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情景经常发生,其实运用的就是阿伦森效应。先批评让人受挫,然后通过鼓励和认可来让人看到希望,从而更加努力。
善用阿伦森效应,可以先进性阻拦,然后慢慢松开闸口,最终给予认同,这样对方自然就会落入我们设置的小陷阱,甘愿为我们所用。
最后一天,挥泪大甩卖!
——损失规避
假设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张100美元的钞票——那显然是别人不小心丢失的。你捡起这张钱时心里挺高兴,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笔收入。
但是等你回到家,看到调皮活泼的儿子奔出来迎接你,就很快把这捡到100美元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到了周末,你陪儿子逛街时,忽然发现准备给儿子买玩具的100美元不翼而飞——大概是在某个商场被人顺手牵羊了。虽然只是丢了100美元,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损失,但那种懊恼和愤怒,你肯定很清楚,对不对?
那么,你是否能够感觉得到,得到100美元的高兴和失去100美元的痛苦,哪种感情会更加强烈呢?显然,失去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得到的高兴。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相同的一样东西,人们失去它所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因为我们更在乎“失”,我们也就有意无意地尽量避免“失”,这就是损失规避。
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的实验:
实验一,他拿着很普通的杯子去教室问同学们,4元一个,谁愿意买?
实验二,他先送了每个同学一个杯子,到了第二天,他回到教室问,他愿意出6元买回先前送出的那个杯子。谁愿意卖?
结果是,两种情况下,没有学生愿意买杯子,也没有同学愿意卖杯子。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赋予效应”,这是损失规避心理的一种表现。说的是正常人对同样的一件东西,往往得不到的时候不觉得有价值,而一旦拥有却需要自己放弃时,就感觉到东西的价值不断提升,索取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不拥有时购买它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很多商家都会利用顾客这样的心理,比如以各种方式促销,或大力宣传不满意就退货等等。其实,每个人对可能要得到的东西,都有这种损失规避心理的存在。
圣诞节期间,一个女孩逛商场,这时她看到了自己想用的化妆品专柜,于是停下了脚步。
售货小姐马上就迎了过来:“您好,现在本产品一律八折,您需要哪一款产品?”
“眼霜、晚霜和防晒霜。”
“还需要其他的吗?”
“不需要了。”
这时女孩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妹妹也用这个牌子的化妆品,正在她考虑是否帮妹妹也代买一些留作备用时,售货小姐说话了:“趁现在打折多买两样吧,活动有期限。”
“我不需要了,家里人可能会来买的。打折活动到什么时候停止呢?”
“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
“以前活动不是都到节后吗?为什么提前了?”
售货小姐说:“主要是因为打折后买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决定提前两天截止活动。”
女孩突然感到自己很庆幸,正赶在活动截止前看到了,结果,她又挑选了几样化妆品,甚至还为她的妹妹选了几样常用的。
等到假期最后一天,女孩的妹妹去逛商场,无意中发现姐姐前两天买的化妆品如今依然在打折。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售货员撒谎了,她的目的就是促使犹豫的顾客打消过几天还有活动的期待,立刻掏钱消费。她打消了顾客期待,让顾客感觉到如果再不购买,就等于失去了。因此售货小姐运用损失规避原理,拿下了很多犹豫的顾客。
如果对方举棋不定,最好的做法就是告诉对方“最后……”“只有一次……”等等打消期待的字眼,让对方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从而明白他面临即将失去的局面,最终对方就会进行让步。
你能帮我一个小忙吗?——登门坎效应
如果在你比较忙的时候,有人找你帮忙,期望你能够抽时间为他处理一套多达百张的图片,你是否会接受?相信很少有人会接受,因为你很忙。
如果这位朋友在你拒绝后重新提出,期望你能够抽时间仅仅处理其中的几张图片,你是否会接受?这时,你很大程度上会接受这个不伤大雅的要求。
当你接受这个小要求后,如果这位朋友继续提出要求,想让你在忙完后抽时间将其他那些图片处理一下,你是否会接受?因为你已经接受了一次小的要求,就会想,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完成吧,只是在不忙的时候帮一下。
从这个现象中我们会发现,人们一般不愿意接受太过困难的要求,相反,人们乐意接受较为简单的要求,而完成较小的要求之后,人们再接受大的要求,就不会像开始那样困难。这就是“登门坎效应”。
拒绝无法做到或难以做到的事情,这是人们很自然的反应,而如果针对一些可以做到的小请求,无法找到拒绝的理由,那么同意这个要求的倾向就会加重,如果小要求同意之后,在之后更大的要求就不再那么容易拒绝了。因为人的认知需要协调,既然已经被卷入这件事情,如果此时拒绝大的要求,就会造成认知不协调,于是为了恢复协调,内心的压力就会致使他继续同意大的要求,而且这个态度是持久的。
根据登门坎效应,如果我们在向他人提出要求时,可以先将要求细微化,先向对方提出小要求,这样比猛然提出大的要求得到首肯的几率要大很多,采用这样的渗透方法,对方就会认为你每次的小小要求关系不大,从而最终消除戒备,这样就会更容易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
