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9100000015

第15章 散文诗(1)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九二二、三、二八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曾用笔名余捷,松香,知白,白晖,白水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教授,更是一位民主斗士。1916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新诗杂话》等。现有《朱自清选集》等行世。

【阅读提示】

凡夫俗子为生存享乐而恨时不我与,哲人志士则因想有所作为而惜时如金。人们害怕时不我待,无数次思考过如何珍惜时光,也无数次描述过时光。但很少有人能像朱自清这样,用一个小小的散文诗文本,沟通古今,融和物我,对比有限与无限,把这不可捉摸,不可直观的时光描画得如此细腻真切、隽永而又深蕴理趣。让读者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去真真切切地感受,让你在平平常常的观感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在《匆匆》中,作者先用一系列物象呈现来比衬,且反复咏叹,传递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限留恋,无限伤感和深深的不安。燕子、杨柳、桃花,是青春的使者,是活力的象征,是美丽的代名词,也是人们一年中的期盼,一年中的最爱。虽然人们常常为它们的离去而伤感,但它们毕竟是—年一度依时而来,给人们带来惊喜,带来快乐。但人生不两回,青春不长驻,日子一去不复还。作者化抽象为具象,用极为纤巧婉丽的、诗—般美丽的文辞,描摹出一组如画一样美丽的物象,造成—种意境氛围,形成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让读者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陡然生发一种强烈的伤感,并从中领悟到一种理趣。

其次是用描述替代议论,把一个对于时间的抽象的思考,描述成一个个的画面。其中有的是用巧妙的比喻、新颖的想象,呈现一种虚化的感觉性画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入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情境很淡,但意味却很浓,饱含着无限的惋惜与惆怅。有的是借助于具体的物象,用拟人化、情趣化的描写,展示—种具体的生活实感画面:“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作者借太阳这个可感物象,并使之人情化,把无形无影却又“逃去如飞”的时光写得可触可感。而且是追逐递进的文句铺展,从洗手——吃饭——凝眸默默——遮挽,一层比—层紧凑,一层比一层更具震撼力。在平常中不经意时光流逝,当你意识到它的流逝而叹息伤感时,它又在这种叹息伤感中消失。轻轻巧巧地描述,却是深刻而有强度的警示。而且,在叹息中对时光流逝所感受的伤痛比平常的无意识、无感觉更能震撼人。同时,作者选择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情景来清清楚楚地展示时光流逝的状态,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读者于平常的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惊异之感。

接着,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反省和自勉,借描述匆匆而过的时光来抒写自己彷徨苦闷的心境。年轻的朱自清和当时许许多多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渴望光明,追求进步。在那昏乱的年代里,却无法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他们苦闷彷徨,徘徊犹豫,但他们又不甘寂寞平庸。这种时光匆匆飞逝与自己的逡巡徘徊是多么不协调,所以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极为矛盾与痛苦。当然,这种痛苦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作者对人生的价值与时光的价值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是一个看似平常而思之肃然的问题。作者没有回答,但答案是明确的,肯定的,不能白活一回。这一问,开拓了文本的新境界,使文本在美的意境意味的层面上,更加深了理性哲思的蕴涵,增加了对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给读者以深刻的教益和警策。

【思考与练习】

1作者是如何用描述替代议论,把一个对于时间的抽象的思考,描述成一个个的画面的?

2本文不仅描绘了美妙的意境,而且蕴涵着理性哲思。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那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五四”运动以后开始创作《斯人独憔悴》、《超人》等一批提出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后转写诗歌和散文,以“爱的哲学”为创作基调,讴歌母爱、童真、自然。1923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不久去美国留学,1926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8年去昆明,1940年到重庆,1946年到日本,执教于东京大学。1952年回国,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归国以后》、《樱花赞》、《小桔灯》等,先后翻译泰戈尔的《园丁集》、《吉檀迦利》等。其散文成就在诗歌和小说之上,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三集·导言》)

【阅读提示】

这是冰心早期的—篇作品。作品以小见大,捕捉的虽是人类常见的神情——微笑,表现的却是人类的重要情感——爱,这非常吻合作者向来所张扬的“爱的哲学”的创作主旨。

在夜雨乍停,云散月出的情境中,作者眼前浮现出三幕微笑的情景。由室内墙上向她微笑着的安琪儿,联想起五年前古道旁边赤脚男儿抱花的微笑,又有十年前海边茅屋老妇倚门抱花的微笑。以精巧的构思,细腻、柔和、委婉、清丽的文笔,将三个画面有机融合,客观物境与主观情境浑然一体,构成了诗一般的境界。三幕微笑相呼相应,如同一曲音乐的一唱三叹,如同一首诗歌的三章,如同影视画面的三次叠印,构成这篇作品的结构。

文章表现手法委婉细腻,以轻盈灵秀的文字描写世间“微妙的神情”,传达作者“微妙的心境”,实在是散文诗中的妙品。

【思考与练习】

1本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2这篇散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草木篇

流沙河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唐:白居易

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伶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睬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1956年10月30日成都

【作者介绍】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20世纪50年代有诗集《农村夜曲》和《告别火星》。1957年因散文诗《草木篇》而罹文祸,被遣回原籍劳动。1979年复出后,有诗集《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等出版。

【阅读提示】

《草木篇》刊登于1957年1月《星星》诗刊创刊号。是“双百”方针提出前后诗歌探索潮流中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草木篇》通过草木的品格,隐喻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立身处世之道。诗人抨击缠死了丁香,又窥视着另一株树的藤,揭露“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的毒菌,赞颂白杨、梅花的高洁不屈。诗人从某种草木的自然属性中开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使这些诗作具有丰富的现实启示意义。《草木篇》形式上并无奇特之处,但在思想上显示了其探索的可贵。

【思考与练习】

1试分析《仙人掌》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2藤,在这篇作品中是作者所抨击的对象。你能否从另外的角度来写藤?

