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0100000043

第43章 精神文明与文化事业(3)

民国时期,三明境域各县设立管卷室,管理政府机关的文书档案。1951年,永安地委、永安专署档案管理工作由秘书处负责。1963年4月1日,设立三明专区档案馆、三明专区档案管理局(局、馆合署办公)。1992年,馆藏档案案卷8913卷。其中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声像档案达4000多卷,资料发展到1.3万册。为便于档案的查阅利用,还编制各类检索目录800多册,裱糊破损档案8万多页,整理民国时期档案900多卷,编写参考资料和文件汇编10余种,100多万字,向社会开放档案5400多卷。2012年,市档案馆共接收23个全宗档案5536卷、2426件,照片档案737张,资料506册。

将乐县档案馆,共接收县委办、县民政局、县卫生局等20个全宗档案2880卷、2866件。

7.党史研究

1982年1月,三明地委成立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内设办公室;1983年5月,改称为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986年,市党史委与抚州地委党史办合作编纂《闽赣省党史资料丛书》。1987年8月,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改称为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1990年1月,改称为市委党史研究室。1986~1990年,市、县党史工作部门共编印《党史资料》

专辑34辑。1991~2011年,市党史研究室先后与有关部门合作,编撰出版《中国共产党福建省三明市组织史资料》、《三明市大事记》、《中共三明党史人物》、《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

等数十种书籍。2012年,市党史办编撰出版《三明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永安抗战文化史料丛书》等党史书籍。

8.地方志

三明境域旧志三明境域自宋代始已有编纂县志,历经元、明、清迄至民国,各县累计修纂县志66部。最早的为北宋庆历四年(1044),由宋咸主修的《尤川志》。影响最大的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宁化李世熊主纂的《宁化县志》,曾被誉为“天下名志”。

新方志编纂1985年5月,三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作为市政府属下的方志工作职能部门。1989~2005年,全市方志系统,共完成11部市、县两级的新方志(约1883万字),12部乡(镇)、村志,79部专业分志,14部部门志编修和出版;整理点校8种旧志,约260万字。至2012年,尤溪县方志委完成新编《尤溪县志》续志的编纂出版。将乐、泰宁、沙县、永安、建宁、梅列、宁化完成续志的修改和审验工作。

综合年鉴编纂1988年,宁化县方志办开始着手编纂综合年鉴,为福建省地方志系统第一家。至2005年,全市共有个县(市)开展综合年鉴的编纂工作,共编纂出版综合年鉴1部。三明市本级从2007年开始综合年鉴的编纂工作,至013年,已连续编纂出版7部;全市12个县(市、区)已有1个开编年鉴,并进入常态化编纂状态。

市情丛书编纂从20世纪80年代末,各县(市)方志委相继编纂一批地情丛书。至2012年,市、县(市、区)两级方志委共编纂出版的地情类丛书近30多部。其中,由市方志委编纂正式出版的地情丛书有《三明概览》、《三明历史名人》、《三明名优特产》、《三明姓氏考略》、《三明客家纪略》、《三明风光览胜》、《三明地名纵横》7部,内刊出版的有《三明之最》《三明市情大观》2部。

9.“三明市情网”站建设

2004年6月1日,市方志委与市信息中心合作,建立“三明市情网”站。2005年11月8日,改版“三明市情”网站,对内容栏目进行创新和充实,加强分类检索功能,补充最新资料。从2005年4月起,“三明市情”网站的动态点击率名列全市机关网站首位,并一直保持领先位置,2012年,“三明市情网”设有市县志书、综合年鉴、市情丛书、旧志、政策法规、业务辅导、学术园地等栏目。

10.文史资料征辑

1982年2月,市政协增设文史工作组,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编写工作。至1992年,全市共编辑印发《文史资料》

