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总会在外表展现出来,如服装、说话方式、动作、眼神等,这些都会在交际过程中告诉别人,你是否友善、是否愿意交流。很多精英人士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是万人迷,是交际场中最受欢迎的人。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社交理论,破译了这些心理密码,我们的社交能力也会逐步增强。如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所说:“与人交往时,首先要观察他的气质,然后再决定如何迎合和适应他。无论是与严肃的人还是与轻松愉快的人相处,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顺水行舟,礼貌制宜。”
最亲近的人何以伤人最深
——刺猬效应
生物学家曾经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将十几只刺猬放到寒冷户外的空地上,然后观察他们的行为。这些刺猬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然而靠拢后很快就会因为无法忍受彼此身上的长刺而迅速各自分开。
但是天气实在太冷,为了温暖起来,刺猬们一次次地重复靠在一起,又分开的过程。因为靠得太近,彼此会被长刺刺痛,而离得太远,彼此又无法获得温暖。所以每一次刺猬们都会自发调整彼此之间的距离,当这种尝试进行多次之后,刺猬们找到了一个很适中的距离,既可以彼此相互取暖,又不至于会被彼此的长刺刺伤。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亲人之间爆发摩擦和矛盾的几率,远远大于初次见面者。越亲密的人之间,越容易产生矛盾,其实这就是因为越亲密的人之间个人领域越容易被侵犯,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强调的是距离感,而在心理学里引申而来的是心理距离,所以刺猬效应也被称为心理距离效应。它所反映的是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身体距离及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越亲密,对方的缺点就越容易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其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非常失望或者厌恶。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
当你走入一个大型阅览室,如果人数并不多你会发现,已经坐在里边的人大多数都会单独占据很大的空间。阅览室有100张桌子,而仅有10个人在座,那么这十个人相互之间距离一般相仿,大约每个人占据着十张桌子的空间。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当实验室仅有一位陌生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坐在他身旁然后观察他们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一个空旷的空间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夏尔·戴高乐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的这一做法,一直影响着他与顾问、智囊团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任期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里,没有任何人工作超过两年。他一直保持着与智囊团和顾问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太过亲密过。他认为,调动是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
他不容许自己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当他的新办公厅主任上任时,他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
戴高乐的这个做法也同样充分表明了他的自信心和决断力,他永远主要依靠自己的思维和决策来行动。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调动起来的人员才能更富有活力。这种做法,能够一直使他的智囊团和顾问团队充满新鲜感和朝气,更可以杜绝这些顾问和智囊团借助政府名义徇私舞弊,可以说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很多时候,领导如果和下属过于亲密,下属就会很容易借助领导的名义谋一己之私,甚至最后拉领导下水。因此说,领导和下属之间最好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人际交往时,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彼此之间是否亲近、友好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的空间距离非常关键。
其实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距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具体情形、交际双方的关系而发生变化。比如一般陌生人之间初步交流会选择社交距离,而等交谈一段时间后,彼此有了熟悉,这个距离无形中会被缩短成为个人距离,两个人甚至会通过握手来确定交际关系。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交际距离并非完全相同,因为不同地域的人对于自我空间的理解不同。比如北美人交际空间距离限于皮肤、衣服及体外的几十厘米;而阿拉伯人则不同,他们的个人交际空间距离仅限于心灵,甚至皮肤都视为外物,所以在交际过程中阿拉伯人很可能会给人留下步步逼近的印象。如果一位阿拉伯人和一位北美人交流,你会看到阿拉伯人一边交流一边向北美人靠近,而北美人则会一边交流一边企图远离阿拉伯人。
交往过程中,根据地域不同交往的方式和距离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而社会地位的不同,个人空间距离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地位越高的人,个人空间的需求会更大一些。当然,个人空间的距离还和人的性格有一定关系,比如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他的个人空间距离就会相对较小,他们很乐意接近他人;而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则习惯将自己孤立,他的个人空间相对会大很多,甚至当有人靠近自己的个人空间时,他们会很敏感地退避或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们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们不同的需求,有意识地选择和他人交往时最恰当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受人欢迎,交到更多的朋友。
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曾经将人们的自我空间划定了一个范围,并通过四种区域和距离来解释不同程度的交际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也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范围在0~0.44米之间,其中近距离为0.15米以内,这个距离的人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气息和温度;而远距离为0.15~0.44米,这个距离人们可以亲密交谈,亲密执手。一般情况下,亲密距离只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比如同性中的贴心朋友、知己等,异性中的夫妻和情侣等。如果在生活中,有人突入这个距离,会使人感觉很不礼貌,从而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是熟人之间的交往距离,这是一个稍微有些分寸感的距离。其范围在0.46~1.22米之间,这个距离已经很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了。其中近距离在0.46~0.76米,这个范围彼此可以互相友好交谈并握手;远距离为0.76~1.22米,这个距离范围比较大,一般朋友和熟人都能够自由进入这个距离。一般情况下,彼此交谈的对象更加熟悉,则会选择近距离,若较为陌生,则会选择远距离。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比个人距离又远一步,这个距离从1.2~3.7米,一般来说这个距离是比较适合正式的社交场合和社交礼仪需要。其中近距离为1.2~2.1米,人们的工作空间和社交聚会通常会在这个距离范围;而远距离为2.1~3.7米,这是一种与陌生人刚刚开始正式交流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中领导的办公桌都大而宽阔,这不仅仅是为了彰显领导的权威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办公桌一段距离处都会摆放来访者的座椅,这就是正常的社交距离。一般谈判、面试、正式交谈等,都会保持在这个距离之内,这不但能够增加庄重氛围,还能够给双方一个适应交际的过程,从而更加得体。
第四种是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是演讲或演员与大众的距离,它一般范围在3.7~7.6米。比如在演唱会现场、演讲现场、节目现场等,都是这种距离,这个距离基本对所有人都开放,人们在此距离不会发生任何联系。
共同话题,自己人——亲和效应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根据彼此之间的共同和相似之处,来确认是否容易接近彼此。比如在交流时有人说出自己的兴趣,恰好有一个也有相同的爱好,那么两者之间会很快出现共同话题,从而促进彼此进一步接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亲和效应。
很多时候,拥有共同血缘、姻缘、地域、学校、事业、行业等关系的人,及拥有相似或相同兴趣、爱好、志向、利益等关系的人,会彼此乐于接近,因为这种相同的缘分及关系,会被我们主意识地将对方看做自己人。
除了这些关系和缘分,如果我们想要让他人将我们当作自己人,就必须要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想要让人主动对我们产生好感,认可并喜欢我们,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亲和力。拥有亲和力的人才能够将周围的人吸引过来,才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
当交往的彼此将对方认为是自己人后,双方的交往就会更加亲近而友好,而且随着彼此交流的深入,更加容易发现彼此之间能够获得好感和值得肯定的特质。也就是说,如果认为彼此是自己人,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对彼此的积极性评价就会增加很多。那么该如何拉近交际圈的人与自己的距离,让他们能够将我们当作自己人呢?
