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致远循着原路返回,步出三岔路口外,才猛然发现一片阴霾的天气瞬间恢复烈阳高照,回望路口,虽然仍有一股阴森森的味道,却终究少了让人胆颤心惊的心绪。宁致远暗自奇怪,又往墓地方向退了几步,果然又感受到了那一片阴霾。
宁致远跟随祖父多年,却并未把那种让人不安的气氛放在心上,虽知世上多妖魔鬼怪,但祖父亦常教导宁致远“身正不怕影子斜”,并曾言明:“若是心中充满正气、了无所惧,便能群邪不扰,诸魔不侵。”
那时的宁致远还奇怪的问道:“怎么才能心中充满正气?”。
祖父也对他做了详细的解释,所谓正气不外露于表,平时潜藏在身体内部,普通人并不能直接感受到,但有时候却会不自觉的发散出来。比如平时见到某些人有不怒自威之像,就是那人把体内正气发于外表,便让人不自觉的感受到那股威严。
正气本为世上的本源之气,只是经过人间洗练,世人少有纯正的正气,纵使有也十分弱小,以至于这股正气在人间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夹杂无数杂质混合在人身上,不同的人混合了不同杂质,造就了不同的人格。
与此同时,世上亦有一些奇怪的气会伪装或转化为正气,不仅修为高深的旁人感觉不出,有时候甚至会欺骗了自己。
宁致远又问道:“那怎样才能只保留住正气呢?”。
祖父叹了口气道:“世上哪还遗留能守住正气的法门,否者就不会出现这诸多纷杂乱象。不过爷爷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清心以养正气,只是不同的人用的方法未必一样,同样的一种方法对不同的人的效果不一定一样,甚至发展的方向也不太一样”。
同时宁致远的祖父也把他清心宁神的方法传授给宁致远,比如现在宁致远心中默念的‘祛宁守正’诀,而令祖父欣慰的是,在他身上有效的方法,在宁致远身上也同样有效。
宁致远决定找镇上的人问问,到底这个古墓群是什么来历,希望能找些线索,方便自己再次探询,又往回走了好久,才终于走回东临集,此时终于在街上看到一个行人。
只见那人背着行李,慌慌张张左顾右盼的样子。直到他看到了宁致远,才仿佛松了口气。
不等宁致远发问,那人就抢先道:“小哥儿,你知道这附近的人都去哪了吗?”
“我也奇怪,好像今天路上都没看见人了,怎么,附近的人都不在么?”
“是啊,奇怪的很,我到邻县去做点小买卖,这才半月不到,刚刚回来就发现家里人都不在了,我以为他们到邻家去了,可是我找了好几家,都没发现他们,更为奇怪的是,邻家的人也失踪了,以至于后来我发现整个镇上的人都不在了,直到刚才遇见你,才总算看到第一个人。”
这件事透露着蹊跷,整个镇就像在一夜之间被搬空一样,前几日还看到不时有人走过,今天到现在就看到一个人,还是从外地赶回来的,宁致远定了定神,安慰道:“大哥你别急,兴许今天是什么节日,比如庙会什么的,他们都去了呢?”
那人摇了摇头,眼色无光的道:“哪里有什么庙会,我出生在东临镇三十几年,就没听过最近这段时间有什么盛会,再说即使有,也不会所有人都去参加啊?”。
说到这,那人愣了一下,用不太肯定的语气道:“好像,好像也不是没有,不过那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这附近有个大户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组织办一个大祭,只是有一天这里突然有人开始失踪,开始每个月失踪一两个,后来失踪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惊动了朝廷。最后朝廷派人调查说有妖魔作祟,失踪人员都被妖魔掳走。请了好多大和尚、大法师在这附近连续做了一个月的法事,才终于把妖魔镇压。”
“对了,好像那个大户的每年组织的大祭就是为那个妖魔举办的。”那人续道
“哦!还有这事,做了法事之后,这附近有什么异常没。”宁致远问道。
“时间都过去那么长了,又不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我也记不太清楚,不过从此以后附近终于没有人员失踪,而那个大户也被抓走了,其后他的家眷离奇染上了重病,纷纷离世,居然无一幸免,镇上的人都说那是报应。”
“那个大户呢?”
