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重要,还是品行重要
——教会孩子做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在今天的教育形势下,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有一个既敏感又现实的难解之题摆在面前,即:分数和孩子的道德品质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正确答案”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并不统一,而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必须确立自己的坚定信念——关注孩子的道德底线,教会孩子做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有一位姓关的班主任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关老师,我是个混蛋,我是个逆子,我将终生忏悔……”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个学生写给我的“自白书,忏悔录”。他叫崔岩。我曾经是他高一、高二时的班主任,就在马上升入高三,我即将不再当他的班主任(他学理,我要去带文科班)时,他犯了一次对于他来说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错误——夜不归宿,打台球,网吧玩游戏,让爸爸妈妈、奶奶四处寻找,我急得夜不能寐,守在电话机旁,差点犯心脏病。当凌晨两点多钟,他电话打过来时,我失去理智哭着吼了一句:“崔岩,你混蛋!”就摔了电话。于是在凌晨4点49分时,他用红笔完成了一篇《我的自白书,忏悔录》,除去详细写了在外面放纵自己的经过以外,更多的是反省、自责和忏悔。他自问:“我是怎么了?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想一想,真是太恐怖了。”然后又自答,“我是个自私的人……我是个太不负责任的人……我又是一个太会伪装自己的人……我原来是个卑鄙的小人……”第二天他满怀歉意地来向我“赎罪”,看了他的“自白”后我还真的反思了:是我看错了人吗?是我太高估他了?崔岩的品质有问题?经过思索与考察,我得出的结论是:崔岩就是个好孩子!他的自责太过了,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言过其实的,是不准确的。他的人格、品质、心理都是健康甚至优秀的,只不过是这次犯了一个所有孩子都有可能犯的错误而已。我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我的看法。
首先,崔岩是一个要强上进的孩子,学习很努力;其次,初、高中六年担任班级生活委员,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老师、同学们无不称赞。而更让我看重的是他的善良,他的爱心和他的无私,确实有许多学习优秀的孩子做不到的。在中学班干部中,生活委员是活儿最多,最受累的,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接受的工作,但是他一干就是六年,而且班里的环境卫生、公物管理都井然有序,他就像个小当家一样从不用班主任老师去操心;同学们谁的学习或生活有困难了,他的帮助总是那么自然,似乎都是他的分内事;元旦联欢会他从头到尾为同学们摄像,然后自己花钱刻成光盘送给大家每人一张;家在外地的同学寒暑假回家,他开着自家车一趟一趟接送同学,毫无怨言;班里组织活动经费不足,他说服爸爸妈妈捐助;走在街上看到乞讨的老人、孩子,他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甚至看到一只流浪小猫他都会抱回来收养……太多了,不可能一一细数。坦白地说,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中学生能够这么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而且六年来本色不改,始终如一,这能是伪装出来的吗?据此,我对崔岩的评价是智商、情商均属上乘,而尤以他的道德水准最为突出——他的心里更多的装的是他人。就这样的一个孩子,在他17岁时犯下了真可谓“严重”的错误:夜不归宿,在街头游荡;进网吧,台球厅,违反了校规;放纵自己,不顾及家人的牵挂。作为一名“三好”学生、共青团员、班干部、老师的得意门生,这些表现,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的是“有点过了”,但是全面、综合地审视他时,我不但谅解他而且理解他了,他毕竟只是一个中学生,也是一个孩子,在学习、工作、荣誉众多压力之下,精神上紧绷的那根弦偶尔松弛了一下,无关大局,无碍于他的健康成长。当然,从形式上我也没饶他,忍着心疼狠狠收拾他一顿,让他下不为例。
今天的崔岩,他的人品、性格、心理、举止等诸多方面都表明了确是一块好材料。经过敲打和磨炼,必定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为他已经找准了做人的基点——这是根本!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重智育轻德育所留下的后患,要远远大于学业不够优秀所留下的遗憾。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上海东方卫视等一些主流媒体,都报道了上海高二学生赵龙从大海中救起溺水儿童,被美国某中学邀请赴美交流一年的消息。《北京青年报》的一段评论,题目是《美国考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素质教育课”》,文章中说:“高二男生赵龙曾从大海中救起了一名溺水的小男孩,近日,虽然他的成绩只排到班里30名左右,却被美国路密斯·切非中学的校长所肯定,从强手如云的重点中学复旦附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前往美国高中交流一年的机会。美国考官的评价是:‘虽然赵龙的成绩一般,但他的综合素质很好,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他的勇敢精神,这是一个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人生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换言之,在美国考官看来,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他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与学习成绩相比,品德毋庸置疑是更重要的,读书差那么一点,还可以提高,但是品德却是学生的立身之本……”不错,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让孩子们的道德底线向上提升,这才是我们今日教育的重要使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一个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会逐年增加,当千军万马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的现象逐渐淡出时,年轻人、孩子们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水准,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一定责任感,那么学习将会成为一种自觉,一种愿望,而不是负担;知识将成为一种财富,一种工具,而不是进大学的敲门砖——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憧憬,也是广大家长们的愿望,更应该是我们教育发展的目标。
虽然任重道远,但教会孩子做人永远是根本!
