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0300000053

第53章

总部派来的运粮车队,来到了康阳县城,早等候城门口的李连长跳上第一辆卡车,领引着车队穿过街道,驶入库区,整齐地停好在仓库门前。

库区里,童书文正带着机关人员、民兵等在那里。他见车辆全部停好后,热情地对司机同志们说:“快下来歇歇吧……”

司机同志们纷纷跳下车来。运输车队的苗队长跑到童书文面前敬了个礼:“报告首长,运输车奉命来到!”

童书文握住他的手,“好!好!很准时。……我们昨天就接到电话了……你们休息,装车的事就交给我们了……”

苗队长感激地:“谢谢。总部领导让我代表前方全体将士向你们致谢。”

童书文客气地:“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保证渡江战役的胜利……不说这些了,你们先去吃饭吧……”

老班长顾喜顺带着炊事班的同志们挑着饭菜走了过来。他们把饭菜在车前的空地上放好。顾顺喜热情地招呼着:“司机同志们,你们幸苦啦……快过来吃口热饭热菜,喝口热汤暖暖身子……”

“谢谢老班长,谢谢炊事班的同志……”司机们说着,围着摆好的饭菜蹲了下来。

顾喜顺和炊事班的同志给司机同志们添着饭菜,并把热汤送到他们手里,看到大家香甜地吃着、喝着,顾喜顺脸上绽放着满意的笑容。

在司机同志们吃饭时,童书文指挥着战士、机关人员和民兵们把一袋袋粮食装上车……

妇救会大门口,喻正英指挥着一群妇女同志们把一捆捆军鞋从屋里搬出,装在门口的木板车上,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冯晓妮抱着最后一捆军鞋从屋里出来。她费劲儿地把它码上已是高高的鞋堆上。

喻正英过来帮了她一把,将军鞋摆牢:“屋里还有吗?”

冯晓妮喘着气:“没啦,这是最后一捆了。”

喻正英关爱地:“你快擦擦汗吧。”

冯晓妮着急地:“快走吧……听说军车都到了……”

喻正英将毛巾递给她:“瞧,把你急得。……好。我们这就出发!”

妇女们说说笑笑,推的推,拉的拉,把两木板车装得满满的军鞋送往库区。

仓库门前,车已装好,司机同志们也已吃完饭,正检查着车辆,准备出发。

童书文着急地看着仓库的大门,等待着喻正英和她们送来的军鞋。

苗队长走到童书文面前,请示地问:“首长。我们可以出发了吗?”

童书文:“稍等一会儿,还有我们县的妇女同志们送给解放军战士们的东西没到哩……”

正说着,喻正英、冯晓妮和一群妇女推拉着木板车“叽叽喳喳”地走进了院子,来到了卡车旁。

童书文责备地:“你们怎么才来呢?真是婆婆妈妈的……”

喻正英笑了笑:“女同志嘛,动作总是慢点……”

一位利嘴的妇女马上说:“童副县长,你这可是轻视我们妇女……”

另一位嘴更厉害的妇女说:“童副县长,你可不能随便批评我们喻主任。……赶明儿,等你们结了婚后,让她好好给你上上课……“

她的话引起大家一片快乐的笑声。

苗队长解围地:“来得不晚,我们刚检查完车辆……”

喻正英谦虚地:“是我们来晚了一点,今后一定注意。……好了,别光开玩笑了,大家快把军鞋装上车吧!”

妇女们笑着和在场的人们一起动手,把军鞋装到了车上。

喻正英把清单交给苗队长:“这是清单,数字上面都写着哩。”

苗队长接过清单后感谢地:“我代表部队的战士们感谢康阳县的妇女同志们啦!”

妇女们用一阵朗朗的笑声回答了他。

童书文问李连长:“押送的人员安排好了吗?”

李连长:“已经安排好了,都在城门口等着哩!”

童书文:“好。……苗队长,你们可以出发了。”

苗队长:“是。”

李连长挥手高喊着:“出发!”然后跟着苗队长登上第一辆车。

汽车一辆跟着一辆驶出仓库大门。

送走了运粮车队后,童书文正准备带着人员回县政府去,却一眼看到孙玉华从县政府那边的小门走了过来,他们惊喜地迎了上去。

童书文:“老孙呐老孙,你可回来了,把我们都想死了……”

孙玉华笑着跟大家握着手:“我也想大家呀……”

童书文:“你早来一步就看到了,总部派来的运粮车队刚走……”

孙玉华:“你们在家辛苦了。……我听说总部派车队来运粮了,就连夜往回赶。可是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趟呀……”

童书文:“他们这批运到后,过不了几天就会来运第二批……”

孙玉华:“发运粮食是我们康阳县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抓好,决不能出纰漏。”

童书文:“你放心吧!你不在家,我们开了个专门会议,做了周密安排……”

孙玉华:“这就好!我更放心了。”

童书文:“你这次水上送粮还顺利吗?”

