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块贫瘠苦难的大地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它将穿过整个中国大地,去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曾经饥馑的大地,有如此壮美的硕果,这不亚于曾经贫弱的新中国,有了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不亚于实验基地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它走出定西,走向全国,也走向与之接轨了的全世界。它是世界反贫穷斗争的全球战役中,在中华大地上取得伟大胜利的一面鲜艳旗帜,它有理由接受全世界的注目,全世界的敬礼。
时隔四年,想起那一天的场面,我依然心生感动。
“洋芋人”泪湿眼眶。定西洋芋之前早已走进全国市场,比这列46节车皮多很多的洋芋是沿着铁路走出去的,但标志性的仪式,标志性的场景,仍然触动了“洋芋人”的心。
辛苦仿佛得到了承认,得到了全中国的承认。一直对祖国心怀感恩的定西人,因为这个极具新闻要素的仪式,能够给祖国和人民说:我们终于劳有所获了,再贫瘠的大地也能开出人间幸福之花。
那偏远山沟里的老农彻底相信了,种洋芋不光是自己的,还有更多的需要,更多需要的人,洋芋好啊!初试身手,就得喜果。种植户们目送缓缓离开的专列,气聚丹田,想长啸一声,洋芋好啊,如日中天的事业呀;客商们明白,定西洋芋好啊,有更加宽敞的绿色通道。地方官员们,给老百姓有个满意的交代了。
9月28日凌晨,这第一列满载着定西“洋芋人”辛劳汗水和深情厚谊的马铃薯专列,经过79个小时豪迈跋涉,过黄河,跨长江,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广东等省,比普通火车快了一半多时间,到达目的地广州市白云区大朗火车站。这列“马铃薯专列”上是由具良好信誉和过硬质量的“清吉马铃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组织的“清吉”牌洋芋,3天多时间到广州,还散发着泥土的馨香,客商说,没见过如此新鲜的洋芋。国庆放假,广州市民的菜篮子里有了定西新鲜的洋芋。
此后,每年不断有马铃薯专列从定西出发,发往全国各地。
洋芋从农家地头运到农家院里,需要劳动力;从农家田间到当地洋芋市场,要付出成本;成千上万吨洋芋长途到上海、天津、广州乃至东南西北市场,运输是大问题。全国其他马铃薯产地也经常被这一问题所困扰。定西的洋芋问题,经常是省级官员乃至主要领导亲自出面与铁路部门多方协调,成立联合运输形式的铁路地方联运领导组织,对运输工作进行监管。洋芋上市,运不出去,势必造成价格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对产业的损害最大。在定西市洋芋产业兴起的关键几年,时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宪魁数次到定西专题调研,他深入农户家中,深知农户种植的艰辛和不易,知道定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甘苦和无私付出,为了解决定西洋芋的外运困难,用当地群众话说他是“扑下了身子”。
定西“洋芋人”真诚感谢那些精心开辟定西洋芋绿色通道的各级领导和铁路人,他们心上有群众的利益,农户的利益,为了定西洋芋走向全国大市场,为定西马铃薯产业做大,他们功不可没。
定西的洋芋火车跑得快,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更牵心受苦人了,同农民的心贴得更近了。这样,那些白天在地里挖洋芋,天黑下来到收购点交货的农民,沾满泥土的手数出去的票子就会多一两张,就会到附近的小饭馆要一碗炒面或定西的羊肉泡,并吃得有滋有味,有一点幸福在脸上。
定西的“马铃薯专列”,也是定西洋芋在全国抢得先机的一个标识。至此,政府也就顺理成章地搭建出了定西洋芋销售的“四大平台”。
交流交易平台:就是定西一年一度、外界人称之为“洋芋节”的马铃薯洽谈会,安定区同外商签订的销售合同,一年比一年增加。“洋芋节”已架起了定西洋芋从产品的此岸到商品的彼岸的金桥。
信息发布平台:安定区成立了专门的洋芋销售信息中心,负责洋芋产销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综合、发布等工作。从8月下旬以来,信息中心每天通过电视、广播、传真电报等形式将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主要终端市场及黑龙江、内蒙古等洋芋主产区当日的购销价格以及安定区洋芋销售指导价格传送到各乡镇,传送到各收购网点。有了指导价,农民便掌握了销售的主动权,不再像往年一样,洋芋一挖出来,便装上车盲目地拉到市场上“撞运气”。记得那个时候,御风的大岔村有个叫刘东普的说,看电视他最关心的就是洋芋的指导价,看到能卖上好价钱,他就拉到市场上去卖,价格不合他心意,就先把洋芋在地里埋它几天,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物流配载平台:把车皮计划的争取也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举措,摆上了主要领导的议事日程。从当年3月份开始,就同铁路部门积极联系,拿到了几千个火车皮的运输配载权。根据每天的价格信息,联运办每天都要研究掌控对各终端市场的发售量,以保证洋芋发售的均衡性,做到不因对某一终端市场的过量发售而影响到当地价格的下跌,从而从原产地供货环节对终端市场价格进行远距离“调控”。
