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04

第4章 屈原与楚辞

屈原其人

《诗经》的时代,是一个诗人无名的时代。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国终于出现了第一个大诗人屈原。屈原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43年(另一种说法是公元前353年)的楚国,比孟子和庄子略晚。中国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出现宫廷御用文人以前,没有以写作为业的专门的文学家,屈原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家,不过他留下了二十多首诗作,其中的《离骚》、《天问》是几百句的长诗,涉及的内容从天地万物到人世政治,十分广泛。一般都把屈原当作楚辞的首创者,后继者有宋玉等人。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也就是说,楚辞是具有很强地域色彩的诗歌,是用楚国方言写作的,而且还能用楚国音乐诵唱。当然楚辞的一些用词在全国是通用的,特别是作为楚辞重要特征的“兮”字,在《诗经》的“雅”、“颂”和“国风”中都已经出现了。

《天问图》屈原是楚辞的首创者,指的是他在总结楚国民间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再创造。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不过他一生坎坷,曾做过楚国的高官,一度还颇得楚怀王的信赖,但“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最终自沉而死。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群雄并起,秦国和楚国是最强劲的对手。屈原把秦国视为“虎狼之国”,但他的识见,使楚国上层的亲秦派视他为眼中钉,因此屈原屡受诽谤,为楚怀王所疏远,被迫离开楚都,“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后来他一度重回楚国故都,那是在楚国受到秦国攻击的危急时刻,他被派往齐国成功搬来救兵解围,回国之后任三闾大夫,主持了为在秦楚大战中死难的数万将士举行的盛大的招魂仪式,并作有《招魂》一诗。秦国与楚国联姻,怀王的幼子子兰以“奈何绝秦欢”为由,坚持要楚怀王去秦国,屈原坚决反对。楚怀王此去果然被囚,竟客死于秦。秦军连年压境,屈原怒诟公子子兰之不智,得罪了子兰。继位的顷襄王是子兰的哥哥,子兰通过上官大夫进谗言奏效,屈原此次被顷襄王放逐到更远的地方。屈原在外流放多年,对楚国尚心存一线希望,直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陷了楚国的首都,此后,又一步一步地南移,在公元前277年逼近了屈原的流放地。屈原涉江过水,退了又退,最后到达了长江东北的汨罗江。此时楚国大势已去,最终难逃被秦国吞并的命运。屈原不愿当俘虏,对楚国也彻底绝望,于极度悲愤中投入汨罗江自尽而亡。楚国人都知道使得楚怀王客死异国的是公子子兰,而遭到放逐的却是屈原楚国为秦所逼,而屈原曾是最早洞察了秦国野心并提出警示的人,因此国人都为他鸣不平,同情他的遭遇。屈原投江的日子是农历五月五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这一天都举行划龙舟比赛,并包好粽子投放到江中供屈原的冤魂食用。以后这一天就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节日一—端午节。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大诗人,他的爱国情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追求、直道而行的人生信念,都给中国文人以巨大的影响。

《离骚》

屈原一生作品丰富,《离骚》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离骚》是长篇抒情诗,共有三百七十二句。“离骚”的“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忧愁,“离骚”就是“遇到忧愁之事”。《离骚》塑造了一个出身高贵、人格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情主人公“朕”(“朕”就是“我”的意思,“朕”这一人称代词在先秦并不专属于君王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高阳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孙子,可见诗人血统之“高贵”。诗人“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所饮所食为高洁象征的木兰秋菊,但诗人所处的却是一个“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的时代,“众皆兢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通常的情况是“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兢周容以为度”。屈原所提的“党人”、“众人”都是针对拥有权势而又贪婪无耻的贵族及其子弟而言的,说到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在他的诗中使用的是“民”这一词,他最著名的诗句之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即表达了对楚国国势艰危、民生艰难的深切的哀愁和关怀。

屈原在《离骚》当中提出了几条自己可以走的道路,并且通过几组人物的对话关系来表现。女媭娓娓劝说,既然别人并不体察他的忧国忧民之心,那么何必如此自苦,独异于众人,受众人排挤,但屈原还是执意直道而行,“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即使最后“伏清白以死直兮”,也无怨无悔。在流浪途中,他试图从灵氛的占卜中获得一点启示,灵氛说出了“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劝他离开自己的祖国,但屈原是楚国贵族,和楚国同姓,他合不得离开。所以此时他要求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漫漫长路的尽头却也就是死所。楚辞

