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人的心理想法开始转变,你会想,如果我再多等一分钟,电话就会通,那我不是白等了?甚至你也会不耐烦,给自己一个机会:再等一分钟,如果还没有接通就挂掉。于是你开始焦急的等待,很快就一分钟了,还是没有回应,你下决心挂掉电话,可是心里总是觉得应该再多等一分钟,如果几秒钟之后电话就接通了,可你已经挂掉了,岂不是太郁闷了?
计算一下,一开始等了五分钟,随后又等了一分钟,电话依然没有接通,可是我们还是想继续等待下去。与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一开始就挂断电话,再等一个别的时间段打呢?这种心理就是行为陷阱。所谓行为陷阱,就是当一件事情你投入得越多时,你就会越欲罢不能。
A、B、C三个人用同样的钱在不同地方分别购买了三套房子,一年后卖掉。
房子原价为40万美元,A卖房子时当地货币贬值25%,卖价30.8万美元,比买价低了23%;
B卖房子时当地物价上涨25%,卖价49.2万美元,比买价高了23%;
C卖房子时物价没变,货币也没变,卖价35万美元,比买价低了12.5%。
心理学家寻找了众人问到底这三个人谁做得最好?
回答者众说纷呈,而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都认为B做得最好,而A做得最差。但是,我们通过数据和货币贬值情况还有物价变化会发现:A其实是唯一赚钱的一个人。
A的钱因为货币贬值因素,他所得的钱购买力增加了2%;B虽然卖房的价高,但是因为物价上涨,他所得的钱购买力下降了2%;C就不必说了,他才是做的最差的那个,他的钱购买力下降了12.5%。
这是典型的行为陷阱,感觉自己投入的少而回报的多,其实不然,因为你只是看到了投资数额的变化,却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要想避免这样的行为陷阱,就需要牢记你的购买力,也就是不要只看数字,而需要看这些数字的实用性。
集体行为陷阱在如今这个重视团队协作的时期也是非常普遍的,很多时候,人们站在集体的立场上判断一项决策时,答案近乎相同,然而站在个人立场,得到的决策可能会截然相反。集体决策,受制于群体思维,很容易犯下幼稚的错误,即使是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团也队依然如此,而集体决策的失败,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895年,以研究大众心理特征着称的法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个人融入集体后个性便容易湮灭,群体的思想将占据统治地位。在勒庞看来,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人们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想法与单个人的想法大不相同。
一旦这个观点成立,就意味着团队的决策即使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也不代表这个决策一定是正确的。更为可怕的是,勒庞认为,群体的行为一旦出现偏差,就可能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拉里克用实验验证了这种集体思维的陷阱:
假定一架飞机坠毁在沙漠中,有十个幸存者。现在决定他们需要留存哪些物品才能够帮助他们生存。拉里克选出了一百人分成十组,来代替这十个幸存者选择物品。大多数小组意见较为统一,而其中两组的意见存在异议。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意见较为统一的小组,应该是选择较为准确的小组,毕竟多数人做出同样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这种选择更加理性。
然而,通过分析发现:两组意见存在异议的小组,他们所选择的物品才是最为适合生存的物品,他们所选择的物品生存几率比其他八组要高出一倍。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拉里克得出结论说,如果集体中很少存在异议,就会很少有人质疑我有没有可能哪里做错了。而存在异议的集体,则会因为不同决策而使人反思,最终得到最为理性的答案。
集体思维是一种最具凝聚力的思考模式,然而当集体思维中有某种共识出现,并有强大的支配地位时,集体思维就会容易忽视原本客观的思考,在评价各种方案时,就容易产生客观失调。这种集体心理很容易给团队的行事效果带来巨大的风险,会使团队变得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使集体行为缺乏理性的约束,趋于偏执、专横、保守。
在一次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议上,一位董事提出了一项建议,在讨论过程中,很多董事开始表态支持此项决策。有人说这项决策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有人说这项决策应该可以击败很多竞争对手,有人说这项据测应该尽快付诸实施,董事们众说纷呈,很快所有董事都通过了这项决策……
董事长约翰·史密斯告诉董事会,如果他也赞成这项决议,那么这项决策就需要开始付诸实施了,然而这项决策才刚刚提出,可能还有很多漏洞,于是他建议推迟两周的时间再进行最终决定。在此期间众董事应该跳出思维定式,避免危险的决策。他还建议所有董事利用这两周的时间,从各个不同方向研究这项决策。
