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500000027

第27章 自由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自由实践(4)

通过理性所取得的理论(真理)有这样一些特点:1、理论的产生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理论的产生一方面是人通过应用理性进行思考、总结,另一方面还要以一定的共识为基础。2、理论的性质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从理论的内容来讲,理论是人类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人的臆测和狂想;从理论的形式来讲,它作为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采取了符合人认识的主观表达方式。3、理论的构成是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一方面理论要来自于事实,受到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和限制;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人的需要,必须要满足人的某种意图和愿望。这样也才能谈得上理论存在的价值。4、理论的作用是历史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理论的基础在社会实践,它是对历史的总结,并通过现实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由此进而给人提供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

实践理性作为理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依据具体实践对一般理论进行更加具体的思维、判断、推理、概括。经过这一过程,实践主体——人——才能提出一份具有具体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步骤、措施、目标等,是人在具体实践之前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思维能力、自控能力和实践行为、结果的思想准备、演练和预测。黑格尔说:“理性的机巧,一般讲来表现为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12〕实践理性恰恰就是“理性的机巧”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主体将理性所提出的一般理论进行适当的“过滤”而提出的,它更加具有现实性特征。

(二) 实践理性与实践

实践是人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它人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实践活动的确立和实施具有主客观双重性。首先,在实践活动中,人要按照外部对象的特点进行活动,这是实践活动的外在条件。坚持了这一点,也就是在实践中坚持了唯物主义。其次,在实践活动中,人又要按照人的内在愿望进行实践活动,这是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坚持了这一点,也就在实践中坚持了辩证法。因此,实践活动要能够确立和实施必须要达到外在条件和内在要求的统一。达到这一统一的结果就是实践主体——人——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把适合于改造的客观事物改造成为满足其需要的理想客体。这也是实践的本质所在,是人的活动同动物的活动的根本区别。所以从实践的本质来看,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就在思想中预先存在着一个观念的实践,这就是由实践理性完成的。由此看出,有了实践理性才能使人的实践活动存在高度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也才能使人确立起具体的实践计划方案。“不研究实践理性,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从而也不可能理解人的存在及其独立性。”〔13〕

实践还是一种处理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最基本、最现实的方式,它不但具有普遍性品格,而且还具有现实性品格。在这两种品格中,又贯彻着两种理性活动,即工具理性活动和价值理性活动。工具理性活动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开展进程和成败;价值理性活动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而这两种理性活动实际上就是实践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黑格尔曾就这个问题指出:“实践理性设定善这个普遍规定不仅是内在的东西,而且实践理性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实践的理性,是由于它首先要求真正地实践上的善必须在世界中有其实际存在,有其外在的客观性,换言之,它要求思想必须不仅仅是主观的,而且须有普遍的客观性。”〔1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实践理性将客观性和主观性有机的统一了起来。没有这种统一也就没有实践理性存在的必然。

此外,实践和实践理性的关系还表现为“实践是实践理性的必然指向和旨归,实践理性是实践的导向性因素,或者说是引导与规范实践的主体性因素。”〔15〕当然,实践理性必然还是属于人的主观思维,其活动过程也仅仅是人的观念上的掌握和解答,其活动是否能够对实践活动起到真正的导向性作用,还需实践活动本身来加以检验。总之,“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6〕

§§§第二节 实践理性、自由实践理性的需要与特征

人的存在需要实践理性,人对自由的追求又需要有自由实践理性的支持,否则人的实践活动将毫无结果,人对自由的追求也会变得十分渺茫。

一、人的存在需要实践理性

人是一个理性存在物。人既需要通过理性去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也需要通过理性去指导社会实践和自我改造。理性“不是表现为某种抽象的纯形式或逻辑一般,因为它与具体的生命存在没有分离。理性既是生命的内在本质,也是生命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17〕人的存在需要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

