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400000183

第183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21)

苏轼回到常州,正值神宗驾崩,哲宗即位,又恢复苏轼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不久又召为礼部郎中。苏轼过去和司马光、章相好。当时司马光是门下侍郎,章知枢密院,二人意见不合,章常常用开玩笑的方式轻慢留难司马光,司马光很苦恼。苏轼对章说:“司马君实现在在人们中的声望很高。从前许靖因为徒有虚名没有实际,被蜀先主瞧不起,法正说:‘许靖的声誉,传播天下,如果不给他礼遇,你一定会因为瞧不起贤才而受到麻烦。’先主采纳了他的意见,就加封许靖为司徒。许靖尚且不可轻慢,何况君实呢?”章认为很对,司马光赖此得以稍安。

朝廷迁为起居舍人。苏轼经历了一番忧患,不希望骤然踏进要地,就向宰相蔡确推辞。蔡确说:“明公徊翔久了,朝中人士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你的。”苏轼说:“从前我和林希同在馆阁之中,而且他的年纪比我长。”蔡确说:“林希一定要先于明公吗?”终于不同意苏轼的推辞。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皇上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当初,在神宗时,差役法实行长久后产生了流弊。编户充当役夫的人不习惯服役,役头又用暴虐的方法役使他们,造成编户大量破产,狭乡的百姓甚至有终年不得休息的。王安石做宰相后,改差役法为免役法,使编户按等级的高低出钱雇用役夫,执法的人常常超过标准索取,成为人民的祸害。司马光做了宰相,只知道免役法给人民带来的灾害,而不知道它也有有利的一面,就想恢复差役法,派遣官员去筹备设置机构,苏轼也被派参与了这个工作。苏轼说:“差役法、免役法,各有利弊。免役法的流弊,在于聚敛百姓的钱财,以至十室九空,,上面聚敛了很多钱财,下面给人民带来了钱荒的灾难。差役法的流弊,在于人民常在官府服役,不得专力农耕,而贪暴的官吏和奸猾的差役得以借此做坏事。这二种役法给人民带来灾难的轻重,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说:“那末,以你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呢?”苏轼说:“一切政策法令,前后应该互相衔接,这样事情就容易办成,做一件事情,一点一点地逐步进行,那末百姓就不会受到惊扰。夏、商、周三代的办法,是士兵和农夫合而为一,到秦王朝才开始一分为二,到了唐朝中叶,又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士兵一生都在军队里。自从那时以来,民不知道兵,兵不知晓农,农民拿出粮食和布帛来养兵,士兵拿出性命来保卫农,天下人民都感到方便。虽然圣人再出,也不能改变这个办法。今天的免役法,其实和上面所说的差不多。明公想骤然取消免役法实行差役法,就正像要取消长征的兵而恢复民兵,这是不容易的呀!”司马光不以为然。苏轼又把这些看法在政事堂上陈说,司马光很生气。苏轼说:“从前韩琦指责陕西义勇,您为谏官,争论得很厉害,韩公不高兴,您也不顾。我从前听您详细地讲过这个故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允许我把话讲完了吗?”司马光笑了,不久任命苏轼为翰林学士。

哲宗文二年(1087年),苏轼兼侍读。他每次进宫侍读,当读到治乱兴衰、邪正得失的时候,总是反复开导,希望皇上得到启发有所领悟。哲宗虽然恭默不语,但总是点头肯定了苏轼的看法。他们曾经拜读祖宗《宝训》,因而涉及时事,苏轼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说:“现在是赏罚不明,善和恶没有人勉励和阻止;又黄河的水势正向北方流,却要强迫它向东流;西夏入侵镇戎(今宁夏固原),屠杀和掳掠了几万人,统兵的主帅却不把消息报告朝廷。如果每件事情都像这样,我担心会逐渐地造成衰乱的加剧。”

