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贾除了心头之患,对程婴说:“你献孤有功,我要重重赏你。”程婴谢绝道:“小人不愿领赏。我有一子,名叫惊哥,正与孤儿一般大。我来举报,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但恐今后有人会加害我们父子,求大人保护我家。”
屠岸贾笑道:“这个无妨,你的惊哥给我做个义子吧!你夫妻也可搬进府来居住,吃碗安乐茶饭。”
“多谢大人!”程婴叩头谢恩。
这场搜杀赵氏孤儿的惨剧,总算是收了场。
显然,明眼人马上就能分辨得出,这是程婴和公孙杵臼联合上演的一出戏。这出戏里面,公孙杵臼当然是本色演出,作为一个忠臣,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而程婴则扮演了一个背叛朋友、出卖道义的人。如果屠岸贾对程婴在那个假的赵氏孤儿死后的请求稍微有些留神,就不难发现,程婴似乎是想在他身边安插定时炸弹,但是屠岸贾偏偏没有发现。
十五年的光阴转眼过去。晋灵公已死,新君即位,当初被排挤去驻守边关的大将军魏绛,被调回朝来辅佐新君,晋国的形势有了明显的变化。
这一天,程婴在自己的新居里设宴,请屠岸贾过府畅饮。看见自己的义子惊哥亲自来接,屠岸贾特别高兴——这惊哥已经长成一个文武双全的英俊后生,取了学名,叫程武,由他驾车,把他的义父接进家门。随后,大将军魏绛的军队就围住了程宅。
“大司寇!”程婴迎出正厅,拱手相迎,并说:“这里有两位客人正在等你。”
话音未落,庄姬公主与魏绛也从厅堂中走出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屠岸贾暗吃一惊,他看了一眼佩剑守护在身边的义子程武,冷冷一笑,说:“有何见教?”
魏绛虎目圆睁,上前一步,说:“要为蒙冤十五载的赵家讨个公道!”
“啊……谁敢无礼?”屠岸贾朝程武一挥手,命令道:“我儿斩了他!”
“呸!老贼,你知道我是谁?”程武执剑在手,逼视着屠岸贾,眼睛里冒出仇恨的火花。
“你……”屠岸贾实在不能理解程氏父子的反目。
程婴在颤抖,他强按悲痛,倾吐出事情原委:十五年前,为了摆脱屠岸贾布下的罗网,为了保存忠良的后代,他与公孙杵臼共同设计,以自己亲生的儿子惊哥换下了赵武;这些年来,又承受着国人的谴责和辱骂,把忠良后代教养成人……眼前的这位英俊少年,并不是十五年前的惊哥,而是大难不死的赵氏孤儿!
从整个故事看来,最为精彩的,就是程婴和公孙杵臼上演的那出苦肉计了。如果不交出一个婴儿,那么屠岸贾势必不会罢手,而屠岸贾认为,不会有人能交出自己的孩子而保全赵氏孤儿。事实上,程婴确实做到了,也正是因为屠岸贾忽视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毫无防备地被蒙在鼓里,而且被赵氏孤儿十分顺利地除掉了。
远虑与近忧之间:梁山火并
有时候,博弈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一个互相有联系的事件组成的系统。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候,一个事情没有处理得当,就会引起后面的连锁反应,甚至对整个事件的进程产生影响。
《水浒》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之后,受到官府的追捕,无奈之下只能投靠水泊梁山。而当时的寨主白衣秀士王伦忌妒晁盖等人的名气和才干,不想收留他们。结果,王伦被山寨的头领林冲杀掉,林冲对王伦进行了火并,然后推举晁盖主持山寨。
这个故事里面,蕴涵着十分精妙的道理,因为这个故事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政治史。一个毫无远见的统治者,被身边有远大抱负而又不得志的手下除掉,而深谋远虑的第三者,则成为坐收渔利的最大赢家。
王伦为什么被林冲火并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拒绝接纳晁盖等人。当然,王伦有他的想法。晁盖等七人,能够在著名的武官杨志的手下顺利劫了生辰纲,而且又逃过了官府的追捕,上了梁山,这种能力,这种魄力,都是王伦这样的落第秀才无法相比的。当然,晁盖等人也不全是凭着自己的能力闯出这番事业的。他们之所以能够逃脱官府的追捕,不止是因为他们拥有当地的各种情报,还得益于官府中的“内鬼”宋江相助。