道德教育为什么成效难收
——形式主义要不得
德育本来是踏踏实实地教育人的,是教人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的。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德育往往流于形式,图热热闹闹,“醉翁之意不在酒”,似乎只要形式上完成了就行,至于实效,那就不考虑那么多了。
如某学校规定,实行德育加分的办法,学生做好事可以记入思想品德分,德育加分在期末作为评定“三好”或优秀学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一位学生问老师:“扶老人过街值几分?”在加分的动力驱使下,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星期天忙着“赶场”,参加公益性的活动或劳动。他们到了一处活动场地,往往是扎一头,露一面,表示一下就走。还有一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加分“长”得太慢,很着急。一次,他看到同学铅笔盒里有100元钱,于是就趁同学不注意时拿来交给了老师,说是捡的,结果后来被失主揭发了出来。
有位班主任写了一篇名叫《这样的“德育考核表”实在不妥》的文章,倾诉了这位班主任面对中学生德育考核表的困惑,很能说明这种德育加分的失范。
新学期来了,高一年级每个班主任都领到一堆表格。这些表格很重要,要连续填写3年,最后作为档案供大学录取新生时参考。其中有一份叫做《某某省中学生德育考核表》,作为班主任,我已经填写了多年,着实感到费劲和棘手。
列出其中几条给大家看看:
热爱祖国,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认真上好思想政治课,关心时事形势,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
表格的“使用说明”要求填写者“这几项填写具体评语,既写成绩,也写不足或缺点错误”。这就有了问题:怎样填写?一个学生,是升旗时神情肃穆,唱国歌声音很大就叫做“热爱祖国”,还是学习好才算“热爱祖国”?反之,就是不“热爱祖国”?一个学生上政治课爱打瞌睡,但每次考试都在班级排前几名,这叫做“上好思想政治课”呢,还是叫做没有上好?一个学生没杀人也没放火,但他父母经商,造假售假,他知道但却没有制止,是写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写他“不遵守”?
既然没有办法“具体”填写,就只好含混地写上几句了。内容是固定的,无需变更,就照着表上的文字来一段,连标点符号也不变。想一想,任何一个想了解这个学生情况的人,如何能从这些笼统的评语里看出究竟来?