美国的外交官查尔斯·塞耶就是利用登门坎效应让对手做出了最大的让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塞耶为了给关在德国监狱的一个英国副领事送一些财务和生活用品,不得不与监狱长反复谈判。在提供马提尼酒这一个问题上,监狱长始终不肯让步,塞耶只好另想办法。
当他见到英国的副领事,塞耶就开始一件件把东西递了过去:睡衣、衬衫、袜子、一套梳洗用品……随后,塞耶拿出了一瓶雪利酒,向副领事解释说,可以在午饭前喝点儿。监狱长一言不发,但还是顺从地把酒接了过去。接着,塞耶又拿出了一瓶香槟酒,他对副领事说,这个可以先冰镇一下,到恰到好处的时候与午饭一起享用。
监狱长有些不耐烦地转动着身子,但他依旧没有多说什么。紧接着,塞耶又拿出一瓶杜松子酒、一瓶味美思和一个鸡尾酒调制器。塞耶解释说,这些都是为了副领事调制晚餐用的马提尼酒准备的。塞耶转过身,开始对监狱长说:“哦,兑上一份味美思,四份杜松子酒,再加上足够多的冰块……”
塞耶还没有说完就被监狱长打断了:“该死!我可以给这个犯人提供雪利酒、香槟酒,甚至是杜松子酒,但他完全可以自己来调制他的马提尼酒。”到了最后,监狱长竟然同意了给副领事马提尼酒。
开始拒绝,为什么又同意了呢?因为塞耶亦步亦趋地慢慢提出自己的要求,一件一件地提供调制马提尼酒的原料和工具,监狱长虽然原本并不答应提供马提尼酒,但是他的犯人最终还是得到了马提尼酒。
这样的方法是谈判能手惯用的技巧。聪明的谈判者都知道,要让对方同意自己提出的条件,必须要循序渐进。因为对方不可能一下就同意我们的全部条件;相反,如果我们把要求细分,在不同的阶段,一点一点地提出来,这样,对方就很容易一次一次妥协,最终达成协议,而且我们也能够获得最佳的谈判筹码。
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锚定效应
人们在评估一件事情时,会习惯性地与以前遭遇过的事情进行对比,那件以前的事情就如同是一只锚一样。比如人们看待某件事的好坏时,某些人认为是好,而某些人就会认为是坏,这就是因为好坏是相对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确定基点。
心理学上这种人们对某事进行估测时,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根据此标准进行估测的行为,被称为锚定效应。
两个卖早饭的小店,每天为顾客提供粥和鸡蛋,这两个店相处的地域人流量类似,而且两个店的服务质量也相差不多,可是每次结算,都是其中一个店销售额远远高于另一个店。
经过研究之后,人们发现,原来两个粥店产生的差距仅仅在于服务员的一句提议,效益更好的那家店服务员在为客人盛好粥端上去时会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个店的服务员则是在端上粥时问:“加不加鸡蛋?”简单的两句话,却使得两个店效益差距大很多。
归根究底,差距的产生就是因为锚定效应。客户在听到效益好的店的问题后,头脑中首先想的是需要加几个鸡蛋;而听到另一个店的问题后,客户头脑中首先想的却是我到底加不加鸡蛋。这两个问题的锚定点一个是加鸡蛋的数量,而另一个则是是否加鸡蛋,就因为这么细小的差别。
锚定效应中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锚的位置,这个初始值会深刻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因为锚定值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却很可能造成决策的偏差。
在我们遇到问题需要决策前,应该首先在脑海里提出一个中性一些的问题,尽量尝试改变问法,这样我们就不至于过于机械地接受问题,而是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有人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这时要清楚,锚定效应很容易使我们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听到建设性意见,可以将其作为参考,但是一定要分析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并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就不至于陷入锚定效应所产生的陷阱。
除去以上的一些客观因素,我们的偏见、错觉、看法等都会影响最终决策。所以我们在做决策前一定要时刻约束自己。锚定效应对于我们自身会影响决策,那么放在谈判对手的身上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因此我们在谈判过程中,可以寻找恰当的时机,为对方设定沉锚,从而让自己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
约翰的马被偷了,他发现是邻居盗走了自己的马,于是将警察带到了偷马邻居的农场里,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马。
可是这个邻居却死不承认这匹马属于约翰。由于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马属于自己,也没有直接的证据指证邻居偷马,约翰陷入了僵局。
这时约翰灵机一动,伸手将马的两只眼睛捂上后,质问邻居:“如果这马真的是你的,那你一定知道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邻居为了澄清自己,便猜测答案:“左眼。”
约翰将盖在马左眼的手移开:“你看,马的左眼一点问题没有。”
邻居顿时纠正道:“我弄错了,应该是右眼是瞎的。”
约翰移开自己另一只的手:“马的两只眼都没问题。”
他给邻居设定了一个陷阱,那就是用马眼有瞎的这样一个问题暗示,为邻居设了一个沉锚,邻居顺着马眼有瞎的思路进行思考,就陷入了锚定效应。这种方法也常常运用在我们的谈判中,一般聪明的谈判者会注意在不为对方的提议限制时,寻找恰当的突破口,为对方设定沉锚,让其陷入锚定效应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