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2600000007

第7章 著名面塑(1)

北京面塑

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根据所需,用这些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用小竹刀点、切、刻、划,塑成人的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有衣裙飘飘、婀娜多姿的美女,有天真烂漫、稚嫩无邪的儿童,有各种神话故事、戏剧中的角色和历史人物。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人们都为艺人那娴熟的技艺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称北京面塑为“中国的雕塑艺术”。

北京面塑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清朝大才子刘墉(刘罗锅)虽在北京做官,但他并不是北京人,他的老家在山东,家里的管家、差人大多数都是从山东老家带来的。

刘墉家厨房里有个大师傅也姓刘,是刘墉的同乡。有一年,从山东老家来了个亲戚,姓王,有四十多岁了,大家都叫他老王,是山东菏泽人,因为家乡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刘师傅,于是就来投奔他了。

老王帮刘师傅干些杂活。有一天,老王帮助揉馒头,干着干着来了兴致,他照着山东人过年节的习惯,把馒头揉成了各种形状,有的成了仙桃,有的成了一朵花。他又用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团上一压一挑,一会儿做了一条小鱼,一会儿又做了一只蝴蝶,蒸好后往饭桌上一端,引得刘府的家眷们拿在手里反复地看,竟舍不得吃了,刘墉问老王怎么学的这么好的手艺,老王回答说:“俺家乡穷,过年节时家家要互相走动走动,总得带点礼物啊!可哪买得起点心呢,就把面捏成各种玩意儿,蒸熟了当礼物。”刘墉问他:“你还会捏别的吗?”老王回答说:“能,不知大人喜欢什么样的?”刘墉指指墙上的挂画《八仙上寿》说:“这上面的人物你能捏吗?”老王认真地看了看画上的人物,点点头说:“可以试试。”老王回到厨房,用心地捏了两三天,把八个仙人捏出来了。刘墉一看,十分高兴地说:“老王啊,你不是想找个营生吗?我看你就专心做面塑吧,拿到大街上、庙会上去卖,也能赚钱啊!”刘墉给他出点子说:“为了能保存长久,可以在面里加上蜂蜜,再加上三成的江米。”他还让老王用冲好的各种颜料的水和面,这样面本身就带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好看得多。”老王心窍大开,回到厨房按刘墉教的办法去做。他又试着做了几件工具,用竹子做圆拨子、扁拨子,用铁片砸成的各种小剪子。有了可手的工具,干起活来方便多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老王技艺大进,捏了一套带色的八仙,用盘子托着送给刘墉看。八仙人物面目清晰,神态各异,又加上配上的各种颜色,更显得活灵活现。江米面蒸熟后本身就发亮,再加上蜂蜜,简直是半透明,八个仙人赛过牙雕玉刻的了。刘墉拿起面塑端详了好久,连连夸道:“好,好,太妙了!”猛然间,他想起一件事:不久皇上的寿辰要到了,往年皇上庆寿,大臣们都纷纷献寿礼,一花就是上万两银子,刘墉为这事伤透了脑筋。他想,这回我何不就用面塑作寿礼,既好看又省钱,于是,他对老王说:“我想把你的手艺派个用场,你能不能再把这八个仙人捏大一些?”刘墉用手比画着:“有尺把高就行。”老王说:“好,我去试试。”老王又回去捏,三天以后就捏出来了,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捏了个老寿星,漂亮极了。

乾隆皇帝上寿那天,刘墉命人准备了一个朱漆描金的大抬盒,把九个面塑摆在里面,上边盖了一块大红绸子,由两个家人抬着直奔皇宫而来。刘墉来到乾隆面前拜寿,命家人把大抬盒放到大案旁,然后一件件取出放在桌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九个仙人光彩夺目,压倒了所有的寿礼。

等乾隆皇帝一走,王亲贵戚、众大臣一窝蜂地围了来,对着面塑赞叹不已。有个驸马想给老娘送寿礼,要出高价买一套八仙面塑。刘墉回府后,叫老王到外面租处房子,做起面塑买卖。老王喜出望外,除了捏八仙之外,又琢磨着捏出了许多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关羽、张飞……花样越捏越多,手艺也越来越精。后来,老王年纪大了,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子,还收了几个从老家来的穷乡亲的孩子做徒弟。于是,面塑这门手艺就在北京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北京面塑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吸收其他艺术之精华,广采众长并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面塑艺术风格,最著名的有“面塑汤”、“面塑郎”、“面塑曹”。逢年过节时,艺人们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这些面食蕴含祝福意义,又可作为祭祀的供品,既好吃,又好看,还蕴涵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朝末年,北京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面塑大师汤子博。汤子博生于1882年,自幼心灵手巧,尤喜绘画,学画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当时,往来通州的艺人极多,其中山东曹州艺人所塑的面人生动古朴,所用工具又很简单。汤子博一见面塑便爱上了,于是自制竹针,试捏面人,反复制作,不久便成功了。于是,他身背木箱,开始以捏面人为生。他曾向通州著名画匠田凤鸣学习写意画和工笔画,后又到北京向张竹轩、胡竹溪学习,涉猎金石、泥塑、木雕、油画、漆雕、水彩画等多门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将其与面塑的技艺融为一体。从此,他的面塑风行大江南北,被人称为北方第一面塑大师,人送艺名“面塑汤”。他创作的题材分三部分:佛教人物、古典文学人物和戏曲人物。汤子博能在极小空间内捏出“独钓寒江”、“竹林七贤”、“三战吕布”等故事。在“三战吕布”中,虎牢关的景象历历在目,纵骑挥刀激战的情景栩栩如生。他塑的老人,能使人感到老人丰富的经历和世态的炎凉。他塑制的钟馗身着红袍,面部呈红褐色,须发蓬松,瞋目怒视,表现了为正义而战的豪情和勇气。