再如,“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自觉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项,要求填写时打出“优”“良”“中”“差”。相对而言,这项比较好填,可以根据平时对这学生的印象填写。但是,人们从这些评分等级里又能看出什么?此项得“良”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优”和“差”又是什么样的状况?能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吗?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用一张抽象的表格来考核他们,实在有点不妥。这不仅抹杀了每个人的个性,也反映不出一个人的本质。更有甚者,还容易使一些制造假档案的人钻空子,我看不如不用的好。
用考核表考查学生受教育的情况,这本是一种手段,可实际上手段成了目的,而真正的目的却被忽视了。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道德不能单纯当作知识来教,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在现实的生活中形成。当“把德育放在首位”“育人德为先”这些话被反复强调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往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为他们恰恰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知,对道德标准的认同,道德行为能力的形成,大多时候恰恰就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接触中,在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在目睹或亲手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之中完成的。
将品行教育融入生活,或者在生活中寻找品行教育的资源,这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而这一点恰恰在很多时候被人们忽视了。相反地,我们喜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乃至于金钱,去搞一些表面上“红红火火”“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如建立德育室等等。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可以搞,但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在搞这些东西的同时忽视了生活这一理想的教育天地。当今,许多学校都建起了德育室,而又往往名不符实。里面有多少“德育”的内容呢?多数的德育室都大同小异:墙上挂着的,展台上摆着的,是学校历年来获得的锦旗、奖状及奖杯之类,并且是多少年基本不变。一个德育室学生能进去几回?这样的德育阵地,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教育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
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吧。
怎样区分是“心理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破除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活动的定向趋势,它是由已有知识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人对问题性质的分析方式和解题思路的选择方法都会预先形成某种定向趋势,亦即所谓思维定势。这种定向趋势既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如果定势与问题的性质相一致,会提高思维的效率;但如果定势与问题的性质不相一致,则降低思维的效率,甚至阻碍问题的解决。
在面对班级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时,班主任心理上也往往有一种预先的定向趋势或准备状态——朝什么方向去理解,把握哪些线索,期待证实什么,等等。由于学生的问题多半与违反特定的校规校纪或教育要求有关,因而班主任对问题的认识、定性及及处理,常常会从纪律和品德的角度来加以把握。尽管这种视角一般是有效的,但也难免使班主任带上“有色眼镜”,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到对学生行为动机或原因的理解上去,出现“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偏差。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六月份的一个晚上,高考前冲刺的最后时期,郭老师刚要下班回家,忽然看见教室外面跑进一个学生邵×,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他是请了病假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又跑了回来呢?
原来他这天晚上是到外面的网吧上网去了,现在是想趁着放学的时间来拿一本书,然后再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回家,不至于让家长怀疑。郭老师马上想到了另外一个和他关系很好的学生章×,今晚也请了假的,就问是不是章×也和他一起去上网了,他说是的。郭老师又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去外面上网,他说,前两次考试都考得不理想,心里很烦,就到外面去放松一下自己。按照学校的规定,私自到外面上网的,要告诉家长,由家长领回家中,停课一个星期。
郭老师想,停一个星期的课,对于一个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这两个学生本身学习也不错,平时思想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出格的地方,今天可能真的是一时的冲动。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全力地投入高考前的复习,考上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经过教育,两个人都承认了错误。郭老师说:“你们每人必须给我写一份保证,保证毕业之前再也不到网吧去上网,并且要说到做到。同时每人再签一个合同,要全力投入学习,考出好成绩,然后拿你们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换回自己的保证和合同,怎么样?”
两个人急忙答应。于是师生签订了一份秘密的合同。
七月份过后,两个孩子都如愿地拿到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兴地来到郭老师办公室换回自己的“合同”。
比起那些只要学生有错就一味痛加批判、严肃处理的教师来,郭老师的态度和方法都高人一筹——比较人性,比较宽容,比较灵活,效果也较好。但是细想起来,还是有问题,那就是把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为一谈了。
这件事其实属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习压力太大,想放松),而教师却“经过一番批评和教育”,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在做“无用功”,因为这两个学生早就知道上网吧是错误的,是“明知故犯”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是把心理问题错看成了品德问题、纪律问题。这是目前多数教师的习惯思路。郭老师虽然也觉察到这两个孩子是“一时冲动”,但是从他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看,他主要是把这种“冲动”看成了“道德越位”,而不是“心理反应”。解决品德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路子不一样。前者必须分清是非,而后者恰恰不从分清是非入手。郭老师从“分清是非”切入,说明他基本上不是把这个问题当作心理问题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