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5400000038

第38章 影响深远的孟子思想(3)

其次,在提出“仁,人心也”之后,孟子紧接着又谈到的问题是“求放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孟子认为“求放心”是学问的根本。这里的“放心”当和本篇第八章的“放其良心”,第十章的“失其本心”同义,都是指道德心。而“仁,人心也”与“求放心”实际说的是同一个心,所以也应该是指道德心。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孟子在“仁,人心也”之后,又提出“义,人路也”,似乎表示仁并不包括义,仁、义只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解释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说明作为“人心”的仁与作为“人路”的义是一种什么关系就可以了。将义归于主体心,把义看作主体心的外在表现是孟子议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这里的仁、义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孟子的意思是,具有高度的理性自觉的是作为“人心”的仁,作为“人路”的义即来自于仁,掌握了仁也就掌握了义。正因为如此,孟子不言求失路,而只言“求放心”。

孟子通过命题“仁,人心也”将仁与主体的本心、良心等同起来,赋予仁丰富的内含。了解孟子的仁就要先了解孟子的心,了解了孟子的心也就了解了孟子的仁。首先,与孟子心有广义(良心、本心)、狭义(恻隐之心)之分相应,孟子也有广义的仁和狭义的仁。

恻隐之心从狭义上所说的心,而从广义上讲,心则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全部;从狭义上讲,仁只是“仁民爱物”之仁;从广义上说,仁则统摄仁义礼智全部,是情也是理,是将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统一起来。

其次,孟子的仁包含了一种发展过程,即由情及理,由“四端”到“四德”的发展过程,这与孟子“四端”心和道德心相应。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许慎《说文解字》里说:“物初生之题(题犹额也,端也)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换句话说,“端”就是指事物的萌芽、开始。“端”表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不是既定、已经完成的。正如树苗到树木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一样,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到仁义礼智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一个“根”字形象地说明了孟子思想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孟子也直接肯定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仁义礼智,如在前面引用的一段材料:“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属于道德情感,仁义礼智则属于道德理性,二者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孟子看来,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虽有不同,却不能截然分开,道德理性不能脱离道德情感而存在,道德情感也需升华为道德理性。孟子前一个命题说明了二者的连续性,后一个命题则揭示了二者的发展性。这样,在横的方面孟子的仁兼摄仁义礼智而成为最高概念,在纵的方面则包含了由情及理的发展过程。孟子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这和孔子乃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孟子以心言仁,把仁作为实践主体,使其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根源和动力,通过仁,孟子建立起自律的道德哲学。孟子对此的说明很明确: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自反而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公孙丑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道德活动的自律特征可由“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形象地进行说明。在这里,仁义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源、动力,而不是外在目的;“自反而缩”属于知,是本心、良心的内在活动,本心、良心的外在表现是“吾往矣”,属于行。在这里,知与行,内与外得到统一,而仁、心则是统一的基础;“仁义礼智根于心”说明心的本质和结构,而“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则表明此心又影响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成为道德实践的根源和动力。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将其进一步发展,并大大地突出了主体的作用。这一思想是和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反映了士阶层地位的提高和人格的独立。孟子是在他对仁的独特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仁义内在”说的。

(二)

