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5100000012

第12章 土豆的微笑曲线(2)

现在,定西人人都知道有个叫“新大坪”的品种,虽然产量比其他品种逊色一些,但薯形好,食用口感更好,市场价格比其他品种高出一毛多钱。在定西烤的、煮的,各种方式炒的“新大坪”洋芋,味道的确好。那么,这个“新大坪”从哪里来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甘肃省农科院具体负责,与省种子管理站联合,在定西、天水、庆阳、陇南、临夏等10个地、州、市的农科所,进行洋芋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旨在开发培育适宜各地生长的马铃薯品种。3年一轮区试,一轮10个品种,总共实验了30多个品种。定西安定区青岚大坪村有3个社,其中碾盘社冉珍等农户的承包地中进行了区试。资料记录,1995年有11个品种的区试,但由于当年旱灾,区试品种表现不理想,也没有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实验结束后,对当年的实验种植的种子并没有回收。第二年冉珍等碾盘社的农户,新挑选表现好的品种进行了扩繁种植,认为这个品种不错,秋收后照例留种,来年又种。

在定西安定区最远的一个乡叫白碌乡,离安定80多公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离乡政府东北二里许有白碌沟,据传早年沟内有一户人家由一颗白碌碡而发家,由此有了这一地名,并沿用至今。白碌乡的天是不下雨的大旱天,地是不长庄稼的山旱地。一口袋饱种下地,收不来半口袋瘪麦子,只收到半车草,那是平常惯见之事。但农民祖祖辈辈不种庄家还能干什么,种庄稼还得有地,所以农民把更多的汗水抛洒在土地上,本来只长茅草的荒山都成了庄稼地。白碌乡在册人均耕地6.38亩,据航测数据,人均耕地高达15.12亩。定西干旱,定西人耕地较多,白碌乡的人耕地更多,这恰恰说明白碌乡的土地更贫瘠,人也更穷。安定区的人将白碌一带的人称为“北山人”,“北山人”以前就是穷人、讨饭人或乞丐的代名词。“北山人”过去下山来乞讨,川区的人一听口音,不管自己家境如何,都会给一点,因为谁都知道那里的天更不养人。

放在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白碌人能致富,宁可相信天长眼给受苦太多的白碌人赐给一块金子,也不会相信白碌乡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致富。自然在这个故事的最初,当有“北山人”到大坪村碾盘社来调种,碾盘社的冉珍就十分惊讶。农民种庄稼自然知道换茬,种洋芋也知道调种,虽然过去这个意识不是很强,或者换来换去就是几个旧品种,积极性不高,但跑了80公里来调种,真是稀罕,而且要调的种子也不是已经出名的品牌,甚至还没有个品种名称。

来到冉珍家的“北山人”有两位,一个叫刘显伯,一位叫王鸿斌,当时他们一位是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是村文书。刘显伯对冉珍说,他们天南海北地打听,知道这里有一种洋芋品种薯形好,吃起来味道好。冉珍说,产量不咋的。刘显伯说,千思万想,他们那地方还是种洋芋好,可品种太差,你们的咋说也会比我们的好一些,我们看看再说。都是受苦人,三言两语成一家人了,两位“北山人”住在了冉珍家的大炕上,自然,也吃到了冉珍家的洋芋,一尝味道两位“北山人”喜不自禁,这种洋芋吃着香口,下了胃里很滋润,顶得上吃了白面馒头。当时,冉珍家的洋芋还没有正式开挖,第二天,两位“北山人”到冉珍家的地里一挖,心里更有底了。他们和冉珍家的人挖了半天,挖了2000多斤,拉到北山去。

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2000多斤洋芋来年在北山开花结果,规则好看的薯形,良好的口感,一下子成了抢手货,邻居亲朋交口称赞,纷纷要求兑换,很快换了个精光。

刘显伯很快带人又到大坪村的碾盘社,希望大量引进。

王鸿斌也去了,还有本村的蔺俊华,安武华。

还有谁?

现在问起这个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刘显伯他们很激动。

还有杨俊如,还有……

是谁去了可能没有多少意义,但他们明白正是这一去,改变了他们家乡的面貌,使一个可能会被忽略的好品种在安定、在定西、在中国洋芋大地上生根发芽,叫得响亮。

因为这种品种在白碌乡种植到一定数量,白碌乡人认为它很好,而市场经济的目光看见它,以为更好的时候,它的价值一下子凸现出来。

这时候,还没有人知道这个品种是什么,很自然地有人要问刘显伯他们,连大坪村人也不知道叫什么,刘显伯能说是什么呢?

好娃娃得有个好名字。

“新大坪!”