苏辙像苏轼经常闭门锁居禁中,有次被召入对便殿,宣仁皇后问他:“你以前是做什么官?”苏轼说:“臣是常州团练副使。”又问:“现在是什么官?”回答说:“臣现在是待罪翰林学士。”宣仁后又问:“你怎么会从团练副使这样迅速就做了翰林学士呢?”苏轼说:“因为受到了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的恩典啊!”宣仁后说:“不是的。”苏轼便反问道:“难道是大臣们的舆论推荐了我吗?”宣仁后说:“也不是的。”苏轼吃惊地说:“臣虽然没有规矩,但是也不敢从其它通途进身翰林。”宣仁后说:“这是先帝的旨意呀!先帝每次读到你的文章,总是感慨地说:‘奇才,奇才!’只是没有来得及晋用您就是了。”苏轼不禁失声痛哭,宣仁后和哲宗皇帝也哭了起来,左右的人也都个个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随后,宣仁后和哲宗命苏轼坐下并赐茶,最后让太监取下御前的金莲烛照送苏轼归院。

哲宗三年(1088年),苏轼权知礼部贡举。恰巧大雪纷飞,天气奇冷,考生们端坐庭中,都冻得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了原来那些严格的规定,让考生们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巡视考场的一些内侍们常常挑剔和侮慢考生们,还拿了意思比较暖昧的单词,以此诬蔑考生们有罪,苏轼把这种情况统统报告了宋哲宗,赶走了这些讨厌的巡场内侍们。

哲宗四年(1089年),苏轼因为议论朝政多了,被执掌大权的大臣所忌恨。苏轼担心会不被见容,要求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还没有起行,谏官告发前宰相蔡确知安州时写诗借郝处俊的事件讥刺太皇太后。大臣们在议罪中认为应该迁谪到岭南。苏轼给皇帝上了一道密疏说:“朝廷如果从轻处理蔡确的罪行,那么对于皇帝来说,孝治就显得不够;如果从重处置蔡确的罪行,那么对于太皇太后的仁政就会带来小小的影响。我认为应该由皇帝下令设置专案,专门处理这个案件,而由太皇太后再写一道手诏赦免他,那么于仁于孝就可两全了。”宣仁看后心里赞赏苏轼的建议,但却没有用这个办法。苏轼车马出京郊,皇上用对待前执政大臣的恩例,派遣内侍赐给苏轼龙荣、银合,慰劳非常丰厚。

苏轼回到了杭州,恰巧碰上大旱、饥荒和瘟疫等几种大灾疫同时并作。苏轼向朝廷提出请求,免除本路上供大米三分之一,又得到了朝廷赐予的度僧牒,把它换了粮食以赈济灾民。第二年的春天,又减低价格出售常平仓的粮食还煮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别到各个街坊为灾民治病,被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的交会处,因此遭疫病而死的也常常要比其它各处多。”苏轼还收集多余的钱款,一共得到了2000缗,又打开口袋取出五十两黄金,专门造了一个病房,稍稍蓄积了些钱粮,准备着给饥民治病之用。

杭州本来靠近海,地下水既咸又苦,居民很少。唐代刺史李泌才开始汲引西湖的水,开掘了六口井,人民的用水才丰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使湖水流入漕河,再从漕河引入农田,被灌溉的农田有千顷,人民因此富足。湖水中多茭白根,自唐朝到钱氏,每年都要疏浚整治,宋代开国以后,不再对它整治疏浚,因此杂草丛生,湖水干涸,形成为葑田,湖水没有多少了。漕河没有了湖水,就取浙江的潮水,漕船在杭州城市中心行驶,潮水中又多淤泥,每三年要淘掘一次漕河水道,成为人民的一大祸害。李泌造的六口大井,这时也几乎成了废井。苏轼看到茅山有条河专门承受浙江的潮水,而盐桥的一条河却专门容纳西湖的湖水,于是就开通了这二条河道以通漕运。又建造了堰闸,作为蓄积和疏泄湖水的闸门,使浙江的潮水不再进入市中心。还用剩余的力量修复了那六口废井。又把积在湖中的葑田,前后贯通起来,修筑了南北直径长达三十里的堤岸,方便市民的通行。吴地人民种菱,春天总是统统除去,不留寸草。苏轼就招募人在西湖中种菱,这样茭白根就生长不起来了。种菱的收入用来准备修竣湖堤,采用救济灾荒的余钱万缗、粮食万石,以及请得百僧度牒,用来招募役夫。长堤修成后,在湖中种荷花,在堤上种杨柳,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妙的图画,杭州人命名它为苏公堤。

