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三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4]:活着或死了应站在哪里?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馆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四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进退,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5],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钟鼓钹磬[6],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
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桥墩。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7],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浙江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该院院长。专著有《艺术创造工程》等多种,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多本。余秋雨以一系列“大文化散文”而独步文坛。其散文不仅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炉,且结构、过渡、开合自然从容,作者往往将历史、现实、想象等材料顺手拈来,发人深思。
【注释】
[1]濡(rú)养:滋润哺育。
[2]锸:通杈,挖土的工具。
[3]圭(guī)臬(niè):原指圭表(圭就是测日影的表),这里比喻准则或法度。
[4]衮(gǔn)衮诸公:指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5]砭(biān)肤冷气:刺痛皮肤的冷气。砭,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6]钟鼓钹(bó)磬(qìng):四种乐器。钹,打击乐器,用两个圆铜片相互拍打发声。
[7]傩(nuó)戏:驱鬼逐疫、表现神鬼生活的戏剧。
【阅读提示】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都江堰》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文章以沉浑的笔力,描写了都江堰的雄姿及社会价值,塑造了李冰这位在历史上大智大巧、造福万民的专家郡守的形象。文章先以长城和都江堰作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社会功用之大,赞美了其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地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般的奉献精神。再以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都江堰这一壮美的画卷,表现了都江堰之水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的特点。接下来更重点塑造了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这一人物,热情讴歌了李冰的伟大功绩,颂扬他冰清玉洁的政治作风,赞美他大智大巧的光辉形象。最后简略介绍了后人对李冰父子的纪念与祭祀的情况。
作者凭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篇文章,让人从都江堰联想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的内涵,领略到古圣、先贤的那种以激昂的生命召唤永恒功绩的精神境界,从而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产生无比自豪的感情。
【思考与练习】
1作者用哪几种手法塑造了李冰的光辉形象?
2说说本文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的内容和用意。
3读完这篇文章,在情感上你受到哪些感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染?
怎样鉴赏散文
广义的散文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凡不讲究韵律之文均可称为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如果说,广义的散文是一种非审美的划分,那么狭义的散文就是一种审美的划分。现代审美意义的散文,是指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阔、结构灵活、语言精致优美,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样式。我们所说的鉴赏散文,是指鉴赏文学散文。
对于阅读和鉴赏,钱理群先生有精辟的论述:“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朦胧的感受、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涌动、思绪的感悟,或者某种想象、创造的冲动,尽管你不能(其实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题呀、结构呀、写作技巧呀……的明确分析,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原初)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它是文学阅读(欣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中学生导读本·散文卷·序》)钱理群先生这里说的是文学的阅读和欣赏,当然包括散文的阅读和欣赏。他论述的也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整体的感悟和品味,这种整体的感悟和品味也是要有前提的,那就是读者要具备相当的知识、文化涵养和文学修养。
优秀的散文是讲究意境美的创造的。散文不仅以形象反映生活,而且特别讲究以客观情景的细致描写来表情达意,因此,对散文的阅读和欣赏就特别需要感同身受,也就是要求读者要有比较突出的对散文形象的感受力。所谓感受力,是指读者对散文艺术形象的领悟能力,换言之,也即是读者对作者所描写的形形色色的生活图景可以在自己的心目中毫不费力地复现出来,能获得某种称心如意的共鸣美感。一个人对散文形象的感受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或者说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一种敏锐性。这里说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艺术经验、阅读的积累和知识的沉淀等,是一个多方面的结合体,具体构成了我们说的对散文意境的感受力。“以心会心”,感同身受,应是我们探索散文之美的最为基本的方式方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我们阅读欣赏散文,便要抓住作品的“神”,也就是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人生种种现象的态度和看法,是作品的灵魂。抓住了灵魂就抓住了作品的本质。它是散文赏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应该怎样去探索散文作品的主题呢?第一,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索主题。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世界观的制约,弄清楚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作者心境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第二,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文眼,是指那些特别精练警策的词句,是作者精心安置的“慧眼”,也即是作品主题的凝聚点。所谓“一语道破天机”。这点睛之笔,正是我们探索作品主题的直接途径。如余秋雨《都江堰》中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这些都是作者在文中直接抒情或生发议论的句子,通过它们,可以窥探到作者的情思和观点,从而发现作品主题。第三,从作品的重点段落探索主题。散文作品的主题思想,固然得通过作品的每一段落表现出来,但它绝非平均分布在各段里,每个段落也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但它们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并不完全相同,或在描写某个具体的部位,或在叙述某个事件的过程,或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表明过渡等,可以说,一篇散文大部分段落与主题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一篇散文的主题,它常常通过作品中的某一、二重点段落来表现,就像是支撑一篇散文的“力点”,这是我们探索主题时千万不能忽视的地方。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内部联系中和作品总体倾向上去探索主题。
阅读和欣赏散文要善于披事入情,体物察情。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通常是寓情于物、因事见情、托物言志,因此在赏读散文时,就需要把景与情、志与物、事与意之间的关系理清楚,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散文的思想感情。比如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有事、有物、有情、有志。弃家出走是其事,夜观旧家是察其物。与物与事皆有情感,对事物的描述又蕴含其志。十八年前,“我”离家出走,所抒发的情感自然是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和对不堪回首痛苦的摆脱,而对旧家的描写,尤其是对“长宜子孙”的反复描述,又蕴含了作者对往昔生命的记忆和对爱的追寻,当“我”再次离家时,完成了对家的再次否定,“爱尔克的灯光”是心灵上的追寻光明、自由的灯光,它送“我”远行。因此,阅读过程中的所谓“披事入情”、“体物察情”,就是要把寄寓于事、寄寓于物的感情理解透彻,把通过描写景物、事物所表达的志向理解透彻。
赏读散文,还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他事物的心理过程。其主要形式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想象的运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主题表现更加深刻,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就是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表与里,虚与实,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人、事、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表达情感、表现主旨。
赏读散文,还要潜心体味散文的形式美。散文的形式主要是指结构和语言两方面。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既有对现实景物的描绘,又有对往昔岁月的痛苦回忆,还有对回“家”感受的叙写,作者采取现实与回忆相互交织的方式结构全篇,以离家→回家→再离家的思路来理顺文脉,显得结构紧凑,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余秋雨的《都江堰》则以“一、二、三”的数字来标明段落,使文章显得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起伏有序,错落有致。
散文的语言是最能打动和吸引读者的。它除了一般文章要具备的规范、简明、得体、连贯以及准确、鲜明、生动等特点外,还要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如《西湖七月半》的冷静、洗练;《爱尔克的灯光》的炽热、赤诚;《都江堰》的深刻而富于哲理。这些极具个性的语言特点,值得我们细细玩味。此外,还要注意修辞的作用,散文语言重形象、生动,赏读散文时,我们还应注重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