2辑。其中,《三明文史资料》10辑。1994~2005年,市政协文史部门编辑出版《三明文史资料》专辑---《金湖奇葩》、《南下风云》、《崛起》、《时空留痕》、《中国南方“金字塔”》、《三明宗祠集萃》、《三明摩崖石刻》等。2012年,市政协文史部门开展《忠山十八寨》一书的编纂和《三明政协工作纪事文集》的征编工作。

11.涉台文物保护

2012年,三明市正顺庙、万寿岩遗址等132个文物点入选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公布全省涉台文物保护名录。这些文物点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及69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三明市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的有五大类。其中,古建筑80处,古墓葬12处,古遗址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0处,石刻及造像1处。

五新闻传媒

1.广播电台

1950年底,永安专署成立人民广播收音总站,负责对各县广播收音站的业务技术指导。1956年底,三明境域的11个县均成立县级有线广播站,80%的区、乡和近32%的行政村通广播。地方台节目则由播音员用普通话和各地方言轮换播音。1995年,三明人民广播电台建成全省第一家地市级广播电视共缆传输网络,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广播信号。1996年5月30日,三明人民广播电台规格升为副处级。同年6月1日,在全市率先开播6个热线直播板块节目,首播时间长度达每周18小时45分钟。2005年1月1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三明人民广播电台都市生活广播(第二套广播节目)正式开播。2012年,三明人民广播电台负责采制的30集广播系列专题《与你倾听---三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频率开播。

2.电视台

1985年,在三明电视差转台的基础上成立三明电视台。

988年6月1日,三明电视台正式组建,为科级事业单位,每周播出3次10分钟的《三明新闻》。1992年,全市拥有电视发射台(差转台)1414座(其中,系统内43座)、卫星地面接收站532座,拥有电视发射机(差转机)1719部,总功率12.37千瓦,全市电视覆盖率达89%。1999年1月1日起,三明电视台自办三套节目:无线频道、有线频道、图文频道。000年1月1日,原有线频道改为都市频道,三明电视台都市频道部成立,重点栏目是每天30分钟的《都市全接触》。

012年,三明电视台被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采编播出新闻稿件843条,位居全省第二。同年,三明电视台《幸福计生》电视栏目开播。

3.《三明日报》

创刊于1958年4月,始称《三明建设报》,继而改为《三明报》,后又改称《三明日报》,为市委机关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35-0015。1994年3月,三明日报社成立由总编辑、副总编辑、编委会委员等9人组成的《三明日报》编委会。1999年元旦,《三明日报》第一张彩报与读者见面。《三明日报》每周两期彩报。是年11月,《周三特刊》、《周末特刊》改为《晚报版》。2004年1月1日起,《三明日报》扩版,每周一、二、三由对开4版改为对开8版,每周五由4开16版改为4开24版,每周四、六、日仍为对开4版。2006年5月,《三明日报》又一次改版扩版,周一至周五为对开八版,天天彩报,日日特刊。2012年,全年共刊发世客会报道达300多篇,报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先进单位。

4.《三明广播电视报》

创刊于1993年,国内统一刊号为CN35-0058,每期四开24版,每周二出报。2006年,该报推出贴近百姓的《家庭》版和有关幕后新闻的《收视链接》版等专栏。从2012年第一期起,该报所有版面实行双面全彩印刷,成为三明市第一份全彩印刷的报纸。2013年,《三明广播电视报》更名升级为《三明新周报》,发行量达3.1万份。

5.《三明侨报》

创刊于1987年,国内统一刊号为CN(Q)35-0024,由市委宣传部主管,市外侨办主办。该报是三明市唯一的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彩色周报,以“侨乡报道”、“华人风采”、“人在天涯”、“出国参考”、“漂洋过海”、“法制时空”、“车行天下”、“三明客家”等独特的栏目吸引读者。2012年,该报覆盖86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年发行量达200多万份。