杭州有个和尚叫净源,过去住在海滨,和外国海客交通,海船到了高丽,众口一辞地赞美他。元丰(1078~1085年)末年,高丽国王的王子义天来朝见宋王朝,净源也去拜访过他。到现在,净源死了,他的徒弟窃取了他的画像,乘了海船去高丽报告高丽王的儿子,义天也派了他的手下人来祭祀净源,并拿了他们国母的二座金塔,说是祝大宋皇帝两宫的寿辰。苏轼不收,并向哲宗上奏说:“高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向朝廷进贡了,失去了大宋朝廷恩赐给他们厚利的机会,现在又想来朝见,但是又摸不透我们对待他们态度的厚薄,所以借着祭死去的净源和尚的名义而向在宋朝廷行祝寿的礼。我们如果接受了他们的礼物而不回谢,他们一定会产生怨恨的心,如果接受了他们的礼物而又赐给他们厚礼,那么正中他们的计策。现在应该不让他们了解朝廷的态度,让州郡自己去处理这件事。那个愚蠢的和尚扰乱通高,替国家惹起事端,防微杜渐,此风不可长,应当痛加惩处。”朝廷都依从了苏轼的奏议。没有多久,高丽的贡使果然到了,按旧例,高丽使者所到的吴越七州,应该支出二万四千余缗的接待费。苏轼命令这些州郡根据具体情况酌量裁减。这样一来,七州的百姓得到了物资交易的利益,而再没有侵扰的灾害。

浙江的潮水从海门东来,势如雷霆,而浮山矗立在江中,和渔浦的各个山头犬牙交错,水流盘旋、浪花激射,每年被撞坏的公家和私人的船只无法计算。苏轼建议在浙江上游的石门,沿着山势的走向往东凿一条漕河,引浙江潮水和溪谷诸水,长20余里,再进入浙江。再连接诸山作为堤岸,这样不到十里便能到达龙门大慈浦,又从浦北曲折抵达小岭,在小岭中凿一条长六十五丈的通道,使水流经过通道到达岭东的古河,再疏浚开掘古河数里,便可到达龙山漕河,这样就可避开浮山险隘,人们以为有利。奏书上闻朝廷,那些憎恶苏轼的人竭力阻挠,这个工程因此没有成功。

苏轼又说:“三吴的水,汇聚而成太湖,太湖的水,充溢而成松江,然后流入东海。东海每天有二次潮水,潮水浊而松江清,潮水常常想淤塞松江的水道,而江水畅流,随即将潮淤清除,海口常通,因此吴中地区就少水患。从前苏州东面,公私船只都用竹篙点水而行,没有岸上拉纤的。自从庆历(1041~1048年)以来,在淞江两岸大筑纤路,又修筑了长桥,因而扼塞了松江的水路,所以现在三吴多水,希望凿穿纤路,修千百座桥,以加速松江水势的畅通。”结果也没有被采用,人们都以此为憾事。苏轼20年间二次到杭州,有恩德于人民,所以杭州人民家家有他的画像,吃饭的时候一定为他祝愿。又造了苏轼的生祠,以此报答苏轼的恩德。

哲宗六年(1091年),苏轼被召为吏部尚书,人还没有到达京师,又因为弟弟苏辙被任命为右丞,所以又改授苏轼为翰林承旨。苏辙不接受右丞的官职,希望同哥哥一起充当从官,不被允许。苏轼在翰林几月,再次因为遭谗而请求外放,结果以龙图阁学士的职位而出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起先,开封府的许多县多水灾,官吏不研究事情的本来,就决破圩岸,使水流注入惠民河,惠民河道无法承受,导致陈州(今济南淮阳)也多水灾。又打算凿开邓艾沟,使它和颍河相通,而且准备开凿黄堆,企图把水流注入淮河。苏轼刚到颍州,就派官吏用水平器测量水位,发觉淮水涨水时的水位比将开的新沟几乎高出一丈,如果开凿黄堆,淮水倒流颍地必然造成灾患。苏轼把这情况奏闻朝廷,朝廷听从了他。

