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8300000016

第16章 开发孩子自身的宝藏(1)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脑主要处理语言、逻辑、数学、次序,即所谓的学术性活动;右脑主要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

今天,人类十分重视对右脑的开发,而开发右脑,发挥创造力,主要是运用想像力。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断。他还说,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几乎无人能与爱因斯坦的成就相比,他在科学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

然而,谁能知道,这个头发蓬乱、不修边幅的犹太人,在中小学时代竟然常常被斥为“智力迟钝”,甚至被断言将来“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多次谈起他所体验的惊奇感。他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他认为,学生最可贵的动力是想像力、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而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这些能够启发创造性的心理能力。他的结论是:“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画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是留美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其中写道:

美国孩子学画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定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构图。孩子虽然画得“一塌糊涂”,但十分高兴。画完之后,只问老师“好不好”,而从来不问“像不像”。黄博土说:“回答‘像不像’,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是指创造得如何。”

黄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小学美术老师达琳曾来中国云南作学术交流。不少中国老师请教她:“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达琳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

达琳给中国孩子出了一道题:《快乐的节日》。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圣诞树,而且画得一模一样!她仔细观察,原来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教室墙上的一幅画里有棵圣诞树!达琳把墙上的画遮起来,要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这个主题。令达琳感到吃惊的是,那群孩子竟然抓耳挠腮,一副茫然的样子……达琳老师不得不又把墙上的那幅圣诞树揭开……

这个真实的故事的确令人深思。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在学画画,问题是怎么学?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是用“眼”画画,还是用“心”画画?这可能就是模仿与创造的不同点。

我很同意黄博士的观点:模仿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虽然技艺越来越高,可想像力却越来越差。他的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

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是用“心”画画,正是在“心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创造力。

北京市和平里四小就是一个注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学校。有一天,日本教育代表团来校观摩四年级的美术课。美术老师胡明亮画了一只流着眼泪的小鸭子,让同学们以这只鸭子为主题,当场创作一幅画。30分钟后,全班36名同学创作出37幅画,令日本教育家们大为惊讶,连连称赞:“中国的孩子太富有想像力了!”

孩子们都画了些什么呢?胡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带给我。

赵亦鑫画的是《失去自由》:小鸭子被关在铁笼子里,望着一群高飞的大雁在默默地流泪。

陈溪画的是《不准动!》:一个带着假面具的人,正用枪口对准一只流泪的小鸭子。

李佳画的是《水污染》:小鸭子从被污染了的河里叼起一条小鱼,而小鱼只有骨头架子,小鸭子伤心地哭了。

最精彩的是唐小晰的《触景生情》:一只小鸭子呆呆地站在“烤鸭店”门前,看到爸爸妈妈都被挂起来烤熟了,自己成了“孤儿”,不禁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如果我们的美术课都能像胡明亮老师这样教,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那孩子可就解放了。所以,想教出好成绩,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在课堂教学中,下面的方法值得借鉴:

1.巧设疑问,唤起注意,创造想像情境

比如老师在教白居易的《卖炭翁》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老公公踩着积雪,拉着一车炭去卖,还遇上了坏人,那你们能想像得到是怎样的情景吗?”这样,可以让学生马上展开讨论,发挥想像,然后老师才引入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活跃学生的想像力

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有声音,有画面,还可以配上歌曲,把学生带入所学的内容意境中去。让学生通过看、听、写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并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上面“音画”结合的案例就是如此: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像。

3.续写课文和故事后传,让学生展开想像

比如学习了《孔乙己》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就课文的结尾,展开想像,续写孔乙己的结局。再如学习了《将相和》后,可以“如果将相不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为题让学生进行再创作。这样有效地培训了学生的想像力。

4.出示物件,引导学生想像

物件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可在通过物件,引发学生想像,再将学生的求知欲融入到所学内容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容易接受。譬如,将一幅狼牙山五壮士的画拿来,让学生想像五壮士当时的心情。

调动好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在熟练运用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才能。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抓住多个有利时机,注意有机地挖掘可以培养学生想像的“孔隙”,自然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知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卢勤女士曾经就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问题,讲过一个故事:

一天,我去天津大港油田参加中国少年报社召开的儿童诗人“世纪盛会”。开幕式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大港油田实验中学,参加“大小诗人见面会”。

台下坐的是热爱诗歌的中学生,台上坐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尹世霖、关登瀛等。热情的孩子们非要让我讲话不可,原来只准备听会的我只好站了起来。

“今天台上台下全是‘湿人’(诗湿同音,我开了一个玩笑),只有我一个是‘干人’。”我的开场白引来一片笑声。

“今天我想说说对诗人的认识,讲讲‘干人’怎么变成诗人!”台下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被这个奇怪的话题吸引住了。

“我想先问问大家:人有几双眼睛呀?”

“当然是一双眼睛喽!”中学生们一定觉得我提出这个问题太可笑了。

“可是昨天,我却发现了有两双眼睛的人!”

