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0000000030

第30章 青山不老(4)

唠了几句嗑儿,夫妻不一致。

我搬起小磨子,回到家里。秀丽说:“今天是集日,去买捆韭菜吧。”

我说:“我也想去赶集呢。为了方便,早就想买一个打气筒。假如自行车撒气了,不用去借。”

秀丽说:“除了韭菜和打气筒,集日上你也该买顶新帽子,别像演小品的赵本山,戴着顶帽子遮儿卷着,忒土。”

独莫城是“三八大集”。按农历上,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都是集日。

路上有了新变化。以前,人们赶集都是步行,不时也有骑自行车的,是少数人。多数人妒忌,有人还编了顺口溜,说“两个轱辘一起转,上面坐个王八蛋”。改革开放以后,自行车越来越多,我也买了辆旧自行车,梁子还用布缠了,防止生锈。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骑了摩托车,突突地响,后面的架子下,圆管儿还喷气呢。

市场也有了变化。原来是在大街上摆小摊,如今有了贸易超市,挡风遮雨,货色齐全。不仅有当地的白菜菠菜,苹果栗子,还有南方成长的荔枝橙子,香蕉菠萝。

我想买的是韭菜。

毛主席好像说过“杀人不是割韭菜”,韭菜与白菜不一样。因为韭菜割掉了,又能重新长起来。

我走到卖韭菜的摊子前,问:“多少钱一斤?”

摊主说:“两毛五一捆儿。”

“买一捆儿。”我说着,便掏钱。

“二叔,想买啥呀?”

我闻声扭头一看,是红卫。

红卫不是小老百姓了,我知道他在工商局上班,装束有了变化,戴着大檐帽,还有肩章。穿的是灰色制服,庄重大方。

“哦,买捆儿韭菜。”我自然地笑了笑,赞赏地说,“人配衣服马配鞍,红卫帅气,有出息了。”

“二叔过奖了。”红卫却对摊主说,“老张,这是我二叔,你不用收钱,给他两捆儿吧。”

“好咧。”摊主很痛快地给了两捆儿韭菜。

“怎么这样啊?我装着钱呢。”

“两捆儿不过是五毛钱,记在我的账上。”红卫对我说,“老张讲义气,是模范经营者。”

我问红卫:“你还有账?”

红卫说:“有了饥荒就是账呗!秋后算账,老张心里有数。”

贩卖者与购买者是交易,管理者是第三者,与贩卖者也有交换,乃是正常的交往。只消红卫的几句话,摊主便干不到秋后,淘气的孩子多吃糖。

熟人是一宝,遇上了红卫,我白捡了两捆韭菜。欠债还钱,红卫还得起,很有面子。

过了半月,我又赶集,认识了卖韭菜的老张,又到他的摊子上买了一斤蒜毫。我问:“那两捆儿韭菜的钱,红卫还了么?”

“还啥呀!”老张说,“我赚了一块五呢。”

“这是咋回事?”

“很简单。两捆儿韭菜仅是五角钱,管理费是两元。红卫上下嘴唇一碰,没有对我收管理费,免收了,放过了一马。”老张说。

哟!两捆儿韭菜是三结合了。我、你、他,都有了面子。我想到了林彪的话,有权就有一切。权力真是好东西,能运能用,权力与财物结合,组成的词儿叫运用。红卫有了小权力,交流人缘;我没有花钱,却赚了两捆儿韭菜;摊主以韭菜作为贡献,免收了管理费。

我占了便宜心情舒畅,骑着自行车,嘴里吹着口哨,洋洋自得。人际关系太微妙,红卫很容易,摊主很容易,我也很容易。

回到家中,秀丽问:“韭菜多少钱一捆儿?”

“两毛五,没花钱。”

“咋没花钱?”