颍州郡有惯贼尹遇等,屡次抢劫杀人,又杀死了捕盗的官兵。朝廷派了有名的捕快去捕捉他们,也没有结果。被害的人家担心再次遭到贼人的毒害,就隐匿他们的行迹,不敢揭发。苏轼召来了汝阴县尉李直方,对他说:“您如果能擒获这批惯贼,我定当向朝廷尽力推荐,要求优赏;如果抓不住这批惯贼,我也用不尽职的理由禀奏朝廷,免除您的职务。”李直方有母亲且已老,就同母亲诀别,而后出发。不久,便侦缉到了这批盗贼的藏匿所在,分别捉拿了尹遇的党徒,而且同尹遇肉搏,刺伤了尹遇,抓住了这个惯贼。朝廷却因为李直方地位太低、官职太小,还不能由朝廷直接给他赏赐,所以在论功行赏时没有及于李直方。苏轼要求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功劳,应当改封个朝散郎的官职,再把这个官职赏给李直方,朝廷不依。后来吏部又认为苏轼应当升迁,以符合对他的考评,苏轼提出把授予自己的官职给予李直方,吏部又不肯向上报告。

哲宗七年(1092年),徙扬州。过去的发运司主持东南漕运的方法,是随便驾船的人私载货物,稽查商船、征收商税的人不得留难。所以驾船的人总是很富厚,他们以官船为家,以补他们的弊漏,而且周济船工经济上的困难,所以装载的货物都能迅速到达而不会出问题。近年来对这一切都统统禁止了,所以舟弊人困,操舟的人没有办法,就常常盗窃漕运的货物,来解救自己的饥寒,结果是给公家和私人都带来了损害。苏轼请求恢复以往的办法,朝廷依从了。不到一年,苏轼被授命为兵部尚书兼侍读。

同类推荐
  • 大汉第一人

    大汉第一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王澈却做到了文武双全,天意弄人王澈死后重生到了汉末。胸中万千韬略,掌中一二利刃。此生不应留下任何遗憾
  • 荣誉之心

    荣誉之心

    20世纪初,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欧洲很不太平,在火药桶巴尔干,奥斯曼土耳其又一次遭受巴尔干小国的围攻。而在欧洲第一强德国,一个令人瞩目、天衣无缝的计划——施利芬计划出炉。不过,这个完美的计划却遭到了巴伐利亚军校第一和第二名两位高材生的反对。在参谋总部会议上,舌战一触即发。而故事的主角——伯尔特·冯·W·卡尔斯利少将和兰纳·冯·柯德尔上校也将就此登场。
  • 皇帝:笑看天下

    皇帝:笑看天下

    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称霸天下。前面天下兴旺,然而到了后面,好多人造反,自立为王。他利用智慧镇压下去,却遇到了生命中的她。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南国大诏

    南国大诏

    天宝七年的中国版图之上,大唐、吐蕃、南诏三雄并立。十二年前,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诏,新君登位,国邦几定,政权飘摇。南诏为保生存与吐蕃和亲,不料公主遭奸人构陷,受尽凌辱。一位京城皇子,私夺兵符,发兵吐蕃救公主,南诏七万英魂战死金沙江。十二年后,皇帝膝下六个皇子和一位公主,围绕至高皇权展开夺嫡,社稷混乱,民不聊生。隐藏着巨大身世之谜的西山医阁阁主周夫子,书生样貌,智谋无双,一路伴随大理寺纠察使彭辉,拨弄风云、搅刹乾坤,斗尽万险千难,最终辅佐明君上位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玫之魂:粉红色的梦想

    玫之魂:粉红色的梦想

    舒曼加入玫之魂化妆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有自信,而且正一步步迈向成功并最终获得爱情。但她不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斗,而是带领像欧阳胜男一样的女性一起打拚自己的事业,她通知化妆品改善女性的地位,让她们更有女人味,更有经济基础,成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强者。但是任何项事业的成功都会付出代价,坚定的人能一直走下去,软弱的人慢慢地离开了,我们不能埋怨她们没有斗志,也许每个人生存的方式有所不同,人各有志,在我们选择对象时也要有地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助你成功。这本书最大成功之处是让来过玫之魂的女人们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伴随着女人一生,这就是玫之魂的化妆品的成功之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凤武九天

