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的夜晚,冷清、恬静。小虫子、鸟儿都休息了,连声狗叫都很难听到……
弯弯的月儿高高地挂在空中,它柔和的光亮,映得山川大地轮廓分明而又朦朦胧胧……
那白天,能清楚看见的近处起伏的丘岭,远处巍峨的崇山,已不再是那样的险峻壮观。而变成了另外一种景致,在薄薄的夜雾笼罩下,若隐若现,飘渺淡雅,既幽远又神秘……
赵孟楼静静地坐在土堤上,边放着哨,边欣赏着恬美的夜景。突然,他发现有人向这边走来,警惕地端起枪,大喝一声:“谁?”
一个姑娘的声音答道:“是我。玉穗。”
赵孟楼看见孙玉穗慢慢走近。不好意思地问:“没吓着你吧?”
孙玉穗:“我可不是那么小的胆儿……”
赵孟楼:“你来干什么?”
孙玉穗:“来陪陪你呀!”
赵孟楼:“我又不是小孩子,还要人陪?!……你把我看得那么胆小?”
孙玉穗:“我知道你勇敢……打第一天来这儿打鲍家大院时,我就看到了……”
赵孟楼:“那你还不回去早点休息……外面多冷……”
孙玉穗撒娇地:“我不嘛……我就是专门来陪你,跟你聊聊天的……”
赵孟楼:“聊天?怎么聊?天上的事我可知道得不多……”
孙玉穗笑了:“你真傻……聊天就是说说话儿……”
赵孟楼:“那……说些什么?”
孙玉穗想了一会,狡猾地说:“那这样吧……我来问,你只管回答就是了……”
赵孟楼点点头:“嗯。”
孙玉穗:“……我先问你,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你是怎么参军的?……你就应该如实回答……”
赵孟楼老实地:“嗯。……我家在河南孟楼镇,家里没有人了,就我一个……”
孙玉穗:“你父母呢?”
赵孟楼:“在我八九岁时,父母就去世了……”
孙玉穗:“哦……继续说下去……”
赵孟楼:“后来,我就给地主家放了几年羊……有一年冬天,一只小羊让狼叼走了,我就被地主赶了出来,只好到处要饭……再后来,解放军到了我们那里,肖团长,王政委看我可怜,就收留了我……我的名字还是王政委给取的哩……”
孙玉穗:“那你原先叫什么?”
赵孟楼:“我原先哪有名字……人们知道我爹姓赵,就叫我赵娃子、赵羊官、赵花子……王政委知道我没名字后,就对我说,当战士了没名字可不行。你是在孟楼参军的,就叫赵孟楼吧……从此,我就有自己的大名了……”
孙玉穗:“我原来还以为你爹姓赵,你娘姓孟,是在楼房里生了你哩……”
赵孟楼笑了:“哪是呀……你还真会瞎猜……”
孙玉穗:“那我再问你……你现在最想的是什么?”
赵孟楼不假思索地:“最想的是杀敌立功呀!……像你二哥那样,当战斗英雄……”
孙玉穗追问:“还有呢?还想什么?”
赵孟楼:“我还想我的小黑。分开这么久了,不知老班长待它怎么样……它也一定想我了……”
孙玉穗:“小黑?”
赵孟楼:“就是那匹黑马呀!”
孙玉穗脸红地笑了,只是在夜晚,赵孟楼并没有查觉。她问:“你就那么想它?”
赵孟楼:“那当然了。我把它当成我的亲兄弟一样……我刚参军时,首长看我年龄小,就让我跟着老班长在饲养班里喂马。那时,我就跟小黑成了好朋友。这小黑可懂事,可能干了!不论是首长骑它,还是驮炮、拉车,或者是在驻地帮老乡干农活,它都是最卖力的……有一次,在行军时,我一不小心滚落到一个很深的山沟里,还是它把我找回来的哩……”
孙玉穗:“难怪你那么想它……除了小黑,你就没再想点别的?”
赵孟楼:“别的?”
孙玉穗:“对呀!……比如说,全国都解放了,你想干点啥?”
赵孟楼憧憬地:“到那时候呀,我就带着小黑回家乡孟楼镇。让政府也给我分一块地,再盖间小房,我们俩就在那里住下来种庄稼,打好多好多的粮食,交给政府……”
孙玉穗:“就你们俩?……你就没想过找一个帮手?”