协会稳价平台:以马铃薯运销协会的收购大户为龙头,将安定区所有中小客户纳入其麾下,所有凡经铁路外运的洋芋都以其为中介销售给外地客商,发往终端市场。收购大户是联结本地中小收购客户和外地客商的枢纽,调节着全区的洋芋收购价格。
这个由政府搭建的“四大平台”充分调动了安定区的企业、金融、各部门和乡镇的积极性,共同为稳定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作出了贡献。安定区洋芋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40万亩增加到2006年的90万亩,产量由40万吨增加到100多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芋产业获得收入达1058元。到2008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产量达130万吨,人均收入超过1500元。
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宪魁在调研中,当听了安定区的这些成功做法后,有个总结更见高度,他说,把营销大户、龙头企业、种植农户通过利益纽带紧密地连接在了产业发展链条上,通过坚持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抢占终端战略、终端直销战略、均衡销售战略、加工转化战略、政府调控战略“六大战略”,努力搭建交流交易、信息发布、物流配载、价格监控“四大平台”,最终实现“三旺共赢”的良好局面———“定西洋芋的成功运销已成了医治陇中贫穷的一剂良方”!
定西人在洋芋大战中,边战边总结,短短几年,构建出了使整个产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完整体系。
窑窖与窗口
广挖窑
多贮薯
———定西乡村墙头标语
定西安定的“洋芋书记”在2004的洋芋大战中力挺市场,到2005年,为更好地规范市场,他又亮出新的一招———为购销大户和经纪能人开展“评级挂星”活动。内容是以2004年定西货场、景家店货场鲜薯发运量为基数,前50名每位得一星;2005年订单面积在5000亩以上得一星;自筹自建300吨以上贮藏窖得一星;2005年在终端市场建立固定直销站点得一星;2004年平抑收购价格、助农增收、群众称赞得一星;信贷信用、经营信用良好得一星。由政府部门提供的车皮配载、信贷支持等不同等次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对于购销户或购销公司订单基地落实到位的优先享受,对有固定贮藏设施的优先享受,对先一年购销量大的优先享受,对平抑市场价格助农增收的优先享受,对经纪人评选活动中星级多的优先享受,对终端市场建立直销窗口的优先享受。但同样也对不使用“中国定西”地域品牌包装标识的不但不优先,而且不准安排车皮,对坑农害农一经查实的不准安排车皮,对没有工商部门营业执照的不准安排车皮,对倒卖车皮、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的不准安排车皮。
星级评选活动导致了对洋芋贩子的按星排序,并以此为据,让他们享受或者不享受由政府部门提供的车皮配载、信贷支持等不同等次的优惠政策和服务。
“洋芋书记”搞“星级”,建窖和终端直销是其中两星,我们还没有提及。
先说建窖。“洋芋书记”有自己的洋芋销售分析报告:
从产地市场分析,定西马铃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内蒙古,其次是陕北和宁夏西海固。从8月份开始到9月中旬,进入销售第一阶段,整个市场供小于求,定西马铃薯抢先上市,占据主导地位,在广州、上海、南京、武汉、郑州、成都等市场占有量80%~90%,价格处于高位,此阶段定西马铃薯的销售量占到全年的10%左右。
第二阶段从9月下旬到10月底,各主要产地马铃薯大量上市,整个市场供大于求,处于充分竞争阶段,马铃薯价格跌入低谷,持续时间较长。西南、华南、东南等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定西马铃薯所占份额下降到40%左右。此阶段定西马铃薯销售量占全年外销的70%以上。
第三阶段从11月份到来年2月,大量马铃薯已经在第二阶段集中销售,内蒙古寒流频袭,外运困难,市场又回到供小于求,价格开始回升,定西贮藏的马铃薯又在终端市场居于主导地位。此阶段定西马铃薯销售量占全年外销的15%左右。