孙玉华:“从野鹭岛出发后,一路顺风,已经把粮食送到部队了。……再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总部领导嘉奖了我们,还特意将我们康阳县人民政府列入了渡江战役参战单位名册。”

大家高兴地鼓起掌来。

孙玉华:“运粮的船队也带回来了。我已经安排船工们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再把船装得满满的,把粮食给咱们的大部队送去!”

“好——”大家欢呼起来。

少许,孙玉华轻声问童书文:“玉青的遗体找到吗?葬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童书文哀痛地摇了摇头:“没有找到……姜区长专门派人在那一带搜寻了几天,还是没有发现孙助理……”

孙玉华强忍着悲痛,把手中那顶用白布包着的棉军帽交给童书文:“这是玉青同志的遗物,我想就把它视作玉青同志的遗体,安葬在烈士墓地里……”

童书文:“好……只能这样了……我马上去安排……”

孙玉华:“等会儿,我和你们一起去……”

童书文:“你还是先休息休息吧……一路上也很辛苦……”

孙玉华:“还是安葬了玉青再休息吧……不然,我的心总是安不下来……”

童书文:“那好吧……我们一起去……”

大家边说着边往县政府走去,孙玉华看童书文和喻正英都在,想起了他离开县城时对他们说过的话。

孙玉华:“玉青的事儿就这样定了。……说说,你们的事怎么样了?”

童书文:“我们的事儿?”

孙玉华:“结婚哪!我都走了十来天了,你们也该准备好了吧?”

童书文:“唉……一忙呀,把这事儿给忘了……”

孙玉华:“那好。等明天再把那几船的粮食发运走,咱们就有空了……就后天晚上吧……”

喻正英:“是不是急了点……”

孙玉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既然你们两人都同意了,还拖什么呀?”

喻正英:“那也得有所准备呀……”

孙玉华:“办个革命化的婚礼,要那么复杂干什么?!……小冯同志。”

冯晓妮:“到”

孙玉华:“你后天下午带几个女同志,去把咱们的大食堂布置一下,像个会场的样子。”

冯晓妮:“好。我保证让童副县长和喻主任满意……”

孙玉华:“光他们满意不行,还要我满意。……我走时就说过,要把婚礼和总结表彰大会放在一起办……正好后天就是小年了,咱们把这两件事一起办了。搞得喜喜庆庆,热热闹闹的……”

大家高兴地欢笑着,鼓起掌来

孙玉华:“眼看就要过春节了。等后天的事情办完后,我们几个县里的领导就出发,分头到各区去走走,慰问慰问大家。”

喻正英:“安排这么紧?”

孙玉华:“不紧不行哪……我还想顺便去把秀南同志接回来,她也快生了……”

童书文:“好。老孙。你早该把刘区长接回城里了……她走后就让老丁暂时负责……”

孙玉华:“她这个人太好强……我跟她说过几次,她都说还早,就搁了下来……就是这次去恐怕还是要做一番工作哩……”

喻正英:“这次你无论无何也要把她接过来……不然,会对母子有影响……”

孙玉华:“我想办法吧……”

童书文:“实在不行呐,你就下个命令。”

孙玉华:“这种事儿能下命令就好了……”

喻正英:“她要这次再不肯回来,我就组织妇女们去把她抬回来。”

大家都笑了起来。

艳阳高照,乍暖微寒。雪后的城西码头格外的壮观。码头上的积雪已被扫得干干净净,锃光瓦亮。碧绿的江水静静地流淌,荡起层层微波。堤岸上的白雪,在阳光下闪着光亮,熠熠生辉。宜人的景致仿佛只是码头上劳动场面的陪衬,那火热的装船情景正唱着这寒冬中的主旋律。

城西的码头上,已经很久没聚集这么多的大船了,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古水生在船上指挥着,童书文在船下指挥着。解放军战士、民兵、机关工作人员,把一袋袋的粮食,源源不断地用卡车、木板车,或肩挑背扛地送到码头上来,又把它们一袋一袋搬运上船去。城里围过来许多看热闹的群众,把码头的两边都站的满满的,人们看着、热议着。一些青壮年、小伙子也耐不住地跑上前帮忙扛上几袋送到船上。孙玉华早已脱去棉衣,在人群中热火朝天地干着。

童书文看到孙玉华再次走下跳板,关心地劝着:“老孙。你歇歇吧……都扛了十几趟了……”

在童书文身边作着记录的冯晓妮马上把自己的毛巾递给了孙玉华。

孙玉华接过毛巾擦了一把汗:“我不累。……看到这些我们千辛万苦从敌人手中夺过来,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守护了近一年的粮食,能安全、顺利地装上船,运给咱们的大部队,我心里怎能不高兴?!这一高兴,全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童书文:“那也要量力而行呐……”

孙玉华:“没事儿,我身体壮着哩!……我们在后方多流点汗,就能让我们在前方的将士们少流点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童书文:“说的是!说的是!”