不知道谁这么叫了,“新大坪”诞生了。

每年来白碌、来安定、来定西指名要“新大坪”的客商云集,你可能说不出它的更好处在哪里,但仅口感好、薯形好就足够了。它摆在商场卖得快,市场经济偏爱它,价格比其他洋芋高出15%,产量略低于其他薯种,这就是“新大坪”。

总书记到大坪村视察,大坪村老支书冉志功装在一个小花篮送给总书记那篮极漂亮的洋芋蛋儿就叫“新大坪”。

不过“新大坪”的故事并没有结束。那个白碌人从碾盘换回去并形成市场效应的“新大坪”会老的,一个品种延续几年的薯芽会老化,但它已经证明是一个好品种,这个好品种的薯芽回到脱毒种薯基地,经过科技人员重新剪芽脱毒,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又开始变成新的小苗,小苗长成原原种,又培养成原种,继而成为新一代的种薯,“新大坪”再一次焕发青春。而原种、原原种更会以其高附加的商品属性,以其更轻捷的方式走向定西以外、甘肃以外的洋芋种植基地,在祖国大地处处开花结果。

回头再望,北山的白碌,黄土绵绵,山脉起伏,这块大地曾让多少人愁肠百结,心如死灰,苦泪断肠。假如死守在山的农民还能苦死苦活麻木生息,一旦走出去的游子回来,往往仰天长叹绝望无语。而今天漫山遍野已铺满绿色的洋芋花枝花叶,风吹来,绿浪滚滚,花似繁星;秋天收获的季节,大地显现本来的颜色,上面却铺满了洋芋蛋儿,令人感到只有这种颜色的大地,和这土地一样的颜色辛劳的山里人,才能创造出和他们一样色彩的朴实无华的铺满大地的蛋儿。

这蛋儿就是白碌人现在家家有的、家家发了的白碌碡。

好种出好苗

党的政策好哩

洋芋变成金蛋蛋哩

———定西花儿

连偏僻的白碌乡的农民都知道调换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并跑到离家80多公里的大坪年年调种,定西的各级政府和领导,在产业发展伊始,就已经考虑长远规划和短期效益。

“好种出好苗,要想洋芋卖个好价钱,必须先从种子抓好。”

这个通俗易懂的口号很快在定西家喻户晓。

2001年3月,“甘肃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定西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挂牌成立。这是甘肃第一个上规模的洋芋脱毒快繁中心,也是第一个脱毒薯生产基地。

好苗子从哪里来?好种薯在哪里?从科技来,也从企业来。

在定西,说到洋芋种薯,被农户和干部们提及最多的一个人叫王一航。农民亲切地叫他“王洋芋”、“王科学”。

王一航是土生土长的定西渭源人,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一干就是9年。高中毕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9年,在贫瘠的土地上抢食生存,一般的青年也就“麻木了”,也“老相”了,一切幻想也早就破灭了。1979年,王一航已经29岁,已经成家多年,对脚下的土地深感绝望的他,拾起旧书本,秉烛夜读,参加高考的他不很自信,却幸运地被甘肃农业大学录取。恢复高考不久,一个农家孩子考上大学,多少亲朋祝贺,多少邻里羡慕,十里八乡传扬,共同的心愿是这个命好的“老孩子”终于跳出农门了。

没有料想到,4年毕业后,王一航又回到了渭源。乡亲们这就不理解了,王一航太没有出息了,如果回到渭源,当个县长还差不多,至少该当个县上的干部。其实,王一航该是省上的“干部”,他被分配到省农科院,妻子孩子还在农村,那块让他绝望的土地还在那里,它主动要求到农科院设在渭源会川的马铃薯育种基地,并在这里扎了根似的一扎就是20年。

王一航还是被乡亲们小瞧了,说他是省上的人,不过还是在土地摆弄庄稼,样子也还是个农民样。正如当时的顺口溜所说的: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卖炭的,一问原来是农科院的。这时候,农户还是种盼天下雨的庄稼,洋芋还处在自然生产阶段,没有人能想到默默无闻的农科院的王一航的价值。

王一航所研究的大凡是农科院的科技项目,但脚下这块让他又痛又苦又爱的土地,一直让他魂牵梦绕,他用双手真切地捧着泥土,不论怎样的实验,他忘不了如何让实验室外广阔的土地为乡亲腹中多添一口饭食。他种着实验地的一颗苗种,想的是为实验室外的受苦的农人们长出一粒金豆。所以,他的研究从来不为研究而研究,为数据而数据。20多年,他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也付出了一个人对一块土地、一个人对一群人全部的真情。他的母亲是一个残疾人,后来瘫痪在床,可同在一块土地上,他回家探望的机会都很少。他的妻子是地道的农家妇女,一辈子围着他转,一辈子默默支持家庭,两个儿女,也像农家孩子一样,在当地的学校上课、读书,一点没有沾他这“公家人”的光。