赵孟楼:“要啥帮手……要了帮手,那还不成了剥削……就咱俩就够了……”
孙玉穗:“你没想过娶一个媳妇……”
赵孟楼害羞地:“我可没想那么多……”
孙玉穗:“那……如果领导不让你回家乡,就让你留在这儿呢……”
赵孟楼爽快地:“我服从上级安排。革命军人嘛……”
孙玉穗:“如果也不让你种地了呢?”
赵孟楼实在地:“干啥都行……只要是革命工作……”
孙玉穗:“没看出,小赵同志的觉悟还是挺高的……”
赵孟楼自豪地:“那当然!……哎,我说小孙同志。你怎么有那么多的问题?”
孙玉穗不高兴地:“叫我玉穗……”
赵孟楼:“好。好……叫你玉穗……玉穗同志,请问你还有多少问题要问?”
孙玉穗想了一会儿:“没有了!……只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赵孟楼:“你快问吧。”
孙玉穗轻声地:“……你喜欢我吗?”
赵孟楼没听清:“喜欢什么?”
孙玉穗放大声音:“喜欢我吗?”
赵孟楼不知所措:“这……”
孙玉穗:“你现在不必马上回答,等想好了再告诉我……一定要是真话……”
赵孟楼低下头,非常难为情。再抬头看时,孙玉穗已带着一串银玲般的笑声跑远了……
县妇救会的一楼大堂里,喻正英与几位来访的妇女围坐在一起交谈。她看上去已与从前不同了。服装没怎么变,只是原来挽在脑后的发髻没有了,变成了齐耳的短发。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正在清理新军鞋的冯晓妮也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换成一身浅蓝色粗布便装。腰间还扎了一条宽宽的腰带。原先飘逸的披肩长发已剪短,扎成两条齐肩的小辨,不过,那头顶上夹着的漂亮红色发卡和辫梢处系着的红毛线头绳还是格外醒目。
孙玉华走了进来。他一眼看出她们俩的装束和从前大不相同,不禁奇怪地说:“嗬!几天没见,咋都变样了……”
喻正英和几名妇女一看是孙县长来了,都站起身。冯晓妮却调皮地问:“是变漂亮了呢?还是变丑了?”
孙玉华直言不讳地:“当然是变漂亮了。……也有精神了……”
在场的妇女们都笑了起来。
冯晓妮骄傲地说:“我这是向喻大姐学习,与群众打成一片……”
孙玉华笑了:“跟群众打成一片,可不光是外表,主要是在这儿……”他用手指了指胸口。
冯晓妮:“我明白……我会努力做到的……”
孙玉华:“好……”
喻正英走过来:“小冯同志很不错。工作积极、能干……”
孙玉华:“那你呢?”
喻正英:“我?”
孙玉华指指自己的头:“这儿……”
喻正英不好意思地笑了:“哦……做妇女工作了,就再不能留下那个封建疙瘩了……我把它革命掉了……”
大伙又都笑了起来。
“好了……我是顺路进来看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孙玉华说。
喻正英:“没什么……应该县里领导给我们提要求才是……”
冯晓妮豪无顾忌:“我有一个要求。”
孙玉华:“你说。”
冯晓妮:“我要求给我发枪……其实,不光是我,喻大姐也想要……”
孙玉华:“你们要枪干什么?”
冯晓妮:“参加革命工作了,不带枪多没劲儿……”
孙玉华:“是不神气吧……看你,又想做表面文章了……”
冯晓妮噘起嘴:“才不是哩……”
孙玉华:“做表面文章也没错,由表及里嘛……只要把实际工作完成好就行……搞革命工作,该神气,就要神气,还要神气十足……”
冯晓妮笑起来。
孙玉华:“这样……等你们把上级交给的军鞋任务完成了,我奖励你一把小手枪……”
冯晓泥:“说话算数?”
孙玉华:“当然算数……我还要给你配一个漂亮的枪套……喻主任的哩,她是妇救会的领导,工作需要,我可以让童副县长先给她配一支……让你们都武装起来,都神气十足……”
冯晓妮高兴地拍起掌:“那太好了……”
孙玉华:“那好……就这么说定了。不打扰你们的工作了……我得走了……”
喻正英:“孙县长。你走,我就不送了。代我向童副县长问个好……他整天都呆在县政府里,也不出来走走……”
孙玉华:“你这是表扬呢?还是批评?”
