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总是在课堂上睡觉,班主任不要总是归因于学生的懒惰,而要细心地找出原因。的确是因为生理上的因素所致的,班主任有责任及时提醒学生的监护人,使学生的病情得到适宜的救治。
第三,采用缓和的方法让学生减少课堂睡觉的时间。
如果学生是因为无聊,注意力不集中而想睡觉,应给他一定的压力让他认真听课,可以让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或者靠近教师的讲台。如果学生坐在班上的其他位置,教师看到他在打瞌睡,就走向他,老师的出现可能会像闹钟一样使他清醒。也可以考虑让他坐在靠窗的位置,光线和新鲜的空气可能会令他更加清醒。有些学生是因为情绪懈怠,喜欢趴在桌子上,不久就习惯性地睡着了。这时,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克服懈怠,让学生睡觉变得困难。可以考虑下次他在想睡觉的时候移走他的课桌,这样他就没有地方可休息了。给他一个有纸夹的笔记板,或者一个硬板来写字,当他确信自己不会再睡觉了,就让他领回课桌。
最后,采用活动法提高学生兴奋性。
在一天的某个时段,可能是较多的同学都想睡觉的时候,为了保持学生的活跃,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活动。事实上,加入体育活动,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种好的办法。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做做伸展运动,做一些课堂上的小游戏,去一下洗手间,或者给他们分配一些课堂任务,例如带消息到办公室。要根据学生的行为模式来选择活动。或突然叫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他认为老师可能会随时叫他回答问题,就会保持清醒,更加努力学习。当然,老师的目的是使他更加清醒,而不是羞辱他,所以要问那些确信学生能答得上来的问题。
学生上课玩东西怎么办
——切勿当场毁损
学生上课时玩一些诸如小玩具、卡通图片、游戏机等小东西,是很常见的事情,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
教师在处理时应当意识到这种“违纪”与学生上课走神、睡觉不同,涉及到对学生物品的处理。
有些教师在处理这类“违纪”时较为轻率,比如抓过学生玩的东西顺手扔到窗外,或者掷地踩踏,或者撕毁,或者没收带回办公室不再归还。教师这样处理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所玩之物感到心疼,以后不敢再玩,同时对其他有“玩物”企图的学生也是一个警告。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我刚担任班主任的新班级里,有个女生,有次闲聊时说,她小学时候的老师只要看到学生上课玩东西,拿过来就扔到窗外。她一边说着,一边学着老师轻松扬手的动作。一天中午放学后,我到学校教学楼后面去取自行车,发现地上相距不远“躺着”两本学生课本。不用说,肯定是楼上哪个班的学生“违纪”或惹老师生气了,课本不幸被殃及,从楼上被扔了下来。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确实有一些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物品的处置存在问题。
这些老师有一个错误观念:学生犯了错,我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新班主任在过去所受的教育中耳濡目染,恐怕在潜意识中也有这些可怕的东西。这个传统观念可以说是“相当野蛮无理”,必须改变。
我国的法律强调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学生是我国公民,其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学生与老师是权利平等的公民,从个人财产所有权看,学生作为个人财产的权利主体,老师作为个人财产的权利主体,二者是平等的。任何一方在没有得到对方的授权之前,无权损毁对方的财产。
不错,教师负有管理教育学生的职责,但学生上课所玩物品的所有权属于学生,教师没有任意损毁处置的权利。教师应当对学生玩东西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批评引导,而不应当通过损毁他们无辜的物品来对他们进行“帮教”。
在这个问题上,尊重学生权利的理性处理办法是:教师先提醒学生把东西收起来,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活动。若学生还“故伎重演”,那么老师应当将学生玩的东西收上来,告诉该生下课后到办公室来一趟。学生到办公室后,教师可对他讲明上课玩东西的危害,希望他以后不再出现这类问题。学生表示要吸取教训,以后不再玩之后,教师可将东西归还给学生。
如果这个学生又出现了上课玩东西的行为,那么教师将东西拿来后,应当请他写一份检讨,并告诉他:你的东西要等到放假(寒假或暑假)时再归还你。也可以在请他写完检讨后,请他的监护人到学校来将东西取回。
这样操作处理起来比当场损毁要麻烦许多,但教育效果很好。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怎么办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强强对学习上的事不关心,学习成绩不好。平时学习没有动力,总是“拨一拨,动一动”,从不主动提问、主动发言、主动做作业、主动预习和复习。她觉得读书没意思,只是为了父母读、为了老师读。因此,读书对她来说是一件无奈、痛苦的事。
这名学生属于典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对她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亦即家长或教师“要我学”。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没有正确学习态度的学生肯定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不好,而且往往具有厌学心理。这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们尤其是班主任,应对此高度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呢?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看到学习对将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有科学知识、技术本领都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从何处来?就是依靠卓越的科学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本领,两者缺一不可。
教师可指导学生做一个社会调查,看看事业有成的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看到:杰出人士要么是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要么是自学成才,学习使他们拥有巨大的知识财富,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开创事业。
还可引导学生参观“科技博览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即使耕田种菜,要想搞出名堂,也必须依靠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一个人如果不学无术,终将一事无成。
教师有时还可以故意设陷阱,让学生尝试“碰壁”,并及时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学习方法自行解决,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力量。要告诉学生将来的社会知识更新更快,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型社会的需求。
其次,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通过感悟,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定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初步意识到将来踏入社会的是自己,而不是老师、家长,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自己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把学习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努力地去做。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反省一下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具体操作如下:
(1)出示测试题,请学生按照实际情况说出“是”或“不是”,并记录下来。
①每次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能做好预习工作,能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②课前我能准备好学习用具,使自己心情平静,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③课上我会积极举手,善于提问,善于回答。
④听完课后,我能把所学的知识做一下整理。
⑤每一次在做作业前我能仔细读题,认真审题。
⑥平时,我能排除干扰,督促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
⑦作业或考试卷发下来后,我对自己的情况能作出较正确的估计,并能及时纠正错误,对于不懂的题目会请教老师或同学。
⑧我注意吸收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并为己所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根据记录,请学生评一评。