孙玉华将毛巾递还给冯晓妮:“好了,你们继续你们的工作,我再去干一会儿……”说着,就又跑到木板车前,扛起了一袋粮食……

两个多时辰后,船已装好。随着古水生高亢而又拉着长音的号令,满载着粮食的船队徐徐离开码头。担任护送和押运任务的李连长和战士们站在船上,向岸上的同志们和群众挥手告别。船队很快进入怀江主航道,顺风顺水,向下游驶去……

间陋的县政府大食堂,经冯晓妮和几名妇女同志精心布置后,倒显出几分富丽堂皇。房梁上缠绕着彩色纸带,下面悬挂着大红灯笼。立柱上粘贴着一串串红色“喜”字。墙壁上布满了催人奋进的五颜六色的标语和宣传画。尤其是那个临时搭建的小舞台上,红毯铺地,花簇环绕。正面的墙壁上高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巨幅照片,照片两旁,数杆鲜艳的红旗往两边斜插,如风展之势。显得既庄重又美观,既严肃又活泼。大食堂的中间摆满了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桌子,和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板凳。桌子上堆放着花生、瓜籽和少量的糖果,更增添着欢愉、喜庆的气氛。这番布置真没让冯晓妮少动脑筋,费尽心思。许多东西,都是她跑了好多家才好不容易借来的。

掌灯时分,与会的人们陆陆续续走进会场,很快就把会场坐得满满当当。

孙玉华兴致勃勃地登上舞台,向大家敬了个礼,高声说:“同志们。今天我们很难得地坐在一起,我先向大家拜个早年,大家辛苦啦!”

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孙玉华:“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喜庆的大会。……首先,我简要地把这一年来的工作做个总结。……事情都是大家干的,有目共睹……这一年里,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有力地打退了国民党部队和土匪的联合进攻;顺利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清匪反霸运动;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特务的阴谋,保卫了供给野战军部队的军粮;并配合解放军一举攻下了野鹭岛,消灭了国民党部队在我县最后的残存势力,还为前方将士提供了更多的军粮。同时,我们县的妇女同志们还超额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补充军鞋任务。现在,粮食和军鞋都已送往部队,上级给予了我们嘉奖,还把我县列入即将开始的渡江战役参战单位名册之中……

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

“但是,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失误。……‘大布衫’土匪还没有彻底消灭干净。……我们还差点让敌特分子钻了空子,偷运走一部分粮食。……还有,我们有个别同志没有经受住严峻斗争的考验,以致于犯了错误,丢掉了性命。……同志们。教训是惨痛的,这个责任应由我来承担,我作为咱们县的主要领导,已经向上级递交了检查报告。也希望同志们和我一样,吸取教训,在新的一年里,看清形势,加强学习,更加努力地工作!”

全场上又一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孙玉华:“……下面,我就宣布,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同志,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给予表扬。……第一位是,县妇救会的冯晓妮同志。她在负责支前军鞋的宣传、征集工作中成绩突出,超额完成任务,特给予表扬。并奖励手枪一把,以资鼓励!”

在群众的热烈掌声中,冯晓妮红着脸走上舞台,从孙玉华手中接过带着漂亮枪套的手枪,斜挎在肩上,脸上徊徜徉着幸福的笑容。

孙玉华小声问:“怎么样?说话算数吧?”

冯晓妮兴奋地:“算数。谢谢!”然后飞快地跑下舞台。

在场的人们都对她抱以热烈的掌声,并投去赞扬、羡慕的目光。

孙玉华继续宣布:“第二位是县政府的通讯员梁小牛同志。他在县城保卫战和抓捕特务的战斗中表现勇敢……”

在枫垭坪区政府的堂屋里,分头工作了一天的区干部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工作。

赵孟楼急燥地:“这土匪说要来,怎么还不来。今天就是小年了,是不是消息不准……我都等急了……”

同类推荐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收录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玉民创作的十部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过龙兵》、《羊角号》,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奇人传》、《都市之梦》,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诗歌集《山东竹枝词》,全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 1980年的物质女孩

