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到农户李彩家,看到女主人正在剪窗花,就兴致勃勃拿起剪刀剪起来,边剪便问年景,贴上他亲手剪的窗花,他又看水窖、察粮仓,并来到灶间同主人一起炸油馃子,准备年饭。当热腾腾的蒸土豆、香喷喷的油馃子端了上来时,他指着丰盛的年饭说:“我们其他的都不吃,就吃马铃薯!”就认真地剥了洋芋,吃得津津有味:“这个品种挺好!”他赞叹着说。总书记对大坪村的乡亲们挥手致意,说他给乡亲们拜年来了。
八年前,总书记到过定西到过大坪,时隔八年再一次来到大坪,看到了大坪各方面的变化:新房盖起来了,家里的存粮多了,年货也置办得多了,说明大坪的人民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他感到特别的高兴。他说,这些成绩要肯定,但不能满足、不能松劲,定西离小康离富裕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要把大坪建设得更美好,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希望乡亲们在党总支、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继续发扬大坪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改造山河,调整经济结构,依靠科学技术,共同把大坪的经济发展得更好,使我们的收入进一步增加,使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总书记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掌声、欢笑声在小村上空久久回荡。
1995年6月,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从白银会宁视察后到定西的西巩、青岚、塔儿湾察看地膜玉米、小流域治理、科技示范和林场建设,登门询问群众生活发展。14日晚听取定西地委的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定西人民艰苦奋斗精神,反复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几十年来的“三苦”精神,他说:“过去和今后都要发扬这种精神!”
时隔一个多月的7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到原定西县景泉乡官兴岔流域视察。正逢遭受特大旱情的定西大地降下甘霖,当原定西县长刘金良说总理给定西带来了一场好雨时,他风趣地说:“那好!只要我能带来好雨,那我就常来!”引得在场的干部群众一阵欢笑。
1996年7月,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来到定西。他先到鲁家沟乡看望贫困户,问民情,又到地头看庄稼,视察滴灌,又和干部探讨引洮河水的问题。后来,天下起雨,听说去年是60年一遇的大旱,他说:如果去年我来,也会掉眼泪的!
此外,吴官正、曾庆红等中央领导都曾先后踏上定西这块土地,访贫问苦,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并做出重要指示。
千千心结系于民,定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祖国人民对定西的关怀和支持,不会忘记和他们心相连、情相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会忘记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定西的基层干部作风扎实,更像他们的知心人、家中一员。提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回答得很深情:
党好,党的政策好。
政府好,政府的干部好。
挖穷根的人
今晚夕天边红朵朵云
明天贵客来哩
盼天盼地盼着哩
旱田地里着雨哩
———定西花儿
定西穷,穷根在哪里?有一位慈祥睿智的老人,心牵定西老百姓,不辞辛苦七下定西,他要找到定西穷的原因,要挖出定西的穷根。
那摇摇的茅草屋,那片只长着石头的荒山坡,那屋子里支撑着屋梁的杨树杆,那片只在秋天发洪水的拐把子河滩,那山坡上寻寻觅觅饥饿的羊群,那些吃着洋芋蛋的维持着生存最低线的父老乡亲,那些一辈子仿佛都在只能打一二百斤粮食的土地里劳动的农家妇女,上不起学的孩子,这一切———定西贫穷时的景象,自从他第一次踏上定西的土地,就深深揪住他的心,让他始终牵挂,放心不下。
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的费孝通教授,自1984年第一次到定西,定西就在他心上绾上拳拳情结。
2004年9月21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去北京看望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的费孝通教授,已经94岁高龄的老人,正在病榻上接受治疗,一见到从甘肃来的、对定西情况十分熟悉的周宜兴,立即拉住他的手,问定西的情况,问定西农村的农民生活情况,问他曾去过的几户农民的家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老人急切地要他说说农家的生活情况。周宜兴感动地握住费老的手,忙说:“费老,现在他们的生活好了很多……”
费老这才松了一口气,欣慰的笑容示意让下面来的同志慢慢给他汇报。
费老第一次来定西,坚持到最基层的贫困农家去,他看到的是最真实的定西。一代知名学者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也见过不少贫穷地方,定西的贫穷让他的心紧缩了。这不仅仅是定西的贫穷程度,他更深知解决范围如此大的贫穷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费老在他的《定西篇》的考察日记中写道:
“在一间除了土炕和空锅别无他物的土屋里,一位中年农民流着眼泪诉说着妻子的病况和断炊的困境。听说当时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农户与他一样不得温饱。”