喻正英:“都不是……”
冯晓妮:“是关心……”
喻正英脸都红了:“你这小丫头,知道的倒不少……”
孙玉华心有所思:“放心吧。我一定转达……”
喻正英:“小冯,代我送送孙县长……”
冯晓妮:“好咧……”
孙玉华也没推辞,跟着冯晓妮走出了门。
孙玉华:“我问你一件事……你跟周汉民很熟吗?”
冯晓妮:“刚认识不久……那天出发后在车上才认识的……他是在半路上的车,还迟到了哩,差点误了车……有什么事儿吗?”
孙玉华:“哦……随便问问……你请回吧……”
冯晓妮:“县长,你好走……常来呀……”
孙玉华:“我一定会的……”
李连长从连队中挑选出三十几名会水的战士,组成了一个突击队,在怀江里开展着武装泅渡的训练。
他亲自负责并参与,和战士们一起在水中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刻苦练着。战士们也深知肩负的使命,练得十分认真,个个赛过水中蛟龙……
周汉民心怀鬼胎,一个人悄悄溜出办公室,往粮食库区走去。在库区门外,他看到司机班长正好从库区里走了出来,他假装关心地跟他打了个招呼:“司机同志。幸苦了。”他掏出香烟,递给他,“来,抽支烟,休息休息……”
司机班长没有接他的香烟,仍然准备去办自己的事情。他只好自己取出一支,准备点上。司机班长看他欲吸烟,停住了步子,指了指围墙上“粮库重地,严禁烟火”的大字,提醒地对他说:“周秘书。你看,这里是不许吸烟的……”
“哦……这里是粮库重地……”周汉民只好把烟收了起来。他索性缠住司机班长,没话找话地说:“听说,上级拨来的可都是好车呀……一辆车能装载多少?”
司机班长一听谈车,眉飞色舞地说:“当然是好车!是前方部队刚缴获来的,清一色的美国最新式军用卡车……一辆车一次就可装载七八吨哩……”
周汉民在脑子里默默计算着,一车粮食就足够一个团吃上十来天的……他心中暗喜,套着司机班长的话:“这么好的车,你能不能开出来?带我去转一圈,让我也坐上去享受享受……”
司机班长:“哪可不行……动车必须有《派车单》,这是制度。”
周汉民想看看《派车单》是什么样子,故意问:“什么《派车单》?我当秘书的怎么不知道?”
“你刚来不久,当然不知道了……”司机班长说着,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张纸条来递给周汉民:“周秘书。你看,这就是《派车单》。你如果想用车,就必须有这个……”
周汉民接过来纸条一看,所谓《派车单》就是一张普通的便条。上面写着派车数量,派车时间,派车用途。关键是上面盖着县政府的红印。他把这些记在了心里,把纸条还给了司机班长,假装认真地说:“对。是应该有个制度。不然,谁都可用车,那不是乱了套吗?”
司机班长:“周秘书,你能理解就行……”
“好。不影响你去办事了。我再到别处去看看……”周汉民说着,与司机班长分了手,向库区大门走去。他想亲自进库区里去看看,因为他还必须把进库、调粮的规定摸个清楚。
当他走到库区大门口时,一名卫兵拦住了他:“周秘书。对不起,这里不能随便进去。”
周汉民礼貌地说:“卫兵同志。我刚来不久,听说这里存放着不少粮食,想过来参观参观……”
卫兵:“粮食有什么好参观的?你每天不都在吃它嘛……”
周汉民笑了笑:“听说很多,满满四仓库,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怎么保管的?真有那么多吗?”
卫兵:“那当然有……不然,我们怎么会日夜在这里站岗呢?!……这里可都是上好的粮食,是专门留着供应我们渡江部队的。让他们吃饱了,好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周汉民:“那怎么没见着给部队送去呢?”
