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课间,我给一名学生补课,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他在一旁插嘴说,先通分,再加减,这还不容易。我抓住机会,把辅导的任务交给了他,我出了5道题,让小A教这个同学做。他辅导得很认真,计算方法讲得很清楚,真把这名同学教会了。我摸着小A的头说:“小A老师,谢谢你!”他自信地说:“这太简单了!”
第二单元测试,小A及格了,获得了进步奖,我给家长发了贺信,并打电话报喜,我夸小A聪明,字写得漂亮,还经常帮我做事,他妈妈连声说谢谢!
期中考试以后,我发现小A又开始不写作业了,通过网上交流他向我说出了心里话,因为期中考试成绩较好,他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认为刚考完试可以轻松一下了。我了解情况后,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题目是:小学生为什么要写作业?要求全班同学讨论。有30多名学生跟帖。有人说,学生要完成作业,这是小学生守则的要求,人人都要遵守。有人说,学习不单纯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学习是为了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所以每天都要完成作业,不能靠考试前的突击。还有人说,我每天放学先写作业,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写完作业,然后再做其他事,心里没负担,玩得愉快。小A也参加了讨论,他说,我认为写作业是为了取得好成绩,看来我的想法错了。
现在没有特殊情况,小A每天都能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大增强,还给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期末考试前,他跟同桌说:我的目标是考90分,不知道能不能达到。
期末考试,他以90.5分的好成绩获得了数学三星级学生的称号,他获得了成功。
《向驯兽师学家教》一文结尾的两段话也让我省悟:
“驯兽学校的宣传标语成了我的座右铭:永远不是动物的错!当我的育儿计划遭到挫折时,我不怪罪儿子,而是采取新的办法。”
“驯兽师还告诉大家,动物有些本性就连最高明的驯兽师也无法改变。我相信小孩子的天性也一样,如果有些小毛病实在改不掉,我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俗语说得好:你不能教猫咪跳水。”
这个故事反映的问题是学生经常不写作业。经常不写作业,课堂学习的内容得不到练习巩固,学习成绩一定下滑。写作业是学生天经地义的事,学生要完成作业,这是学生守则的要求,人人都要遵守。如果班级某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在同学的心目中形象受损,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学戴上了差生的帽子。学生不写作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活,使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容易破罐子破摔。
那么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呢?
首先,作业形式应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尤其是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大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局限于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做作业变成了只动手不动脑的“力气活”,收效不大。其实,作业的布置应该多一些开放性的题型,可以引导学生看看书报、打打电话、观察社会与自然等,让听、说、读、写与谈、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如教学《赵州桥》之后,让学生课外通过上网及看书查阅有关赵州桥的资料;又如学习一些描写风景的课文时,让学生画一幅画;学了《寒号鸟》、《丑小鸭》等故事性强的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另外,还可以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福语、制作一张贺卡或写一封问候信等。
作业形式多样化,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做作业的态度。
其次,作业要求应层次分明。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大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要求都一样,这样会产生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次要求,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如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后,可以分三个层次布置作业:①抄写课后词语,试用“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寸步难移、四脚朝天”造句;②摘抄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绘画特长的学生还可画一幅画;③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当导游写一段导游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其中一种来完成。
