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远行,独自去往他所想要到达的城市。然后居住下来,像潮水一样附生在浅海沙滩。日光稀薄的清晨,醒来给自己做早餐,骑脚踏车去上班。云层暗涌的夜,抽烟。写作。看碟。淋浴。
一个人睡。
这里没有“新欢”,也没有“旧爱”。没有“新仇”,也没有“旧恨”。没有“曾经”,也没有“后来”。没有“得不到”,也没有“已失去”。
小说末章最后一页的句行这样写,“他终于过上了重新的生活”。
这是青春行将就木的晚照时刻,描述的臆想的图景。他在没有人烟的海岛上,假想想要的人生。只是,当他张开了去飞翔的姿态,拥抱的不是大海,却是高楼。
然后,他像坠鸟一样砸向大地,再望不见河流对岸,也看不到时间尽头。只有,只剩那日升夜落托与他虚度。
从来不觉得这一刻彼此的耀目与荣光,黯淡与陨落,是你我的赢输或者命注。只与取舍有关。舍得殉葬过往,也就去路朗朗。
放不下,也就必须要有担当。
你看这大街上,每一个人衣冠楚楚行色匆匆,最终还不皆是殊途。
某个午后看完《单身男子》,一个人骑车去轧马路,在大街上看到一行七八个单车旅行的年轻人。倔强的,张扬的,有翅膀生风的模样。装备齐全,衣帽一色,背后还写有字样:成都。
自南向北,经过小城。其中一个停驻在路边,跟水果摊位的阿婆买西瓜。想起《练习曲》里环岛旅行的少年明相。那天下午觉得天气很好。
这些日子在听林夕写给陈晓东的一支没有唱红的词,叫《无仇无怨》。
“明明缠绵到吻我吃的香烟,这动作美丽过听蜜言,明明能陪我看怕看的表演,只为了能回见,泪始终化烟。”道尽的是那些年的林夕与黄耀明还是彼时的陈晓东与张柏芝,皆已无从考证。
后来这一支曲并没有被收入《林夕字传》,很少被原唱或词作者提及,却是我心中的遗珠之一。也许总是主人无意,游客有心,长夜听到,却可挪来作我心境。立一座大彻大悟的碑奉若偶像神明,一曲终了,心境如明镜台清薄,双手合十的是燃尽这一路的指间灰烬。
于是,终究也曾扮过钟无艳,暗自欢喜一人却只得被赠一张好人卡,但还要漂亮笑下去,仿佛冬天饮雪水。也曾走过崎岖弯路,堕落或者迷失,而后及时清醒,重新清洁。
彼时你我尚不能知,那个四月的张姓男子坠若飞花之后,这世间从此再无传奇。剩下的,都是苍蝇,是蚊蚋,是草蛾,是掸落了一地沉香屑后褪去温度的烟蒂,是烟瘴戏台上斑驳了油彩的戏子破碎的脸孔。
像那两个站在舞台中央,弹着破吉他舞着凛冽红旗,紧握着春天里梦想的老男孩。那些年弱不禁风的梦想,被辜负这么久还能散发永不灭的黑暗之光,是多么倔强。
可是啊,寂寞的恋人,我还是忧伤,还是彷徨,还是在深夜无人的街道上,想与你并肩走一段夜路。即使最后,这样的构图还是要斑驳、褪色、降落的。他,她,或者岁月,都会有一个偶然的必然,让他降落。
若,前尘往事皆能凛冽割舍,或能有一日发觉“原来我非不快乐”。修炼到无仇无怨。从今,往后。
一颗心与你血战厮缠,待他日热爱殆尽,我贪生,又怕死,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