话音没落,台下已是一片哗然。

“两双眼睛的人?在哪儿?”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他,满处寻找。

“不用找了,他们就坐在台上,那就是诗人。”

“啊?台上的诗人?不也是跟我们一样,长着一双眼睛吗?”同学们更不明白了。

于是,我讲了我的发现:“昨天下午,我陪诗人们来大港油田。天已经黑了,大港油田完全笼罩在黑色里,一片黑暗中只闪烁着点点灯光。可是今天开幕式上,高洪波老师却朗诵了他昨晚刚写的诗。诗的前几句是:我们被童心簇拥着/被内心涌动的诗情推动着/擎着丹柯一样炽热的心/来到大港油田/脚下是燃烧的地火/是驱动祖国列车隆隆行进的伟大的能源……我十分惊讶,我看到的明明是黑黑的水泥地,而诗人看到的却是‘燃烧的地火’,他不是有另外一双眼睛吗?”

我对同学们说:“诗人与‘干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人有另一双眼睛藏在心里,叫做‘心灵的眼睛’,这双眼睛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你也许要问:我能不能也有一双心灵的眼睛呢?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如果你能一边看一边想,细心感受,你便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我还告诉同学们:“想当诗人,就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爱的情怀去感受世界,用热情的语言去表现世界。这样,‘干人’才有可能变成诗人!”

同学们对我这位“干人”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尹世霖老师又做了重要补充。他说,好诗在意境,让人去联想。要用意境去写诗,用情感去写诗,而意境也要用心去感悟。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观察力是可以培养的,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

一个晴朗的早晨,她带着学生来到开满野花的河畔。

“野花有名字吗?”孩子们兴奋地问。

有啊!这是荞菜花,那是知风草。你们看,那边还有更美的野花——”李老师把孩子们带到了蒲公英的旁边,让同学们按照“叶—茎—花”从下向上顺序观察,并指导他们边看边描摹各个局部。

“蒲公英的叶子是这么整齐,是二月的风伯伯裁剪的。”

“它像一棵小巧玲珑的向日葵。”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

夜晚,李老师坐在灯下思索: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怎样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呢?让他们用拟人的方法把看到的写下来,不是更能激发想像力吗?

上课了,李老师启发孩子们自己拟题目。

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下子出了七八个题目。最后,大家选中了《我是一棵蒲公英》。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朵大蒲公英:圆圆的花盘里,有着一对眼睛和一张微笑的嘴巴。

孩子们看着这拟人化的蒲公英,也都笑了起来。

“现在许多小朋友还不认识你们这些蒲公英,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呀?”

“介绍我的家。”

“介绍我的名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

李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的家住在哪儿?家里有哪些人?谁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一连串的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又把他们带到一个新的意境之中。

“小草是我的兄弟。”

“野蔷薇是我的姐妹。”

“蝴蝶姐姐是我家的常客。”

孩子们想像的翅膀张开了。

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介绍呢!”

孩子们顿时愣住了。

这是李老师精心设置的“障碍”,她想让孩子们想得更深更远。

在孩子们冥思苦想的时候,李老师拿出一棵蒲公英,把茎轻轻折断,让孩子们观察冒出的白色乳浆。

孩子们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还要介绍土壤妈妈。”

“我们是吸着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

下课前,李老师拿起那毛茸茸的种子,使劲一吹,小伞一样的种子从窗口飞向蓝天。

孩子们的心跟着蒲公英的种子,飞向了远方……

许多教师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也很少让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结果让学生们眼里缺少画面,写起作文来干巴巴的,就是抄点儿形容词装点一下,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千万珍惜!让他们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注意: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放飞孩子思想的翅膀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求异思维”,什么叫求异思维呢?

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性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并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

从对求异思维的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能动的反应。它取决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天素质以及智力发展程度。思维具有经验性、跃动性、可传递性和暗示性。在思维的跃动性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不断地自我修正和升华,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朝秦暮楚”。进一步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思维跃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发散性思维,也即思维不局限于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局限于相同的色彩板块,更不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可以这么说,发散性思维是现代人素质的最基本体现,也是对人高素质的一种具体要求。

表现在日常学习中,具备求异思维,就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找到不同于常规的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就一个熟悉的话题找出新意,给人以眼光独到的新颖感觉。同时,在思维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关联,逐渐形成活跃的开放式的思维模式,这对思考问题、接受新知识很有帮助。当他们能够大胆求异,能不拘泥于我们教过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想我们该感到由衷的快乐,而孩子们也会从这个不同寻常的、标新立异的“发明”、“创造”中获得无穷的快乐。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中剥夺了孩子们求异思维发展的机会。

曾读过这样的文章,说小学毕业考试有这样一道语文题:“雪化了以后变成什么?”大部分学生写上了水,而有两个孩子写了春天。结果,前者被判正确,后者则得了一个大大的×。为什么呢?评卷老师的理由是:标准答案就是水啊。是啊,雪化了自然是变成了水,那些回答出标准答案的学生,当然应该是得分的。可是,说“雪化了以后变成春天”就不对吗?叫我看,不仅应该得分,而且应该比那些回答“水”的学生得更多的分。因为,那些说标准答案的学生,只是把老师教的内容一成不变地照搬过来,而回答“春天”的学生则是把老师教过的知识消化后,以自己的思维很诗意地表达出来。前者是一个被固定了的只懂得遵循教师思维的思维;而后者则是开放性思维,简单一个词语,却表现的是灵性和诗意,在我看来,是多么值得赞扬的答案啊。可是,我们的老师,就那样毫不留情地给了一个×。

如此,那两个孩子以后也只能“本分做人”了,可是这样一来,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越来越狭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单一,可贵的求异思维在他们身上将不复存在。

发散性思维是我们人类最自由的,也是最高的思维境界,为了让孩子们具备这样的思维,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想我们该做的,就是不要束缚他们的思想!

