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楠还没有走的时候,CG部就来了一个新人叫段春,这可是Peter辛苦挖来的“自己人”。等李楠走了以后他就被推上了CG部主管的位置。段春之前是在一家4A公司工作,能被Peter看上专业能力肯定没话说,这人也特别有眼力,刚进公司的时候虽然对Peter言听计从,但是没两天他就明白谁才是这家公司的真正“大拿”了。
每一次大齐来制作部查看进度,段春就会认真地汇报,并且主动地为大齐倒上一杯热咖啡,而Peter则会被段春选择性地遗忘掉。事后Peter如果去找段春的麻烦,段春会说:“你可跟我嘱咐过,齐总脾气大,一定要小心伺候。”
Peter深感后悔,这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定时炸弹啊!大齐很欣赏段春,庄言也不怎么管这些事了,Peter早已经不敢用从前那般态度对待大齐了,万一哪天大齐用段春把自己给顶下去怎么办?Peter是深感压力呀,只能更卖力地工作,用贡献压住段春。
大齐是很欣赏段春的,也想过用段春顶Peter,可这又不太实际,Peter的专业能力还不是段春能比的。
随后大齐为了给自己减压,招了一个叫张平的小伙子,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人才。大齐让他担任创意部主管,并要求Peter和段春积极配合张平,为公司的大客户制作满意的广告作品。张平有点受宠若惊地看着大齐,大齐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子,好好努力吧,把你所有的鬼点子都使出来,我相信你是不会让我失望的,作为公司的创意总监我很看好你啊!”在大齐的鼓励下张平干劲十足,死心塌地地为公司工作。
随着公司的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大齐不得不再次增加设计和制作的人手。只有建立一个高端团队,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要求,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大齐招进了不少名校毕业的学生。要是以前这些自视甚高的毕业生肯定不会选择“兄弟传媒”的,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只要工资高、发展空间大,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都争着往里钻。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人员扩编再加上人事调整,大齐的团队已经初具规模。庄言最近一直在夸大齐,大齐心里的疙瘩总算是揭开了,他甚至有些感激庄言的大度。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的作用,庄言还是完成了蜕变——一个私营企业主向投资人的转变。庄言和大齐的暗自较量总算是有了个好的结果:庄言学会了放权给大齐,大齐也学会了对老板负责,提高了自己的执行力,这是一个公司进入制度化管理的一个标志。
而大齐,也有了很多的空余时间,他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学了下写作,这也是他的兴趣。大齐一直都爱写写画画,现在更是接受了专业指导,这样就有助于他将自己的一些创意更具体地体现出来,比如:小说、剧本。
请老板放权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经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有人说这条放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的企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但其实这里所说的管得少并非说明管理的作用被弱化了,而是尽量地放权给下属以便提高管理效率,这可能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有句老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像庄言对大齐一样。刚开始庄言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权”,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这样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有赢利才会有权力
最近大齐写了一个剧本,这当然是兴趣使然。因为上课的关系,他聚集了一堆爱好文学的人,经常以文会友,大家时不时拿出一些自己的作品相互鉴赏。
“大齐,你的这个剧本写得真棒,你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一个文友看了大齐的作品以后夸奖道。
大齐听了心里自然很高兴,可还是谦虚道:“哪里好了,胡乱写的,没什么好看的。”
可这个文友却认真起来了:“你别瞎谦虚,这真是个好本子,如果拿去拍电影一定不错,你可以让大家来评一评。”
这位文友刚说完,就有许多好奇的文友上前来看。一个人说好,大齐可能还不相信,可又有十几个文友看完后都说好,那大齐自己就真有点动心了,于是他就找了一个专业的编辑朋友来看。
这位编辑朋友姓牛,大家都习惯性地称呼他为牛编。这位牛编,真的很牛,刚开始看大齐剧本的时候就开始微微摇头,结果越往后看越摇得厉害,看到最后基本与拨浪鼓没啥两样了。
大齐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果然还是写得不怎么样啊!把牛编都看成这样了,心中有些小颓败感。于是说道:“牛编啊!我知道写得不是很好,让您见笑了。”
牛编辑一摆手大声说道:“什么牛编牛编的,这么难听,我现在已经升为总编辑了,以后叫我牛总编。”
大齐赶紧赔笑道:“是是是!牛总编。”牛总编叹气道:“这真的是你自己写的吗?”
大齐直认不讳地说道:“当然是我自己写的了,您不用给我找台阶,写得不好就是不好,这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听大齐这么一说,牛总编头摇得更厉害了,说道:“我什么时候说你写得不好了?这是我最近几年看过最好的剧本了,你简直就是一个写作天才。”
大齐一听就懵了,不解地问道:“那你刚才还一个劲地摇头,我要是写得好你能摇成那种样子?”