汤子博的面塑人见人爱,连名人刘半农、梅兰芳的家里都摆着他的作品。

天津三益公司经理李道衡喜欢面塑,特地把汤子博请到天津,做了一批面塑拿到天津手工艺品展览会上去展览,以后又拿到巴拿马艺术品展览会上去参展,都获得了金奖。

山东面塑

山东面塑源于山东菏泽,菏泽古称曹州,而曹州面塑源于穆李村,有“天下面塑出穆李”之说。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豫、皖、苏三省接壤,自古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美誉。

菏泽面塑是在古代祭天地、敬鬼神的“花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生面塑、熟面刷色塑和熟面染色塑三种。曹州面塑采用可塑性较强的白面和糯米面为原料,染成黑、白、蓝、绿、红、黄、紫等多种颜色,由塑动物、瓜果发展到塑人物,使面塑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品。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所及,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山东菏泽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俊福等。

菏泽面塑驰名全国,声扬世界。李俊兴曾挑着担子走遍中国各地,还到过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十几个国家。

济南面塑俗称“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进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中国面塑发源地在山东,山东面塑源于菏泽,而济南面塑正是菏泽面塑的正宗传承地。

济南面塑创作讲究快、准、色彩搭配协调,面塑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准,而且从远古至今,济南的面塑工艺没有中断过,这在全国是罕见的。

山东冠县郎庄的面塑统称“面老虎”,是民俗中不可缺少的辟邪物,多由妇女捏制。传说郎庄的“郎”和“狼”谐音,而狼吃人畜,必须做面老虎吃掉狼,人畜才能平安兴旺,所以郎庄的面塑是从做面老虎开始的。于是,当地各种面塑便统称“面老虎”了。

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地处鲁西北平原。这里是全国“鸭梨之乡”,曾是清末义和团起义之地,是一座古老的县城,在春秋战国时即已有名了。冠县郎庄只有三四十户农家,男女老少、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面塑,大的高四五寸,小的只有一二寸。全家老少齐动手,在面案上用剪刀、梳子、擀面杖及菜刀等简单工具,熟练地捏塑出世间百物,经过蒸熟,上胶着色,最后晒干,美丽的小面塑就完成了。

郎庄面塑取材广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十二生肖、花鸟虫鱼、蔬菜水果,样样俱全。其中刘海戏金蟾、哪吒闹海、猪八戒背媳妇、关公、八仙、金鱼、蝉、青蛙、公鸡、老虎、猴、春燕等十分受欢迎。

郎庄面塑“武松打虎”中,武松一手举哨棒,一手提虎,眉毛倒竖,作击虎状。人物矫健有力,表情刻画生动自然,十分精彩。色彩的运用艳丽而沉稳,在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中以深绿色调剂,同时以淡绿色点缀头巾和哨棒,极为醒目。

郎庄面塑多为扁平浮雕造型,易于平放和吊挂。涂色强烈夺目,以红、黄、绿等原色为主,再用钴蓝和白粉点缀花骨朵和梅花点,像珍珠翡翠般闪烁着。最后以墨线勾画眉眼和头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统郎庄面塑技艺只传儿媳不传闺女,每代都有新的创意。

山西面塑

山西民间每逢春节,都要用面塑,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祈祷丰衣足食,万事如意。

春节的面塑在造型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很大,称之为“米面成山”,传说开始时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

春节时,祖灵前要供一只面羊,表达对祖宗的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的面制“钱龙”,是一种类似于蟾的三足理想动物,寓意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同时,家家都要捏制大量的点彩的花馍,用于酬宾待客。

晋北人家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为它有某种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之间交流的桥梁。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扁平的大三角形,在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和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上连理枝、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再以五谷杂粮点眼睛,镶鼻子,蒸出锅来,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粮豆形成对比效果,在大年初一迎神时供于神位之前,表达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霍州位于山西中南部、临汾地区北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横贯其地,扼山西南北交通之要冲。这里群山环绕,境内东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霍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极多。