我说:“红卫讲人缘,他和卖韭菜的有交情。”

秀丽听了这个关节,说:“人缘、交情都是人情啊!人们知道,情比法大,红卫是个好孩子。”

人情大,还是法大,总也说不清。按制度解释,国家机构有人大,没有“法大”。国家有法律,没有“人律”。光顾眼前,大白天得了两大把韭菜,合情合理。我即使躺在地上,张开胳膊,叉开大腿,样子也是“大”了。

33.雇佣

天蓝蓝的,万里晴空,仰头看了天上一条白色的带子,是飞机拉出来的。

看上去,飞机比汽车还慢,距离远近不一,不知时速是多少。飞机拉线不新奇,拉出的烟雾形成的是啥,谁也说不明白。

飞机有客机,也有战斗机。贾敬儒夫妻坐的当然是客机,据说,老夫老妻是从北京乘的飞机,客机上有服务员,叫空姐,端庄又漂亮。我曾经向贾敬儒问过:“光有空姐,怎么没有空哥呀?”贾敬儒曾经说:“男女不一样,美丽程度也是能否成为空中服务员的条件之一。”

这样解释,盼弟恐怕也不够格。我自己的闺女逊色,我连买商品粮都做不到,实在羞愧。

搓绳寨的人谁坐过飞机?只有贾敬儒和甄寡妇。

我钦佩贾敬儒,佩服甄寡妇。宣统、战犯都比我高超,可贾敬儒、甄寡妇有什么功劳?此时,贾守保路过,我打过招呼:“广保,干啥去呐?”

“我到敬儒二叔家串串门儿,想借点儿钱。”贾守保说。

我说:“旧社会复辟了,地富分子有门道。”

“身份变了嘛!我向你借钱,可能不中。”

贾守保进了贾敬儒院子,贾敬儒正在卸窗户,原先是方格糊纸窗,改为钢铝玻璃窗。

贾守保说:“二叔,你认识我么?”

“坐坐坐,”贾敬儒打量着贾守保,说,“从模样上看,你是贵玉三哥的儿子吧?”

“是。”甄氏插话说,“他叫守保,是老四,老五守春当兵入伍了。”

贾守保沾沾自喜,为自己有了好兄弟感到自豪。便介绍说:“守春在部队上还当了副营长,手下有七百多人呢。”

贾敬儒问:“你多大了?”

“我出生在二叔离家的那一年,四十二岁了。我初中毕业,还是个共产党员,去年当了村里的治保主任。”贾守保说。

“哦,共产党光荣伟大,”贾敬儒说,“茶几上有香烟。你抽上吧。”

贾守保瞥去,牌子是“长寿”,是台湾的产品,恐怕是名牌。贾守保抽出一支,点上了。

“守保,你家有几个孩子?”

“两个。一男一女,不让生三胎了。”贾守保说。

“台湾也实行计划生育,1948年时,只有600万多人,到了今天有2200万多人了。1967年当局提出‘三三三’口号,希望民众婚后三年才生育、间隔三年再生育、最多不超过三个孩子。”贾敬儒说。

贾守保前来,不是唠嗑聊计划生育,是来借钱的。要栽果树,选择是桃树和梨树。他栽果树需要买树苗,投入缺乏资金。此时他说明来意:“二叔,我要买些树苗,手头不足,想借两千块钱。有没有?”

“有有有,钱毛了,两千块不成问题。”

“这是雪中送炭啊!谢谢二叔二婶。”

“乡里乡亲,不用谢。”贾敬儒说,“话说到明处,你打个借条,注明有利息,是3%。”

贾守保瞪大了眼睛,乡亲们之间借钱,也没有这道手续呀?打借条还有利息?太奇怪了。忆苦思甜的大会上,听说旧社会有高利贷,俗称“驴打滚”。

新社会难道又复辟了?

甄氏看我不说话,就对贾敬儒说:“当家的,你的办法过时了。”

贾敬儒说:“不是过时了,是应时。货币交易,全世界都这样。”

我说:“公家对公家,个人对个人,村里不是台湾啊!”