6.《三明学院学报》

创刊于1981年1月,为16开本,季刊,综合分类为学术理论刊物。该学报曾用刊名为《三明师专学报》、《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改名为《三明学院学报》,国际刊号(ISSN)1671-4343,国内刊号(CN)35-1288/Z。2010年,该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其中,1、3、5期为社会科学,2、、6期为自然科学)。2012年,该学报共出版6期,每期发行量1000册。

7.《三明学院报》

创刊于1984年,其前身为《三明师专报》,1999年改称《三明高专报》,2004年更名为《三明学院报》,由三明学院党委主办,是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和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校报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2012年,该报共出版20期,为对开4版半月报,每期发行量3000份。

8.《时代·三明》

创办于2010年6月,双月刊,由三明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三明网承办,国内统一刊号CN(Q)35-0098。

012年10月,市委宣传部决定从2013年起,将《时代·三明》杂志转由三明广播电视报社主办。该社决定进行全新改版,将原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并增加每期页码。

六医药卫生

1.医疗机构

1950年,全区有卫生机构14家,卫生人员156人,床位24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0.17人,每千人口0.14张。

978年,全区有卫生机构576家,卫生人员6178人,床位857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01人,每千人口3.34张。

993年,全市有卫生机构844家(含个体诊所,下同),卫生人员8952人,卫生机构床位7348张,每千人口有医院床位.56张、卫生技术人员3.43人、医生1.5人、护士1.01人。全市139个试点乡镇基本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被评为“福建省农村改水先进市”。当年继续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012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12家。其中,医院4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5家、专业公共卫行机构39家,病床实有数1809张,卫生工作人员1510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1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82人,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病床数达到4.31张。

2.妇女保健

1950年,各县卫生院均设有助产士1名,负责新法接生及改造旧产婆、培训接生员工作。1958年,各县建立生产大队产院335所,妇产室3个。1978年12月,三明地区开展普及新法接生对口检查,组织各县(市)妇幼干部194人分成0个组对地区内36个公社、88个大队进行对口检查,达到普及新法接生标准(新法接生率95%以上)的公社有18个。

984年,三明市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查出子宫脱垂患者2970人,治疗2830人。当年,三明市“两病”(尿瘘、子宫脱垂)治疗率95.39%,治愈率51.34%,达到全国“两病”防治科研协作组提出的指标。1999年,全市有产妇22627人,活产22647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66%。同年,全市妇科检出疾病率27.36%。2012年,三明市争取省妇幼床位建设项目资金2500万元,地方配套700万元;完成全市10家妇幼保健机构编制重新核定,新增编制230名;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16%、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婚检率达98.54%。

3.儿童保健

1952年,境内各县开展儿童疾病和缺点分析,对患儿进行治疗、矫正。1961年开始,对儿童进行多发病的防治和预防接种工作,至1976年,累计为儿童健康体检9.3万人次,接种卡介苗25万人次。1986~1989年,全市儿童体检22.85万人,检出患病、缺点儿童12.97万人,疾病、缺点发生率6.76%,治疗10.75万人,治疗率82.88%。1998年,三明市被授予“爱婴市”称号。2012年,全市下发各级妇幼保健机构28万元督导、质控经费,加强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儿童应用性管理技术规范培训。

4.爱国卫生运动

同类推荐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本书从分析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轮廓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等。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逆尘

    网游之逆尘

    一款全虚拟网游,一个不一样的人。一群执死的兄弟,几个逗比的对手。一个不一样的宇宙!
  • 腹黑王爷倾世医妃

    腹黑王爷倾世医妃

    月黑风高夜,某男挑眉:“爱妃今日为何要在炼丹室里苦心钻研?难不成是有什么隐疾不成?”某女咬牙切齿:“本妃是在研制如何使王爷您不举的药,免得您每日折磨我”……“夜太美尽管再危险也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某薇扯着嗓子大喊道,某君苦着脸一把拉过某薇,:“夫人今日不要再唱可否?”某薇:“老娘就要唱你管得着,是不是又不想睡床了?”某君只好像个小宠物一样乖乖的了
  • 穿越三部曲之逆转未来