这样,学生能轻松地完成作业而不再觉得压力太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再次,作业内容应生活化。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把知识用于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如学了《爸爸买来电饭锅》一文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回家阅读几份简单的说明书,不懂的地方请教家长。又如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后,让学生回家向家人打听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记录下来,第二天全班交流。学了《镜子小史》一文后,问:“镜子还会怎样发展,以更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呢?”请学生去做一次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一个科学设想。学了长度单位以后,让学生课后丈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学生会觉得这种作业很有趣,会经常用尺子量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这样,学生对一些长度单位就有了生动的感性认识。
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使学生从中切身体会到在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同时,会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最后,作业的量应适度。
作业要讲究质量,要做到多寡适度,以少胜多,不机械重复。根据课上得到的反馈信息,可以设计少而精,以一顶十的作业。如《翠鸟》全文有十三个生字,有难有易,相同之处都是形声字。这样就不应该让学生机械地抄写、默写多少遍,而应该让学生选出易写错的生字,用彩笔标出易写错的部首,选出易读错的生字,给它注上拼音,然后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并在课上交流,这样会事半功倍。
遇到节假日或学生疲劳时(如运动会、劳动后)一般可不布置作业。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相信只要教师把握好以上四个方面,学生就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作业。
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别大声训斥
王明是李老师班的学生,他聪明伶俐,善于表达,但有一个坏习惯:做任何事都三心二意,集中不了注意力。老师要求看书本,他却看黑板;老师要求做习题,他却还在玩铅笔;老师要求回答问题,他却大声唱歌……
这个案例反映的问题就是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上课容易走神,好搞小动作,有时东张西望,做事漫不经心,没有耐性,自觉性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涣散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往往导致学生思维不深入、观察不细致、记忆不精确,进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要学会自我调控注意力,养成自觉听讲的好习惯,不会听讲的学生,一定会影响学习效率,聪明才智得不到正常发挥,在同学、老师和家长心中就会成为“后进生”,就会产生“我很笨”、“我不行”、“我不是好学生”的心理倾向,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一般而言,性格外向、活泼机灵的孩子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贪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但是一味地玩耍嬉戏,自我放任,不会自我调控,只能凭兴趣做事,就不能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故事中的王明就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很聪明,善于表达,但是因为他经常上课注意力涣散,影响了学习。
造成学生学习不好的因素很多,教师或家长通过观察和分析要找到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把学习不好笼统地归因为贪玩、淘气、懒惰和不愿意学习,只会产生责怪、抱怨以及惩罚的行为,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旦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成了习惯,再来纠正就更难了。
那么,对于学生上课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校正呢?下面的方法值得试一试。
一、给学生“戴高帽”法
即表扬、鼓励学生,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学生,努力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在某一时刻专心学习的时候,就要立刻给予表扬,给他贴上“爱学习,非常专心”的标签,这样当他学习时,自然就会以他自身标签的形象——爱学习、非常专心来表现自己。又如课前表扬,当教师走进教室时可以这样说:“这节课,老师发现王明坐得比以前端正多了(或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放得很整齐),相信他这节课能学到不少知识。”学生听后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巧妙暗示法
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有个性,敏感的学生如果大声训斥他,有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这时可用暗示的方法,如可以边讲话边故意走到他的身旁,或用手碰碰他的桌子;在集体朗读时,帮他把书本扶正,或轻拍他的背脊,让他意识到老师在注意他,暗示他应该怎么做。
三、借助培养进行训练法
通过玩游戏也能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中队活动、班队课进行相关的游戏。如让学生找找一张图片上有几个人,找找两幅相近的图片(文字)有何不同之处,或让学生模仿老师(学生)的动作等等,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让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教师再巧妙地将他们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
四、教育激励法
经常给学生讲有关专心致志学习的故事,如陈毅小时候由于学习很专心,以至于拿墨水来当饼吃。讲故事能使学生受到榜样的激励。