春节来临前,霍州农家妇女要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巧公、巧母等面塑制品,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

寒食时节,霍州人上坟祭祖用的面塑“蛇盘盘”,分单头蛇、双头蛇两种。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会心灵手巧。

农历七月十五日,霍州面塑种类最多,如狮子、老虎、狐狸、猪头、羊头、针线、箩筐、顶针、剪子以及造型为女子坐于莲台之上的坐饽饽等。

婴儿满月时,由姥姥家制作直径一尺多的“囫囵”送给外孙(女),谁来看孩子,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这是一个圆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塑。有的在大“囫囵”里还捏有小的“囫囵”,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塑,名曰“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有的一次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馒头造型多种多样,“牛羊”造型象征六畜兴旺,“麦秸集”造型象征五谷丰登,石榴造型象征多子多福。

霍州面塑造型朴实,不尚修饰和着色,一般只用红色点彩。

阳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凤凰城”之美誉。这里有名扬华夏的灿烂文化,阳城传统面塑根据制作方法不同,有生面塑、焙面塑和炸面塑。

焙面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材于传统故事的有《八仙过海》、《三仙姑下凡》、《刘海戏金蟾》、《明月和尚戏柳翠儿》、《嫦娥奔月》等,以戏剧人物造型的有《过江杀督》、《武松打虎》、《时迁偷鸡》、《打金枝》等,其他造型的有《胖娃娃》、《蛤蟆驮兔》、《人首鱼》、《蛇盘兔》、《金蟾》、《蝴蝶》等不下百种。大者尺余,小者三四寸。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娘家给女儿送焙面娃娃,极受关注,亲戚多去观赏,评头论足,代表着娘家的声誉。如今,焙面塑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焙面塑是用霍州特制的一种砂锅烤制而成,配料由上等白面、杏仁水、糖稀带色水、黑豆、花椒等配制而成,看着美,闻着香,吃着脆,是阳城最有特色的面塑,俗称焙面娃娃。

河南面塑

逢年过节,河南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面塑的习俗。在众多的民间面塑艺术中,以豫西的灵宝面塑和豫东的沈丘顾家面塑最为有名。

灵宝位于河南省西部,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北濒黄河,与陕西潼关接壤。灵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境内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圣地函谷关。

灵宝面塑是伴随着当地民俗活动应运而生的,叫“窝窝花”,是当地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赶庙会用来“祭神”的贡品。据老年人说:凡参加庙会的人,都要到庙里拜神。对神特别虔诚的人便达成协议,轮流主持每年一度的大祭。轮到谁,谁就要负责筹资,并在进入腊月后,把当地有名气的巧媳妇请到自己家里捏面塑。这些人心灵手巧,又格外虔诚。她们沐浴吃斋,精心捏出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和“十二生肖”等面塑,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面塑做好后,分别插在用麦草绑成的草塔上。到了庙会这天,鞭炮齐鸣,香烟缭绕,主持人把“草塔”摆在庙院当中供神享用,求神保佑乡民们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面塑由供神的祭品演变成民俗活动中馈赠亲友的礼品。如青年男女订婚,小孩“作满月”,乃至建屋上梁,都要制作面塑馈赠亲友,俗称“糕花”,用于祝贺。

同类推荐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热门推荐
  • 异界灵月公主

    异界灵月公主

    “江湖”一词似乎永远是人们兴奋和无奈的话题,身处江湖的端木琎却心系着另外一片土地。因为她身份的特殊,她能够从小拥有这种感应:感应自己并非如今这个端木琎,感应自己属于另外一片土地。不过,在现实这片土地上,有让她难以割舍的友情。端木府的大小姐端木琎,这个地方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知道她并非端木员外亲生,因此她的身份是一个谜,也没有人想去揭开这个谜,因为这一家人视她为己出。她从小到大的四个好朋友:钟离索逸,钟离府员外的独女,生性好斗,不喜诗书,本性善良;吕柔,外地逃难至此,家中无父无母,更无兄弟姐妹,性格沉稳,靠行医为生;韩风,文武双全,气宇轩昂,同样是韩府员外的独子;曾羽,曾府大少爷,不善诗书善武艺,足智多谋,性格放荡不羁。五人同年生,乃家中独子,从小认识到大,对彼此甚是了解。 五个人在江湖上也颇有名号,江湖人称:“冰简”,“冰”,乃冷酷之意,从不对外人有过分的亲近热情;“简”,形容其行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冰简”二字同样给人以冷傲之感。五人关系甚为密切,五家人来往也很亲善,比亲兄弟姐妹有过之而不及。由于五人行事作风不拘一格,好打抱不平,因此招来邪门歪派的排挤,誓要除之而后快!在一场居心策划的阴谋追杀中,四个好朋友竟死于非命!痛断肝肠的端木琎誓要报仇雪耻!在报仇后便独自一人去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终于在另外一个世界找回了自己的能力和使命,孤独地在那个地方冷酷地生存了一段日子:杀妖!失去朋友和亲人的她在和自己的守护神相遇后,发现了自己原来是平妖国的灵月公主,但国家已毁,亲人已逝,这个毁灭的罪魁祸首就是她要斩除的最后恶魔,原来这才是她也是她的族人的最终使命:除魔。于是和守护神及一帮妖精开始了除魔之道。恶魔消失的同时,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所有至亲至爱的人,天下太平,她已无所求了,朋友和亲人的身影,应该是会永远伴随她左右的,在所有美好记忆的那片土地上,最后只留下她孤独却已不悲伤的身影独自守候着自己称为“异界”的那块净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送君千里