他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个不适宜种粮食的地方,近百年,居然发展了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本经济,这是不可思议的。”
那时候,费老就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十分深刻地指出:“尽管不顾条件的以粮为纲,使这里的农民尝到了苦头,然而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培植起来的文化传统是不那么容易改变的。看来,在思想观念里也要‘反弹琵琶’,来一次意识领域的革新。要确认自然条件和商品经济规律是决定利用土地的原则。”要改变见了土地就想种粮的观念。
他的睿智穿透了这块贫瘠土地上贫瘠的死结,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让地方官员顿开茅塞。说得多好,确认自然条件和商品经济规律是决定利用土地的原则。土地的贫瘠不是土地本身的错误,土地里能否刨出黄金、刨出效益、刨出温饱,关键是种什么的问题。但是,正如费老早就意识到的,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培植起来的文化传统很难一时改变。在传统的“以粮为纲”的思路的禁锢下,定西农民整整用1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意识领域的革新,在这10年间,费老又来过甘肃8次,有4次因日程安排无法到定西,但不忘向甘肃熟悉定西情况的同志询问定西的发展,有4次亲自去定西与定西的地方官员和农民共商脱贫致富的大计。那几年,大家都在讲改变观念、解放思想,很多干部只是讲,因眼光所限,一时难以结合实际,难把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落到实处。费老一针见血又语重心长地讲问题的症结和实质。之后,定西的党政领导干部从群众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宜当地发展之路,并鲜明地提出了“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定西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费老在关心农民兄弟温饱的同时,对定西的工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教育、交通、卫生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每次来都作详细的考察,写出考察报告,提出中肯指导意见,并向定西党政领导、甘肃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做出定西的发展建议。2001年,费老第10次来甘肃考察西部大开发的情况时,第6次访问定西。他深入到农户家里所见到的情况与1984年所见到的情况有了天壤之别。定西人民在进入世纪初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那让费老牵心的茅草屋不见了,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乐同百姓,费老的脸上也有了轻松喜悦的笑容。
2003年的8月,已经93岁高龄的费老第11次到甘肃考察,又专程去了定西。这次费老是看看定西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如何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民组合起来与市场对接的。定西粮食生产向洋芋、药材、花卉等方面的转变,是根据费老依照自然条件决定利用土地的原则,从劣势中找出特色;而合作经济组织,则是根据费老按市场利用土地的原则,把农户组织起来把特色产品做强、做大,变成市场需求的优势产品。20年来,费老始终关注着定西的贫苦农民,七访定西在定西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与激励作用。2004年,定西市773万亩土地中,种植洋芋的面积就达340万亩,种植药草的面积有110万亩,种草养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两个数字说明定西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之大。正是这种调整,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农民才有了更大的积极性进行调整,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气候,不同的土地利用思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经济效益,这是定西人民的成功,也是费老指点迷津的成功。
“我是研究农民的,研究农村的,研究了几十年。我这一辈子关心的就是穷朋友,定西是块穷地方,所以我多次来每次都是慎重视察。”费老这样说。
我们在定西采访时,在一户农民家里还看到费老和这户农民家庭的合影。而当我们写到这里,想到在农户家看到的那幅照片,忽然泪湿眼眶,因为此时,我们知道我们的费老,定西人民的费老,全国人民的费老已经离开人世,那个站在农家成员中间的老人,不仅是大智大略的学者,更是一个对百姓知冷知暖与百姓同忧同乐的慈祥长者。他对国家大计呕心沥血,对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对百姓情同手足。他走了,我们似乎能从定西的山水间幻化出他睿智的身影,从定西舒展开笑容的农民兄弟的脸上幻化出他慈祥的身影。他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心中。
他走前,当民盟中央的主席丁石孙、副主席张梅颖听到他在最后的病榻上还在关心着定西的发展,并嘱咐民盟中央的同志,要继续走下去,做实事,做好事,大家都十分感动。民盟中央的领导人在他去世不久来到定西,继续沿着费老的足迹,关注并支持定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那与百姓同忧同乐的爱心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