当定西的马铃薯产业方兴未艾的时候,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他一切艰难的准备仿佛蛰伏大地之中的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终于要发芽了。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在中央电视台展示了他的成果———“陇薯3号”。他研究的陇薯系列中,他的“陇薯6号”,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甘肃的第一个国家级马铃薯新品种。

“陇薯3号”抗旱性极强,正适合定西广大的干旱土地,2006年甘肃大旱,省外一些洋芋基地也遭旱灾,定西的陇薯3号却亩产高达3000多公斤。全国洋芋因旱减产,陇薯3号方显本色,价格在这一年猛增,定西农民这一年种洋芋的农户意外地多收入数百数千元。

他前两年才将家搬到兰州,他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知名马铃薯育种专家。2000年曾被科技部授予“科技扶贫先进个人”,同年又获得“振华科技扶贫”奖。2006年他被甘肃省科技厅与人事厅评为“甘肃省‘十五’期间十大杰出科技人才”。他实现了为贫苦乡亲造福的愿望,他给了他的乡亲那颗他一心想给的金豆。他的价值,如今在乡亲眼里是“财神爷”、“香饽饽”。在“感动甘肃·十大陇原骄子”的颁奖晚会上,他的同学、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给他颁奖时为他算了一笔账:他培育的洋芋新品种,一亩增产效果可达到一吨,现在推广了2000万亩,一亩地农民得到的收益保守估计是400块钱,2000万亩增收的效益就能达到80个亿。陆浩说:“我和一航是同学,我现在担任省一级领导,但从这一点上来讲,我的贡献不如王教授。”

王教授研究出了好苗子,好苗要推广到农户,那还需要艰苦的过程。定西市旱作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蒲玉林他们就做这样的工作。

蒲育林已经拿到“作物遗传育种”的博士学位,他本科毕业前来定西旱作物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实习并最终在这里选择了工作岗位。最初几年,他的科研项目也不是马铃薯,他研究的农作物项目,让他在云南山区呆了一年多,那里山大沟深,觉得没有了拐棍就没有办法走路了。回到定西,中心实行整乡承包推广农科技术,他去了渭源,很多地方交通不便,没有班车,他又拄起拐棍来。一下去就是几个月,不论别的,找个对象都很难。不过,中心为下乡科技人员每人配发了一件50多元钱的风衣,一个小收音机,倒让他后来的媳妇觉得他很不一般,倾心与他。

后来中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却是他先搞的,给他两间房,一间当实验室,一间当温室,领两个人,白手起家干起来。现在脱毒快繁技术相当成熟,可在当时,他天天与酒精灯为伴,一个项目一干就是10年,简陋的条件下,为达到灭菌效果,一个瓶子洗呀洗,不知洗了多少遍,唯恐一时疏忽影响实验效果。他后来学英语,考博士,也是深感到自己所学有限,他想自己应该掌握前人已有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低层次的探索尽管可贵,却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20多年的时间,他或者在田间地头,或者上学读书,一边充实自己,一边出成果。他的各种奖状拿出来,能铺满一桌子,但他说他最庆幸自己有一个可以信赖的身体。他到中心工作不久,就得了脑血栓,却一次性治疗彻底,没有留下后遗症。还有一次,他在兰州做项目计划,熬了几次,有一天深夜,忽然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心里一沉,以为这次完蛋了,却只是短暂的失明,很多年过去了,倒也没有发生第二次。一直是那么忙碌,有一年过节,他想一切都安排好了,可到大年三十晚上,他还是不放心,又跑到中心去,大年初一也跑了一趟,他这才明明白白总结了自己一句话:心,从来没有闲过。也是,他说,那小苗天天长,时时长,怎能放得下心来。

如今,定西旱作物中心所属的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已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技术龙头,和当年的简陋相比,现在已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国内领先的脱毒快繁及病毒检测技术。我们参观了中心的组培室,分析实验楼,自然光照培养室,雾培生产线,高效节能温室,千亩防虫网棚原种生产基地,万亩一级种薯扩繁基地,虽然走马观花,却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马铃薯从一个脱毒小苗到原原种,再到原种,到一级种薯的全过程。第一感受是,这里是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大工厂。

王一航点土成金,那只是一颗金豆,要让这颗金豆铺满定西,要让农业科研成果在泥土中扎根结出硕果,科技推广工作者们任重道远。定西洋芋微笑的这一头能翘起多高,定西洋芋的微笑能更加甜美,蒲玉林他们很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他们很劳累,他们为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中心现在已具备年脱毒苗2000万株、原原种3000万粒的能力,实现了脱毒种薯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国家级国外智力引进成果示范基地。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2月17日视察了中心,极大地鼓舞了中心每个人为定西马铃薯以至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贡献的斗志和信心。