最终这项决策没有通过,而两周后最初否决这项决策的,正是最初提出这项决策的董事。史密斯谨慎的行为使得他规避了群体思维的危险性,最终没有将通用汽车公司带入僵局。
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做群体决策时,一定不能太过冲动,应该更清醒一些,先让头脑冷静下来,通过深思熟虑考察这项决策,以免掉入群体思维的陷阱中,使得团队蒙受损失。
看他多用功,睡觉都在看书——语义效应
语言是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很多时候,不同的语句表达同一事物,会让人做出截然相反的决策。心理学家将这种语言现象成为语义效应。
人们在听到各类语言时,会在接收消息的同时将其解码,这是语言发展这么久的一种弊病。人们不会太过冷静地去分析语言中是否包含其他意思,而是会用第一时间的理解来确认语言的意思。但是这种解码语言的方式,很容易让人形成片面意识。
有这样一个笑话:孩子的家长去参加家长会,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用书挡着自己睡觉,被老师发现,老师于是向家长抱怨:“您的孩子不太喜欢学习,看书看得能睡着。”家长听了不乐意,说:“我家孩子才不是你说的这样,看他多用功,睡觉都在看书。”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年轻的牧师问主教:“主教,请你告诉我,祷告的时候可不可以吸烟?”主教严肃地摇了摇头:“祷告是重要而严肃的事情,祷告的时候应该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当然不可以吸烟。”过了几天,这个年轻的牧师又问主教:“主教,请你告诉我,吸烟时可不可以祷告呢?”没想到主教的回答却是:“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祷告。”
同样的一个现象,两个表达方式就造成了意思完全相反的结果。同样两个问题,主教的回答为什么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呢?这其实都是语义效应在起着作用。很多时候,怎么说话要比说什么话更为重要。
即使同样的问题和要求,措辞的不同,也会使人感觉到截然不同。措辞的不同,也有可能会对人的选择造成影响。
手术治疗是大家都不愿意接触到的医疗方式,因为动手术不仅痛苦,而且有风险。虽然一般说来,大部分手术都能成功进行,尤其在条件和医护人员素质比较高的医院,但是一想到可能有的哪怕很小的危险,很多病人在决定是否动手术之前都要下一番决心。但是研究已经证实,同样一个数据,用手术成功率来说服病人接受手术治疗要比用死亡率来说服病人有效得多。另外,同样是使用存活率,不一样的表述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两种情形:情形一,医生告诉原来有70%存活率的病人接受手术能让其存活率增加到85%,或者说,会增加15%的存活率;情形二,医生告诉病人如果不做手术他的存活率将从85%减少到70%,或者说,不进行手术将使其存活率减少15%。客观上讲,这两种情形是相同的:手术能增加15%的存活率。
但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时,这两种情形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情形二中的病人往往比情形一中的病人更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因为他们不想失去15%的存活率,而对能否得到额外的15%存活率则关心得较少。医院既没有歪曲事实,也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医生一般都会用情形二中的表达方法,只是希望病人能够更加勇敢地接受治疗,克服心中的畏惧和恐慌,他们实际上是把病人从损失规避下的敏感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对待手术。
同一件事,我们不但能够从正面来解析,强调其中的好处,也能够从反面来解析,带来截然相反的解释。
我们可以根据语义效应,针对普通人对语言失去敏感的特点,强调某一方面行为会带来损失的效果,远远比仅仅强调某行为会带来益处的效果要好。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老板不加薪,就制造被挖的假象——竞争优势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之间相互竞争是一种天性。没有人期望自己比别人差,也没有人期望别人比自己强,就因为如此的心态,使得人们在利益面前会选择竞争,甚至最终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使在拥有共同利益时,人们也往往不会合作,而是会优先选择竞争。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某人得到一盏神灯,神灯对他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说明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拼着自己挨点皮肉之苦,也要给敌人更大的苦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拼着自己与对手同归于尽,也不想给对方让步。
