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8700000016

第16章 演化三国(1)

三国故事的虚与实,自有本源。史家如陈寿、裴松之等或撰或注三国历史,一国之史实得以流传。魏晋之笔记、唐宋之说唱,宋元之平话则是三国之虚的源头。加之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毛纶、毛宗岗的精彩增补,《三国演义》终于成为不朽经典。

【一、三国时的孙坚、孙策传】

江东有著名的“二张”,孙权敬重他们,不直呼其名,一称“张公”,一称“东部”。

孙坚、孙策父子是江东创业的奠基者。但不幸的是两人都英年早逝。孙坚寿37岁,孙策寿26岁。孙权继承父兄的事业,春秋方富。他与身边的两位旧臣,关系不同一般。一是张昭,一是张纮。对其他群臣,孙权称呼其字。唯对二张,称呼特别敬重。张昭年老,孙权叫他“张公”,张纮做过会稽东部都尉,孙权因而称他“东部”(《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江表传》)

就是这位张纮,最早写过孙坚、孙策的传颂文字。他和张昭一起担任孙权的重要书记官员。张纮认为,孙坚“有破走董卓,扶持汉室之勋”,孙策“平定江外,建立大业”,“宜有纪颂,以昭公义”。他将孙坚、孙策的传记及颂扬文字写成后,“呈(孙)权,权省读悲感,日:‘君真识孤家门阀阅也。’”(《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据史料看,张纮写成两位创业人物的传颂,时间很早,就在孙权掌权不久。可以说,写三国名人传,又是当时人手笔,张纮此举,不仅让孙权感动,而且当视作最早写三国当代史的一位作者。韦昭等人编写《吴书》,虽说也是当代的,但比张纮要迟得多。

张纮活到60岁,孙权活到71岁。孙权读到张纮临死时留给儿子的家诫遗书,感动得流下眼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张纮和陈琳都是广陵即今江苏人,也可能都是射阳人。两人彼此都很赞赏对方的文采。张练曾喜爱一只枘榴枕,写了一篇赋文,陈琳见了,高兴地对人说:“此吾乡里张子纲(纮字)所作也。”张纮见了陈琳的《武库赋》、《应机论》,也深表赞美。尽管各谋其事,一南一北,二人仍常通信交流。(《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张纪不但有文学才能,还善楷篆,写得一手好字。孔融收到张纹给他亲自写的书信,就在回信中说:“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三国志》说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余篇。很可惜,这些连同他写的孙坚,孙策传颂文字,都未能流传至今。

不过,以当时人写三国人物传记,现在看来实在有些超前,完全应该特地记上一笔的。

【二、吴国史】

在陈寿《三国志》之前,吴国的一些文人、史官已经写了关于吴国的史书。

当时人写吴国史传,最早可能是张纮,但他只写了孙坚和孙策的传颂文字,他是孙权时代的人,吴国后来的史传他就无法预知了。

韦昭的《吴书》很有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少好学,能属文,后担任吴国的尚书郎,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韦昭为太史令。编撰《吴书》,由他主要负责。凤凰二年(273年),孙皓因对韦昭深有不满,将他投入牢狱,后又加以诛杀。韦昭死时70岁,《吴书》已具规模,但“叙赞未述”,尚未完稿。(《三国志·吴书·韦昭传》)

同时代人里面,与韦昭一起写《吴书》的,还有周昭(字恭远),颖川人,任中书郎,后因事入狱,被处死。(《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薛莹和华覈二人也都是《吴书》的编撰人。

薛莹字道言,是薛综的儿子,起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几年后因病离职。孙皓时,和韦昭等一起撰《吴书》。他“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在同僚中被称为“冠首”。他死于晋太康三年(282年)。(《三国志·吴书·薛综传》)

华覈字永先,吴郡武进人。始为上虞尉,善于作文,担任秘府郎,迁中书丞。和韦昭、薛莹等一起撰《吴书》。陈寿《三国志·吴书·华覈传》有评语,说他“文赋之才,有过于(韦)昭,而典诰不及也”。

除了从陈寿《三国志》中可以找出上述人物,即韦昭,周昭、薛莹、华霰等人是当时代人写《吴书》的以外,还可以从裴注引书中找见别的一些人。例如,张勃的《吴录》,环氏的《吴纪》,胡冲的《吴历》,无名氏的《会稽典录》等等。

