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8700000017

第17章 演化三国(2)

早在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和关张,就分别作为智慧、勇猛的象征享誉天下。西晋初建,司马氏为祖宗歌功颂德,因而褒司马懿贬诸葛亮,如制作的庙堂诗《天命篇》:“我皇(司马懿)迈神武,执钺镇雍凉;亮乃畏天威,未战先仆僵。”(《晋书乐志下》)。然晋武帝司马睿亦十分欣赏诸葛亮一生从政忧勤之鞠躬尽瘁,于是命陈寿编撰《诸葛亮集》,有次还向诸葛亮的老部下,时为给事中的樊建询问诸葛亮的治国之术,并表示:“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汉晋春秋》)。东晋南北朝诸葛亮声名更盛,关于他的故事传说除了继续表现他的政绩,还增加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战胜强手的杰出军事才能;二是带有奇谲和怪异的色彩。当此之时,时人对诸葛亮的业绩大为欣赏,东晋名将桓温自喻是诸葛亮再生,前秦苻坚也以王猛比诸葛亮。诸葛亮始终是帝王追求的德臣,贤臣,能臣,将相群体学习的榜样,社会各阶层向往的好官、清官,是三国故事主心骨之一。

关羽、张飞作为三国第一流勇将。在三国时期已经有口皆碑,此后更成为后人崇拜的偶像,主帅激励部属的榜样,农耕社会领袖们找不到新的理念开导、启示将士,只能从已逝去的亡灵里寻找精神武器。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口特别在两晋南北朝武人盛行的战乱时代,四郊多垒,寻找、擢用关羽张飞式勇士尤为重要。在此期间,与《三国志》呼应的多家野史笔记,如《汉晋春秋》、《蜀记》等,多叙述此类人物的戎马生涯。诸如《三国志·蜀书》的《关羽传》、《张飞传》都是不满千字,几近于履历表的传记,如果没有后来裴松之的旁征博引,这两位勇士的事迹就要失色不少,更有甚者,如同书《赵云传》要不是裴注引用的无名氏《(赵)云别传》,以多于本传三倍字数详作介绍,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形象就要大打折扣。

两晋南北朝的野史笔记丰富多彩。如果说《三国志》为后来《三国演义》的创作形成,建构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骨架,那么这些野史笔记则是《三国演义》的血肉,从不同角度充实了故事细节,塑造了人物形象,使诸葛亮、关羽、张飞以及其他重要角色如曹操、孙权父子兄弟形貌、性格更加丰腴生动,成为数千年来广泛流传的经典。魏晋野史笔记真可谓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富矿。它为日后《三国演义》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从《世说新语》里找得“望梅止渴”、“曹操诈称梦中好杀人”、“杨修才思敏捷”、“曹植七步作诗”等故事;毛宗岗修订《三国志通俗演义》,又从中采撷“管宁割席”、“钟会‘汗不敢出’”之对、“邓艾‘凤兮风兮’”之语,为作品增添情趣,有助于突现人物性格风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过艺术加工过的《三国演义》有别于元杂剧和《说三分》、《三国志平话》等早期俗文学。

【八、唐宋说唱和元杂剧平话】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传说以及文人雅士的野史杂记里所蕴含的三国人物和故事经过沉淀,进入唐代后,被佛寺俗讲和市井演唱选为精彩题材,以招徕信徒和听众。这些故事确实能吸引官民大众。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即可窥一斑,

三国人物和故事影响面广,唐代许多诗人借以讽刺朝政,感叹身世,如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杜甫《蜀相》,刘禹锡《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温庭筠《过陈琳墓》、《蔡中郎坟》和李商隐、罗隐的《筹笔驿》。此外,还出现专写三国人事的诗人孙元晏、胡曾。这些诗人的佳作多为元明杂剧以至《三国演义》采用,成为三国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说唱三国尤盛。

两宋说唱艺人多集中于大都会,如北宋的汴京(开封),南宋的临安。艺人说唱故事的场所名曰“瓦舍”。据高承《事物纪原》称:(北宋)仁宗时,市人有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卷九)苏轼亦言:“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意林》)要说有名的,就是开封艺人霍四究的“说三分”。“说三分”,就是“说三国”。可惜宋人的这都“说三分”话本已失传。现存的一部“说三国”文本,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为元刻本《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它与《三国志平话》一脉相承。

