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仰的三维度
2010级经济学院/林梦子
当我问起我的舍友什么是信仰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有人说吃饱了就是他的信仰,有人说他的信仰是对自由的向往,有人说信仰是推动自我实现目标的精神力量,甚至有人认为人类终将走向灭亡,悲观主义也是一种信仰。其实,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大多数人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信仰,但对于信仰的认识和理解都没有脱离其基本含义:自我未来生活的理想境界,或对于终极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那信仰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信仰就是在自我的成长经历及环境的影响下建立的人生信念,并对这一信念崇尚敬仰,坚信一生。
信仰是主观的、动态的、立体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信仰,都可以看到信仰不同的三个维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我们从学校学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尤其在学习了深奥的自然科学之后,便接触到了纯粹理性的科学信仰;在生活中,有人供奉佛像烧香念经或者剃度出家入寺参禅,有人每天手捧《圣经》做着祈祷或者周末去教堂做礼拜。可见,宗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信仰;自思想启蒙运动开始,民主与自由便成了西方世界中许多人为之奋斗的信仰追求,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等也同样融入到了普遍的人生哲学之中,有的甚至演变成一个国家的集体信仰。
科学、宗教与主义这三种信仰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目前人类信仰世界的主角;狭义的信仰往往就是指宗教信仰,而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科学认识和探究不断加深,许多人也慢慢建立起对于科学的信仰,同时,主义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体系化的精炼,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很多的人,但信仰的多样性并不止于这三个方面,许多人往往具有的只是宽泛的信仰,即更浅层次的所谓信念。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有道家对于自然而与世无争的生活的追求,有儒家入世达济天下的抱负,有墨家兼爱非攻的博爱情怀。
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也分别表达了四种不同的人生信念,如《三国演义》里的群雄争斗,《水浒传》中的义气江湖,《西游记》中的仙妖世界,《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这些信念往往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信仰追求。
信仰在宏观上可以说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微观上则是基于个人客观成长环境及时代背景的主观选择。信仰既体现了一个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即世界观),又是一个人人生观的核心,同时也代表着一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人的三观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形成和建立的过程,因而信仰的主观性和动态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信仰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在与自然共生的远古部族时代,人们出于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和敬仰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崇拜;在生产力达到一定层次且渐趋稳定的农业时代,人们开始通过丰富的想象结合人类生活经验架构了一个神的世界,宗教成为狭义信仰的唯一表现方式。而对于现当代的中国人而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众多中国人的共同政治信仰;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的开放,西风东渐,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开始极大地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信仰建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之中。我们是生活在中国经济腾飞阶段的90一代,安逸富足的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信仰呢?也许我们没有像第一代独生子女80一代那样经历过社会变革期的剧烈动荡,并且需要背负沉重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也就很少有诗人海子一般悲观主义的社会情绪和信仰追求,也没有00后新世纪一代那么恣意张扬,90年代的烙印就是人们单纯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乐观积极地为理想不懈奋斗。所以90一代的信仰是简单而普通的,过好当下的生活,并通过努力而有美好的未来。这一代的信仰就是这么单纯而美好。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为我已经准备好接受一个单一狭义的信仰,我认同儒家思想中的天下大同,也向往道家和谐超然的境界,对于佛家出世悟禅的人生之法也颇有兴趣。
