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0400000030

第30章 教民试种纱帽池

◎林建

初识红薯,是在我还是孩提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到乡下省亲,记得人们就推车挑担,肩扛齿耙;抑或是牵上牛驴拉的步犁;套上骡马大车,便拉开了收获红薯的"突击战",一派人欢马叫的热闹场面。农民们看到满地骨碌碌乱滚的红薯块,就像看到胖娃娃似的,脸笑得像裂开了缝的大红石榴。

遥想1962年,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入闽游玩一个月,恰适收刨红薯的季节。郭沫若即兴填了一首《满江红·纪念番薯传入中国370周年》:"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这是郭沫若对古代福州人勇于探索精神的赞美。在饮食上,郭沫若十分注意饮食多样化,吃红薯也与众不同:先用植物油将葱、姜、蒜炸出香味,然后放入新掐来的红薯嫩叶,快速翻炒,再加入盐和料酒。他说这是一道很好吃的素菜。

少年启蒙于这位文学泰斗"十多亿担总产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我对"福建地瓜佬"这个雅称倍感骄傲,我想这是褒扬福建人四海为家,像红薯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随处都能落地生根。

《历史的脸谱》概述:当1593年,50岁的陈振龙颇为艰辛地把朱薯藤条带入家乡福建时,他一定不知道,偷来的小小一根红薯藤条,将在奠定清帝国在世界的地位的过程中,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明清时,中国人口大幅度增加,并不是因为政治清明,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又找到了新的主食--来自美洲的红薯,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据《闽书》记载:"红薯,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沙砾之地皆可以种,用以支岁,有益贫下。"番薯产量很高,每亩可得数千斤,饥馑渐渐淡出了福建。

当人们吃到香喷喷的红薯时,你可知道它是从哪里移植来的?在中国的第一块试种地又是在哪里呢?下面我将为您一一解答。

将红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陈振龙,出生于福州府长乐县一个中产家庭,年轻时考取过秀才,后来迁居福州台江达道铺做生意。明代万历中叶,台江达道铺内河小码头,商号林立,经商风潮弥漫于东南诸省,弃文从商者不胜枚举。

红薯苗引自吕宋岛。查阅史料,西班牙人在统治菲律宾时期,带走了滚滚金、银币,也带来了原产美洲的一些农作物。红薯进入吕宋岛估计在1565年,"红夷常患粮米不足",大规模推广种植。陈经纶《金薯传习录》记载: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查获者就地正法。从政治方面来看,可见霸权帝国的野心。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西班牙要侵略的下一个目标。面对西班牙侵华远征军,明朝在福建方面以江浙地区为后盾,在广东方面以湖广为后盾,集结50万军队开始自卫反击,没几年就把西班牙人赶下了海。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接任首辅后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国势渐见中兴,社会安定,经济富裕,对外贸易更是有了很大发展。西班牙人由中、南美洲掠夺白银来购买优质的中国货,即"大率夷人之入市中国,中国而商于夷,未有今日之伙者也"。明代福建商人与吕宋的西班牙人商贸往来,最初仅有华侨"约百五十人",短短20余年之内,促使"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明史·吕宋列传》)陈振龙也开始了远洋经商生涯,起程于台江达道,"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

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经商之余观察吕宋的社会生活和风物。看到这种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藤本作物,当地土著居民"随地掘取","以佐谷食"。"朱薯被野,生熟可茹"、"功同五谷,利益民生",便想到当时福建"隘山阨海,土瘠民贫",如能将红薯引种回国,则"可济民食","荒年无饥馑之忧"。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贿赂当地土著,"得其藤数尺"后,将薯藤绞入汲水绳及藤篮(另一说将伞的竹柄掏空,把薯藤隐藏),混过关卡后,经7昼夜航行,返回福州达道铺。在台江纱帽池胡同一带,寻"舍傍隙地",开始"依法栽植"。台江纱帽池,就成为中国最早种植红薯的土地了。

后来红薯试种成功,"启土开掘",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可充饥"。巡抚金学曾将所呈红薯"剖煮而食",觉得"味果甘平,可佐谷食"。第二年福建百姓饥荒,金学曾推广种植红薯,"教民种之,赖以度荒","各属依法栽种"收效显著,红薯大获丰收,饥民"足果其腹,灾不为荒"。金学曾为陈振龙奏请旌表,"夷国之薯气味甘平,可补粮食之不足,该生涉险带种而归,事属义举……"还特地撰写一篇《海外新传七则》,详细介绍红薯栽培、繁殖方法,并将其命名为"番薯"。基层地方官吏按官场习俗改朱薯为"金薯",表达对巡抚金学曾的敬重。

后来陈振龙子孙世代推广红薯栽培、贮存等技术。红薯更成为福建此后500年的民生象征,迅速向全国推广。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最早系统介绍红薯种植法。清代乾隆皇帝下诏"广栽番薯,以为救荒之备"。从此,红薯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