“捐赠是捐赠,借贷是借贷。”贾敬儒说,“虽说个人对个人,假如记错了,忘记了,伤害亲情、友情,容易惹上官司。我的约定不是一分钱也打借条,是超过一百元才打借条,有利息。我了解,国家银行的贷款利息是6.39%,我降低多一半儿,比国家有利,也比较方便。”

既然如此,贾守保只好说:“好吧。”

“我有账本,”贾敬儒从抽屉里拿出来,说,“你看,前几天,上面有我的侄子写了,借了1000元。”

果然,上面有两行字:“兹借到二叔人民币1000元,一年利息是3%,以此为证。贾晓宾11月23日。”

贾守保将“兹”改为“今”,省去了“二叔”,“1000”变为“2000”,自然后面是“贾守保11月27日。”

人民币崭新,一百元一张,号码是挨着的。

贾守保借到了钱,心里不痛快,对我说:“敬儒老爷子不讲情面,借钱还要打借条,有利息。”

我说:“剥削阶级的本质改变不了,钻钱眼儿。”

“财大腰粗,在人家房檐下,不得不低头。”

“反正借到了钱,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怕你耍赖呢。”我说。

贾守保说:“二哥懂人情世故,把贾敬儒老爷子看透了。

下地的时候,我看到了贾广才,随便传话,说了贾守保借钱打条儿有利息的原委。广才说:“贾敬儒的办法是英明决策。”

“怎么是英明决策?”我问。

贾广才说:“改革开放以后,从理论上说,个人应当自主选择职业,自主参与社会分工生产和交换,实现互惠互利。市场经济鼓励个人追求最大利益、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没有竞争压力、不劳而获,不是美好的生活方式。

从贾敬儒的处境,可以比照一下。到银行存款了,当然有利息,存了一年的100元,得到的是103.65元。贾敬儒借给乡亲们,借100元,按3%计算,归还的是103元,比银行还少了六毛五呢。广保大哥借了2000元,归还2060元,到银行贷款,一年需要归还的是2127.8元,个人比银行少了53.8元,证明贾敬儒办了好事。”

我说:“新旧社会同样吗?”

“不一样,”贾广才说,“你看过小品《黄世仁和杨白劳》吗?”

“看过。那是黄宏演的。”

“里面的台词有一句话,‘大伙看到没有,现在这世道都反了,欠账的是大爷,我这要账的成孙子了。’贾敬儒的办法,就是解决三角债的问题。

你借了,不承认,怎么办?借条就是证据。有利息,产生借债人的责任感,金钱不是白来的。”

我说:“如此说来,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呀!”

“还是那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人人平等,怎么会产生贫富不均呀!”

“贫富不均是正常现象。勤劳与懒惰不能划等号,工资有级别,农民也有区别。怎么致富,应该要学习经验和技巧。”贾广才说。

我受的教育太深刻,一时转不过弯子。不斗私批修了,贾广才所说有道理。转了话头说:“贾敬儒到底有多少钱?”

贾广才摇摇头:“这是隐私。他并没有说自己有多少钱,前天向我介绍了台湾的一般收入。可以估计估计。”

“怎么估计?”

“按照贾敬儒的说法,我也相信。”贾广才说,“他养老金每月台币是26,800元,与人民币汇率,是4:1,40,000台币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一年中就挣12万,剩余两万人民币,起码积累到几十万了。”

哦,台湾的生活条件不错啊!

《海阳日报》上,出现了一篇通讯,题为《老书记的“致富经”》,报道了吴天明的事迹。他以养殖海狸獭的事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的积极性,不是以粮为纲,而是以富为纲,开辟了奔向小康的新天地。

吴天明比贾敬儒强多了。他记住了上级的指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贾敬儒则不然,他存在利己主义,贾广才打掩护呢。

有一天,秀丽对我说:“大亮又哭又闹,要买一辆摩托车。”

“别惯着!”我说,“我没有开印刷厂,人民币印不出来。”

“毕竟他是孩子,别跟他一般见识。”秀丽说,“三立有了摩托车,他要攀比啊!”

“我不是贾子龙,一辆摩托一千多呢。”我说。

秀丽站在大亮的立场上,说:“手心手背都是身上的肉,你看,三立有了对象,大亮还打光棍呢。我们当父母的,该操心了。”

当儿子容易,当父亲确实不容易。我不如贾朝阳,连贾子龙也不如了。

重男轻女,我只有这样一个儿子,也要追上时代啊!

无计可施,我走进贾敬儒家。甄氏问:“永文,你有啥事?”

我说:“二叔呢?”