    穿越三部曲之逆转未来

    有些人错过了,就永远找不回来,有些事后悔了,也永远改变不了假如可以回到过去改变未来,你要怎么做?时光给了贺小奇一次机会,让他可以回到过去,可是他面对种种选择不知所措有些事改变真的会变好么?有些人留住真的会幸福么?未来或许是选择题,可已经看到未来的人又该如何选择
  • 烈焰浮屠

    烈焰浮屠

    你若先天下,必先战天下。你须以战立威,战吧,战吧。孤儿苏战在以血祭方法获得认亲玉佩后,身体发生了悄然无息的变化。一步一个坑,一脚一个地,不捏死别人至少别被别人搞死。一生一死镇浮屠一阴一阳悟生机一刑一罚撼天地一虚一实窃造化
  • 神兵小将之天心

    神兵小将之天心

    大地慈爱的神兽之王——女娲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创造了各种能变化成神兵(拥有神奇力量的兵器)的神兵兽。借着各种神兵的不同能力,使获得帮助的世人日子过得更愉快,比如神农尺能帮人类治百病,十方明亮帮人类指示方向,神舞能为人类带来欢乐乐章等,人类与神兽是互相依赖,和平共处的。
  • 腹黑狂妃倾城之恋

    腹黑狂妃倾城之恋

    【子夜歌】初见她时,只是一个背影,穿着妖冶的红色衣裳,微风拂过,衣裙翻飞,仿佛一只只血红色的蝴蝶,如墨的长发随风飞扬,岂是惊艳二字可以形容!等到走近时,才发现此女子双目似星,仿佛一汪秋水,在这喧嚣的尘世中熠熠生辉,略显苍白的脸上被腮红掩去了几分孱弱,嘴唇没有多少血色,这倒是平添了几分楚楚可怜,即使不用过多的描眉画眼,也能让人眼前一亮。【画堂暮】一拢红衣,玄纹云袖,席地而坐,一男子低垂着眼脸,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修长而优美的手指若行云流水般舞弄着琴弦,长长的睫毛在那心型脸上,形成了诱惑的弧度,人随音而动,偶尔抬起的头,让人呼吸一紧,好一张翩若惊鸿的脸!
  • 塞北王朝金

    塞北王朝金

    河流窜梭,满溢蜿蜒,王朝更迭,再回圆点。青石桥边是谁留下千年的随笔。五千年,北风袭,你一将功成,我却尸骨无存。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怎抵的住城外弥漫的硝烟。妻离子散,白发黑发……烟花满天,倾世笑颜……这才是说不尽的人间……为您记叙百年女真的博弈,外交,战争……靖康之变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吗?女真满万真的就天下无敌吗?岳飞真的能直捣黄龙府吗?秦桧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吗?赵构真的惧怕徽钦二帝回归吗?主战真的是民心所向吗?主和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主战派真的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吗?主和派真的都是满腹草包的懦夫吗?蒙古真的是秋风扫落叶,横行中原吗?联金灭辽,联蒙灭金真的是错吗?……记叙不一样历史和一样的人物
  •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沉默的诉说

    青春,沉默的诉说

    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没有人一帆风顺的。相信自己深爱的人也同样深爱着我。就算被欺骗,我也心甘情愿。
  • 李嘉诚财富笔记

    李嘉诚财富笔记

    李嘉诚以自己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商业帝国、卓越的经营智慧,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赢得了“世纪超人”的盛誉,名扬天下。他的创业经历成为各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范例,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自己也已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偶像。 那么,李嘉诚大成的“秘密”何在呢?到底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呢? 晚年的李嘉诚开始总结自己的经商生涯,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经商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如饮醇醪,茅塞顿开;使人如梦初醒,耳目一新。本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