但是,王伦不知道,他只知道,晁盖等七个人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劫走了为太师祝寿的生辰纲,他还知道,这七个人还躲过了官府的追查,成为亡命天涯的大盗。所以说,王伦担心晁盖等人留下之后取而代之,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王伦主持的梁山,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山寨,反而更像是一个江湖落难人士暂时歇脚的驿站。没有像样的军队,没有出色的谋士,也没有过硬的组织队伍,有的,只是柴进的援助,林冲的武功,和王伦等几个草包的尸位素餐。
王伦能不能留下晁盖?当然不能。王伦当时只是答应让晁盖等人留宿,就酿成了自己被杀的血案,如果当时王伦答应晁盖等人留在山寨,那么可能王伦在一段时间内不被清除,但是,以他的能力和声望,根本不足以驾驭晁盖等人,更不要说他的智力无法和智多星吴用相比了。既然如此,如何打发晁盖等人,就是王伦应该考虑的问题,可是王伦却处理得一团糟。实际上,王伦所能做的无非是三种选择:一是凭借梁山人马,把晁盖做掉;二是虽然留下,但是冷落他们,并且借故把他们派到根本不可能回来的差使上(比如上阵杀敌);三是团结山寨中的所有头领,明确表示拒绝晁盖等人的加入。
但是,王伦使用的是哪种方式呢?这三种都不是。他想做的,是“买卖不成仁义在”,想轻易地就把晁盖七人礼送出境。他拿出五锭大银送给晁盖等人,想以此堵住晁盖的嘴,并且还假装为难地说:“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王伦这种做法,是十分糟糕的,一来他没有体现出自己山寨之主的权威性,这个告别仪式毫无力度;二来他的态度十分暧昧,明里是说打算留下晁盖等人,但是没有条件,暗地里的意思则是不欢迎他们;三来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其他的头领达成一致,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所以,就算和他关系比较老的手下,也对他这个决策表示不满意,纷纷要求留下晁盖等人,而且抬出梁山的大股东柴进来压王伦。
那么,王伦为什么没有选择上面所说的三种办法呢?
对于第一种办法,王伦一方面不想做,因为他还没有成为毫无理由就杀人的变态狂人。另一方面,王伦的山寨还不具备除掉晁盖等人的实力,因为最有武功的林冲不支持他的决定。
对于第二种方法,王伦是自己觉得行不通的,因为他之前对林冲就是冷落的,但是林冲因为无处投奔,所以只好“赖”在梁山不走了。而且,他也知道,晁盖那几个人不会随便听从自己的调遣,他们一旦留下,就会反客为主,让王伦成为一个虚设的牌位。这是王伦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就要赶走晁盖等七人。
对于第三种方法,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虽然其他几位头领名义上是王伦的属下,但是他们因为都受过柴进的恩惠,所以只记得柴进是恩人,王伦则只不过是打理山寨的一个小人物而已,还是那种不讨人喜欢的小人物。
所以,王伦做出的那种处理方式,虽然低级,但是也是迫不得已。
那么,王伦为什么会陷入如此为难的境地?这要从他对晁盖等人的态度讲起。一开始,晁盖等人来投奔,王伦毫无意识,毫无目标,听说有人投靠,就打开山寨的大门,而且还领着一班头领,亲自出寨迎接。他根本不知道,他要迎接的人是什么样的一些人,也不知道,他迎接了这些人之后,会有怎样的后果,他更不知道,以当时梁山的形势,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人。王伦是个一问三不知的人物,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毫无准备,而且好像还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觉得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全部摆平。
事实上,王伦对发生的事情,一件都没有摆平,反而,埋藏了很多的隐患在自己身边。晁盖等人投梁山之前,火烧草料场之后,林冲一人来投梁山,对走投无路的林教头,王伦觉得此人有些武艺,恐怕难以控制,所以不敢接纳。经过几番刁难和一顿冷嘲热讽,王伦终于给了林冲一个“机会”,让他三天之内杀个人做“投名状”。事实上,当时山穷水尽的林冲,只是企求得到一个容身之处,对王伦根本不构成任何的威胁,一个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之人,给他一个栖身之地,他会感谢莫名。而且,王伦和几个手下在梁山已经营日久,林教头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搞不出什么太大的花样来。假如王伦在当时能够放下姿态,笼络林冲,给予林冲一定的优厚待遇,林冲肯定会成为王伦忠心耿耿的属下,再团结好宋万、杜迁、朱贵等人,晁盖这些人即使进了山寨,也根本弄不出什么名堂。如果王伦把这一切都能处理好,那么就算晁盖等人上山来了,也有办法应对,他完全可以借助林冲的武功和山寨的团结,把晁盖等人一网打尽,然后夺取他们手中的生辰纲,来个黑吃黑。
