兄有德的资助下,去吕宋经商。
他为人厚道,深受人信赖。1874年,他开始受委托,为吕宋华侨送银、信回国。
他从中看到人们对侨批局的迫切需求与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遂于1880年创办“天一批郊”。
每批银、信,他都亲自收取,押运,分送。在一次海难中,他获救,只身回乡,变卖家产,仅凭保存在衣袋里的一张清单,一一赔付。这使“天一批郊”信誉大增,赢得南洋华侨的高度信赖,因而,信局业务激增。
1882年,他回乡完婚,便委派同伴郑仁水在吕宋负责收寄,他在流传社督办投递。侨银则由汇丰银行汇兑,这可保无虞。
1892年,厦门海关成立。郭有品在厦门港仔口街、安溪石埕街设立分号。国内分号将银、信交付侨眷。侨眷收到银、信,填写回批,由信差带回。收齐、核查无误后,装袋寄往海外,把回批送达汇寄人。这样,严格管理,规范程序,服务可靠周到,很受欢迎。不久,他购置两艘小汽艇,开辟两条水上邮路:一由厦门至流传,一由厦门至安海。
1896年,大清邮政规定民信局登记注册,“天一批郊”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此时,它在吕宋的宿务、恰朗、三宝彦和安南,香港各设一分局。
据《厦门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称:厦门海关共收邮件108570件,汇票93442美元,其中,近一半是天一信局的业务。
1901年5月,郭有品病逝。他的三个儿子行钟、行乐、行廉继承父业,精心经营,改名为“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分设信汇部和批馆。
华侨汇寄银、信,都给票根以备查询。总局与分局又各执一联以核查,且总局造册登记,待投递完成后核销。由于信誉第一,客户至上,且简便、科学、可靠,天一汇兑银信局成了众多侨批局中的佼佼者。
1911年,大清邮政总局从海关接过邮政业务,邮政与海关分离。天一汇兑银信局从这时到1921年,国内分局从厦门、安溪、香港又扩展到泉州、同安、漳州、港尾、浮宫,还有上海,共9个分局。国外又大加扩展,在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印尼)、星逻、新加坡、缅甸、柬埔寨设立分局,这样,加上原来在吕宋、安南设的分局,共在8个国家设立23个分局。
总局则仍在流传社。在其统领下,国内外32个分局,形成覆盖东南亚、闽南,乃至香港、上海的广阔营业网络,年侨汇额达上千万美元,约为闽南侨汇的三分之二。
1911年,郭行钟兄弟在家乡盖起苑南楼,作为祖屋。1921年,又建成陶园、北廔,成一连片的占地几十亩的西洋建筑群。
北廔后来就作为总局的办公楼。
郭有品父子在事业有成后,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光绪二十四年(1898)兴办义塾,社中儿童免费入塾读书。接着,设立“唤醒堂”,济贫扶危、施药施棺;并与族人共订村规,严禁抽鸦片、赌博、嫖娼;而且教育不务正业的人,出船费送去南洋闯世界,让他们活出个人样来。
1905年,献出10亩水田作为“尚书田”,改义塾为“私立流传高、初两等小学”。信局停业后,也仍每年为小学提供2400银洋,直至20世纪50年代改为公立小学为止。
1921年,又创立“龙溪县七区第一私立流传女子国民学校”。
种种慈善举措,对家乡贫愚并治。
可惜的是,1928年,由于战后东南亚经济不景气,同行竞争激烈,业务锐减,成本大增,利润下降。又加上军政勒借,吕宋、香港分局亏损严重,信局终于宣布停业。
去年,为这“天一信局”,我专程去了一趟流传社。
它就在九龙江之畔。
这社很大。我在社里穿来转去,好一阵子才到陶园。
看情形,是个花园,但已荒废。
来到北廔,它正门上一石匾,上刻“天一信局”四个大字。这是座两层洋楼,但结构是前后两进,中有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二楼天井四周有回字围廊,廊沿砌有栏杆。在1922年信局自制明信片的正面,就印有这座北廔。它显得牢固、宏丽,有不同寻常的气势。
经历了90年的风风雨雨,它已有些老气,但还大体完好。
楼内住着郭氏的后裔。他们提供给我有关信局的材料,并带我去楼下前厅,那儿挂着郭有品的遗照。看这遗照,他是个很斯文的人,嘴角露着笑意,一双眼睛显示他的精明与诚信。
他创办“天一信局”,重信誉、严管理,且时间长、规模大、影响深,在福建,乃至全国邮政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当时,社会名流为其撰写联语。其中,徐飞仙的“天上雁字连云至,一尺鱼书傍水来”,郭安甫的“天涯任你书传竹,一纸凭君信问梅”,堪称佳妙。用嵌字格,“天”、“一”分别为上、下联的首字。
这是其功能,也是其功德--雁字鱼书,传竹问梅,解乡愁而慰离思,使远隔重洋的亲人意沟通而心联结,维系着多少天各一方的情感、骨肉、家庭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