由于许多类似人物的共同努力,吴国史事得以有较好的保留和编撰。特别是韦昭等人合作撰成的《昊书》,后被陈寿写《三国志》时作为主要依据的重要典籍之一。陈寿未采纳收人到书中的《吴书》许多内容,裴松之作注时又进一步做了较全面而广泛的引用。

因此,读《三国志》时,仔细对照陈寿的正文和裴注所引有关吴国史事的史书,如《吴书》,就能够看清楚彼此差异的地方,也不难推知当时人对于同样人物或事件,为何会有差异和区别的原因了。

当然,从正史的角度看,具有代表性的还是陈寿的《三国志》。

【三、陈寿著《三国志》】

陈寿研治《尚书》、“春秋三传”,精通《史记》、《汉书》,聪明而有识见,以文章富艳而简扼著称于世。

陈寿,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东北)人。自幼好学,师从大学者谯周。蜀汉时,陈寿担任卫将军姜维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人晋后,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在此前后,陈寿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史料,就在太康六年(285年)写成《三国志》。

在陈寿之前,魏国和吴国都己出现本朝入写的史书。王沈《魏书》48卷,鱼豢《魏略》89卷,韦昭《吴书》55卷等等,就是已有的成书。陈寿写《三国志》时,主要依据这些已有的史书,并作了汰选和抉择。

蜀国当时还没有专史出现。陈寿必须直接搜集资料。他自己曾经撰写有《益都耆旧传》十篇,还编辑有蜀相《诸葛亮集》。陈寿写蜀史眉材料不足,故而简要。《三国志》是国别断代史纪传体裁,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蜀书》篇幅少,早期人物如关羽、张飞、黄忠等的传文都很简短。

另外,《三国志》不同于《史记》、《汉书》这两部以前的正史。它只有纪、传,而没有志、表,也是因为陈寿所依据的材料有限。所以、三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地理状况、职官状况等等,许多重要领域的内容,均因《三国志》没有类似《食货志》,《舆地志》,《职官表》的专题,后人想了解就很不容易。

陈寿在宦官黄皓专权的阶段,别人都曲意附阿,陈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晋书陈寿传》)。当年,老师谯周曾对陈寿说过这样的话:“你必然会以才学成名,但要遭到别人损折,宜深慎之。”

在写成《三国志》后十二年,即元康七年(297年),陈寿因病去世,享年65岁。

那么,《三国志》体裁又有什么特点呢?

众所周知,《史记》体裁是通史式纪传体,而《汉书》等都是断代史式纪传体。版图统一的王朝各有正史记载,如《后汉书》、《晋书》、《朱史》,《元史》等,即使对峙的王朝也各有专一的正史记载。如《宋书》、《南齐书》、《粱书》、《陈书》、《魏书》、《周书》等。那么,《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什么特点呢?

无一例外,二十四史的体裁都是纪传体。不论通史式,还是断代史式,都是主要记载帝王(“本纪”,“纪”)和其余人物(“世家”、“列传”、“传”,以传为主)的一生业绩。《三国志》和别的正史在体裁上都不一样,称为“断代+国别+纪传”体。

陈寿《三国志》总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这种将三国分成三大块再合成为一书的体裁,在断代史中是别创一格的。

其实,从《三国志》的成书来由看,在陈寿写成之前,已经有别人的《魏书》和《吴书》等三国的国别史了。陈寿写魏、吴二国史书时,就用当时官修的王沈《魏书》、韦昭《吴书》,以及私修的鱼豢《魏略》,作为基本材料。蜀国史书当时还没有,陈寿自行采集有关材料,撰成蜀史。这样,也就使得《三国志》跟别的正史都有所区别。

从《旧唐书经籍志》分类来看,《魏书》作为正史,《蜀书》、《吴书》有不同类别,即说明两宋以前,这三大块曾经独立传世。后来,这三大块才合刻成为《三国志》。

【四、后人如何评价陈寿《三国志》】

陈寿《三国志》除了典雅、质直等优点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大的缺憾呢?