我觉得人的信仰是可以有层次的,人生的追求也同样可以分为物质人生和精神人生两个层面,再加上理想世界的终极追求,信仰就可以广义地分为三个维度:现世信仰、精神信仰和究极信仰。所谓现世信仰,所指的是人对于当下生活的信仰,即物质人生的信仰。
现世不仅仅包含现实的世界,同时着重强调并局限在当今的一世人生。因而现世信仰体现了一个人对于当下人生和物质生活的认识和追求,可以是追求物质享乐或者拜金主义,也可以是勤俭节约、普通而平凡的生活。所谓精神信仰,即精神人生的信仰,既包括一个人作为个体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存在价值的判断,也包含其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认识和建构,可以是庄周梦蝶化鹏神游一般自由缥缈,也可以是基督救世或者女娲造人的宗教神学。所谓究极信仰,既包含个人对于人类整体自身的认识和存在价值的关切,亦包含其对于整个人类未来理想世界的认识和终极追求。这里所提到的究极是与终极有所区分的,终极所表达的是中性概念,只是客观强调了最终穷尽的结果,而究极所表达的是经过主观探究和追究过的最终结果,是具有主观印象和目的的。所以究极信仰是一个人主观探究并追究过且负责任的信仰建构,而并非是一个人凭空想象和捏造的,如社会主义的终极理想——共产主义,或者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都可能成为究极信仰。
我的现世信仰就是儒家入世之道,修身齐家达济天下;我的精神信仰就是佛道出世之法,灵动超然博爱自然;我的究极信仰即是和谐世界社会大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生活就是他全部的信仰,尤其是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中国人,在传统中华文化的深深影响下,和平年代的信仰就是拥有一个美好富足的未来。
2.平凡与伟大相得益彰
2013级外国语学院/赵子仪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十八九岁的我们,涉世未深,谈不上什么信仰,更没有“为万世开太平”的能力。于我,信仰仅是有所畏、无所畏。
愈是来到大城市,我愈发清晰地感受到,我们作为生命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年少时同伴们手牵手一起玩耍,走过宽阔而美丽的田野,现在则是进入“莽莽森林”,紧牵的手松开了,各自走各自的路,穿越荆棘冷暖自知。就好像一个人走在漆黑悠长的走廊,渴望一束光,照亮前方的路。这时,我们便需要信仰。那么我们信仰神还是人?逝去的还是永存的?我们无从考量。只是隐约有一种需要信仰的声音叩击心灵。我们需要赞叹需要敬畏。
自然,这将是我永恒的信仰。太阳以其永不枯竭的能量拥抱万物、给予生命;地球以其宽广博大的胸怀涵养生灵、孕育希望;雨水以其无处不在的奥妙滋养大地、灌溉生命……我景仰自然,景仰这个宇宙中一切神奇而又科学的事物。我愿终己一生探索发现我的生存家园。我愿在此刻让平凡与伟大相得益彰。或许人类的信仰中掺杂些许迷信、迷茫与畏惧,但我们对于自然的信仰一定要理性。
远古时代,人类的能力尚弱,对于自然充满近乎愚顽的崇敬。面对自然灾害,他们除了祈祷别无他法。工业时代,人类已掌握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初步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开始无所畏地开矿填海。自然的报复便随之而来。我向往着一个足够发达的时代,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趋近完整,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已是理性的有所畏、无所畏。我们理性地尊重自然、开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便是我的信仰之一。
与作为实物存在的自然相比,我更加敬畏理性人士心中的道德律。它是一个以人格为基点,超越时空的真正无限的全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具有独立于其他动物,超越自然的特性。正是它赋予了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更加崇敬人的理性。在茫茫宇宙中,在拥挤的大都市中,每一个以个体存在的人都渺小而卑微,但是一旦他的体内被赋予道德律,他的灵魂便得到升华,平凡与伟大在他的体内相得益彰,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当我们运用思想和智慧,便能产生巨大影响力。我信仰道德律,我信仰智慧,我信仰人类的美好与强大。
有了道德律,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平衡有序地运转;有了智慧,人类才能攻克许多难题,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类虽有极高的智慧,却依旧需要有所畏。在自由的同时我们要考虑自己的义务与别人的权利,在享乐的同时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工作与责任,在做事之前我们要考虑此事的影响与后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当我们在平凡的小事中做到有所畏,才能达到灵魂升华。
人类是无比伟大的物种,而单个的人却是平凡的,这便是平凡与伟大相得益彰。
这是我的信仰,这是我信仰的世界状态!