在屈原写作的时代,他的作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到了西汉,先是司马迁,后来是刘向,才把屈原及其后继者的作品统称为“楚辞”。楚辞诞生于散文高度发达的战国时代,受自由奔放的散文风气的影响,突破了《诗经》短章复沓的形式,句式变化繁多,诗歌内部情绪紧张激烈,多有如江水之滔滔的追问或自我审视。因此诗篇往往波澜起伏、气象万千。在诗经里“兮”字很常见,但多是四言体的,也就是由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而楚辞则灵活得多,诗句的字数增至五字或更多,由于不愿囿于四言的格式,但其他格式尚未形成,所以楚辞就加进“兮”字来调整节奏,一般诗句的节奏是“三”“三”兮“三”“三”,如前面举例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三三节奏的。

楚辞还广泛使用对偶句,《诗经》中对偶句并不常见,而南方民歌当中对偶的形式本来就比较常见,像《越人歌》中有“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的对偶,《孺子歌》则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而屈原在他的创作中使用对偶句就更为普遍,《九歌·少司命》当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是对偶名句。

楚辞的风格集华丽与质朴于一身。屈原所作楚辞词章华美,而且是他首创用香花美草自比、比人,用植物来象征人的精神品格。同时楚辞的基本品格却又是刚劲坚直的,这种基本品格以诗人的忧国忧民为底子,以他的自我持守为依托。

在《离骚》的开篇,诗人的形象就是一个披香草、佩秋兰的抒情主人公:“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职掌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宗族事务并负责督导这三姓的子弟,也就是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他在《离骚》当中曾经写道:

拿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在这里,屈原是一个园丁的形象,他种植兰蕙等香花美草,把贵族子弟比作“杜衡与芳芷”等,对他们寄以厚望,希望他们“枝叶峻茂”之后能有所作为。但是屈原后来却失望了:“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由此,他“哀众芳之芜秽”。

屈原的诗歌中还出现大量的美人形象,大多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当然历来的解释不同,有人认为美人是屈原自比,将君王比为夫,君臣关系类于夫妇关系;也有人认为美人有时指屈原,有时指楚国国王:

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以容颜易逝的美人自比,担心为君王所不用;如美人为国王,则是担心他年华逝去还无所作为。

屈原的诗作也触及到宇宙意识,他的诗篇《天问》是对宇宙万物,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问难,发问既天真又智慧。《天问》提出的问题共有一百七十多个,其中有类似这样的问题: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滋何功,孰初做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他的提问大致的意思是说:阴、阳、天三者结合在一起,究竟是先有阴阳的变化然后才有天呢,还是先有天然后才有阴阳的变化呢?天有九层,是谁把它安排成这样的?这是何等伟大的功劳,是谁最初开始营作的呢?天空不停地旋转,旋转的枢纽在哪里连结?天的顶端又往哪里安放?支撑地面和天空的八根大柱在什么地方?地面既然有八根柱子支撑,为什么东南方有一部分的塌陷?

屈原所作“楚辞”,与《诗经》相比,形态和诗思大有不同。《诗经》朴质、天真,楚辞华富、驳杂,“其思甚幻,其文甚丽”;《诗经》的风格“温柔敦厚”,而屈原作品“凭心而言,不遵矩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所以后世奉诗教为正宗的,对楚辞常有訾议,但楚辞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影响,实际上是超过《诗经》的。屈原身处散文高度发达的战国时代,他的诗歌语言接受过散文化的洗礼,但又朝着诗化的方向作了更多的努力。屈原所作楚辞,几乎句句用韵,又多用排偶,这都是中国诗歌此后基本的路数;《诗经》多四言诗句,以二字节奏为基本形式,屈原楚辞开创的三字节奏的诗歌写作体式,为中国后来的五七言开辟了“三字节奏”的道路,影响中国诗歌此后一千多年的路向。屈原楚辞各篇或“朗丽以哀志”,或“绮靡以伤情”,或“瑰诡而慧巧”,或“耀艳而深华”,“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楚辞的“浪漫主义”与《庄子》有相近处,但庄子认为“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遂陷入虚无主义;而屈原则沉郁执著,最后甚至以生命殉自己的信念,是以生命、情感和文采“自铸伟辞”。此后中国诗人如李白,如苏轼,其实都是屈原的异代传人。