    送君千里

    “你可知孤是谁?”他半眯着双眸,微笑地看着面前十三、四岁的女孩,和气地问。“不清楚,但看大哥哥长这么清秀,应该不是坏人吧!”程舞蝶说完,从衣袖里取出一串糖葫芦,自顾自的吃了起来。“你多大岁数了?”“为何要跟你说?”“因为孤比你老啊!”“十四!大哥哥你呢?”“小屁孩,孤……”他没说完,程舞蝶就不见了,他暗想:她竟然不知孤是何人!
  • 六道轮回印

    六道轮回印

    仙音御魂,碧海潮生,一曲肝肠断,何处觅知音。爱恨情仇中,寻仙道之路。百转千回间,证六道轮回。新人新书,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生跪谢。读者群Q群1:512271243本书保底每日两更6000字,会尽力每日3更,希望大家多支持~~新人不易,需要你们的力量。雷神出品,必属精品。此书定会完本,大家放心阅读。
  • 乱世极品邪神

    乱世极品邪神

    他生于豪门,本可以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当个富二代,终日醉卧于美人膝下玩转权利。但是他却因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踏上了一条成为强者的道路,一路披荆斩棘,终于登上了巅峰。但他最让对手忌惮的,不是他的绝世武功,也不是他富可敌国的财产,而是他那强大到令人发指的女人缘...
  • 战厨

    战厨

    厨神星影在一次厨房爆炸事件中死去。可当他觉得自己死了的时候,自己的意识又回来了!睁开了眼,看到的却是一个“食界”!一个以厨力为尊的世界!
  • 木格子传奇

    木格子传奇

    人物介绍1:木格子是一个好管闲事的人,他热爱朋友热爱人类,热爱生活更热爱和平,他愿意为朋友赴汤蹈火,他愿意为江湖道义两翼插刀。他这样的性格无疑为他赢得不少爱戴和尊重,但也为他带来不少的麻烦,但他并不在乎,因为他知道,有些事必须要人去做的,如果他不做谁做?人物介绍2:莲花宫主,木格子的朋友伍佰五曾经问木格子:“莲花宫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木格子想了很久,道:“一个美得让人看见就觉幸福的女人,一个倾倒众生的女人,一个有着悲凉故事的女人!”伍佰五疑惑的看着木格子:“你似乎很了解她,她的武功是什么招式?”木格子道:“她的美,她的笑,甚至她的汗香。天下没有一个人能不被她迷倒,特别是男人。。。。”内容介绍:莲花宫主是一个唯美的女人,也是一个很自恋的女人,更是一个很有创意心思的女人。。。。正是由于她的性格这样,演绎出一个个令人心跳的故事,也是令人心酸的故事。。。。友情全力推荐:《中国龙组之战神传说》http://www.huanxia.com/400675/
  • 总裁说,先婚再爱

    总裁说,先婚再爱

    一夜之间,父亲被捕,未婚夫背叛,小三强势来袭,唐洛心从唐家千金跌成流浪女!“想报仇么?做我的女人,我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坐在车内的陆璟年向她递出了一张纸巾。于是,翌日一条新闻在全江城炸开:“全球四大财阀之一的陆氏长子陆璟年宣布一个月后将举办盛大婚礼,新娘正是前唐氏千金唐洛心!”顾子豪:“唐洛心!你胆子也忒肥了,心思都敢打在我舅舅身上!”唐洛心:“前男友!注意你的言辞,以后见面,记得叫我一声舅妈!”
  • 上古冥界之门

    上古冥界之门

    当承载着源大陆什么力量的记忆碎片出现在诺亚大陆上时,勇敢的草原人民和精灵族的勇者们踏上重归故里的征程。猎鹰草原的勇者泰隆继承了父亲的使命与神之召唤继续寻找光明。与此同时精灵族的勇者伊琳娜也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