(一)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需要实践理性

人作为自然界的最高存在,是自然界的精华的凝聚,他的存在要通过不断创造性活动把自然界变成自己的“无机的身体”,即将自然界“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和“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18〕具体讲这一系列创造性活动是通过两个过程完成的:一是人作为理性的存在,需要对客观规律进行认识和掌握,按照客观规律从事各种生存实践活动(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和参与,所以这种实践活动也只能叫做生存实践活动,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通过生存实践活动能使人达到存在的目的,但是扔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是一种适应性活动而已。它缺乏人类理性,特别是缺乏实践理性的参与。如果按照人类发展状态来定位,这时的人类社会处于野蛮时代,还不是文明时代;二是人作为理性存在,在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之后,还需要根据人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人不仅能够使自己机械地按照自身的本性和客观必然性活动,而且更能够在此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目的和愿望从事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是人的类本质,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由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有了实践理性活动,就使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自觉能动性更强,目的性也更明确,社会实践的过程更快,社会实践的结果也更有效。所以当人类建立了文明社会以后,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其活动过程是一个经实践理性增强了的创造性活动,人能够“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9〕这样,不仅扩大了人的生存范围,而且扩展了人的生存自由度。

(二)人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需要实践理性

人是社会的人,人不仅生存在自然中,而且还必然生存在社会中,即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但社会关系又“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20〕 “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践了我的真正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本质。”〔21〕但是,人在创造社会的同时,社会也以其自身的规律制约着人的活动。“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而“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22〕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即人为了生存创造了社会,而社会又反倒给人套上了无形的“枷锁”。那么,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人始终是戴着这个“枷锁”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也就仅仅具有生存的意义和目的,而绝不是人创造社会的全部追求与所在。因为它完全没有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没有体现出人是社会的主人,也完全没有体现出人要通过社会实践追求完整意义上的自由目的。显然,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人,即人怎样进行社会实践才能充分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就是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交往活动不仅使人“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是生活在社会中的”,〔23〕而且还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个人力量转化为社会力量,社会力量转化为个人力量的枢纽。社会交往活动的形式很多,如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思想交往、文化交往、职业交往和血缘交往等。所有这些交往形式都可归结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交往和精神需要的交往,这两者也有着内在的统一。要使各种交往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达到各自的目的,就必须要在实践过程中有实践理性的参与。真正的社会交往应体现出人对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对物质财富的极大拥有,对文化生活的充分享受。要达到这些目的,社会交往必须要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既是人的生存的需要,又是人的自由的体现,否则,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完全是被动的,不能最充分地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总之,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理性的参与。

(三)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需要实践理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但存在于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而且还存在于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并在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中表现出其自身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认为人同自身的关系也是一种对象性现实的关系。〔24〕虽然人在生存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认识和改造,但是要能真正完全实现还需经过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实践活动,即自我斗争。人与自身的关系内容丰富且复杂,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不仅要以生存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基础,而且更包涵着对人性的理解和认识。人性不仅是抽象的,而且是具体的,它包括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在生存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关于人的生存问题上文已作分析,下面仅分析关于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发展是指人所具有的东西和属性的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在这些关于人的发展的实践中,都需要有实践理性。

1、人的劳动能力发展中的实践理性。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劳动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和体现。它的形成“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25〕它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26〕由于劳动对象、劳动结果等的复杂性,造成了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在复杂的劳动活动中,需要对其中的各个环节预先进行一种观念上的实践——实践理性。如劳动对象的确定,手段的选择,困难的排除以及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在具体劳动活动中一一得到解决,并得到补充和完善,就证明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劳动能力发展离不开实践理性的参与。

2、人的社会能力发展中的实践理性。社会能力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而形成的能力,它包括人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政治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对道德、理想、信念的遵守和坚信能力。既然任何一种社会能力的拥有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获得的,那么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无论哪种社会能力的拥有,尤其是对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教育更是少不了实践理性的参与。社会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力,它植根于社会实践,并指导社会实践。其中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理性的参与,就没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没有有效的社会实践结果。这是人的发展的重要体现。“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27〕

3、人的个性发展中的实践理性。在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的同时,人的个性也在发展着,劳动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应体现在人的个性发展上。它们三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人的个性,“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28〕,而且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有个性的人”才能代替“偶然的人”,只有“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29〕 “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这就是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实践中认识自己,并对自己的实践准确把握的结果。所以人的特殊性的确立是实践理性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一个作用。人的自立性的拥有是实践理性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另一个作用。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这意味着人的个性应是自觉、自主、自由的。这种个性才能最终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30〕有自主性的人,具有对自然、社会自觉控制和驾御的能力,具有对自身高度的认识和责任精神,而这些都离不开实践理性。

二、自由实践理性的需要与特点

(一)自由实践理性的需要

同类推荐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公务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公务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代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其公务行为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延伸,公务员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行政效果,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和权威,也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本书结合当今实际,借鉴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理念,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国家公务员应该遵循的纪律和行为规范,为公务员的工作、发展量身定做一套公务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说治论策