五、做醒脑体操法
如轻轻拍自己的后脑勺;用手捂耳朵,一按一放短促地、低强度地震动耳膜;把嘴张大再合上;或扭脖子,前后左右旋转,低头仰头,左右倾等等。醒脑体操在课前、课中都可以做,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六、教育和生活相结合法
即与家长配合。让家长利用节假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如买些花生让孩子剥成花生米;让孩子把米粒里的沙子挑出来;拆毛线时,让孩子帮忙绕线团等等,都是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关心、体谅这样的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言行上不要过激。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态度认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与帮助,相信这样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学生上课睡觉怎么办
——找准原因再“出手”
上课时,常常看到学生趴在桌子上睡得直流口水。这种情况很正常,学生正处在身体的发育阶段,每天摄入的食物,除了供他们一天的日常消耗之外,还要供他们发育成长,往往供不应求,这样使他们很疲倦,所以趴在桌上睡着了。遇到这种情况,请不要过分责备学生。如果某个学生经常这样,请告诉家长,注意加强营养。
但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是课堂,在课堂上睡倒一大片,无论是哪个老师,都提不起精神来讲课。老师提不起精神,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人的精神状态很容易传染,尤其是疲倦心理,更加容易感染别人。所以,如果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了,消极的做法是让他睡,这样之后,就会发现,要睡觉的同学会更多。
也有些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打瞌睡了,就猛喝一声,将其弄醒。更有甚者,让人家站起来亮相,这也是一个方法,问题是被弄醒的同学很没有面子,而且可能还会与老师闹情绪。
那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类问题呢?我们还是先来看下面的案例:
某老师正讲得兴味盎然、神采飞扬,发现后排一个平时极调皮的学生睡着了。他的上身还保持着直立,跟随头部有节奏地晃动着。为了不惊扰其他同学,老师立刻把眼光移开,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一边讲一边走近他的身旁,在他的肩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立刻从睡梦中惊醒,老师顺势把他的书翻过一页,指到自己讲的地方,让他跟着上课的进度走。下课后,老师把这位同学叫出教师。
同学低着头,等待着老师的批评。谁知老师却说:“××同学,上节课本来是你学习的大好时间,能学到很多知识,但因为我讲得不好,竟让你睡着了,老师很失败。”他惊奇地望着老师,显然觉得很意外,脸红了。
老师又接着说:“是你提醒了我,上课要有所创新,要把课上成你们喜欢的、感兴趣的,老师一定会努力的!”这名同学抬起头,连忙打断老师的话:“不,老师,不是您的错,是我错了,都怪我不好,请你原谅我。从今天开始,我一定努力学习。”
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待课堂上学生睡觉的状况,教师不要一味责怪学生,要冷静地从多方面入手分析原因。
教师不要一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就怒火中烧,把学生叫起来厉声批评,那样只会造成学生的抵抗情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很可能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原因,因为一个充满新意和激情的课堂是很难让人睡着的。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案例:
一名高中生因上课老是睡觉而办休学,隔年复学依然恶习不改。
这种状况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建议学生家长带去看医生,结果证实罹患猝睡症,经治疗后,症状已获改善。确实存在一种猝睡症,发于15岁至20岁的青少年,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病因仍不明。研究发现,猝睡症患者脑部有一种化学物质会呈现低下情形,血液内的白血球抗原也会呈现低下的状况,一般典型症状有白天嗜睡、猝倒、睡眠瘫痪(俗称鬼压床)、睡前或醒前产生幻觉。老师若发现孩子有类似状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协助就医,找出病因。
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在课堂睡觉未必是偷懒或对老师不敬,而是身不由己的。班主任需要了解为什么学生会在课堂上睡觉,具体可分成身体问题、情绪问题、动机问题或者是纪律问题来处理。
有一少部分学生上课睡觉是因为身体不适和生理的原因。如果平常表现很好、十分自觉的学生突然上课睡觉,最好把他们叫醒,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如果感觉不舒服,送他们去看医生。如果程度较轻,建议他们喝杯水然后送他去休息室洗洗脸,帮他克服疲劳。还有一些学生有身体问题,例如过敏症、糖尿病或者低血糖症,以及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教师要对他们表示关怀和理解,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享受“特殊待遇”。
总的说来,上课有学生睡觉是很常见的事,教师对此应该有正确的处理态度和处理方法。
首先,教师要思考自己课堂上学生会睡觉的原因是否是自己的讲课水平有问题。
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一下,为何学生上课会睡觉,是没有兴趣?能否学会慢慢培养,或主动找老师咨询?学生与老师有抵触情绪,能否学会忍耐,或者直接找老师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呢?
其次,要了解为什么学生会在课堂上睡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