门槛

——梦屠格涅夫

我看见一所巨大的建筑。

正面的一道窄门大敞着,里面阴森昏暗。高高的门槛前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的女郎。

这望不穿的昏暗发射着寒气,而随着寒气从建筑的深处还传出一个缓慢的、重浊的声音。

“呵,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和人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而且你的亲戚,你的朋友都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便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毁掉,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我也不要名声。”

“你还准备去犯罪?”

女郎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准备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暂时停止了。过后又传出这样的话语:

“你知道将来你会否认你现在有的这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年的生命?”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帘子立刻放了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这样嘲骂。

“一个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这个回答。

(巴金译)

【作者介绍】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研究黑格尔哲学。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俄国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他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发表了反农奴制的《猎人笔记》,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曾担任《现代人》的撰稿人,但始终是一个温和的贵族自由主义者,拥护沙皇政府的农奴制改革。五六十年代之交,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发生分歧,于1860年脱离《现代人》。曾长期侨居西欧,1883年在巴黎病逝。

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猎人笔记》(1847—1852)包括25个短篇。作者采用一个猎人到乡村行猎时所写笔记的形式,描述了农奴制度下的外省城镇和乡村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不同类型的地主、农奴、磨坊主妇、县城医生、在草原上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直至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贵族知识分子等。其中也有纯粹描绘大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如《树林和草原》。这部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但大都贯穿着一定的反农奴制思想。

同类推荐
  •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影视文学教程

    影视文学教程

    “电影与文学”既是文学院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公共课开设。本教材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文学与电影关系的主要问题为线索,按照章节将教材分为导读和选文两部分。导读内容应凸显历史进程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所在。所选文章力求具有代表性,涵盖中外研究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立场观点。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总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第二部分,文学研究与电影研究;第三部分,共同面对文化理想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第五部分,改编的差异性研究。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

    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

    本书以清新的笔调、详实的案例向教师娓娓道来: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师除了要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精湛、诚实守信、仪表得当,还要宽严有度、教管有方、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学生难管” 的哀叹中失落教育的权威。
热门推荐
  • 不管你是谁

    不管你是谁

    宁馨爱上了网路上意外邂逅的Ryan,Ryan的幽默和体贴都让宁馨陷入了甜蜜的感情中不可自拔。然而一次意外,宁馨发现了Ryan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他带着那么多的秘密接近她,是一时寂寞还是爱慕已久?面对宁馨的质问,Ryan百口莫辩……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风独

    风独

    没有雄心,没有梦想,只希望安安静静生活。可是,貌似由不得自己呢?故事,从一个穿越了的人开始说起。
  • 魔法历年

    魔法历年

    一遭成神,万世不灭,峰回流转,刺破苍穹,是我的终将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要,沉默了千年万载,我的存在将是你们的终结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前世缘:仙缘画引

    前世缘:仙缘画引

    什么?大凉的公主做腻了,人家要去学武功啦!妖孽狐仙,高冷斋主,温柔大哥,热血二哥,这个看脸看背景的时代能不能有点出息!看小小大凉公主如何蜕变成一代风韵仙女。仙妖旷世之恋,前世今生缘。东风宴罢长洲苑,十里丹青共婵娟。惜君共饮清茶味,坐怀不乱棋谁为。瑶池琅嬛画中仙,踏马红尘世间魁。前世幽幽几回怨,续来朝朝今生缘。------我的初衷就是能仗剑天涯和支吾云游四方啊------本尊早已说过,世间万物,难易相成,高下相倾,无一不互补,若无她,我也不过是半残罢了。------她是我的三世情劫,我躲不过,也不想躲。
  •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打手

    极品打手

    超级特工回都市,好庸俗的故事开端。不过当一路上遇见一个又一个美女的时候,周星觉得,这个故事还可以再庸俗一点。“周星,去装我男朋友。”“哦,我卖艺不卖身,不过收费合理的话,我不介意卖点肉的。。”“周星,我们大小姐差个保镖……”“别说了,就是我了,让大小姐洗干净等我去保护她。”“周星,我的那两个女儿的事情你看?”“伯父,相信我,您女儿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她们两个到了我手里,一定会很幸福。”……
  • 关于我们的旧时光

    关于我们的旧时光

    宁静淳朴的小山村,善良能干偶尔凶巴巴的外婆,这是我全部的珍贵回忆。调皮捣蛋不在话下,挨打挨骂几乎不少,随着岁月的流逝,却越发珍贵,于是,我写下了它——关于我和她——外婆的回忆。
  • 你可还记得我

    你可还记得我

    本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相爱了,结局也只有悲惨,如一场黄粱美梦,醒过来,只剩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