    说治论策

    本书选编的文章从内容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决策服务性的文章。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形势分析、领导班子建设、城乡脱贫致富等等。第二类是理论宣传服务方面的文章。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是释疑解惑,有一定的说服力。第三类文章是作者就本职工作写出的经验之谈。从所选文章来看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高度和创见。作者紧紧把握现实生活的脉搏,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开拓性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柠稚汁

    柠稚汁

    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我的错或许根本在你们的眼里都会有一个人那个人可能不会是我
  • 史上第一劫婚:强娶豪夺娇妻

    史上第一劫婚:强娶豪夺娇妻

    初见时,她救了他的命,他夺了她的身。二见时,他用一亿买下她,从此成为他的情宠,被强制留在他的身边,任他予取予求。她拼命逃离,不惜假死销声匿迹,让他心冷如坠地狱。再见面,她成为他侄子的未婚妻,而他成为她未婚夫的长辈三叔。……他将她狠狠的压在墙上,笑的冷酷嗜血,眯起的眼狭长森寒。他贴在她耳边,低沉暧昧温柔呢喃道:“侄儿媳妇,好久不见,三叔可是日思夜想,想你的狠了。”她咬唇不语,心道:这一次,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她被他强娶豪夺,强制婚宠,再也无法逃离,而她誓要将他闹个天翻地覆!
  • 守护甜心之紫冰音雨

    守护甜心之紫冰音雨

    亚梦的身份是公主?!转学生婕妤,冰月是亚梦的姐妹,璃茉是亚梦的妹妹!?新的蛋:星之蛋。几斗因为工作暂时回到了日本。新的对手欣姬幻娜制造星之蛋毁灭别人的梦想。看守护者们怎样面对挑战吧!
  • 恶魔少爷别挡道

    恶魔少爷别挡道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从小感情要好,长大后,在父母的"淫威"下,两人迫不得已订了婚......为了培养他们的感情,双方父母绝定让他们同居,就这样,他和她展开了一场爱情的游戏。在这场爱情的游戏中,谁会先败下阵来...
  •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彭野,一个即使没有手表也能知道时间的男人,一个在草原上识别八十八个星座的男人,一个拥有神射手般枪法的男长,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能屈能伸的男人,一个无所不能的男人。程迦,一个在荒野中落单却淡定坐在车顶抽烟的女人,一个帮着羞涩小伙子大胆示爱的女人,一个中了枪也一声不吭的女人,一个因为彭野而终于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女人。 有风的地方,就会想起彭野,如狂风般强硬;有海的地方,就会想起程迦,如大海般柔软。仍记得,他指间一斜蓝天日出,鹰在穿梭。他对鹰说:“程迦,明天是个好天气。”他说是,就当然会是,因为——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 来自西瓜的回报

    来自西瓜的回报

    此乃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个青春期的女孩晴天和西瓜的故事。
  • 三国志

    三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反抗者:月与黄昏

    反抗者:月与黄昏

    宗泽,一个穿越到异界的宅男,在夺取魔器“死亡之终”后,竟然回到了穿越之前三天,他对自己发誓,不会像上次一样活的生不如死!可命运谁又能懂呢?意外再次降临·······。
  • 彩色萤火

    彩色萤火

    灵脉、天庭、冥府,是维系生命平衡的三大支柱。不过对活着的大多数人而言,国家才是影响他们最为明显东西。但每时每刻,围绕炸三大支柱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深深的影响着活着和死去的每一个人,国家至世界的层面都会随着不断摇摆。不过一位少年却原本不属于这里,在一场绝望的厮杀中,这位少年已经静等着死亡的降临,却不成想到了这个全新的世界。少年渐渐的熟悉习惯了这里,并以为这或许是死后的世界,但他慢慢的发现这个世界和自己来的地方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样也和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并将深深的牵扯进灵脉、天庭、冥府的争斗之中。
  • 腹黑Boss情深难测

    腹黑Boss情深难测

    许卿好从来没想过,好不容易谈好的客户,被童梦给撬走了。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有朝一日,她和童梦互换了灵魂。那些童梦曾给她穿过的小鞋,让她有机会一次一次地还回去。身份的转变,让她在工作与生活之中,艰难地寻找平衡点。然而,BOSS大人傅灼溟忽然态度180度大转弯,说他爱上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