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自己本身要具备求异思维,这样我们才能有容纳求异思维的“雅量”,在学生蹦出一些奇思妙想的时候,才不会认定他们是“反叛者”,认为他们“不服管教”而一棒子打死。要知道,“反常规”、“无章可循”是求异思维的主要标志,当你第一感觉认为学生在“反叛”的时候,你应该感到欣喜,因为他与众不同!
其次,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用发散性思维考虑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思路容易变得开阔,思维也会变得敏捷,这样创新的火花很容易迸射出来。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们在平日里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如果能把“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能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不同寻常的想法。
如果在你的课堂上,学生们个个热情洋溢,看上去活跃快乐、无拘无束,那么恭喜你,你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你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由思考、大胆创新的环境,那么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获。
第三,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心理学指出,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发起来,从而进行积极的思考。思维的流畅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向和角度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所以不妨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进行发散思维的条件和环境。
一位老师给学生看了一幅以几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为主要内容的图片,然后要学生自由发言:看到这几棵树,你想到了什么?刚开始学生都很踊跃地举手,有的说,想到生命力、生机,有的说想到根深叶茂,人要有根基,有的说想到大自然的魅力……可是,随着孩子们说的想法越来越多,举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似乎把该想到的都说出来了。但是老师并不就此罢休,他一再鼓励孩子们,把思维放开了想,不管有没有道理,不管听起来怎么与图片都没有关联,只要是你想到的,就可以大胆地说出来。于是,孩子们又开始接二连三地站起来,有的说,想到了团结,因为那几棵树并列在一起,让人看到了壮观的景色,如果只是一棵树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有的说,想到了奉献,几棵树手拉手,并肩站立,给人们提供阴凉和美丽的风景……
一幅没有一点动感的图片,经过老师启发,学生们说出了几十条想像的与树有关的感想。这样的练习经常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多思、广思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思路越来越开阔,思维的流畅度越来越高。
第四,给学生提问的权力,让学生在质疑中锻炼求异思维。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能够问出问题,说明他思考了,动脑筋了。而且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技巧地把问题反问给学生,鼓励他们发表新见解。这样一来,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兴趣会浓烈起来,开动脑筋的积极性也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总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很多,很多时候它是在潜移默化、不露痕迹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利用好每一个机会。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课题的导入,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提问讨论的安排,还有课堂气氛的调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把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发表看法放在第一位去考虑,也就是说,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当作一个任务,放进课堂教学准备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才能每时每刻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无穷无尽的空间里发散。
同时,一定要鼓励孩子们真正跳出书本的知识框架,跳出教师、家长的权威框架,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不迷信,不死记硬背,不生搬硬套。
探究精神不可缺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探究式教学对教师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那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请看下面的案例:
某年暑期,周老师被调到县城一所小学任教,担任五年级某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三天上数学课时,一名女学生突然发出一声惊叫:“蛇!”全班顿时炸开了锅,一片呼叫声。有的学生爬上了桌子,有的往教室外跑。数学课的女老师也慌了手脚。当班主任赶到教室时,只见男生王某趴在桌子底下,伸手一把抓住一条蜥蜴,往一个小纸盒里一塞装进了书包,若无其事地坐到位子上。班主任让惊魂未定的学生安静下来后,要王带上纸盒离开了教室。
班主任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指着纸盒心平气和地问:“你抓蜥蜴,不怕它咬吗?”王某低着头,过了一会儿回答说:“蜥蝎没有毒,不咬人。”“是吗?你怎么知道的?”“我看过书。”“你什么时候抓到的?”“七八天了。”“这么久了,喂什么给它吃?”“我没喂它。”接着,他主动承认不该将蜥蜴带到学校,并把那条蜥蜴丢进了花圃。班主任没批评他一句,让他进教室上课去了。当天,前任班主任告诉她:王某是个淘气包,贪玩,常作弄女同学,学习成绩不好。
面对这样一个贪玩、常作弄女同学的淘气包,面对他把蜥蜴带到学校的恶作剧,班主任能想到什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几天后,班主任来到他家,避开他与其父母进行了交谈。他的父母亲都是领导干部,工作繁忙,对他学习上的事较少过问。兄弟中他最小,从小母亲对他有些放纵,养成了倔强的性格。两个哥哥也说他是糊不上墙的稀泥巴。接着,班主任走进了他的小房间,书桌上有不少课外读物,书桌下摆着一些瓶瓶罐罐,在一个纸盒里躺着一条蜥蜴。“你又养了一条?”老师问。他怯生生地说:“周老师,书上说,蜥蜴饿急了会吃掉自己的尾巴。我想试一试,看是不是真的。”他还告诉老师,带到学校的那条已试了6天,这条又饿了3天了。班主任热情地鼓励他把实验进行下去,并告诉他如何做好观察记录。
第二天,班主任在班上介绍了王某的蜥蜴实验,并表扬了他的探索精神。从此,王某主动接近班主任,对她产生了好感。两个星期后,他递给班主任一个小纸盒,兴奋地告诉老师,蜥蜴的尾巴不见了。班主任和他一起剖开蜥蜴,在肚子里找到了尾巴。他高兴得不得了。
正在这时,县里要举行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竞赛。班主任指导他整理蜥蜴实验的记录,写成了一篇观察报告,推荐给学校。学校又选送到县里,获得了小论文二等奖。班主任陪着他参加了颁奖大会。那天放学后,他把奖状端端正正捧在胸前,穿大街过小巷跨进家门,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把哥哥的奖状都取下来,从今天起,要贴我的奖状了!”