同类推荐
  • 设计改变生活

    设计改变生活

    设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生动有趣、丰富惬意,它时不时地把你卷入一个潮流中,再把你拉出来,推向另一个潮流。千万不要以为,是你选择了设计,其实,是设计选择了你。设计左右着大众的审美,甚至左右着人们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具体选择。设计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的改变,它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那些不易察觉的、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作者用活泼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阐释生活中的设计奥秘,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让你更贴近设计以人为本的实质。
  • 意大利美术史话

    意大利美术史话

    本书为中国学者研究外国美术的重要成果,分国介绍美术史,此书主要介绍了意大利的美术历史。
  • 静观的艺术

    静观的艺术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静观的基本概念、静观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静观与其修炼方法的关系、我们的静观的特点、先天本我和后天自我、观念、意愿、意象、给没有修炼意识的朋友们的话等。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热门推荐
  • 逝过的那些青春

    逝过的那些青春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女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遇到校园中两个极品美男所发生的爱情故事。男一江昊天自从被自己喜欢的女生利用之后就不再相信爱情,强迫自己成为花心的人。直到遇到女主人公苏小颜本想轻松“搞定”她,却不料自己竟然喜欢上了她!男二许子安则从一开始就把苏小颜误认成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秦小嫣,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通过与他们慢慢的接触之后,苏小颜才发现自己早已心有所属...
  •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妃狠彪悍之妖孽夫君请接招

    狂妃狠彪悍之妖孽夫君请接招

    她本是家族的千金,却应女儿身被无情抛弃,从而遇到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命运的机会,待到归来之时却应背叛而死,异世重生,获得废物之称被迫来到边疆,直到15岁时……他魔界至尊魔主,至高无上的身份,只应因万年前的惊鸿一瞥,毅然跳小轮回池只为找到她……(本文轻松搞笑,完美大结局,无小三,一对一女强男更强)
  • 上古世纪之天选者

    上古世纪之天选者

    根据2015的第三代网游上古世纪改变的全息网游——新上古世纪,带领你们再次走进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上古世纪大陆。然而再次降临这个大陆会有什么的变化呢?一切精彩尽在本书。
  • 无限恶魔

    无限恶魔

    被逼绝境的少年叶凡,不甘爱人已死,不甘备受打压,不甘于世界的所有。邪魅的紫瞳有着什么秘密。自己的身世到底是什么?这到底是一个巨大的坑还是一个长长的楼梯。生死之间,是那可以让人觉醒的危机。少年凭自己的实力在无限空间之中打出了一片江山。醉卧美人膝,面对种种威胁,叶凡拿起手中的死神镰刀收割着轮回者的生命。
  • 至尊狂女:王爷的冷妃

    至尊狂女:王爷的冷妃

    今生,错失良机,无缘救他;错入时空,巧遇前世的他,一定要竭尽所能地救活他;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他的心,我该如何捕捉;我又该怎样,忘却前世的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极品女上司

    我的极品女上司

    作为一名职场小油条其实很倒霉工作三年有余经验技巧绰绰有余但是—倒霉的是—工作生活中专招各种虫子和各种极品女上司大公司中人事岗位的成长养成记部门间的内部争斗跨部门的协调努力完成各种任务拍平各种麻烦搞定上司!搞定平级!搞定下属腹黑女主的工作就这样拉开序幕
  • 宠妻成后:陛下,请止步

    宠妻成后:陛下,请止步

    九世轮回成就天眼之谜。他一国之君,野心勃勃,心狠手辣却永远笑脸迎人过着卑躬屈膝的生活。她一国王爷之女却过着小心翼翼东躲西藏,处处被人追杀的乞丐日子。他们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必然?她开启轮回之眼之时,他走向巅峰之路之初。“景慕雅,你只是朕手中的一颗棋子。"”是,我只是你手中的一颗棋子。“一起来见证他们的逆袭之路吧【故事纯属虚构】
  • 学生与僵尸

    学生与僵尸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僵尸真的存在呢?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需要与恶势力抗争,你会逃避,还是战斗?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事情的原委是那样的简单,你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吗?
  • 元气之火

    元气之火

    【火爆新书】力大无穷的紫睛夔牛、振翅万里的血兽飞廉、毁天灭地的乌鲲……一段大气磅礴的远古传说。—————————————————洪荒亿万年后,诸神远去,凡人吸收元气,强大自身。一位杀手穿越乾元大陆,开始与神魔和命运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