听老一辈讲述,清末民初的纱帽池红薯苗店一直是福州农民赖以为生的行业。看来陈振龙还在解决劳动生产力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为纪念陈振龙引进红薯救民解困的伟大功勋,福州藏书家何则贤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力倡议,在乌石山兴建了"先薯祠"。一介书生陈先薯亭振龙配祀于先薯祠内,成为榕城佳话。红薯种植最多最广的福清县也建立"报功祠"。当朝首辅、宰相叶向高曾作《金薯歌》:"孰知传初一书生,畴及国计民生之大利。"清郭曾诗云:"先薯特为金公记,冠以金薯姓字香。方志具详人罕识,楹书近在我还忘。"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在乌山景区重修"先薯亭"。世界历史将陈振龙带薯苗回乡的时间定为红薯传入我国的时间。

度过繁花似锦的阳春、万木争荣的盛夏,而今霜降节又至,又到了收获红薯的季节了。我趁着下乡的机会,到长乐农户家里买上一两担上好的红薯,母亲最喜欢新鲜红薯散发出的带泥土味的浓浓香甜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民居的功能开始只是为人类遮风避雨而已,继而发展到居住、会客交往、家族活动、祀祖等等,除此之外,还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热门推荐
  • 另外的地方

    另外的地方

    过去、现在、未来,妄想中的世界,最初的世界
  • 实习生

    实习生

    宋暖和周格格是上海名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背景,属于工薪二代,梦想就是找到一个好工作,觅得一个好老公。在屡屡碰壁的求职过程中,一个寝室的她们又同时被一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录取为实习生。故事由此开始,在实习过程中,为了能得到这份工作,两人在各自的部门充分领略到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尝到了许多的酸甜苦辣。有强烈自尊的宋暖遭遇富二代的猛烈攻势,一心想嫁入豪门的周格格遭遇凤凰男。她们的工作最后能顺利确定吗?爱情又会遭遇什么样的阻碍?
  • 天龙域

    天龙域

    神秘位面,天龙圣域守护下的大陆,魔煞星再现,夜魔族死灰复燃,平静万年的生活被再度打破。九转轮回,天命少年强势崛起,一杆龙枪挑遍天下。龙魂觉醒,神圣的光辉重现人间,看他如何力挽狂澜!!等级划分:炼魂凝魄聚灵融腾幻蟒化龙地玄天虚神元
  • 神农

    神农

    想要世间上难得的美味?没问题,来找我想要尝尝我们中华的美食?没问题,来找我。得了绝症我都能治好,你的肺结核当然是小意思啦。王宇如实的说。且看王宇在国外如何靠着魔戒传承,开始他的风光人生!
  • 轻松管出好课堂

    轻松管出好课堂

    本书分为三篇,由近70篇文章组成,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 炎发审判者

    炎发审判者

    谁说乖乖女就不可以腹黑?谁说长得像妹子就是娘娘腔?谁说锦衣玉食就一定会变成纨绔少爷?这里奇葩团聚,共同开启欢脱(并不)的猎魔之路。还有长着一张可爱娃娃脸的吃货包子君,不靠谱的“预言家”少年默迪亚,如邻家大哥哥班的阳光男神凌,傲娇的少女墨涵颖,喜欢女扮男装的少女落潇潇……………一切有着奇葩性格的人,都将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路(口胡)。
  • 乱世专业

    乱世专业

    主角是一个因战乱后,和父母失散,而逃出生天的一名流浪儿,后来,流浪他乡,加入修炼界黑帮,学习生存之道、争霸之道……然后,他利用这团伙中的力量,逐步壮大自己……
  • 青云志之厉瑶绝恋

    青云志之厉瑶绝恋

    【青云志之凡月迷情火热连载中,青云粉可以移步阅读】青云正魔大战,鬼王宗和青云门两败俱伤,鬼王之女碧瑶为救爱人挡下致命一剑,重伤在诛仙剑下,青云弟子张小凡眼睁睁看着爱人为他挡剑,万念俱灰下,加入鬼王宗,化名鬼厉,后为救碧瑶,踏上了危险重重的复活之路......【紫凝慕染书友群:596128461】
  • 创造多彩的世界

    创造多彩的世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如果在历史上没有秦皇汉武,没有唐宗宋祖,没有成吉思汗,没有华盛顿,没有爱因斯坦,没有那一个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名字,也许,我们还会像人类的祖先猿类一样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在稀疏的草原上,与大家在动物园中所看到的那些动物别无二致。
  • 耐药病毒

    耐药病毒

    从青霉素的发现,到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持续了84年。人类也没有消灭病毒,病毒在持续发展,反抗.2012年的一天.太阳黑子的爆发使耐药病毒的变异.数十亿的人口死于非命.论为只知道杀虐的丧尸.......故事重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