主体的心,以心言仁,赋予心在道德实践中的创造作用都是孟子提出的,由此便决定了他主要是从主体心来统一内、外关系,论证“仁义内在”说的。我们知道,在孔子那里,仁、礼还存在着内、外的差别,仁是内在主体,礼是外在规范。礼之外,孔子还谈义,义与礼是密切相关的,也具有外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子思又提出“仁内义外”说,将仁义礼智一方面说成是“形于内”的“德之行”;另一方面又说成是“不形于内”的“行”,并提出“为德”与“为善”的道德实践方法。这样,从孔子到子思,他们不仅没有统一仁与礼(义)、内与外的关系,反而使其呈现对立的趋势,直到告子以极端的形式揭示出其内在矛盾,迫使孟子不得不做出理论的回答和说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形于内”的,它们内在于心,显现时由内而外,与《五行》的“德之行”是一致的。不过,孟子在继承《五行》“德之行”的同时,又舍弃了“不形于内”的“行”。在他看来,仁、智固然内在于心,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的表现,而礼、义也同样来自内在的“恭敬之心”和“羞恶之心”。因此,仁义礼智性质相同,都内在于心,并不存在内、外的差异,也不需要区分是“形于内”还是“不形于内”的。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公孙丑上》)礼本来就是由“辞让之心”即恭敬、尊重的心理情感扩充而来的,因此,实践礼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而并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人们之所以认为它是外的,主要是不懂得礼的真正来源,不懂得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因此,只有将礼与“辞让之心”联系起来,将其看作“辞让之心”的表现,这样才能完成由外向内的转变,将内、外统一起来。由于把礼归于“辞让之心”,大大缩小了孟子礼的内涵。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形式等都是孔子的礼的内涵,而孟子的礼则主要是指礼仪形式: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客也,智之于贤者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离娄上》)“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尽心下》)上面三段材料中的“礼”均是指“进退”“动容周旋”的礼仪形式。《孟子》一书中的礼主要也是这种含义。这一方面说明孟子生活的时代,礼的作用和地位已大大降低,同时也表明孟子的“辞让之心”无力合理地对儒家所倡导的礼的全部内容做出说明。“辞让之心”能推出“动容周旋”的礼仪礼节,却无法说明等级名分、社会制度、伦理规范的合理性,由“辞让之心”显然无法推出这些内容。因此,孟子实际通过缩减礼的内涵,消除了礼的客观性而完成仁、礼的统一。这样,礼的内涵不仅缩小,地位也大大降低。在孔子那里,礼与仁是其思想的一个核心,两者并举,子思提出五行,礼是五行之一,但他突出“不形于内”的“行”,实际仍然是发展孔子的礼;孟子则把礼看作四德之一,使其从属于仁。“仁,人心也;义,人路。”(《告子上》)“夫义,路也;礼,门也。唯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万章下》)在这里,最高的道德理想是仁,义是通向仁的必由之路,而礼则是进入仁、义所要经过的大门,礼从属于仁、义。“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勿去者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也。”(《离娄上》)礼的作用仅仅是“节文斯二者(仁、义)”。这都表明,在孟子那里礼已下降为一个次要的概念,这与孔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礼由外向内转换的同时,孟子提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告子上》),就是对义做出的说明。“羞恶之心”是指人们的“羞”“恶”两种既联系又区别的情感活动。羞,指羞愧、羞耻、内疚;恶,指憎恶、嫌恶、讨厌、不满等等,二者往往联系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羞能产生、引起恶,而恶又能强化羞的心理感受。“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表明,义的规范作用是以羞恶的情感活动为基础,是通过羞恶的情感体验及其心理活动来实现的;同时也表明,义联系于内在主体,成为主体的作用和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心理情感,羞恶并非直接与义相关,相反,它是人们违反义时所产生的诸如内疚、惭愧、羞耻、自责等情感活动。但在孟子看来,有羞恶之心本来就是善的表现。当一个人违背义的时候,如果能够表现出羞恶之心,那就表明他对义的尊重和理解。因此,羞恶虽然直接与“不义”相关,但却构成“义”的根源和基础。在羞恶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会反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矫正和弥补,使之合乎义的规范。孟子对此有如下说明: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尽心下》)“不为”是羞恶之心的作用和表现,但这种表现是消极的,只要将消极意义的“不为”转化为积极意义的“为”,这便是义了。就好比人们知道不应该穿洞跳墙,如果这样做,内心便会感到羞愧、不安,培养扩充这种心理活动,内心便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义来。可见,孟子说到义时,是由“不为”的羞恶之心推出“所为”的义,与由“不忍”的恻隐之心推出“所忍”的仁是一样。恻隐、羞恶反映的都是特殊境遇和境况的心理情感活动,它们往往由特殊事件引起,并由特殊事件强化,与“所忍”、“所为”的仁、义相比,更具有真实性和自发性。孟子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分别将它们作为“仁之端”、“义之端”,说明仁、义“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

有一点需要指出,在孟子那里,羞恶还只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义之端”,而并不是义的全部,二者并不完全等同。按照孟子的情理哲学,义既是情又是理,包含了由情及理的发展过程,它一方面来自羞恶之心,但在另一方面,它又超越了羞恶,上升为普遍的道德理性。

同类推荐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还记得吗

    王俊凯,你还记得吗

    讲的是王俊凯和莫雨荨之间发生的故事,可能有点虐,也有可能有点不现实,大家体谅一下哈,我是第一次写
  • 极品傻王养盲妻

    极品傻王养盲妻

    她说;:上天既让我重活一回,我自是要游遍大江南北。眼前无光,那有如何!身无分文,那又怎样!只要我有……你啊……他说:十七年,我的心本在十七年前就死了。可我第一次见到你,心就像是活了过来,我第一次感到温暖。我的心在叫嚣,那个女人,她是你的,也只能是你的!本人新手,要是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哦!不过……人人都有一丢丢玻璃心的?((?x?))?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沐浴凌飞

    沐浴凌飞

    穿越后的朦胧,血舞里的杀父之仇,到底该如何选择?是留下,还是回去忘记一切?成神又如何?黑暗精灵的荣耀是我们不能丢弃的!本人笔名已改,名崎昕妍殇。
  • 江山本如卿

    江山本如卿

    她会算计,她优秀,他更优秀,她爱他,她帮他,他赏识她,他利用她,而她死后,他才惊悟,他竟如此爱她······什么是爱?这就是爱。执念依旧只不负于卿。
  • 四海人物列传

    四海人物列传

    如果世界的历史有一半是神话传说,如果人们不相信梦想,你会怎样选择。他们是神裔也是弃儿,权力的争夺让他们的处境更加难堪,这是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发生在凉薄的大陆之上~
  • 微末苍生

    微末苍生

    上古的一角,断层的历史,诅咒之地,残破之器;多少先贤做了扑火的飞蛾,极尽中绽放;多少天骄心怀天下苍生,埋葬无人之地。修行之路孤独作伴,繁华落幕终寂寞。既然如此,我便打破枷锁,领着众人齐临巅峰,书写辉煌传说。
  • 所屠

    所屠

    他……风华绝代,千古第一人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败过他……是条深渊的狂龙,没人能压制住他他……邪气凛然,傲绝千古呐………帮我杀了他好不好他……只有你能杀掉,非你莫属他……是谁!!
  • 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方法

    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换个方法爱,照亮“坏孩子”的天空找到好方法,用言传身教启蒙孩子肯定和欣赏是孩子成长的良伴让孩子成功蜕变的教子智慧等。
  • 美国语文读本3(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

    美国语文读本3(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

    美国语文读本3(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也是较正式的课文。每一课包括词汇和课文,以及对一些生词的英文解释,让学生学会通过简单英文理解生词,养成用英语理解和思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