卫兵:“还不到时候哩……到时候,上级会通知县政府,县政府就会发个《通知》下来,我们就会马上把粮食装上车,给前方的部队送去……”
周汉民心有所思地:“真希望能看到那一天呐……”
卫兵高兴地:“周秘书。你要是真看到了那一天,就说明,反动派的日子已经不长了,全国很快就要解放了……”
“对对……你说得对!……好钢用在刀刃上,好粮用在关键时候……”周汉民勉强地笑了笑,他感到有些尴尬。但一想到他到库区来剌探情报的目的已基本达到了,虽然没进库区,但是有关规定都已经摸清楚,可以着手设计夺粮计划了,他心里又浮出一些得意来……
大半夜了,孙玉华才回到宿舍,他看到隔壁童书文的房间还亮着灯,便走了过去,轻轻敲了敲门。
童书文听到有人敲门:“进来,门没有插上。”
孙平华推门走了进去。他看见童书文还在专心致志地俯案疾书:“老童。这么晚了还在加班呀……”
童书文一看是孙玉华来了:“哦……是老孙呀……你不是这么晚也没睡吗?!”
孙平华:“在写什么呐?”
童书文:“我这里再没有椅子了,你就床上坐吧。……白天没有时间……我把准备送给地委的简报再整理一下……”
孙玉华:“这项工作不是交给周秘书做了吗?”
童书文:“是他写的。……我不放心,再看看……”
孙玉华:“文笔怎样?”
童书文:“唉……还是教国文的……错别字还真不少,有些基本的语法也不通……我只好从头修改整理……”
孙玉华心有所思,但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那不是等于简报是你写的喽……”
童书文:“是谁写的倒没有什么,只要不让上级批评我们就行了……”
孙玉华:“新来的人嘛,刚参加工作,多鼓励。这件事千万不要批评他……老童。你就当回无名英雄吧……”
童书文也笑了:“老孙。我可不计较什么名分……”
孙玉华:“放手让他们干……你把把关就行了……”
童书文:“都这么晚了,你还来找我,是有事吧?”
孙玉华:“是这样的……有个情况,我要向你通报一下。……今天,王政委特意给我来了个电话,通报了一下敌情。说到国民党部队粮食紧缺,在打我们这里粮食的主意哩!……他们的大部队被我军牵制住,动不了,很可能会派出小股部队或特务来这里想办法……”
童书文:“那他们会怎么做呢?”
孙玉华:“这个嘛,上级也不太清楚……不过,我们要做到有备无患。……李连长那里,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加强城门和粮库的警戒工作……我们这边,你我俩知道就行了,别制造紧张空气。还是那句话,内紧外松……”
童书文:“好的。我明白了……天快亮了,你去睡一会儿,明天的事情还很多哩……”
孙玉华:“我是想睡,可哪睡得着。咱们虽然常在一起,可谈的都是工作,现在正好就咱俩,我想再跟你谈一件私事……”
童书文:“什么私事?”
孙玉华:“你个人的事……”
童书文:“我的事?”
孙玉华:“……你觉得喻正英这位同志怎么样?”
童书文:“很不错!工作积极,吃苦耐劳,优点很多……”
孙玉华:“长得也不差吧……”
童书文:“你……”
孙玉华:“你呀……四十出头的人了,也老大不小了……别整天都是工作,也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
童书文:“现在新政权刚建立,事情那么多,我哪有时间去考虑个人问题……以后再说吧……”
孙玉华:“以后再说,也要先培养感情呀……你对喻正英同志印象不错,她也很关心你。每次见到我,她都要问起你,让我代她向你问好。还说你老是呆在县政府里,连门都不出……这就是说,想见你见不到嘛!……我觉得你们俩倒挺合适,一直在一个地下支部工作,相互了解。如果你没有时间,我去跟她谈谈,帮你们掇合掇合……不过,光靠我去传话是不行的,你也要常去妇救会走走,去看看她,关心关心她。她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显得年轻漂亮多了……”
童书文:“我觉得她这个人是不错,可我不能一厢情愿……谁知道人家怎么想……”
孙玉华:“你不问怎么知道?”
童书文不好意思的笑了。
孙玉华:“我有个主意。……她和小冯都想要支手枪,你就先把你的那支漂亮的勃朗宁送给她,然后,再带她到郊外去,教教她打枪……”
童书文:“那我不成了现学现卖……”
孙玉华:“这不就有机会在一起交流了吗?!她有什么想法,你可以直接去问呀……”
童书文:“可我不是没枪了……”
孙玉华:“你的枪还用担心?!这次清匪反霸中收缴了不少好枪,我再给你配一支。小冯的,就等她们完成了军鞋任务,作为奖励,发给她发一支。你看怎样?”
童书文笑了:“你呀,真是个孙大圣,脑子一转,什么主意都来了……”
孙玉华:“主意有了,你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做哟……”
童书文:“好……我听你的,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