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季学期,当怀揣美好梦想的大学生们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过后,他们会发现,大学期间的很多新问题和新困惑不断向他们袭来,既有生活方面的问题,也有学业方面的问题,还有人生理想目标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后者,他们在内心深处会不断地问:曾经的目标业已实现,未来的路将如何走?应该带着什么继续上路生活才会更充实?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坚实、更有意义、更幸福?随着追问的深入,信仰问题也渐趋浮出水面。于是,关于信仰及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问题,便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生之间对话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回答学生们关心的问题,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主持下,我们将全国部分高校教师平时回答学生信仰困惑的信件收集起来,经过筛选编辑成册,即《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该书已于2012年年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
这本对话册一经出版,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博览群书》等十多家报刊相继做了报道,并获得了2013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五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入选图书。一些读者来信,特别是一些高校的老师,提出能否将学生们平时关于信仰问题的困惑或思考更详细地呈现出来的要求。
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把学生们平时写的关于信仰的作业或课后发给教师们的感悟,进行筛选整理,作为《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的续篇,以公开出版的方式与读者见面。这里所选取的群体,是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新生。其考虑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大家了解大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问题的真实情况;二是让大家了解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从哪些角度关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三是让大家了解还未经过大学深入影响的学生,他们思考信仰与人生问题的程度及水平究竟如何。
什么是信仰?怎样认识信仰?是否人人都需要信仰并且人人都有信仰?个人应该如何选择信仰?当代中国人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大学生对信仰问题的这些思考与追问,不只是这一特定群体的特殊问题,而是时代共性问题的折射。因为这些问题既没有离开社会对信仰问题的关注范围,也没有离开学者研究的视野,所以,他们的思考与追求具有时代共性。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仰的思考又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而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不仅从一般意义上关注信仰与自然、社会、国家和个体人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从其特定的人生阶段出发,关注信仰与学业、恋爱、婚姻、苦乐、审美等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在理论方面尚不能清晰地划分理想、信念、信仰之间的界限,把理想、信念等同于信仰,甚至将信仰问题或世俗化、简单化、神圣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积极思考与追问。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思考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至于思考的正确性,一方面有待教育的进一步引导,另一方面,也有待他们亲身实践的检验。
在一封没有被收录的感悟信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信仰人人需要,对人人都有作用。只是不同的人,由于知识、阅历和文化层次不同,人的信仰内容和信仰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为了救自己的孙子,虔诚地磕着长头,爬上了海拔三千多米的“神山”,祈求神的保佑,免除孙子的病痛。她还颤颤悠悠地从衣服的里层拿出了平时省吃俭用的钱,献给神山。是什么原因支撑她有这一系列的举动?是信仰。因为在她心中,无形的“神”
主宰着她一家的命运。但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表现出来的信仰,与老奶奶相比,就有着明显的区别。方志敏烈士写道: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他不稀罕美丽的大厦,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厩似的住所里……方志敏烈士之所以有这样的精神,是因为他相信,到“那个时候,到处都是活活泼泼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语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虽然他没能够进一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但我们是否可以从这样的文字中做如下推理,如果这个学生继续往下表达,是否在他的内心里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寻求民族解放、建设一个美丽的新中国是方志敏烈士的信仰,这个信仰成为支撑他行动的全部精神力量;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无法理性地认知到她的行为源于她的信仰,但方志敏烈士的行为,却是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集中反映,是理性而自觉的。退一步看,即便这个学生最终不是这样推理的,但就从他选取的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案例来说明他对信仰的看法,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基本价值取向。
从我们所选的文章内容看,大学生们涉及的主要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对信仰功能的认同。大学生们都基本认同信仰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是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具体表现。它既为个体发展确定方向,也是个体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动力,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正能量。所以,在他们看来,有信仰的人,既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不自不量力、违背天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总能够保持淡定的心态,做事执着、刚毅。虽然他们中的不少人承认自己没有笃定的信仰,但他们不否认信仰的上述作用和功能。
无论是真、善、美,还是拼搏、奋斗、进取的内容,都被大学生们纳入信仰的范畴。这是时代价值多元性在大学生信仰问题上的具体反映。大学生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对社会现实中假、丑、恶的诟病,对自我人生困顿的质疑,对拼搏奋进意义及价值的诠释,虽然有的深刻、有的浅显,但都是他们在这个特殊年龄段对社会、人生思考的真实反映。
谈及信仰,都免不了要谈及宗教信仰。世界上的几大宗教,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信徒众多。但大学生们对宗教信仰的理解、认同和信奉千差万别。他们中既有将宗教看得至高无上,对宗教信仰持积极肯定态度甚至信仰宗教之人,也有对宗教信仰感兴趣但仍存质疑的人。笃定者认为,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神或主,都能够对人的行为具有无形的、内在的道德约束力;质疑者认为,从古至今,因信仰派别的差异性而发动的战争依然在延续,为此,他们在对宗教感兴趣的同时,质疑宗教的合理性和伦理价值。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大学生的宗教观,我们能够发现他们思考深刻的一面。他们认为,今天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虽然表现形式是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摩擦,这除了与美欧的霸权主义行为有关外,也与宗教派别冲突有关。每一次冲突都或多或少地造成经济的衰退,严重时,甚至能够波及全世界,造成世界性经济危机。因为这些怪象背后,除了经济利益、政治权谋和军事冲突等因素外,还与西方的文化有关,尤其是与宗教文化的深层价值有直接的联系。学生们的这些思考,不是毫无根由的。对此,早在18世纪后期,尼采就指出:怨恨、复仇是基督教道德观形成的根由,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罗素也曾经对西方的宗教原罪观念和狂热性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认为,这种文化上的特质,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内心的冲突,进而也必然导致人的焦虑感。这些思考,既是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对宗教及宗教信仰进行全面解读的一个视角,同时也表明大学生信仰教育尚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教育者去做深度探寻。
近些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中的内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尤其是国学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热衷。
出自庄子、被儒家发扬光大的“内圣外王”的思想,不仅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认同的理想人格,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行为追求上的重要坐标,它既有内容上的丰富性,也有境界上的空灵性和唯美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个人抱负和群体共同理想与人生追求的折射。这些内容,也被今天的大学生们纳入自身信仰追求的范畴。
生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长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自然而然被一些大学生们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抱负,并成为他们终生为之奋斗的政治信仰。这一信仰,不仅包括对现行政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也包括对现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还包括对现行社会建设的参与。其中涉及和反映出来的政治理性和政治心态问题,也是一定程度上社会政治心理的反映;这种心理既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可以作为预估未来社会政治信仰的晴雨表,以预测未来社会政治信仰的走向。
总之,这本集子,是当代大学生对信仰问题追问与思考的一个集结,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信仰、科学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方面的基本状况。如果您能够耐心将这些文字读完,也许您对中国的未来会充满希望,至少也不会太失望!
邱吉
2013年9月5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