牛总编仍旧摇头说道:“不好跟你解释,我那是老毛病了。每当看见好作品我就会激动的摇头,越是情到深处摇得越厉害。”
大齐还是不自信:“你就别安慰我了,哪有人用摇头来肯定好东西的。写得不好,你就跟我实话实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我又不是接受不了。”
牛总编板起脸来,用一种悲愤的口吻跟大齐说道:“你的自信都跑哪去了?写得好与坏我还看不出来吗?难道你是在质疑我的水平?我要给你讲个故事,想当年我还是个编辑,大家都叫我牛编,从那时候起我就……”
牛总编开始滔滔不绝地演讲跟开导,说得那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终于在数个小时之后使得大齐相信他自己写了一个好剧本,并让大齐想办法投出去,断言肯定能拍成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大齐动心了,虽说公司现在也跟影视圈有些交往,可那都跟广告分不开。现在有这么一个颇受好评的剧本,如果能拍成电影,公司不就等于正式进军影视圈了。那可是个赚大钱的地方,随便捞一笔都不是小数目。于是大齐就约了庄言跟老陈一起来谈这件事。“什么?拍电影?那需要多少钱啊?”庄言的第一反应。
老陈还是很淡定的,只是喝喝茶看看庄言,说一句:“最近手头紧,钱都投出去了。”
不出大齐所料,没点实际性的东西,是得不到这两位实力派“铁公鸡”支持的,直接说道:“我最近写了一个剧本,得到了一些行家朋友的肯定。我虽然没有拍电影的经验,可咱们能找有经验的人一起合作,钱又不用你们俩自掏腰包,我们以公司的名义去投资。”
……庄言跟老陈明白大齐是想将公司也发展到影视这个圈子里,而他们俩又不愿意冒什么风险,讨论来讨论去只有钱才是主题,也是问题。公司不可能注入太多的资金,但是可以参与后期制作,所以必须要找到投资人跟赞助商。
事情谈到最后,庄言跟老陈负责去找人,大齐开始准备一些相关的事情。
庄言还真是有办法,找到了一个山西的煤老板谈合作的事情。由于是拍电影,庄言非常谨慎,这次投资也很大,若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公司还得支付一大笔违约金。
庄言知道虽然人家煤老板有的是钱,但是他们也不会白白把金钱扔在电影投资上打水漂,要想吸引他们投资就得让他们得到丰厚的利润,还要满足他们想出名的虚荣心。他想只要在这两点上下好功夫,就不怕煤老板不投资。
果不其然,庄言在和煤老板谈条件的时候,对方提出要用某某当红女主角来演这部电影,导演也要用当下最红的商业电影导演。庄言觉得有些过了,这样的话投资肯定很大,而且不一定就能有满意的票房,而煤老板给定的最低票房基数也很大。大齐却对庄言说,没事,都答应他。庄言来不及问他缘由,想必大齐已经有了主意,庄言就应了下来。
庄言已经很少到公司来了,只是每周一的例会会过来一趟,听一下各部门的报告,评估一下各部门的任务完成率。其他的日常事务都交给大齐,只有牵扯到公司的一些新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他才会在公司待上一段时间,和大齐研究这些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制订投标方案。
一开始大家都不适应庄总不在的日子,很多事情拿不定主意都给他打电话,连大齐也一时间很难自己拿主意。庄言每接到他们的电话都很无奈地跟他们讲,“以后这些事情都不要再来问我,找大齐就行,他是你们的直属上司”。时间一长大家也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张平和小孙还有段春,都担任起了自己部门的职责。大齐看着他们能够独立地处理事情,心里也是无比的欣慰:他梦想的团队正在一点点地成熟起来,自己总算能稍稍松口气了。有了精英团队的支撑,他也有底气放手去开拓其他业务了。他现在不仅要让公司的广告业务越来越成熟,还要拓展其他的文化投资项目,让公司走上多元化的经营路线,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永远走在前面,庄言的资金才能在自己的手里发挥最大的作用。
刚下班大齐就叫各部门负责人留一下,有事情要交代。这要是以前这些人肯定会找理由尽快脱身,现在他们眼看着公司在大齐的管理中逐渐发展成一个权责明确的大公司,意识也转变过来了,不再找什么理由了。他们也知道即使找理由大齐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好说话了,一种无形的规则正在公司悄悄成型,时机成熟之后,这些规则会慢慢浮到水面上来。大齐从办公室出来看着张平、小孙和段春说:“走,我请你们喝酒去!”
小孙这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口口声声叫大齐哥的日子,一不小心就脱口而出:“大齐哥,今儿个又有什么高兴的事啊!”大齐看看他们,神秘地说:“到了,你自然会知道!”大齐开着自己新买的宝马,载着他们三个就往附近的波尔多酒窖开过去。公司的大客户越来越多,大齐也不得不狠狠心为自己的面子投些资本,买了这辆车。
到了店里,大齐取出上次和客户谈生意时存的酒,给大家点了些西餐。小孙开玩笑说:“齐总监,我怎么不敢吃啊,您有什么事就说啊,说完我再吃啊!”
大齐说:“你好歹也是部门主管,沉不住气,以后怎么在你手下人那里树立威信啊!”
张平淡淡一笑说:“你看人家段春比你小,却比你成熟!”小孙有些挂不住了,段春解围似的说:“我也纳闷着呢,只不过是光想着吃了,还没来得急问。”大齐很无奈地说:“今天就是请你们吃个饭,联络联络感情。以后你们就是整个公司的中坚力量,很多事情在公司聊也不合适。今天我们就边品酒边聊天,当然最主要的我还是要跟你们聊聊公司以后的一些规划。你们回去都思考思考,尽快地把自己的步调调整到和公司规划一致的频率上来,否则你们就有可能被淘汰。”
小孙点点头说:“嗯,公司在成长,我们也得成长。以前在体制内懒散惯了,现在感觉很多事情都有紧迫性,压力也随之增加了!”
段春问大齐:“齐总,你是不是想着进军其他的文化产业呢?”大齐说:“你小子嗅觉很敏锐嘛!我最近和朋友们商量着拍部不小成本的电影,很多事情还没理出头绪来。最近大陆的电影市场是风生水起,很多电影票房都超过了几个亿,硬是把好莱坞大片给比下去了。我们合计着先投资一部,正好有剧本,演员可以启动新人,成本也不会那么高。”
小孙问:“那我们公司负责制作么?”
大齐说:“制作部的人都是学过后期的,我想这肯定没问题。”
张平说:“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投资多元化倒是一个好的规划,但是一下子就从广告过渡到制片,恐怕有些吃不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