教师可告诉学生:在上述题目中,答“是”得10分,答“不是”不得分。如果总分在60分以上,说明你是个主动学习的人,只要你坚持下去,将来一定能取得成功;如果总分在60分以下,说明你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学习不够主动,希望你今后切实改进。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自省,也对学生将来如何优化学习方法给以暗示,使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教师应该及时巩固测试效果,引导学生建立互督互促学习小组。
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主动现象,应及时加以指正;出台奖惩措施,如主动学习的可以积分的形式存入“学分卡”(作为评优的标准之一),不主动学习的则要扣去相应积分,若积分出现负数现象,则建议家长视情况减少一些有关娱乐性活动,监督其认真学习。
第三,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
学习是辛苦的,但是,毕竟也有很多学生能把学习看成乐事。这部分同学不是没有尝到学习的苦楚,也不是他们天生就喜欢学习,只是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去感受学习的快乐。
(1)教师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师要反复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给抽象的文化知识以形象的外部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开展赏识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从客观需要转化为主观需求,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2)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享受。应协助学生树立理想目标,并且在平时学习中建立有层次的目标系统,使目标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地逼近理想。这样,学生在“跳一跳能获得”的刺激下容易产生求知欲望,使学习、求知成为一种精神需要,慢慢地“吊起胃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导入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经常交流学习小窍门,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下去,使之不断取得进步,享受追求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意志锻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往往不是天生的,很多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获得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做的事——学习感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原有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活动类、艺术类的学科比较爱好,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但是,有一点需要把握好,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在某些方面制造难题,以便使学生在挫折中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要引导学生把兴趣从活动、艺术类延伸到文化知识类,把对原有兴趣的坚强意志力迁移到有待开发的兴趣上,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学生肯定能取得进步,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样,快乐学习的火种就能从此播下。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会学习的人不但能够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不断地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再攀高峰。
(1)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当遇到难题确实想不出解决办法时,会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学习结束后,能收拾书桌,整理学习用品等等。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努力。另外,教师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其不断改正各种缺点。教师不妨可以这样操作:给学生制定一个努力的目标;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号召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让学生虚心接受批评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引导学生以好同学为学习榜样。
(2)让学生学会自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班级授课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学生必须通过自学搜集各种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正确的自学方法,如:自学前要确定自学内容和步骤;针对自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要有重点地进行自学;对于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标上记号,请教老师;完成相关习题,自我检查自学效果。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正确的自学方法,评一评谁是自学“小能手”。
(3)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做作业的方法。有些学生为了能尽早出去玩,每次都快速完成作业,但错误却很多。这样,他们就难免要进行两次甚至三次作业(订正)。因此,教师要让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算一笔账,使学生发现“完成任务式的作业”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要引导学生科学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让学生知道做作业时就要一心一意地做,休闲时就要放松地玩耍,搞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要经常性让作业质量高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合理效仿,轻松地完成作业,提高成绩。此外,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如坐姿、握笔姿势要正确,要注意用眼卫生;做作业时,要保持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遇到难题时,要勤动脑、敢于挑战,实在不懂的,要虚心请教;要独立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做完作业要仔细检查等等。
(4)让学生善于积累和巩固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以积累知识,并建议学生有空时就去翻一翻、记一记。为了防止学生无效记录,教师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笔记的内容要清楚,重点要突出,笔记的语句要简洁、明晰,便于记忆等。建议学生记好笔记以后,要及时进行巩固复习,使知识更扎实、牢固。复习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把知识系统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习记忆;复习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紧扣薄弱点;要根据知识内容,采用各种记忆方法,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加强记忆。
(5)让学生科学用脑。首先,要让学生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保护自己的大脑。感到疲劳时,可以通过听音乐、做放松操、散步等方式来缓解或消除疲劳,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其次,要让学生注意协调发展左右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交替使用左右脑,比如做一会儿文科作业再做一会儿理科作业,循环进行,这样在交换过程中使大脑得到适当的自然调节。最后,还要注意均衡营养。可建议学生多吃一些富含脂肪、蛋白质、糖类,以及维生素B、C、E和钙的食物,使大脑在消耗之余得到及时补充,从而有益于大脑高效地参加学习研究活动。
通过上述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成为一名自觉自愿的“好学者”和“乐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