后来,同学们选他担任科技活动小组的组长,六年级时当了学习委员,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再后来由石油学院毕业后到祖国大西北一个油田工作,成了技术骨干,曾两度出国学习。后来他在美国给班主任寄了一封信,在信中写道:“在科学道路上攀登,我常想起那条蜥蜴和那张奖状……”
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用热情的态度刺激学生的探究动机,也许学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
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刺激学生的探究动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对外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它反映的是孩子的所见所闻。对孩子来说,世界是神奇的。每个孩子面前都有十万个百万个千万个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一些怪问题。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提问,尽力对问题作出正确的、简明的、通俗易懂的解答,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这样,也许学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
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它相对于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探究学习的特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积极有效的操究学习。
探究学习方式有自学探究和合作探究两大类。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合作探究这一阶段解决。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知识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人或六人,最多不超过八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每一种探究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应视不同场合,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探究方式。
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一切人、一切事物和一切权威挑战,充分尊重、肯定他们的独创性观点和见解,从而培养他们追求自由、独立的创造性人格。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和行为。
有这样一个案例:
某天,老师要求写一篇题为《土豆》的说明文。小华以科学小品的形式写了一篇题为《骄傲的大豆》的作文,欢欢喜喜交上去,满以为老师会在全班当做范文读,谁知却得了个“不及格”,理由是不按要求写。从此该生对作文充满了恐怖和厌恶。
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保护孩子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想像和联想,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轻易就否定孩子的新想法,很可能扼杀学生尚脆弱的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像和幻想成分的参与。因此,教师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不能一笑置之或随意地加以嘲笑甚至批评,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幻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给学生打分时要慎用不及格。”上面案例中,老师轻率地将之评为不及格,扼杀的正是孩子的自信心和想像。
我们不妨再看一个案例:
上海市青年教师尝试把商业策划领域的“头脑风暴法”引入课外阅读。“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乃发灵光”,教学力求促成头脑风暴,力求达到课外阅读“最优化”的效果。比如,一次以《老人与海》为主要研讨文本的“头脑风暴法”式赛诗会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与传统的赛诗会朗诵固有诗歌名篇不同,此次“头脑风暴法”式赛诗会先围绕“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美”这个问题,以《老人与海》为主要研讨文本,通过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的同学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以在智力激励中开展创造。“头脑风暴法”结束后,师生共同筛选出优秀的原创作品,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然后请同学们展开即兴诗歌吟诵比赛。灵感之光、思想之芒在一瞬间迸发出来。
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设置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
上面案例中的“头脑风暴法”,实际上是一种智力激励法,奥斯本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会议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实,“头脑风暴法”不仅值得我们在课外活动时借鉴,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和解答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良好的氛围是师生互相激励的催化剂,表现活泼、行动一致、齐心协力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如果课堂变成“群言堂”,则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因此在课堂中拿出小部分时间让同学们通过小型的甚至三四人的座谈会进行讨论交流,可以互相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相互补充;可以使创造性设想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启示和诱发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直到获得创造性设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教出好成绩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1.打破陈见,不要对学生的新想法进行绝对的评价
不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可行或不可行,让他们自己给出解释。尽力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真正富有想像力的工作是需要长时间酝酿的,评价的时间应该靠后。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可以对工作进行评价,而是说不要对工作运用的想像力进行评价,也不要对学生的想像力过度表扬,因为它会妨碍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提高。如果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那么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积极寻找各种办法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在一个靠固定答案获取高分的时代,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异常困难的。知识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想像力使得你的知识不断增长。对过程的鼓励甚于结果,如果你有一个好的过程,结果总会是好的;如果你只是专注于结果,结果有可能如愿,但如果不如愿,你就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鼓励学生竭尽全力,专注于过程,能使他们更加意识到各种可能性。
对学生指出,他们使用的所有东西都是某人在发挥想像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明的。如让学生思考谁发明了钱包或轮子,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增强他们对可能性的意识。因此,首先要给学生提出需要他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锻炼了他们的想像力。事实上,问题解决无非就是在工作中对想像力的应用。
2.设置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没有民主、和谐的气氛就不可能有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智力活动不受压抑,让学生可以放开眼界,多元地关注世界的发展,尽情地思考,尽情地提问。在课堂评价时不只是评价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勇敢的表达,并对此给以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回答不正确,也不批评、不讥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自由的、安全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在教师的保护和鼓励中才能慢慢萌芽成长,也只有学生拥有了问题意识后,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