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机遇,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但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摩意,就是揣摩他人的意图顺而从之。要学会准确地把握住对方内心的想法,把自己从虚假的迷雾中解救出来根据其心理性状的外在表现,采取对策,以便能够驾驭对方。
【原文】
摩①者,揣之术也。内符②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③匿端,隐貌逃情④,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⑤,而人不知;主兵日胜⑥,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⑦,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⑧,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注释】
①摩:此处意为试探、诱动之意。
②内符:内,指内心情感活动;符,指内情的外在表现。内符指情欲活动在内,符验就表现在外。
③窌:地窖。
④隐貌逃情:隐去形貌,不让真情外露。
⑤主事日成:所主持的事情进行顺利,日渐成功。
⑥主兵日胜:所指挥的军队每天打胜仗。
⑦道之:当做应走的道路来跟从他。
⑧几者不晚:见机行事、通晓机理的人,不会错失良机。几,通“机”。机会。
【译文】
所谓“摩”是一种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内心的情感变化及其表现是揣测的主要对象。进行“揣摩”时,需要掌握“揣摩”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却是隐而不现,在隐秘中进行的。这就得适当地去揣测、体会,然后,根据对方欲望投其所好进行揣摩、测探,其中的奥秘就会通过外部形象表现出来,内外必然呼应。内在的感情要表现出来,必然要有所作为,这就是“摩意”的作用了。因此,在“揣摩”之后,要适当地离开对方,像把地窖盖上一样,把自己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回避实情,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的这件事。这样,办成了事,却不会留祸患。在此处“揣摩”对方,对方一定会有所反应;对方听从响应我们的安排,这样,则办事无所不成。
古代善于“摩”的人,就像拿着钓钩到水潭边上去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无需声张,悄然等待,就一定可以钓到鱼。所以说,主持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却没有被人察觉;主持的军队日益压倒敌军,却没人感到恐惧,才是高明的。圣人谋划什么行动总是在隐秘之中进行的,像神道般玄妙,所以被称为“神”;而办事成功,昭然若揭,都显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被称为“明”。所以说“主事日成”的人是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享受到这些好处,由于他们在暗中积累善行。老百姓生活在善政中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不知道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因而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把“这样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政治家奉若“神明”。那些领兵打仗每次都能取得胜利的人,是指经常能战胜于无形之中,不去争城夺地,不消耗人力物力,就能取胜。老百姓也不知道为何敌国臣服,也不知道恐惧战争。为此,普天下都把他们当做神明。
在实施“摩”时,有用平和的方式进言的,有用正义的言词去责难的,有用声色娱乐去讨好的,有用愤怒之情激励的,有用声威名望加以威吓的,有用威胁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之举感化的,有用自身信誉担保说服的,有用各种利害诱惑的,有用谦卑恭顺去迎合讨好的。平和就是指宁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干净,信誉就是清明,利益就是求取,谦卑就是谄媚。所以,圣人所施用的“摩意”之术,平常人也都可以具有,然而没有能运用成功的,那是因为他们运用不当。
因此,谋划策略,最难做到的就是周到缜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主张;主持事情,最困难的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三个方面只有通过摩才能做到。所以说谋划必须周到缜密;游说要选择与自己观点相通的对象。所以说,结交要亲密无间,办事情要稳健,无懈可击。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成功,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所以说只有客观规律、行动方法以及天时三者相偶合,互相依附,功业才能达到成功。进行游说的人,要让人能听信,必须使自己的说辞既合于情理,又与对方情意相合。所以说情理意相合才会有人听从、采纳。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属性。好比抱着柴草向烈火走去,干燥的柴草就首先着火燃烧;往平地上倒水,低洼的地方就要先注满水。这些现象就是各类相同的事物必有相同的性质相适应。对于情势,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应是这样的。这就是“内符”与“外摩”的相适应的道理。所以说按照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施“摩意”之术,哪有不产生呼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欲望而施行“摩意”之术,哪有不被听者接纳的呢?所以说,只有圣人最能实行揣摩之术。大凡通晓机微变化之势的人都会把握好时机,即使有成绩也不要停止,天长日久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取得最后的成功。
【智解之一】
声东击西 谋阴为阳
鬼谷子讲:“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圣智之人做事,靠的是足智多谋,在暗地里把一切策划好,把一切都预料到,让别人按照自己的谋略去做事,甚至中了自己的圈套,还茫然不知。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声东而击西是迷惑对手的良方。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我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成者为王败者寇是刀戟铸成的历史,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战役都是采用的声东击西之谋。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让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以为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于是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只好撤兵。班超正是凭借自己的计谋,使敌人摸不着头绪而克敌制胜。