可是,王伦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一来没有团结好山寨上下人马,二来没有对晁盖等人有足够的防范。他既没有搞定山寨团结的“远虑”,也没有消除晁盖上门的“近忧”,所以,在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晁盖摆出流氓嘴脸、拒绝晁盖等人加入的时候,当初受过同样待遇的林冲忍无可忍,终于上前把王伦刺杀在当场。
实际上,火并事件的关键人物,不是王伦,也不是晁盖,而是吴用和林冲。吴用是晁盖小团体中最有智谋的人,他上了梁山,很快就观察出林冲和王伦面和心不和,而且认为只要打动林冲,就能借林冲之手把王伦除掉,让晁盖坐稳山寨寨主的位子。而林冲,则是王伦为首的梁山上最有能力的人物,他虽然一直不得志,但是他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不和王伦沆瀣一气。当他发现晁盖等人确实是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才时,他表示由衷的欢喜,而且愿意和他们合作。吴用和林冲,是山寨与外来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吴用争取了林冲,就得到了打开山寨的钥匙。而王伦,放着林冲这样一个人才不用,反而被这个人才结果了性命,这就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了。
不得不做的局:将相和
有时候,为了某种利益,人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维持一种平衡的局面。这种让步,就是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共同做出一个局,目的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观众。而这些观众,往往就是不希望看到这个局出现的,所以,做局是一种成本最小、效果最大的行为,能够让那些怀有不良居心的观众死心。
中国历史故事之中,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就是一个做出来的局,而不是什么二人真正同心协力、肝胆相照的真实情况。
廉颇以军功获得了赵王的封赏,成为赵国的上卿,而蔺相如,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门客,并没有很好的出身,但是因为他机智勇敢,连续两次不用军队就让强大的秦国输给了赵国,所以赵王也十分欣赏他,封他做上卿,而且还让他的地位在廉颇之上。
这种情况,对蔺相如来说,是一种殊荣,而对廉颇来说,则是一种侮辱。因为,廉颇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他的功劳,都是用鲜血换来的。而蔺相如呢,只是靠着机灵的头脑和适时的表现,才赢得了如此的地位。要知道,在廉颇已经凭借军功成为上卿的时候,蔺相如只是一个小小的没有名气的门客而已。廉颇怎么受得了这样的气!
蔺相如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情况,因为,廉颇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如果开罪了他,自己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而且,一旦自己和廉颇起了内讧,那么赵国的力量就会削弱,其他国家就会趁机打赵国的主意。即使蔺相如没有多少爱国的情绪,但是他毕竟是赵国的大臣,如果国家受到侵害,他也必将成为受害者。所以,蔺相如决定做出一个局,让廉颇能够满意,让自己和廉颇和睦相处,免除一切的后患。
廉颇对蔺相如十分不满,他骄傲地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应该说,在蔺相如和廉颇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赵王处理得不好,他明明知道廉颇是一个如此骄傲的人,却又把没有军功,而且资历不如廉颇的人地位放在廉颇之上,这本身就是制造了一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