3.人犹如葵,向阳而生
2011级财政金融学院/王惠
天很蓝的时候,仰头望望天,祈祷神明的保佑,这——是信仰;水很清的时候,弯腰吻吻水,聆听生命的延续,这——是信仰;大地万物静谧生长的时候,屏住呼吸,冥冥中感受自然的召唤,这——是信仰。
一个人,用最虔诚,最纯洁的心,渴望着,相信着,这——是信仰;一个人,尽管受尽挫折与困难,仍然不忘最初的梦想,步履沉重,却从未放弃,这——是信仰;一个人,阅人世百态,穿梭红尘之中,还能保持棱角分明的性格,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奋斗坚定,这——是信仰。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构成幸福的一个积极因素。拥有信仰,就意味着拥有生活的准则和方向,就意味着无论遭遇了多少跌宕,都能把握自己的心,照亮前方的路;拥有信仰,可以驱使人们共同应对不幸和灾难,共同克服横在眼前的地震洪水、台风海啸;拥有信仰,还可以促成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和支持。
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人犹如葵,向阳而生。所以,我相信、我明白、我笃定,所有发生在我们生命中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一切都会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越变越好。
可是,我们总是要为自己的信仰付出一些代价。就如自古的愚忠,一种执迷不悟的信仰最终毁掉的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朝代,甚至是一个国家。可是,什么才是信仰的尺度?信仰,是否也有对错之分?当一个人过分地相信,陷在某种固执的思想里无法自拔,隔绝了其他的变通之路,也就把自己逼到了绝望的角落里。
有人说,从古至今,中国就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即便是有识之士,也多是中庸思想,以和为贵,以此为纲,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太多的约束,只要符合中庸就行,由此也影响并决定了整体一直缺乏统一的全民宗教信仰。也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庞大,民族繁多,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相似却无法统一的信仰。这里尚且不深究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否,单就一个民族自身发展来看,培育深入统一的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是很有必要的。
坚定于信仰,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禀赋。一个人的信仰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种想法,就像是鞭策人前进的一种动力,即便生命承受着莫大的压力,我们亦可以凭借那股韧劲,笑着拼搏。
4.信仰从不迷失
2011级法学院/管若晨
提起信仰,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宗教,譬如基督教、佛教、******教……然而这只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事情。
哲人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人的终极思考就是信仰。
如今的社会,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人们在面临种种诱惑的时候,不能不谈信仰。有人说,有了信仰,石头在水上也能漂。这话看似不合常理,但却道出了信仰的神奇力量。
信仰是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
有一次,我到佛教圣地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一群和尚正为一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时,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聊天。我问他:“做法事很辛苦吧?”他随口答:“是啊,挣钱不容易。”听过之后我觉得他并不真信佛教,佛门之事于他只是谋生的手段。这个小和尚直率得可爱。如今,天下寺庙,处处香火鼎盛,可是你若能听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人许的愿,就会知道,他们几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具体的利益,没有几人是真有信仰的。这也充分说明,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
一个有信仰的人,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多少磨难、多少困惑、多少痛苦,他都会把这一切体验整合成正面的东西,从而让灵魂得以升华。在信仰之光的照耀下,这一切都成为人生的珍藏。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更多的是从生存中积累技巧、谋略等实用的东西,甚至唯利是图,如毒奶粉、假疫苗、地沟油,富含“瘦肉精”的肉、饱含“苏丹红”的辣椒、酒精兑的酒、“双氧水”(过氧化氢)漂过的食品等等充斥市场就是例证。在利益之外,他们不知还有天长地久的价值,比如爱、同情、美德。当我们目睹人的原始欲望无限膨胀,看到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渐行渐远时,不妨回过头来想想,这还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人生吗?除了忙碌奔波,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据说非洲贫穷国家的一些人,每个月拿到工资不到一两天就花完了,剩下的日子要勒紧裤带,但他可以不加班,却不能牺牲部落的聚会,这或许是一种信仰;印度的一些穷人,一生没有住过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可观的财产,但他心中安定宁静,这或许也是信仰的结果;美国一些亿万富翁,周末再忙也会去教堂,身后把财产悉数捐献,这依然是信仰的作用。怀有各种信仰的人们,有喜怒哀乐,也有柴米油盐,但他们过得坦然。他们也有为了生计忙忙碌碌的时候,但是他们的信仰从不迷失。
信仰给予人以幸福感。我想,袅袅的香火里祈祷平安的老人是容易满足的,因为他们相信佛祖会保佑他们的子孙后代。哲学家和诗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追求着高尚的人生,创造着永恒。信仰的内容可以平凡无奇,信仰的目标也可以远大恢宏。有了信仰的引领,我们可以积极面对一切挫折;有了信仰的指引,我们可以通向振兴中华的康庄大道。
信仰使人性有了深度,使心灵有了高度,使意志有了强度……
5.信仰是自我拯救的绳索
2011级劳动人事学院/刘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