两宋时期,说三国颇为流行,可谓百花齐放,见有元王圻《虎牢关》诗:“君不见《三分书》里说虎牢,曾使战骨如山高。”(《伊宾集》)此诗故事不见于《三分事略》,当又是另种“说三分”版本。

宋元艺人整理说唱底本,推出了不少有文字记录的话本,其中有一本留传至今,即元至治年间(1321—1323)间,福建虞氏刻本《三国志平话》。

当时三国故事陡然走红,《五代史平话·梁史平话》还编造了汉初韩信、彭越和陈稀与刘邦因果报,三人投胎为曹操、孙权和刘备,“这三个分了他的天下”。

《三国史平话》有八万字,分三卷,虽然写的是三国,但它在南宋理学影响下,主要以叙述刘备,诸葛亮和蜀汉兴亡为主线。且编进不少远离史事的虚构情节和人物。

宋元说唱艺人讲三国史,瓦台游艺场常见的皮影戏、傀儡戏、南戏和院本,也多以三国故事为题材。据今人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宋元南戏搬演三国故事的剧作可考者有四种;傅惜华汇录《元代杂剧全目》可考见的有四十三种。这些剧作也和平话一样,有源于史书的,也有采撷野史笔记、民间传说,自己创作的。其中有些剧作为《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采用;有些剧作,不见于《三国志平话》,而为《三国演义》采用,当然也有若干,不为《三国演义》采用。这些剧本有的失传了,也有的保留至今,如《黄鹤楼》,这些剧作借助不同时代的舞台,强化了历代观众对三国故事的兴味,使三国故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九、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大典。它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历经一千余年去芜存菁形成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中国人不知道三国故事的,是不多的。不论识字与否,人们都能从读三国书、听三国评书,看三国戏,瞻仰三国图像或赶关帝庙庙会等渠道获得有关三国故事的丰富信息。

三国故事源远流长,经罗贯中汇总、创作和罗贯中以后的毛纶、毛宗岗父子的增删、修订,终于出现了这部不朽之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明代十分盛行,被誉为长篇小说“四大奇书”之一,另外三部是《水浒》、《西游记》和《金瓶梅》。“四大奇书”中,《三国演义》的读者、听众最多,各种书刻版本亦最多。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三个“第一”:

§§§第一部 长篇小说;

§§§第一部 章回小说·

§§§第一部 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诞生后,不胫而走,朝野上下,诵读成风。那时候,民间普通百姓有书之家。常备有两种书,一种是每年得更换的历本,一种就是《三国演义》。清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将很多小说作为禁书销毁,如“诲盗”的《水浒传》、《说唐全传》,“诲淫”的《金瓶梅》、《红楼梦》,而《三国演义》却从未遭禁,且还作为蒙学教材取其中段落教读,如孔融让梨、陆绩怀橘。

因为《三国演义》颇受朝野上下欢迎,有明一朝坊间书商为了获利,镌刻不可胜数。明代以后,虽经战火,书版多有损失,但留存至今尚有二十七种刻本。其中刻印在书上的正式名称至少有八种:

(一)《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清以此书名为最多,明嘉靖本仅在“演义”前冠以“通俗”二字,其他版本则常在“三国志”前,另加“新刻”、“新刊”、“校正”、“古本”、“京本”、“圈点”等字样,这些大都为书坊招徕生意之作。

(二)《三国志传》。大都为福建建阳刻本。

(三)《三国志史传》。为福建刻本,分别有王泗源、叶逢春的刻本。

(四)《三国全传》。为福建刻本,为《三国志传》旁支。有熊清波刻本传世。

(五)《三国志》。都是所谓“批评”本。共有四种;李卓吾评本、钟伯敬评本、李笠翁(李渔)评本和毛宗岗评本。

(六)《四大奇书第一种》。即毛本最早版本,清康熙年间的醉耕堂刊奉。

(七)《第一才子书》。始于李笠翁(李渔)评本。在毛本原稿未刊版之前,金圣叹加以序言,内称,“而今而后,知第一才子之目,又果在三国也。”故名。

(八)《三国演义》)。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毛本为据,参考嘉靖罗本,作了校订、整理,取名为《三国演义》。此书一度曾被删去正文中所引用“后人有诗叹曰”的诗句。1953年,经毛泽东指出,“这不行,要恢复齐全”。此版本就此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的通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书名亦就涵盖了过去的所有品种的“演义”。