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统治数十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立志收复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要占领台湾岛,赶走殖民军,必须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郑成功亲自寻访熟悉地势的当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攻南航道,这条道港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又较易登陆。荷兰殖民军在此设有重兵,工事坚固,炮台密集,对准海面。另一条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门。但是这条航道海水很浅,礁石密布,航道狭窄。殖民军还故意凿沉一些船只,阻塞航道。他们认为这里无法登陆,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郑成功又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大船。于是决定趁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城。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装作从南航道进攻。荷兰殖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南航道。而北航道上却一片沉寂。当郑成功的少许部队和殖民军在南航道激战正酣之际,郑成功却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率领主力战舰,人不知,鬼不觉,乘海水涨潮时迅速登上鹿耳门,守军从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郑成功乘胜进兵,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军狼狈逃窜,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突破一点,带动全面,寸土之上可以建天堂。”声东击西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迷惑敌人,隐藏实力,从而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的死穴,使敌方全面崩溃。在临场战斗中,声东击西计实施的关键,必须看对手的意志是否混乱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敌方已经混乱,我方就能够获胜;敌方没有混乱,我方如果强行行动,就会自取败亡。所以声东击西计是一个险策。在实施这个计谋的时候,临场的判断是极为重要的,一旦被对方所迷惑,就极有可能落入对方的圈套中,造成本方全军覆灭的灾难性后果。比如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西汉七国之乱时,周亚夫与吴王军作战时,吴王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对方计谋,意识到对方意在攻取西北角,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王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王军无功而返。由于实施此计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在实战中要注意观察对方是否被我方调动,是否不能自我控制。当对方没有在我想要其处于的位置时,要调动敌方;当对方正好在我想要其处于的位置时,要稳住对方,然后才可以声东而击西。
弱者与强者对垒时,最常用的战术就是“声东击西”。强者喜欢打阵地战,硬弓硬马,列阵而战。而弱者因为步伐灵活,在运动中寻觅战机,常常能够以弱胜强。“四渡赤水”就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典范之作。这一战术用之于商场,又该如何操作呢?2000年我国的微波炉市场上,正当LG与格兰仕打得不亦乐乎、无人能撼动格兰仕市场霸主地位之时,与格兰仕同处广东顺德的美的集团,却挟资金、渠道、研发上的优势发难,一举杀入微波炉市场。美的的自信在于:首先,它有空调主业的利润支持。其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格兰仕擅长使用的武器,美的一点儿也不生疏。产品上市的当年,美的硬是活生生地抢下了微波炉市场9.54%的份额。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对于美的的挑衅,格兰仕岂能坐视不管?除了大打“口水仗”之外,格兰仕很快发布宣言:以20亿元杀入空调市场。虽然美的不是空调霸主,但是美的空调绝对是业内能说事的角色。格兰仕向来喜欢用价格手段清洗对手,如今它斥巨资杀进空调业,很显然是可以“搅动一池沸水”的。无论是谁,当你被一个不断发力的偏执狂式的对手盯着时,心有旁骛总是在所难免的。当格兰仕高调宣扬它将从美的的人才队伍里“挖人”时,很显然美的的军心不可能不有所动摇。如今的态势是,格兰仕的空调从未曾火过,但在它的牵制下,美的微波炉的发展势头严重受阻。
在商场上运用声东击西原则,首先,要确保自己有可倚仗的资源。比如格兰仕,其为民营企业体制,造势时就不必像美的作为上市企业那样承担责任。如果格兰仕决策失败,最多是老板“一个人哭”。如果换成美的的话,就要受到股市的“千夫指”。所以,格兰仕的决策机制使得它更容易取信经销商。再如“非常可乐”对中国农村市场的进攻,而这一市场恰恰是“两乐”所完全弃之不顾的。其次,以“迷惑”为目的,主要在于调度对手,使对手分神,然后寻机各个击破。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小分队作机动,主力待机而起,万不可颠倒主次关系。试想,如果格兰仕认为自己生产空调可以很快为自己带来丰厚利润,于是便以微波炉去骚扰对手,岂不贻笑大方?最后,要快速、统一行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战略部署,造成神出鬼没之态势,让对手弄不清真假。等对方弄清了,该做的事你也做完了。如果步调不一致,就像足球场上的造越位战术,一旦被对手识破意图,抓住空隙来一个反越位,那你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智者得意洋洋地把对手限定在适合自己发展的范围内,就像河流与山脉限定着国家的疆界。不超越守旧的模式,创新就将窒息在襁褓中。与人交手时,要适时变通。“声东击西”的目的在于转移敌人目标,使其疏于防范,然后乘其不意,攻其无备。即便对任何一件事,为了要消除当前人为阻力,减少本身损失,一定要设法分散对方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或制造谣言,混淆视听,增加对方顾虑;或故布疑阵,使对方力量分散,削弱其防卫,但自己本身的企图和行动却要绝对秘密,要时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智解之二】
杀一儆百 杀鸡儆猴
只有在有权威的情况下,社会才能保持安定的秩序,因为秩序是半自觉、半畏服的产物。权威就是一种力量,社会需要权威的支持。任何一种社会,一种组织,都必须有权威和服从。人类社会最可悲之处,在于人们常常像羊群一样,愿意听从,也需要跟随一名放牧者,尽管放牧者的威严,必须是以手中的皮鞭建立起来的。刘基曾借《郁离子》言:“盖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即对那些不听政令,危害团体的人,出于大利而以杀止杀是领导者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用这种手段对付那些不听劝告的下属,可以从根本上打掉他们的威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