拥有利益冲突,会致使人们进行竞争,但是有时候在大家拥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人进行竞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其实是由于沟通问题,缺乏沟通的双方无法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讨,无法达成利益分配共识,那么共同利益下竞争的情况就会发生。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心理学家向学生承诺,如果学生能够满足以下的条件,心理学家就付给学生钱。他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各自在纸上写下自己期望得到的钱数,但是不能商量。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俩就要给心理学家总数的一半。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如果这个实验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在上面的实验中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或者两个人对对方的选择有充分的把握,结果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竞争优势效应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同样也可以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产品的“独家代理”,独家代理能够占据优势就是因为独家,当有其他竞争对手出现时,独家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因此如果想应用竞争优势效应,那么前提是需要让你的竞争对手认为,他不是你唯一的选择,从而让他主动让步。
这种方法应用很是广泛:某公司的项目经理,谈拢了一个大项目,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利润,他期盼公司老板能够主动为自己加薪,可是等来等去却杳无音信。于是他想到了竞争优势效应,他找到老板说,一家大公司看中了他的能力,承诺薪水比现在多,职位比如今高,他很是心动,打算季后就去上班。老板于是也给他加了薪,并承诺在时机成熟时给他升职。
林肯在做美国总统时,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十分温和地回答:“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再比如谈判技巧中的双赢谈判:经纪人、谈判高手斯腾伯格把他的谈判策略称为“以诚实取胜”。他将双赢式的方法运用到谈判过程中。他的谈判“规则”是这样的: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尽可能地向对方学习;创造一个合作而不是冲突的气氛;在面对威胁时,表现出不怕;学会聆听,习惯于沉默,避免妥协折中;绝对不要将一个看来要失败的争论推倒极端;发展关系,而不是征服。
他狂任他狂,明月照大江——钟摆效应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所以当一个摆锤所处的初始位置越高,那么它摆过最低点后能够达到对面的位置也就越高。人类的情绪也就如摆动的钟摆一般,不断在高低摆荡中起伏。
人的情绪有正负之分,正面情绪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让人快乐、幸福;而负面情绪则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会让人身心不适,让人失望、自卑、愤怒。正负情绪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情绪,而情绪钟摆效应就是说的情绪变化。
在生活中,很多人笑点很低,随便一点好玩的事就会使他们哈哈大笑。他们很容易快乐,同时,他们也很容易悲伤,可能看一场感人的电影就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种人的情绪波动幅度很大。而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常常对事物的感觉很小,不管是悲伤还是快乐,痛苦还是欣慰,情绪都不会有大的波动。其实这类人一般都是因为曾经承受压力过大,学会了麻木,用麻木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物,因此才会给人以冷淡的感觉。
根据钟摆效应的原理,一个人对某种情绪的反应强度降低后,他对其他情绪的反应强度也会减弱。比如人们在感受快乐时无法提起精神,那么对于悲伤、痛苦、忧郁等情绪,也会感受力降低。如果一个人可以麻痹自己对负面情绪的感受,那么相对应的,他对于正面情绪的感受也会变得麻木。就如同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被注射麻醉剂后,他失去的感觉不仅仅只是痛苦,而是所有感受。
海伦·凯勒曾说:“在获致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这句话无形中反映了情绪钟摆效应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