《三国演义》的原作者是罗贯中。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时的乎话杂剧大家。据传他还创作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以及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全传》。迄今为止,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籍贯等问题,学界尚无定论。其中仅籍贯就有太原说、钱塘说,东平(东原)说,慈溪说和庐陵说,近年还有山西清徐说,等等。有此多说,正说明罗贯中创作活动,所经过的地区之广;何况他又是民间艺人,没有社会地位,更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因而才会有诸多争论。但罗贯中原著《三国演义》那是没有争议的。笔者也认同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甚至还可将他卒年延伸至明永乐年间,有如书中出现的只有明朝才有的火器,罗贯中编造的丁管佩匕首刺董卓的故事,酷似移植明初建文帝旧臣刺燕王朱棣一事;赤壁之战,周瑜小船破曹操大船,又像是参照朱元璋郡阳湖破陈友谅水军事。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抓住了儒家民本理念,通过东汉轰亡、三国兴起,天下归晋,着意于写人心、人才和谋略三个要素。“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一,罗贯中通过此文抒发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功业意识和贤人政治观,抨击了夸夸其谈,墨守成规的“小人之儒”。罗贯中生前是否有《三国滇义》刻印,尚未可知。现在学界多认为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志演义》)是最接近原著、或者就是原著。

嘉靖本为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每卷十则,各则皆为七字标题。题署为:“晋乎阳侯(相)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开卷有明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和明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由此后来上海商务印馆影印本,曾误识为弘治刻本,推出书名为《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商务出版的底本乃据嘉靖本覆刻,而在197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奉,和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标点排印本,所用底本乃嘉靖本的初刻本。两种刻本如作比较,若干文字和细节亦有歧异处,如《五泉山关公显圣》(卷十六第三则),虽都写关羽之死,却有避讳与否之别。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比较详细地写了关羽被擒和被杀的过程。而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均抹去了,仅剩:兄见空中有人喊“玉帝有诏”云云,于是关羽“父子归神”。

【十、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三国演义》】

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是清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评改本》,简称“毛本”。

毛纶系明末清初长洲(江苏苏州)人,没有功名,中年后双目失明,从清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评点《三国演义》。由于对某些明版本(如叶昼伪托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不满,他重新校正文字、“条分节解”(作夹批),为各卷作总评,后其子毛宗岗继续校订、加工并定稿。

今知毛本《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醉耕堂精刻本。当时毛宗岗还在世(毛宗岗约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死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后)。开始他取名为《四大奇书第一种》(又作《古本三国志四大奇书第一种》)。

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是从“尊刘抑曹”的正统理念出发的。这在《读三国志》篇首就指出:“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

由此为基点,毛本《三国演义》于修改中树立以刘备为标志的汉家正统,处处倾斜于蜀汉王朝,特别是在褒贬人物方面,大肆歌颂刘备为首的蜀汉君臣,对待曹操集团则常作抨击,抒发了他们所执持的儒家民本理念。

和罗贯中的各家明版本《三国演义》对照,毛本评改大概有六个方面:

(一)修订文辞。此乃毛本修改致力最重处。他们对全书文字精琢细磨地加工、润饰,删去了若干繁冗复沓,龃龉不通处,力图达到语言规范、简明、流畅。

(二)修改情节。毛本据尊刘贬曹理念对旧本作了大量修改。鲁迅将它概括为:“一日改,如旧奉第百五十九《废献帝曹丕篡汉》本言曹后助兄斥献帝,毛本则云助汉而斥丕。二日增,如第百六十七回《先主夜走白帝域》本不涉孙夫人,毛本则云‘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兵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三日削,如第二百五回《孔明火烧木栅寨》本有孔明烧司马懿于上方谷时,欲并烧魏延,第二百三十四回《诸葛瞻大战邓艾》有艾贻书劝降,瞻览毕孤疑,其子尚洁责之,乃决死战,而毛本皆无有。”(《中国小说史略》)这些修改,有的使作品情节符合史书(如曹后助汉,见《后汉书·后妃传》,诸葛瞻死战(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的使人物性格统一(如孙夫人故事)。还有的增强了人物形象生动性和作品趣味性,如关羽秉烛达旦。管宁割席分坐。曹操分香卖履,以及诸葛亮夫人之才,郑康成侍婢之慧,邓艾凤兮之对,钟会不汗之答,杜预《左传》之癖。

(三)整顿回目。明版《三国演义》原为二百四十回(“二百四十则”),毛本将其井为一百二十回,井将合并的上下两回标题作了加工,使之对偶

(四)削除论赞。明版有许多抄录它书的论、赞、评,繁琐拖沓,多被删除。如明版卷二十《孔明秋风五丈原》写诸葛亮逝世,引用陈寿评,杨戏赞等多篇。

(五)改换诗文。明版引录录诗文,多为浅俗、累赘之语,了无点睛味,毛本一概删除,如在第十一回、十二回订正时,就将原有的“铁戟双提八十斤”,“天下瓜分汉欲亡”和“徐州太守陶恭祖”删除了。也有的在删除后,做适当的增添,如在第八十五回就刘备之死,删除了明版的“日暮乾坤易动摇”、“大厦将倾一木扶”两首,而换上杜甫七律《咏怀古迹》。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六)重作点评。此为毛本最用心处,字散多达二十几万字。因而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沈伯俊教授以为,毛本此作,在《三国演义》的研究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同类推荐
  • 阴阳师·泷夜叉姬

    阴阳师·泷夜叉姬

    平安时代,百鬼夜行。朝中要臣怪病缠身,孕妇频频遭袭,神秘女子驾着巨型蜘蛛出没于黑夜。不可思议的怪事陆续发生,阴阳师安倍晴明与武士源博雅也被卷入旋涡中央。这桩桩件件异事背后,竟指向一出惊天阴谋……
  • 每个人都有秘密

    每个人都有秘密

    本书讲述了一桩意外死亡案件。李响意外死于家中,在警方走访寻找线索的同时,李响的一众“好友”个个心惊胆战,阵脚大乱。有李响最好的哥们儿夫妻俩,有李响的现任女友以及女友的前夫,有前同事,有朋友的朋友……每个人似乎都有下毒的动机,但每个人都不在场的证据。凶手就在其中吗?还是说是他们集体毒杀了李响?整个故事围绕着李响的朋友们展开,有时候你认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不见得是真心对你,而对你恨之入骨的人却不见得真心想害你。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处理不善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一切看似都是偶然的发生,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蝴蝶效应。
  • 东线

    东线

    本书描写的是发生在朝鲜战场的故事。小说描写了我军指战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在朝鲜战场的东线,尚志英带领他的战士们正迎接敌人的到来。本书所描写的战争场面气势宏大,刻画人物的心理过程细腻深刻。在敌人和我军的一次次交锋中展现了我军战士的大无畏的精神。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新派历史小说名家,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同期于天涯社区一战成名,出版有《流血的仕途》、《嗜血的皇冠》等历史畅销佳作。《流血的仕途》于2007年7月首版推出仅四个月后,即达四十万册惊人销量,斩获中国书业评选的“2007最受读者欢迎历史小说”殊荣。五年来,《流血的仕途》创下畅销百万套的市场佳绩,反响巨大。
  • 灵魂商铺

    灵魂商铺

    本书讲述罹患绝症的落魄青年易辰续命救母,在做出自杀给家里留下赔偿金的决定之后,受到一个算命先生的指引,进入了“灵魂商铺”。商铺魂主给了他一把具有神秘力量的刀。在他从刀中获得力量之后,结识了同样有着通灵能力的唐馨和寻宝人舜夏,并在古墓中让一个汉代将军的灵魂寄宿在刀中。而三人却被一种看似“命运”的东西一步步引诱着走到了封灵台之上。
热门推荐
  • 无仙说