而且,不仅不要束缚,还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异想天开,让他们的求异思维在我们的“纵容”下“放肆”地成长。这种“纵容”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每一分每一秒。

同类推荐
  •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涉及多学科,兼具历史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国旅游文化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文化支撑的作用,与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中国旅游地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饭店管理概论等旅游专业课程,共同构成了旅游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
  • 爱上写日记(小学一、二年级)

    爱上写日记(小学一、二年级)

    日记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供了个人空间。小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于开拓眼界和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本书指导小学一二级学生真实地记录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锻炼写作能力,并对成长中的烦恼提供心理上的帮助。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当代中国经济学

    当代中国经济学

    本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并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当代重大的基础经济理论。
热门推荐
  • 另类枭雄

    另类枭雄

    他本是高高在上的少爷,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跌落人生的谷底,最后却又凭着自己的努力,再次攀上世界最顶端!
  • 圣剑仙侠

    圣剑仙侠

    地球探索的脚步来到了外太空深处,随着发现一颗又一颗的生命古星之外,获取了不少的原本存留在那些外太空生命古星的古老修行法术。这些法术不断被带回地球,古老的修行术法开始在地球盛行。多年之后,一位名为沈风的古老修行法术高手寿元耗尽死去,剩下一丝魂魄来到一个面临大劫的九州。
  • 极品宠妻:爆笑夫妻耍无赖

    极品宠妻:爆笑夫妻耍无赖

    [全文完]有便宜不沾是傻帽,所以她沾了他的便宜。“沾完便宜就想跑?没门!”某男很跋扈。“便宜都沾完了不跑等什么?”某女理所当然耍无赖。“不行,沾完还得沾!”某男这是被沾便宜沾上瘾来了?不就那点小事吗?他居然赖上了她。“你到底想干什么?”某女无奈了。“嫁给我!让你沾一辈子便宜!”某男居然还自以为很大气的道。某女直接下巴掉一地,亲,你的节操呢?腹黑女配蔫坏男?哎吆喂,无风要起浪咯~~~
  • 清澈小溪旁的柠檬

    清澈小溪旁的柠檬

    小柠檬(徐恋柠),一个继承了妈咪的花心和爹地的吃货的千金大小姐。不过呢,她还是有优点的(长得萌算不算)。当这位大小姐遇见正太少爷(暮溪澈),会如何呢?往下看吧。。。。。。。。。。。。。。。。。。
  • 元灵通天

    元灵通天

    传家宝中现青砖,青砖之中暗藏玄机。元灵的世界,强者为尊,奈何一位手拿青砖的少年横空出世,不畏强权,不怕艰难,在爱恨情仇的世间,挥洒下一道道青砖的传说。
  • 苍蒙

    苍蒙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有山川大泽,有大凶,有魔头。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一个普通少年,懵懂的走上修炼之路,走过茫茫世界,走过葱葱荒芜,踏上温和并霸道的巅峰之路一个小人物的逆袭之路。有点温吞,有点小清新的玄幻文。书.友.群(450501902)欢迎各位书友加群讨论。
  • 吐槽物语

    吐槽物语

    岩白,大二宅男,有个弟控姐姐和一群猪室友。过着悠闲的吐槽日常,逃避着现实。某天,岩白穿越了,回到了一周前。种种谜团在他校园生活里出现。神秘的未来社团,校园十大怪谈,三十年前传说中的神,次元联结社,种种怪异似乎毫不相干,却又指向了什么?身边接连出现的奇怪人物又有什么线索?为了揭开真相,他不再一隅而居,踏上了寻找真相的道路,踏上了蔷薇色的青春。“从今天开始,我的青春将迎来浓墨重彩的狂欢!以上!”
  • 在云一方

    在云一方

    好看,好看,拜托拜托就看看,编编我懒不打,拜托嘛%>_<%
  • 至尊废后:本宫不为妃

    至尊废后:本宫不为妃

    夫妻二十载,她视他为天,不惜背负千古骂名也要为他夺兵权,谋朝政,一步一个血印助他登上九重宝座。最终,却被他无情背弃,设计害死。重生归来,前世仇恨,今生血洗,宁家小姐化身毒妇,只为三尺刑台,刀光见血。大仇得报,她挣脱权力,只为天地任我游。可那个跟在她屁股后面,三十六计也甩不掉的跟屁虫是谁?
  • tfboys之那个夜空

    tfboys之那个夜空

    她,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却因为他们,来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进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