    穿越之凤武九天

    她,是现代的女王,身手,容貌,家世堪称一绝。她,一国宰相嫡女,却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生活,一朝重生为万世瞩目的女王,她将如何在异世绽放光彩。他,一国皇子,传闻不近女色,但却为了她改变了初衷,是他爱上她?还是她爱上他?
  • 凤凌九霄:懒妃太逆天

    凤凌九霄:懒妃太逆天

    她,二十一世纪的夺命杀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身怀异能的她竟遭到天谴。欲哭无泪,谁叫自己的技能太逆天了,连老天爷都忌妒。被黑白无常带到冥界,用异能闹得冥界天翻地覆,阎王只好把她送回了人界。可是,她并不知道,更多的“好事”等着她。“阎王,我绝对不会放过你!”荒无人烟的宁山上,传来一阵愤怒的吼声,只见她从山崖间坠落,愤怒的叫声不绝于耳。“嘭!”凤漠颜睁开双眼,眼里的笑容深不见底,低声道:“凤漠颜,你是我的今生,我是你的前世。既然你给了我新的生命,那你的仇便由我来报,从今天起我就是凤漠颜。”是,她穿越了。成了南吟国凤府的凤漠颜。骇人的容貌,废物的标志,整个南吟国的笑话?她势必要逆转整个乾坤!
  • 走不完的人生路

    走不完的人生路

    《走不完的人生路》简介“走不完的人生路”,为《宇宙婚姻大法》改版后的终极卷。在《宇宙婚姻大法》第一卷“山间铃响马帮来”中,王老转父子俩拆迁旧屋时挖到三坛子财宝,其中有一坛金币,疑似“舶来品”——可能是“阿里巴巴”从外域倒腾到中土来的……其实,这三坛子财宝,为旧房主张忠良家祖宗前辈中的两个人发了一大笔意外横财所得。而这三坛子横财,又跟丝绸之路之谜有着莫大的关联。那么张忠良家祖宗前辈中的这两个人,是如何获得这三坛子意外横财的呢;这三坛子财宝又跟丝绸之路之谜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咱们就从第一篇——无头案,说开去……
  • 异界纵横之魔尊

    异界纵横之魔尊

    我的世界我做主!穿越怎么了,一样是我的天下!一个大学生,在一次海边和同学兜着风,欣赏着美丽的海景,突然在他游泳的时候海上挂了大风并且还带着闪电,我们的主角就这样被无情宣判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而又陌生的世界。。。。。。。
  • 玉断

    玉断

    一个性格倔强不屈的少年,出于大山深处,天姿卓绝,修为震世,背负着族群的意愿,前往世间,却因宿命遭到扼杀,只为成就远古的英灵。他在百万乱战山系中陨于九幽七城,受尽了千般磨难,堕修罗,梦罗刹,等到重生,面对亲人,朋友的背叛唾弃,他负着深重的怨念,想着毁灭一切,杀尽苍生。一个惨烈,传奇,悲歌,热血,嗜杀的魔王的故事。此生终结,他回想一生,叹息;残心嗜血,断情毁剑,三万年来非我命,笑斬痴心梦。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焕颜医女

    焕颜医女

    我一个前途无量的整形科医生,到底跟老天什么仇什么怨,居然被别人的时光机撞到了一个自己都没听说过的朝代。好吧,莫名其妙穿越,我忍了,可是为什么别人有外挂,我却只有一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我这个21世纪的一枝花,难道就要插在这里的牛粪上了吗?就算来到古代,也要自力更生,开个美容医馆会不会很挣钱?找老公、斗小三,各种服务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 兽灵行者异界行

    兽灵行者异界行

    杨辰意外重生了,在这个武魂的世界,杨辰融合了兽灵行者的四个灵魂如果两个武魂算是天才,那四个武魂算什么?
  •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