周爱兰的路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往前走

莫回头

———《红高粱》主题曲

作家路遥写小说时引用过的那句名言,如今虽然版本有变化却让人们口传为老话:人生的路关键处只有几步。周爱兰总是在关键处大胆走自己的路。

同类推荐
  • 回到明末当屠夫

    回到明末当屠夫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在满清黑暗统治到来之前,一个牢头被迫站出来,高举义旗。贪赃枉法者,杀!通敌卖国者,杀!鱼肉百姓者,杀!临阵不前者,杀!后金人凡身高及马鞭者,一律杀无赦!我是屠夫的儿子,不光能杀猪,还能杀人!PS:感情线,争霸线交织,看不惯作者君的,请大嘴巴抽死我
  • 纨绔公子爷

    纨绔公子爷

    他是嚣张跋扈的帅气公子,更是热血沸腾的傲骨男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心中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一切。
  • 开心小三国

    开心小三国

    一个从三国穿越而来的小说。小小三国,开心学院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帝圣:帝成系统

    帝圣:帝成系统

    地球上最聪明的男人——龙战,被车祸送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大陆,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皇帝,但是,这个国家,有秘密………
  • 舜日融融继尧天

    舜日融融继尧天

    天皇首把甲历创,定姓定婚定论常;地皇钻取人工火,人皇百草遍品嚐。轩辕瑞祥和帝窖,联华抗夷华夏昌;唐尧虞舜忙治水,尊贤爱才讲禅让。
热门推荐
  • 林家骄女养成记

    林家骄女养成记

    林府庶小姐林惜腼腆怯懦,一日深夜,她被发现昏倒在花园里。大难不死,她开始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过自己选择的人生,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盛世的风云变幻中,活出自己的价值和风采。这个不是穿越,也不是重生。
  • 三界鬼差

    三界鬼差

    死在前女友婚礼上的宅男田斌,意外捡到了盘古大神流落地府的盖世神功,外挂加身,看他如何玩转阴曹地府,笑傲人间红尘,天庭抢个仙女暖被窝……
  • 我的山海世界

    我的山海世界

    一个承载着万千功能的神奇的系统…带领着一代“伟人”从小农民成为一个站在世界顶峰的“男人”…“我可是有妻有女…苍天不公!我却成了女儿身…这我以后怎么后宫佳丽三千人…”
  • 夺寿

    夺寿

    天地无尽,蝼蚁撼树,枯木不朽,奋逢春....这是一个怕死的人,求长生的故事。穿越重生为守祠人,年轻很多,来不及欣喜,命运这根棒槌,给他送来一个黄脸婆媳妇儿,三个倒霉孩子,四个人没一个人省事的。自此,家庭琐事,孩子的教育和安全,压在肩头,想逃,想痛痛快快一个人求长生,夺永寿,晚了!且看主角怎么把熊孩子们教育成才、成妖、成鬼、成魔、成仙、成神、成尊、成圣、成夺寿大道的同时,救赎自己,破碎枷锁,夺寿。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网游之英雄幻想

    网游之英雄幻想

    英雄无敌系列小说,讲述普通玩家叶光在游戏中逐渐变强并收获取友情,爱情。在国战中成为国家英雄。在最辉煌的时候得知整个游戏是个阴谋,于是背叛一切,与游戏主神为敌,最后是一场救世之战。
  • 古武高手在校园

    古武高手在校园

    天才少年林欢,为了寻找十六年前,父母亲身亡的秘密,毅然走出了深山,卷入都市江湖的漩涡之中。总之,这是一场充满了各种激情的都市大戏。生和死的交锋,爱和恨的缠绵,皆在本书之中!!!【作者君的第一本书,写的有些不好,请谨慎入坑】
  • 黑道小公主与拽拽大少爷

    黑道小公主与拽拽大少爷

    夜如墨,17岁,男,X大的天才生。残魂的一把手,暗月。标志是右手大拇指上的墨水晶宝石“Morion”。乔羽曦,17岁,男,X大的高材生。残魂的二把手,明月。标志是左手尾指上的深紫水晶宝石“Amethyst”。颜潇潇,15岁,女,X大的转校生。噬爱的一把手,蓝玫瑰。标志是右手无名指的蓝水晶宝石“Aquamarine”。颜菲菲,15岁,女,颜潇潇的妹妹。和噬爱无关。
  • 万物为刍狗

    万物为刍狗

    一个平凡的公司司机,一断离奇的车祸,让他重生于东汉末年。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注定了他无法平凡度日,是拉起大旗主宰乱世还是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一切都是命运使然。
  • 美女带我去修仙

    美女带我去修仙

    一个懵懂少年意外穿越到一个满是修真者的平行世界里这个世界里人、神、妖、魔、巫共生共存机缘巧合中少年收服了渡劫失败的修真界第一美女为鬼仆美人在怀兄弟并肩中二少年从此踏上了修仙成圣的光明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