    无仙说

    争渡争渡,一钵黄土。葬了仙,血染天。从此世上再无仙,何处归途。无路无路,万灵恸哭。现代少年穿越修仙世界,以体弱之躯踏上修仙路,不为成仙求长生,只欲守护红尘人,一步步解开世上无仙的大秘。
  • 狂战魔尊

    狂战魔尊

    陨落的天才,尘封的武魂,被耻笑的废物,绝世的奇遇,造就了之后君临天下的、所向披靡的、天下无敌的武神,绝世超级系统从天而降,大波大波的神器席卷而来,大波大波的妹纸投怀送抱……玛德点进来,你还不看吗?右下角点击加入书架,谢。欢迎加入魔界武神书友群,群号码:145694260
  • 西红柿的奇遇记

    西红柿的奇遇记

    每个人都会期待平凡的生活中遇到一个不平凡的人,发生一些奇妙的事。也不知幸与不幸,这位爱吃胡萝卜的西红柿,遇到一个叫做纪西元的奇男子之后,透明的平淡生活中吹出了七彩泡泡。拾回了那些早已抛弃的感情,从悲伤中拯救了最本真的灵魂,两个人一起快快乐乐地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探究下去。然而,故事的发展总是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第一章从咖啡馆的故事说起,这是二人相识的地方。一枚称为“白菜”的珍贵婚戒丢失,为何又莫名出现?是谁偷走又是谁找回?敬请期待,西红柿的奇遇记。
  • 侧影天蝎转身摩羯座

    侧影天蝎转身摩羯座

    白小米是个自卑的女孩,直到某天,一个美丽的姑娘找上门来……让自己有了复仇的机会,失败又失败。“千向韩,你滚!”她满脸泪水。“好好好,我滚,但是要带你一起滚。”他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是不是,一个孽缘,还是,月老开玩笑,牵错了红线?
  • 穿越之绝色三妃

    穿越之绝色三妃

    慕容华“嘿!听说有个地方特别神奇,那边的人穿的都是古装,空调、冰箱、电脑样样没有,要啥没啥。”云菲“哇塞!那不就是活生生的古代嘛!?想不到21世纪还有这样的地方!”云冰“Ohmygod!我的论文就写这个了,那些老古董就等着接招吧!”但是......这不是'好像'古代,这就是古代啊!!!谁来告诉我这些妖孽都是谁!?啊啊啊!!不要抢我闺蜜!
  • 三天五界

    三天五界

    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普通青年。托关系进了父亲朋友在莫斯科郊区开的一家小旅店,可这旅店内部怎么和从外面看上去不太一样呢……无上、无尽、无量天?生,死,神,魔,地?什么鬼?
  • 五国战纪

    五国战纪

    一块原始大陆,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因误将日月神镜摔落至此,形成了五块新的大陆,同时也孕育出五种不同的文明。为了生存和利益,五个不同种族在此上演的纷争史诗。
  • 斩灵的怪咖

    斩灵的怪咖

    鬼怪横行,匹夫有责。逃出冥界大门的恶灵作祟人间,斩灵于无形的斩灵者纷纷出现。千万分之一的机率被白凌遇到,千年前消失在神话故事里的莫言出现。白凌手持干将剑,与恶灵不战不酣。
  • 三世,轮回

    三世,轮回

    神秘的第一世,诡异的第二世,混乱的第三世,这其中,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惊天大阴谋?修炼成荣耀王者称霸世界?找到混沌古种重建天庭?红尘成仙逍遥于天地?不,我的梦想只是赚够买冰糖葫芦的工资,上一回黄金领个黄色皮肤,最后在大街上收收社保……可谁知,某天脚底一滑走进一扇门,成为了这乱世之中拯救世界的悲催主角……
  •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在《光光头赵华童话系列:开元通宝》中,先是叙述了一些个人之间的恩怨,随即便放大到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矛盾,最后再放大到宇宙中不同文明的冲突。也许在作者看来,所有这些矛盾与冲突,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在的相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