“那就不清楚了?总之后来就杳无音信了,官府也没公布处理结果,对了,那个大户住的就是那栋大宅”。
那人向远处指了指,宁致远一看,正是自己前几日落脚的那栋宅子,宁致远想到了今天自己看到的墓群,隐隐约约觉得两者必定有什么联系,随口问道:“那个大户可是姓叶?”
那人一拍大腿道:“我想起来了,大户确实是姓叶,我们镇北的那座‘叶家桥’就是他出资修建的,用到现在几十年了,还牢固的很。”。
宁致远续问:“那个大户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么?”。
“当然不是了,东临镇本镇人口多为施姓,比如我,那个大户出事前应该也才搬到本地十来年的光景。”
“对了,那个叶姓大户的家眷们死后埋在哪里呢?”
施姓男子道:“这个我也觉得奇怪呢,当时应该就埋在镇北,不过后来不知何故,墓群就此消失不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看来施大哥对这件事也不是很清楚啊!”
“哪能搞的这么清楚哦,那时候我都还没出生,这些还是我小时候爷爷在的时候,随口和我说的,我自己都不确定是真是假,连墓群都没见过,听说当时那个大户那可有三百多口,这么多人的墓,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
“对了,施大哥,东临镇往北走,分别到哪去呢?”
“什么叫分别到哪去啊?我们东临镇北边总共就一条路,直接通到陵县的官道上,出了镇北就是陵县了,小哥儿你可不要被人骗了以为我们北边有几条路啊。”。
“北边真的只有一条路吗?我前两天听说北边有两条路,我还以为是真的呢,呵呵!”宁致远随意的道。
“可不是就一条么,我在这住了三十多年,再没比我更熟悉这里的了。”
未免引起不必要的担心,宁致远决定对自己之前看到的那个墓群秘而不宣,如果施姓男子说的是真的话,那么今天通向那个墓群的小路就有问题了,而且是个大问题,恐怕今天失踪的人员也和这个墓群有很大关系,如此看来,自己更有必要再去一探究竟了。
“小哥儿对这个事很好奇啊?”
“呵呵,只是感觉有点奇怪,情不自禁就多问了几句。说不定我这里能找到一些线索,帮大哥找到亲人呢。”。
说到这,施姓男子叹了口气,“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希望他们都没事,我得到其它地方再去了解下情况,看看有没什么发现。”
“施大哥,你别急,所谓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大嫂,大伯他们都没事的,这样吧,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我往北边走,施大哥往南边走,如果我看到了施大哥的家人或者贵村的其它人,我就把你的消息告诉他们,也免得他们担心你。”
“唉,也只能这样了,那就多拜托小哥儿了。”随后施姓男子把自己的家庭成员情况告诉了宁致远,便匆匆往南边走去。
宁致远正是担心旁人发现那条小路,导致不可预知的危险,才把施姓男子支往南边。他已经决定一会再去探查下那个墓群,如今村里的人也都不在了,看来只能靠自己去探询其中的秘密了。
宁致远跟其祖父闯荡江湖,虽然从未出手过,却也学了些降妖法门,如今爷爷不在,便有跃跃欲试的想法,尤其中午那阴森气息侵袭之后,自己按照爷爷教的方法引出的那股暖流,那股畅快淋漓的感觉,更让人欲罢不能。
更为重要的是,天问铜钱有许多秘密,其中一个秘密就是他能藏住人身体上的气息,只要捏起法诀,一般人和普通妖魔就不能发现持有者的踪迹,有了这点安全保障,本来就大胆的宁致远对自己此行也就更有信心了。
感觉时候差不多了,宁致远重新往东临镇北边走去,边走边思索万一出现变故,有什么应对方法,这个习惯是宁致远爷爷平时常告诫过他的,宁致远靠着这个习惯,也实实在在的避过了几次凶险,虽然那些凶险常是爷爷刻意安排给他的考验,但经过几次锻炼,再加上见的事情多了,倒真的把宁致远培养出一些好的习惯。
宁致远始终记得一点,有备方能无患。
一路向北,终于又来到了之前见过的那条三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