陈寿生于公元233@,死于公元297年,享寿65岁。他在世时。主要担任晋武帝时期的著作郎。时人评论《三国志》,说是“品藻典雅”、词章粲丽”(《华阳国志·陈寿传》),当时人还称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司马)相如,而质直过之。”(《晋书·陈寿传》)

然而,陈寿《三国志》过于简单,若无裴松之后来作注引用大量史料,那么三国这段重要历史就不可能像如今这样足堪品味,这样影响深远。

陈寿还有一些写作态度方面的问题,引起后人对他不满。例如:

魏国时有丁仪、丁虞,和曹植关系很好,担任过曹魏要职。陈寿写书时,曾对丁氏子辈说道:“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对方没有给他索要的米,他就不为丁仪、丁虞立传。

陈寿的父亲因罪被诸葛亮加刑。陈寿写《诸葛亮传》,评语说是,“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最后又加上19字的评语:“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当年陈寿曾在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手下做过事,受过处分。陈寿写诸葛瞻传时,说他只懂写字,名过其实。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晋书陈寿传》中有记载的。其实,也正是对陈寿的一种批评。

有趣的是,《晋书·陈寿传》中还提到另一件事:有个叫夏侯湛的人,正在写着他的《魏书》,见到陈寿的书以后,他就将自己的书稿舍弃而不再继续写了。

在陈寿死后,过了130多年,裴松之评价陈寿;“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裴松之《上<三国志>汪表》)

后来,到了宋代,司马光在编年体的《资治通鉴》中,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两者合成,纳入三国编年叙事之中。陈寿关于诸葛亮的最后那几句字评语,就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话被司马光删去不用。由此也可得知,司马光对陈寿的一种看法。

如果说,陈寿写《三国志》,从正吏角度看,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三国史书,那么,裴松之所作的大量注文以及所引用的大量史料,就给后人打开了真正了解三国史实的全新的天地。

裴松之将自己比作画师作画、蜜蜂采蜜。确实,有了裴注,三国历史的色彩和味道显然醇厚得多了。

【五、裴松之注《三国志》】

裴松之补缺漏,备异闻,正其妄,加论辩,丰富和张大了《三国志》。

陈寿当年写《三国志》,所见史料有限,加上选用的框架结构的条件限制,使全书的内容显得不够充实。在以前的两部正史《史记》和《汉书》中,都有纪传以外的志和表,《三国志》没有志表,就是由于材料不足。

到了南朝宋时的元嘉年间,裴松之受命为《三国志》作注。此时距离陈寿死去已有130多年,东晋以后,有关三国的史料发现已经渐渐增多。裴松之于是“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利用广泛搜辑的史料,充实丰富陈寿的原著。

根据裴松之的《进书表》上所说,他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补缺漏。裴的原文是:“(陈)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这里的“毕取”二字,值得关注。裴注中引书时,有些都是较完整的取用的,不像别的人作注时往往零散切割。

第二,备异闻。裴指出:“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奉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不同的传事,不同的说法,让它们并存。

第三,正其妄。即所谓“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也就是说,陈寿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不合理的说法,对于这些都作了纠正。

第四,加论辩。裴指出:“时事当否及(陈)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读《三国志》的裴注,可以按裴松之如何加论辩这样一条线进行。单看凡有“臣松之以为”,“臣松之案”等起首的注文,可以得知裴松之的史识如何,对待史实的考辨功夫如何,等等。

例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曹操如何对待关羽的去留,裴松之有注,加以论辩,说道:“曹公知(关)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类似这种加以论辩的拄文有很多,值得读者仔细看阅并思考一番。由此可见,裴松之做《三国志》注时,除了增加大量重要史料,加以补缺,并存异闻之外,还在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上,用案语的方法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态度。这些思辨性的注文,正是裴松之对三国史事和三国人物的独特考察的结晶。

裴注所引的几百种史料,值得重视。

裴松之拄《三国志》问世后,当时就被称誉为“不朽”之作。三国史研究中,裴松之是一大功臣。

【六、裴注《三国志》印书有哪些?】

打开《三国志》第一篇的《武帝纪》,裴松之注所引的书,就有《曹瞒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还有王沈所撰的《魏书》等。无名氏的《曹瞒传》,王沈的《魏书》,还有许多别的书,都有着丰富而详细的材料。

裴松之引用众多书籍中的材料,文字总量要超过陈寿的《三国志》,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全面而且富有细节的宝贵资料。可以说,要没有裴注引用这么多材料的话,后人无从了解三国史事的那么多原原本本的生动故事,那么有益有趣的活灵活现的精彩细节。

裴松之堪称三国史的一大功臣。他作注时所引用的材料,其中很多后来被宋代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用编年形式,将陈寿原书和裴注所引史书,合并到了一起,作为较完整的史书传之后世。

那么,裴注引书有哪些呢?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陈寿写《三国志》时,已经问世的三国史书。例如:韦昭的《吴书》、王沈的《魏书》、谯周的《蜀本纪》等。

