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食堂就餐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不爱吃这,不想吃那,一碗饭只嚼几口就倒进了垃圾桶。浪费粮食不说,营养摄入也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为此伤透了脑筋,也采取过各种各样的措施:买玩具、小零食“哄骗”的;不吃饭不准看电视“恐吓”的;谁吃得多就得一颗五角星“比赛激励”的……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明显。
为了不忘过去最苦的日子,日本一所学校给孩子做“忆苦饭”,结果孩子面对大人当年吃过的糠菜嚎啕大哭,拒食三天。可校方不为所动,第四天孩子终于咽下了这碗“忆苦饭”。
我们的家长、学校硬不起心肠让孩子挨饿,但面对体质越来越差的孩子,我们可以转变思维,通过“逆向关怀”促使孩子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让他们每餐吃一定量的饭菜,如果他们哭闹,就不允许离开饭桌或教室;我们也可以利用假日,让孩子亲自动手做饭菜,体会饭菜的来之不易;或者利用农忙时节带孩子到田里参加实践活动等等。这样的训练能让孩子从思想上真正受到教育,从而慢慢改掉坏习惯。
不是只有捧在怀里才是爱,有时“严”更能爱得彻底,爱得真切。当老师用常规的方式无法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时,不妨试试“逆向关怀”,或许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
总之,采用什么方法不必拘泥于某种定式,还是那句话: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等一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人的心理发展是逐步的,分阶段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教育教学的第一出发点。要在教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依照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确定方式方法,任何超载学生发展规律、不顾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做法都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都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其终归要失败。
曾读过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记得其中有这么几段话: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
“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
“这是空心菜花呀!”农夫说。
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说:“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
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
在生活中,空心菜是“菜”未成“花”,主要取决于外部条件。在教育中,一些儿童处在“花的基因、菜的命运”的尴尬境地,难以正常“开花”,其主要原因也不过如此啊!
首先,这些“花朵”缺乏足够的自然成熟时间。
花有成长周期,人也如此。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等不到“开花”就包办代替或任意缩短“花期”的现象随时可见。
例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充分探索研究的时间、缺少自由发表见解的时间、缺少多向讨论交流的时间、缺少自主比较选择的时间……教师考虑更多的是一节课的“完美无缺”、“一帆风顺”,教学环节一应俱全且给予时间分配。组织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就开始倒计时,到点及时向方兴未艾的学生活动亮起“红灯”,未成之事就由教师代劳;或者教师为把学生的自主活动压缩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减少坡度、增加铺垫,使学生较快地顺利“探”出结果。
这种过早“采摘”和过早“催熟”的做法无疑有伤“花心”。
其次,这些“花朵”缺乏足够的自然成熟空间。
花有成长环境,人也如此。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等不到“开花”就加贴标签或任意改变“花容”的现象随处可见。
例如一些学困生的学习“速度”要比一般学生慢几个节拍,有些教师认为“花”开无期,就轻率地冠名“差生”;而一些学优生烦恼也很多,他们或被教师“选”进并无兴趣的兴趣小组,或被家长“圈”进并非特长的特长学校,他们只能“梦着自己的梦、爱着师长的爱”。
这种过早“定调”和过早“造型”的做法同样有伤“花心”。
总有一些学生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调整与适应环境,他们所需要的是时间与耐心,在需要之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
有些孩子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等待机遇,记住给他们时间,不要急于把那些本来可以自行调整的事情看作问题。
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做“例行公事”,置学生于课堂以外,教学就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特别为一些“慢”的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耐心地等待,等待他们“开花”的时刻。
1.等一等,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想法正符合教师所需要的想法,教师马上“鸣锣收兵”,开始下一环节的教学。
这是一堂“想象说话课”。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草地、一条河流和一棵树,准备好了可以粘贴的纸鸭子、小白兔和小猴子。上课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把动物贴到合适的位置上,再连起来说话。
一位男同学抢先走上讲台,他把小鸭子贴在河里,把小白兔贴在草地上,把小猴子贴在树上,很连贯地说道:“小鸭在河里游泳,小白兔在草地上吃草,小猴子在树上摘桃子。”
“说得不错。”我表扬了他,“还有谁想说?”