第四阶段从2月份之后,整个市场货源紧缺,价格处于高位,需求旺盛,此阶段定西马铃薯销售处于尾声,销售量不足全年的5%。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洋芋的价格在与终端市场的供求、产地之间互相竞争等关系中互动形成,在一个销售周期,从高到低又慢慢升高的凹形走势,也就是说,在洋芋集中上市的旺季价格低,前后价格高,这可称为洋芋销售的价格“微笑曲线”。
如果将旺季的马铃薯贮藏到来年春播再卖,平均每公斤约高出0.3元左右,效益显而易见。不过,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定西人,民间不乏智慧、能人,早有人能在窑中将洋芋从秋很好地贮藏到来年春。对比论证后,定西有了可藏全年薯的推广窑,这将又是一场风起云涌、千家万户参与的声势浩大的工程。在安定区,近千名干部走到农户的房前屋后,田间地边,领导群众开始挖窑,称之为“118”挖窑工程。
所谓“118”挖窑工程,即每户1眼1吨以上的种子室,1眼1吨以上的食用薯窑,1眼8吨以上的鲜薯贮藏室。
安定区在2005年时就已累计完成这种小窑13.2万眼。
不过从由小到大的层次上分,这是最小的层次。
之上,是百万吨级窑窖群。马铃薯协会发挥桥梁作用,动员会员在各乡镇建设集中窑群。
再上,是龙头企业所建千吨级自然式贮藏库。
最高层次,是专业恒温贮藏库。
由此形成了“恒温库+贮藏库+窑窖库+千家万户小窑小窖”的贮藏体系,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政府的口号是“深挖窑、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定西到处的墙头标语是:深挖窑,广积薯。
这是一场浩大的群众运动,但是,这比之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容易多了,从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得到好处的农户们,已是一声令下,万户响应。他们从内心里信赖了要为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党和政府,相信他们身边的基层干部是亲人般的为他们好。
安定区东岳村农民蔺俊禄连续几年的窖藏马铃薯春节过后的销售价格都在平均价格的一倍以上,他说,存上一个冬天,相当于多种了好几亩的洋芋。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教授西泽休说,物流利润是人类所知的最大的利润源,人们已自知的部分仅仅是“冰山之一角”。窑窖,黄土高原上这一古老的建筑形式,在马铃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被市场需求的“强刺激”“激活”,并以其卓越的价值,诠释着农业产业化上前沿学科物流学中的新理念。
定西人就像朴实的马铃薯一样,有着黄色的本色、厚朴刚毅的内心、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窑洞,“有容”,“乃大”;他们的马铃薯产业,也是先“厚积”,再“薄发”。
贫弱的土地,给了他们最好的回报,他们还要将这回报做得更大。建立终端市场也是这样。
定西的洋芋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定西的“洋芋人”很快意识到品牌效应。“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大品牌,之下,定西各县区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主打品牌,短短几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知道了定西洋芋,定西洋芋好吃。
有了经济实力的“洋芋人”,也到全国各地开设直销窗口。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军,手拿一颗硕大的马铃薯,通过电视屏幕向全国人民介绍了定西的马铃薯。
洋芋第一县安定组建营销队伍,打造安定品牌,实施终端直销,实现了对华南、中原市场的稳定占领和对华东、西南市场的基本占领,先后在广东、上海、四川、天津等地发送了10列马铃薯专列。区农民办主任潘燕军说:“2007年销售年度全区外销马铃薯5700多个车皮,总量达50多万吨,大幅度提高了安定马铃薯在全国各大终端市场的占有率。”
轰轰烈烈的洋芋大战,让整个定西的洋芋更多,回报也更加丰厚,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因为洋芋,以从未有过的自信,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自豪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