“他到信用社去取钱了。”甄氏说,“钱存在了信用社,他取出来,来支应乡亲们的需要。”

我说:“近水救火,我喂海狸獭没有饲料了,想借些票子,打补丁堵窟窿。”

“你坐下,等着吧。这儿有烟,抽着。”

昨天,贾守保说过“我在他家抽了两支台湾烟,滋味不错”,在茶几上,我看到了拆开的香烟,牌子是“长寿”,台北烟业有限公司出品。

抽上了烟,我问:“二婶见过世面了,台湾冷不冷,热不热?”

“太热了。”甄氏说,“有101观景台,高500多米,向下望去,全城市都看到了。”

“吃了什么美餐?”

“有个名字很奇怪,叫棺材板。”

“棺材板?”

“就是厚面包中间挖空,填入鸡肉、虾仁儿、马铃薯等配料,沾上酱料,用刀叉逐块逐块地切来吃。”

“台湾人别扭,既然吃的有棺材板,是不是还有吃到肚子里的招魂幡、打狗棒呢。”

说话间,贾敬儒回来了。

我说明来意,主动说:“二叔,我想借钱,知道先打借条儿,有利息。”

贾敬儒说:“这就好,打借条还有利息,并不是坏事。”

甄氏也说:“永文别在意,你二叔这样办,好像不讲面子了。”

贾敬儒说:“咳,面子是表面的。其实,我也不是为了获得利益,目的是互相制约,和平共处。我忘记了或你忘记了,容易引起麻烦。”

贾敬儒有一定的道理,有了字据,不能赖账。我试探着问:“到时候我如果还不起了,该咋办?是不是去打官司?”

“钱不多,值不起呀!”贾敬儒说,“钱多了,我的全部积累都借走了,你有钱也不还,有了借条,我才能起诉呢!”

我说:“我是开玩笑呢。说还就要还,一天也不拖延。”

贾敬儒拍拍我的肩膀,说:“我知道你的父亲是我的大哥,厚道实在,忧国如家,岁寒不凋,体现了好门风。钱是花的,不是存的,攒了千百万,还不如一张鬼票子呢。”

我说:“我没有出息,只会干活。”

“干活就是出息。人生一世,年龄分大小,身份没大小,有穷有富,到底咋当人。”贾敬儒说。

说了几句话,我借到了一千元钱。

俗话有一个词儿叫“钻钱眼儿”,来自铜钱上有一个方形的小孔。多年流传,钻营纸币也叫“钻钱眼儿”。贾敬儒对待人民币,不是钻钱眼儿。我对待人民币,也不是钻钱眼儿。看来,钱不能让鬼推磨,能让人推磨。手里有了钱,决定了人生以后的职业、婚姻和人生。

回到家里,把钱交给了秀丽。钱不烫手,秀丽知道这是给大亮买摩托车的本钱,眉开眼笑,说:“大亮能有摩托车了,让乡亲们看着家庭条件好了,也不至于打光棍儿。”

34.偶像

给孩子当牛做马,倒是本分。大亮骑上了摩托车,我心满意足,心情舒畅。议论起来,我当了及格的父亲,脸上也有光彩。

家里没有花钱,盼弟也能吃商品粮了。不知是国家政策还是土政策,琢磨也琢磨不透。对于钱的观念,有一笔糊涂账。嫌贫爱富是优点还是缺点,仍然琢磨不透。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是共识,是真理。换个角度,嫌贫爱富改为嫌富爱贫,乃是时代的潮流。不是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而是让一部分人贫起来,社会局势就乱了。

按姨夫的行业标准,闺女叫盼弟最准确。很多人省事,直接叫“丫头”,让人瞧不起。在旧社会,丫头是对婢女的称呼。女人也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杨家将》中的穆桂英不能叫穆大丫,《替父从军》中的花木兰不能叫花大丫,评剧《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也不能叫秦大丫。假如叫穆大丫便不能挂帅,叫花大丫便不能从军,叫秦大丫便不能告状。

不仅如此,世事巨变,国家大事不必关心,对历史故事总有看法。比如对秦香莲的故事吧,可以衡量对比。

在宋朝时代,均州府的陈世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原来是考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妻子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她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来找寻自己的丈夫,听说陈世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

她在驸马府中见到了离别三年的陈世美,并被赶了出去。秦香莲向开封府府尹包拯告状,皇帝的母亲闻讯,威胁包拯放人。包拯无可奈何,将俸银三百两赠给秦香莲,劝她撤诉,带儿回家,勤劳度日。秦香莲不听劝说,包拯对国太讲情、皇姑威胁都无济于事,表示宋王爷来了也不饶。最终包拯主持正义,铡死了陈世美。

稍微琢磨琢磨,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不明白,都是糊涂蛋!