    1980年的物质女孩

    本书为长篇小说。书中讲述了一个艺术院校的女生独特的视角,以小资女人的委婉,作家女孩的亲切,讲述了她在成长中一路走来的曾经属于自己或属于别人的情感故事。
  • 关东狼的覆灭

    关东狼的覆灭

    抚松城里人称“参王”的孙善起在棒槌谷里苦守十年,终于又得一棵宝参,名为“龙腾”。十年前,他曾经在棒槌谷挖到几乎同样的一棵宝参,名为“龟伏”。当年,女匪首许春丽设计从孙善起的妻子骗取了这棵宝参,致使孙的妻子上吊自尽。这次,孙善起挖到这棵宝参,亲自带着这棵宝参回到抚松,因为他的大舅哥赵北川是抚松城的最大参商。可是,抚松城的形势已经不是十年之前。
  • 曹墓天书

    曹墓天书

    一个盗墓贼离奇死亡,死因让法医宋晓婵无法解释。死者身上的一块六芒星状的古玉引起了刑警队长程淼的注意。经著名考古学家萧暮古教授的坚定,发现古玉背后的纹路竟是一幅地图。是谁把地图刻在了古玉之上?地图所指的位置又在哪里?盗墓贼的死与这块古玉有关系吗?为了探寻究竟,程淼与萧暮古出发了……
热门推荐
  • 幻灵天惩

    幻灵天惩

    “我不知道我修炼是不是和别人一样,我究竟是为了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还是为了问鼎长生路,亦或者都不是!”“我是任玉,其实我只是想回去!”这是一片华夏强者曾经踏足的强者,而如今华夏强者却全部消失殆尽,华夏族群不复存在。大学生穿越异界,踏寻前人足迹,威华夏之武!代天行惩!
  • 菜根谭处世全书

    菜根谭处世全书

    本书表达了是作者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治学齐家的认识和体会,是一部处世智慧的奇书。本书从《菜根谭》原典中精选出99条,按照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原则都加上标题,进行言简意赅的翻译,并结合经典故事加以阐述说明。
  •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鼎

    一鼎

    何为丈夫,一言而九鼎。何为九鼎,一国之重器。当继承古辈意志的国器与现代高科技智慧的核心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一位生而知之看透人心冷暖,喜爱穿一套黑色运动服的少年行走在这个古武与高科技融合的时代,露出他那招牌性的笑容带着鼎之意志一往无前。
  • 百里荷花并蒂开

    百里荷花并蒂开

    她本是千金小姐,本是倾世王妃。可是一场梦醒,才发觉一切都是虚幻。原本枕边的人变作了仇人。当灭门之仇遇上爱恨纠缠,她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她会选择以血还血还是宽恕?她会选择新的开始还是旧爱呢?
  • 符法无边

    符法无边

    脚踏踏山河碎,弹指破苍穹,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
  • 凤纪天下

    凤纪天下

    大婚当日,你许我一生一世。冰冷柴房庶妹骄傲挽起你的手。神血?圣女?一切的秘密在为她悄悄的密谋着。一场重生,她成了个外表单纯可爱内心腹黑的人。而他却整日在墙头看戏。有一天,纪亞青被一块砖头砸了下来……“清儿,我知道,打是亲,骂是爱,可你没必要这么狠吧。”旁边的暗卫惊呆,他们家的高冷太子去哪了!!?“媳妇,过来。”“我何时成了你媳妇?”“难道媳妇忘了吗?”某人爬上榻……万水千山,且看一对璧人……祸害苍生。绝对宠文
  • 农民神医生活录

    农民神医生活录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二代,但他学冠中西,他身怀早以失传的古医术和古练气术。且看他如何凭借他那无人能及的医术,无敌天下的古练气术,带着红颜知己,走上世界之巅,创造一个属于他的神话。
  • 浪在大明

    浪在大明

    “陆小风重生,去了大明朝,街坊邻居都来看了!”“求求各位别再喊了,我都掉进了粪坑就不要再往我身上抹屎了,你!你还喊,再喊我也让你尝尝这滋味儿!”别人都说重生之后不是传承牛逼的超能,就是打爆一切的神棍,要不就是老子天下我第一的牛人,可这货不仅一无所有,竟还附在一个乞丐身上。“你真是悲催、蛋疼、狗屎,不可活啊,不可活……”“谁说的?老天爷饿不死瞎家巧儿,老子没有金刚钻照样揽这瓷器活儿,宁可蛋碎不做瓦全!”陆小风豪言壮语,决心要在大明活出个精彩,浪他个无敌……(本书纯属搞笑、腹黑流)
  • 傲世神史:落凡轮回,还是我

    傲世神史:落凡轮回,还是我

    上帝瞎了么?她睡个觉……特……特么也会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