曹操、曹丕、曹植、王粲、陈琳等人的文章,还有钟会为其母所作传文,何劭为王弼所作传文,傅玄为马钧所作传文等等,这些都是当时人写的东西。陈寿应也看到过。但他可能因为写书的整体格局和文字简扼的需要。对许多材料未加选用。同时。也可能有些材料原本陈寿就未曾顾及。

第二,陈寿死后,直到裴拄的时候,其间相隔130多年。这期间,裴松之所见而陈寿无法得知的材料,如张瑶的《后汉纪》、虞溥的《江表传》、郭颁的《魏晋世语》等,加上魏晋以来的轶闻逸事,众多的人物别传和人物文集,裴往时都加以精心的钩沉。就是因为裴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给《三国志》增加了血肉。他的注才被后世重视。鲁迅曾称裴注与后来的平话,都为《三国演义》的加大推演力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小说史略》)

裴注引书究竟有多少种?清代考据家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十五中称,其引书共有140多种。现今流传广泛的《三国志》中华书局排印本,前有出版说明,称裴注引书多达210种。这种差异,可能因计算同一作者的不同书名所致。裴注引书,后来有许多均未能流传下来。裴注是唯一载体。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

三国故事自西晋时起就是热门话题。

同类推荐
  • 扬起生命的风帆

    扬起生命的风帆

    《原创阅读文库:扬起生命的风帆》收集了作者四十七篇精短小小说。这些小小说从众多角度和侧面,集中反映了社会上不同层面的鲜活事件和人物形象。作者通过真挚的语言、精巧的手笔,向人们热情地弘扬了真、善、美;用诙谐的风格、幽默的调侃,无情地鞭挞了假、恶、丑。书中的这些小小说,就像一串串玲珑剔透的小珍珠,当你欣赏她们时,你便可以从中吸取到生命中极其丰富的雨露甘泉;当你品味她们时,这些作品一定会令你的生活增添一道道迷人的斑斓色彩,从而使你的人生更加充盈目又精彩。
  • 诡案罪(全集)

    诡案罪(全集)

    致命的罪案,完美的推理;亲临犯罪现场,破解离奇悬案!染血的利刃,灼热的子弹,永远无法逃离的死亡噩梦。罪案连环,杀机重重,隐藏在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罪恶的双手尚未洗净,监牢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
  • 潜入地里

    潜入地里

    何葆国不是那种走红的作家,对他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好事,因为他可以更加从容不迫地打磨他的人物和故事。在他以闽西南士楼和闽南小城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灵动的气质,把历史和现实交织于一体,对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有着不平常的发现与书写,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有对百姓乡亲的大悲悯和大关怀,也有对人的尊严、诚信、彷徨等人性问题的强有力表现,凝重而轻盈的叙事风格,直达人物内心的幽微深处,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
  • 红酒半杯

    红酒半杯

    打工妹乔伊进城后一心想发迹,她凭着自己的美丽聪明周旋于男人之间,从而想跻身于白领和金领阶层。在雾城两位金领丽人的影响下,乔伊确信这年头女人的魅力是有限的,而威力是无边的,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要威力而不要魅力,而威力要靠自己的经济实力获得。然而,乔伊身上毕竟带着乡间的纯朴,这成了她前进中的制约,最终她被男人们挤出金领丽人的行列,于是雾城的人们在一个冬天的早晨获悉了一个打工妹自杀未遂的新闻……作者简洁明快的叙述,使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领略了城市白领和金领惊心魂的人生。
  •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走出大学校门的韩奕,怀着对爱情的执着,寻找她的初恋情人苏小然。而小然却在韩奕到来之后,郁郁冷淡。韩奕一度陷入了情感的迷茫漩涡中。然而曾经的刻骨铭心与不甘,使他想要走进小然的内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小然却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孤独的韩奕遇到了貌似小然的女子小允,直觉告诉韩奕,这个女子,可能与小然有关。而当小然真正出现的时候,一切已无法挽回,握着她的手,韩奕心如刀绞……这是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有爱情,友情,还有梦想。执着的韩奕,孤独的小然,刚烈的小九,腼腆的余可,纯真的小指……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快乐,疼痛,迷茫,忧伤,蜕变。然而,当青春落幕,曲终人散,才发现曾经的所有也不过是一片沧海。
热门推荐
  • 腹黑权少:独宠冒牌贵妻