一位女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她把小白兔放在河里,把小鸭子放在草地上,把小猴子放在半空中。“轰”的一声,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片哄笑声:“摆错了,摆错了!”小女孩显然有点紧张,竟一时不知所措起来。我向她微笑着说:“别紧张,慢慢说,老师相信你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女孩来了劲,眼神里充满了自信:“我是根据一个故事摆放的。一个夏日的午后,天气闷热,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得浑身是汗,它热得受不了,就跑到河边,看到小鸭子在水里舒舒服服地游泳,就‘扑通’一声跳到河里,没想到一个劲地往下沉。小鸭子见小白兔被淹,就爬到岸边的草地上喊‘救命’。小猴子正在树上睡觉,突然被‘救命’声惊醒,就一下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所以它在半空中。”小女孩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异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地等一等,允许学生暂且保留这种差异,给他们交流表达的机会。
2.等一等,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教学时,为避免学生出错,教师常会亲自上阵,尽可能地扫清路障,确保学生解决问题的畅通无阻。
有一次,听一位教师上“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师很习惯每写一个数字都问学生,“这里该写什么”,“那么,3+5就等于几?”,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当学生自己去列式计算一位数加两位数“6+12”时,许多学生却写成了这样的形式:
6+12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想通过设计一系列精心组织的问题,使学生不断地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之中,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明确了你希望他们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目标。但是当前的现状是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和问题是低水平的,大多数的问题是简单重复的、几乎不加思考就可以张口答出来的,或者是一问一答地提问方式,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牵着走。
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问的问题是课堂提问中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行为这一领域居于领先的研究者之一是玛丽布蒂若(Mary Budd Rowe)。她通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不到1秒钟,但也有一些教师等待回答的时间平均3秒钟。玛丽布蒂若比较了这两种情况对学生反应的影响,发现在等待时间较长(3秒或以上)的情况下,将产生出更富有思考的回答,更多的课堂讨论以及对问题情境更具批判性的分析。学会等待的另外的一些好处还包括:
(1)学生回答问题的长度增加了400%—800%;
(2)学生主动且正确回答的数量增加了;
(3)学生回答错误或失败的数量减少了;
(4)学生的自信心增加了;
(5)学生更主动地、自发地提出问题;
(6)较差的学生也比以前贡献得更多(增加的范围在1.5%到37%);
(7)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创造性的思维增加了;
(8)纪律问题减少了。
3.等一等,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
课堂上,教师经常担心孩子偏离自己预设的轨道,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于是,当孩子突然冒出新想法时,教师便想方设法遏止他。
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甩小球形成一个圆的轨迹,让学生说说现在还能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当许多学生都认为不能用测量的方法时,有一个学生嚷着说:“可以量出半径。”教师马上说:“这个等下再说,现在先说,你能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无言以对,只好默默地坐下。接着教师让学生猜猜这个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学生的想法才有了出头之日。
由此可见,教师受着教案的限制,毫无防备学生会先行一步,只得委屈孩子重新回到起点,与老师齐步走。其实,教师若能在此处顺坡下驴,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课堂会更精彩,师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4.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
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差错时,教师经常会发出权威性的话语,一言而改之。
教学“认识时分”中,有学生将8∶55看成是9∶55,教师急忙纠正说:“看清楚了,时针走过9了吗?应该是几时几分?”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知道了这是8∶55。但是第二次他又将11∶55看成12∶55,教师生气得再次纠正:“为什么不看清楚呢?时针走过12了吗?应该是几时几分?”学生再次改正了错误,可是他真正理解了吗?
其实,错误已经出现,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给孩子一个反思的过程。例如可以让学生把8∶55的分针再往前拨一大格,看看现在是几时,再想想刚才是几时几分?学生很清晰地看到现在的时针刚到9时,刚才当然不可能是9∶55。这样,给孩子一个反思的过程,让他自己去否定、修正原先那个错误,远比教师直接告诉有效得多。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不要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没有经历实践、探究体验的无意识状态下,其所得的知识是模糊不清、不够透彻的,是很容易淡忘、不够可靠的。停一停、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认识,同化、重构新的知识。
课堂上,我们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虑;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学会等待,课堂才能充满了灵动与活力。
记住:孩子在会爬的时候,我们不能要求他马上会跑。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