——假如我是皇帝宋仁宗,十人经过殿试,水平最高的第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我用朱笔批准,选用了陈世美。这位白面书生起码有30多岁了(舞台上的形象有很长的胡子)。

我的女儿尚未出嫁,陈世美可以当姑爷,于是问道:“陈世美,你是否结婚?”

陈世美只能回答说:“我结婚了,已经有一儿一女了。”

我说:“你不妨休了妻子,让我的女儿嫁给你。”

陈世美说:“我虽然结婚了,但可以休妻。以大局为重,皇帝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是作者一批散文和短篇纪实文学的集锦。押题篇《陨石之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身军人之家的普通战士,但他却在未来战争的浩渺星空中流连忘返,包括在高烧状态的梦中……一篇篇探索未来战争的论文让专家们不能不刮目相看。他是我军新一代军人精神结构与境界的活标本之一。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唯有孤独恒如新:毕肖普诗选

    唯有孤独恒如新:毕肖普诗选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热门推荐
  • 火红的太阳

    火红的太阳

    看文艺青年如何泡妞如何飞,青春,就是是狗带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 绝色皇妃:邪魅君皇宠妃成瘾

    绝色皇妃:邪魅君皇宠妃成瘾

    (本文重写)一个本不属于不破大陆的灵魂重生于不破大陆墨家私生子——墨玖玥身上。当她遇见了他,碰撞出激情的火花,从此之后不破大陆风起云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一个个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墨玖玥表示,她和她的小伙伴惊呆了!『本文纯属虚构~如有意见,可以提出来,作者会改进的!!!』
  • 你会管孩子吗

    你会管孩子吗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发挥管理的功能,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树立管理的观念,把握孩子发展大方向;落实管理的行为,纠正孩子不良现象;运用管理的方法,做一个造就天才的能工巧匠;避开管理的误区,做一个平凡而杰出的父母。
  • 校园暗黑录

    校园暗黑录

    他是一个孤儿,在十岁至十八岁八年里,撒哈拉沙漠,北极无人地带,8848高峰,原始森林都有他的足迹。在中东战场上有一支被雇佣兵称作死神的“夜行者”曾在他的领导下成为各国领导人的噩梦。十八岁的他已经看淡的世间善恶美丑,他的心累了,他想回校园泡妞,他想将青春没有经历的都重新再一次重来一遍
  • 镜湖医仙

    镜湖医仙

    “医者心可否救得天下伤,素手银针似是无关天下兴与亡,拂轻尘天地寂静笼药香。一寸针一寸思付与风月竟渺茫,为谁泪竟惹无端一身伤。”
  • 魂之咒刃

    魂之咒刃

    一柄魔剑;一个落魄的少年;它们会拥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 道书援神契

    道书援神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魔卧底

    仙魔卧底

    道魔二年,徐峰被魔魂宗宗主司徒南收为徒弟,并被其派遣潜入连云宗,成为卧底,待到时机成熟,意图盗取无上宝典《长生诀》,行动代号“黑天”。道魔十年,徐峰展露头角,成为连云宗的入室弟子,修炼长生诀。同年,徐峰被掌门召见,暗中执行一项特殊的秘密任务,“打入魔魂宗内部,摸清楚魔魂宗护宗阵法的弱点,待到时机成熟,里应外合,一举消灭魔魂宗。”当徐峰身怀长生诀回到魔魂宗,究竟是一切的结束,还是新的开始?黑天以后,究竟是破晓的黎明,还是无尽的沉沦?
  • 道德真经传

    道德真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凰令凤啸

    凰令凤啸

    王爷红杏出了墙,还想把她往回抢?送你两个字!做梦!咱也是有行情滴,敌国皇帝呵护备至,墙角早就被撬倒。想要让她再滚回做皇妃?对不起,本人已死,有事请烧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