    腹黑权少:独宠冒牌贵妻

    25年前,蜀省南下一对打工许家夫妻,在特区南港市医院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在护士给婴儿洗澡时候出错,把另一对在南港创业的萧家双胞胎女儿,换错了一个,这一下,改变了四个孩子的命运。打工许家夫妻回到了家乡,在社会的底层。创业夫妻萧家打拼发达,成了当代成功的富豪。25年后,萧家大女儿萧芸旅游时意外失事,暗恋她的市长陆乔怀疑另有隐情,在他遇到与萧芸十分相像的许云云时,为了查清萧芸的死因,设下圈套,让贫穷的许云云假装失忆,冒充萧芸,混进萧家。
  • 轮回圣世

    轮回圣世

    泷泽大陆,星海分隔,东方玄幻,西方神魔。位面之行,轮回重生。前世修仙,来世修魔。一切从新开始,新的身份,新的名字,新的修行。!@#$%^&*()_+东方绝世天才乱入西方魔法世界,绚丽魔法,凶猛魔兽,帝国征战,一次次险象环生,一次次绝地突破。重返巅峰造就七魔法师,位面危机,委以己任。法师之名,千载相传。
  • 天降杀手小姐:姐不是废柴

    天降杀手小姐:姐不是废柴

    她是21世纪孤狼组织中的顶级杀手之一,代号ks,却没想到穿越到了一个小孩身上,而且还走起了废柴流,你说什么?她是废物,无灵根?拜托,你是不是脑子有坑啊,姐这是传说中的什么系都可以修炼的天才啊!你说什么?她是废物,你才是天才?拜托,你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啊,你那叫天才,我看是天生的废材、天天被人踩吧!姐这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天才!你说什么?她没权势,没后台?拜托,你眼睛是不是瞎了啊,姐可是有后台的,至于什么具体的,快点给我点击【立即阅读】,然后再【加入书架】,至于其他的么……嘿嘿,你自己看着办吧。
  • 束缚,双面女王来临

    束缚,双面女王来临

    不想束缚,因为女王讨厌束缚,不想认输,因为女王是不会认输的,不想哭泣,因为女王是不许哭泣的,千金小姐的蜕变,双面女王的诞生,神秘而冷酷,这就是女王,最终,这位女王会在谁的怀中……
  • 女王成长攻略

    女王成长攻略

    一个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生,原本把人生计划好,上大学做米虫。天有不测风云,亲亲老妈当头给了她一棒,赶鸭子上架去做瓷砖销售员,美名其曰:一母传女业,二让你锻炼锻。炼天生孤僻的她,如何玩转人生的天堂。
  • 过日子的金点子:家居窍门篇

    过日子的金点子:家居窍门篇

    “过日子”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有时在各方面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过日子”的质量却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这差异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
  • 炼药笔记

    炼药笔记

    我的世界,一个不算是大型游戏,但总留下令人回味的记忆,我难忘那座山,那片天,那花丛,那个人。
  • 重生之女尊轻语

    重生之女尊轻语

    重生前:姓名:慕轻语,24岁,女,职业:星际第一女将军,机甲指挥官,精神力、体术双S级,性格:女王、外热内冷,不喜麻烦,适应能力超强。重生后:姓名:慕轻语,10岁,女,职业:逍遥王府世女,原主从小身体孱弱、性格暴躁,24岁的慕轻语重生后一路开启顺风顺水模式。一句话简介:慕轻语带着空间重生女尊世界(女尊男卑,男人生子,结局NP,不喜勿入!)
  • 继承者们的爱情:流星也有家

    继承者们的爱情:流星也有家

    她是被万千宠爱的热血霸气小公主,而她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灰姑娘。有着不同性格、经历、身世背景的纪艾棉和南月末两个女孩,机缘巧合下在8岁的时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纪艾棉一直帮助着南月末,希望出身不幸的南月末可以获得幸福。纪艾棉喜欢着华云娱乐的继承人言旬,南月末却在不知情下和言旬产生了感情。众星捧月长大的湛家少爷湛以泽喜欢纪艾棉,纪艾棉却因为湛以泽曾经让南月末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而始终无法原谅他,甚至为了报复他,险些酿成大祸。两个女孩无意闯进了言旬和湛以泽两个豪门之子的生活里,频频激起惊涛骇浪,而爱情之神却并不眷顾他们……
  • 谁动了我家的白菜

    谁动了我家的白菜

    文案一:爱凯集团的太子爷傅深南是高岭之花,然而许七七的妈妈改嫁之后,高岭之花就变成了许七七的哥哥。可是谁能告诉她,忠犬属性是怎么回事?说好的高岭之花呢?文案二:我特么把你当哥哥,你特么竟然想上我?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