一、要注意微笑。
微笑能够化解对方的不信任,能够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微笑是自信的表现,还是一个人素质的反应。微笑使人显得特别有礼貌,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微笑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交场合,微笑是最好的“润滑剂”。正面的、积极的、友善的情绪有“传染效应”,对陌生人微笑,表达出善意,不仅能给对方带来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正面情绪的回馈。
二、要亲切地与人打招呼。
礼貌礼仪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针对陌生人来说。亲切地和人打招呼,即使对陌生人都是一种礼貌,想要和他人交流,打招呼是走出的第一步。
三、要有眼神的交流。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人交流时,眼神的交流很重要,交流时总是低头,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眼神四处游荡,则是随便的表现。只有时常与对方进行眼神沟通,通过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逐步和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微笑、礼貌、眼神交流,它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和陌生人快速建立亲和关系,从而使对方不再排斥,也是为了争取进一步交往的机会。和人建立关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只有真诚与人交往,不断进行交流,我们的交际圈才能够越来越广,我们的身边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己人。
海底捞你学不会——称谓效应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要以礼貌为敲门砖,不够礼貌的人,相信没人愿意与之交往,而礼貌之中,彼此的称谓是第一步,如果称谓出错,很有可能会出现笑话,甚至会弄僵彼此的关系。恰当地使用称谓,是一种基本礼貌,是双方表现尊敬和沟通的桥梁,能够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正确地使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礼仪因素。很多时候,改变一下称谓就有可能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关系就是通过称谓的改变而逐步加深的。
我们都应该有所感受,当我们称呼普通朋友或刚认识的朋友时,通常都是称呼名称;而当我们称呼死党的时候,称呼就会千变万化随随便便,因为彼此的关系已经很深,即使有称谓礼仪没有做到位,对方也不会改变与我们的关系。
心理学表明,人们对自己的名字是非常重视的。在交际中,如何称呼对方就体现着双方的关系亲密程度。称呼的暗示效应是不可小觑的:小名一般是非常亲近的人才会知道,而且孩子听到小名,也会从心理上感受到母爱的成分。其实不仅是孩子,成年人也一样,在适合的场所叫适合的称谓,能够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海底捞的生意一直很火爆,这不仅仅因为它们的饮食不错,更重要的是环境。进入海底捞,迎面而来的是“大哥、大姐”之类的称呼,而服务人员之间也以“兄弟姐妹”论交。
这一声称呼,看似普通,其实蕴含着用“亲缘称呼效应”来管理客户关系和员工关系的精妙之法。海底捞员工之间年纪相差不大的,都会以“兄弟姐妹”相称,年纪长上一辈的则被人尊称为叔叔、阿姨。
这样的称呼方式,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即员工关系管理与顾客关系管理。以亲缘称呼来管理员工关系与顾客关系,大家庭的氛围就被营造出来了。
海底捞的员工疲累不堪但还是激情满怀;它们的员工把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还重。就是因为海底捞的员工将这里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而延伸开来,这里不但是员工的家,也是顾客的家。一个人为家干活怎会不尽心,一个人在家吃饭怎会不舒心,一个小小的称呼,就突出了海底捞的与众不同。
当然,改变称呼还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并不是你越早改变越好,更不是一开始就称呼名字就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双方的关系进展来随机变化,如果不加铺垫地直接改变,肯定会让对方无法适应。
称呼变化的运用,胡雪岩就运用得炉火纯青,当年他初次拜见稽鹤龄时,先是称呼对方为稽大哥,然后称老兄,最后改为了鹤龄兄,这无形中将彼此双方的关系慢慢加深了,因为一般关系较浅时,称呼姓氏较多,而随着关系的加深,则称呼名字较多。这种高超的交际手段,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中,称谓效应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比如关系较远的朋友,你试图接近对方,最好直呼其名或者请对方直接称呼你的名字;面对同事,如果希望和他们走得更近,不妨偶尔称呼他们的昵称,或者让对方称呼你的昵称。当然这个过程必须要表现自然,这样对方才不会感觉你是装腔作势。如果真的能够改变称呼,那么你们之间的距离肯定能够因此而接近,事情也就会变得容易解决。
先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冷热水效应
我们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在面前摆放三盆水,一盆热水、一盆冷水、一盆温水。将手放进热水中,随后抽出再放入温水中,会感觉温水很凉爽;然后将手放入冷水中,随后抽出再放入温水中,则会感觉温水很温暖。这就是冷热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