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0000000031

第31章 青山不老(5)

陈世美必然叩头谢恩,我说的话叫金玉之言,他敢不同意么?

——假如我是介绍人,公说公论,老百姓的婚姻,也有脚步不乱的规矩程序,三媒六证,不宜草率。三媒是指: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六证是指: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皇帝女儿出嫁,总要有一番程序。至今是哪位媒人搭桥,谁也不知道。

婚姻必然有人牵线搭桥,《铡美案》中回避了。假如我是介绍人,会对陈世美说:“你回家乡,把妻子休了,再办婚礼大典。”

陈世美说:“先斩后奏不成问题,先结婚,以后再休妻也可以。虽然我与公主不认识,但按皇帝和国母的意见办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规矩。”

——假如我是秦香莲听说丈夫陈世美中了状元,当了皇帝的姑爷,用不上打官司告状,都说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况且我是小脚女人,携儿带女,实在不值得到京城上诉。

有人怂恿,带两个孩子找陈世美算账。

包拯竟然用三百两银子给予赔偿,息事宁人,我将感激不尽。老包排忧解难,关心百姓处境。

——假如我是国母。开封府府尹包拯,等于是首都的市长,我去找他,说:“公主嫁给陈世美,这是皇帝的家事,不用你插手干涉。”

——假如我是韩祺,是宫中的武士,陈世美派我追杀秦香莲和儿女。在京城郊外的古庙中,听了秦香莲的诉述。我可以说,你们闹不出什么名堂,我不忍心下手。回去就说找不到你们或者杀条狗,钢刀上也有血迹。

我若自刎,何苦呢?

——假如我是包拯,我可以向皇帝汇报,三妻四妾是社会现象,秦香莲你告也是白告。告陈世美,首先向皇帝请示,如何处理。我没有胆量铡死陈世美,这不是瞎胡闹么?

公主没有出面,是不是怀孕了?

黑暗旧社会,故事靠瞎编,竟然得到民众拥护,太难以理解了。我若是皇帝宋仁宗,定将包拯撤职;我若是老丞相王延龄,会撒手不管;我若是开封府府尹包拯,该向仁宗请示,不能独自做主啊!

有人说贪图富贵,抛弃妻子是陈世美,错在哪里?

我想当陈世美。国家主席的女儿无名氏要嫁给我。我说:“我早结婚了。”

无名氏说:“你可以离婚啊!”我说:“我和秀丽的关系没有破裂,不好意思。”无名氏说:“你的封建思想太严重,很多明星都可以离婚,难道我不如秀丽吗?”听了她的话,我感到爱情与前途相关,就说:“我可以向秀丽征求征求意见,如果她愿意离婚的话,房产属于她,我还能承担盼弟和大亮的抚养费。”无名氏说:“你去运作吧。”想不到秀丽不仅不同意,还赶到首都,开始上访。夏市长接待了,说:“此事国家主席的母亲曾经动员过,国务院总理也干涉过,我很挠头,用不着大费干戈。为了你的生活,我甘愿赠送自己的工资3万元予以赞助,你同意吗?”秀丽只好说:“我同意吴永文当国家主席的女婿,不干涉其自由。非常感谢夏市长,我再改嫁吧。”

从古到今,皇帝不出场,但谁能不顾国母的面子,胆敢处决皇帝的女婿?

法律上在哪一条?我终于明白了,这是死人活用。今天有个包拯,怎么运作?

舞台上编戏是骗子,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贾子虎是孝子,他的母亲八十大寿,与贾子龙老哥俩奔波操持,请来了县里的文工团,演出庆祝。

村头搭了台,歌是歌,舞是舞,青年人喜欢,老年人不喜欢。我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爱听乐亭大鼓。今天演唱了《双锁山》,耳朵里几十遍了,我记住了下面的词语:

随军的丫鬟不怠慢,搀扶姑娘够奔洞房中。

喽兵叩喜赏酒肉,丫鬟叩喜赏花红。

不多时,天色已晚众人散,洞房中剩下夫妻人二名。

金定欠身忙离座,满面含笑尊相公:

“我问公爹他老人家好?

婆母娘她老人家可曾安宁?”

君保说:“今夜晚间不兴说话,听人说谁要说话谁就受穷。”

金定说:“偏偏偏、爱爱爱,撒撒飙,高高兴儿,一乐说到大天明,我们豁着受穷!”

演出结束了,我没有看到盼弟出场。

我并非要看闺女的演出,她若出场,我还要退场呢。可是,她是演员,竟然没有角色,不关心也要关心。我到后台,找到了文工团的团长郝群,我问:“郝团长,盼弟呢?”

郝群问:“你是大叔吧?她不在文工团了。”

“嗯?我不知道啊!”我问,“难道她被开除了?“郝群说:“不是开除了,是高升了。她聪明伶俐,被安泰房产总公司的经理岑尚岭要走了。”

“让她去干啥呀?”

“让她当会计。”郝群说,“比起来,文工团的工资是六十二块五,总公司加倍,给一百五十八。”

人们说这种做法叫“跳槽”,以牲口离开所在的槽头到别的槽头去吃饲料,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另谋高就。

回到家,我把盼弟的变动告诉了秀丽。

秀丽说:“你应该到县城打听打听,不管是好(郝)团长还是坏经理,为啥把盼弟认了干闺女?”

“倒也是。”

我骑上了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县城。

安泰房产总公司是大衙门,盖得富丽堂皇。最高处竖立的钟楼,一点响一下,两点响两下,“当!当!当!”的钟声响起,全城都能听到。

我在警卫室打听:“同志,我是盼弟的父亲,她在上班吗?”

警卫是一个中年人,说:“不在家,外出了。”

“干什么去了?”

“与尚岭经理一起到市里联系工程,估计明天才能回来。”

我问:“这里是大企业呀!岑尚岭还是县里的政协委员,他哥岑尚勇说过,他追上了形势,发大财了。”

警卫说:“私人企业,国家不发工资。这里没有外人,是家天下。除了工人,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亲朋好友。连我也不是外人,而是尚岭姑父的侄子。”

哦,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公务不是公务,是私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虽然追不上,盼弟走到哪里,我也说不准。

安泰房产总公司的对面单位有牌子,写的是“独莫县文物管理所”。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问:“那里的单位做啥啊?”

警卫说:“文管所举办了‘本地历史博物展览’,人们参观呢。”

“买票么?”

“免费。”

既然如此,我走过去,不妨浏览浏览。

展品里有石斧、铜镜、金镯、银簪、还有铜钱。讲解员说,这些都具有文化价值,证明了本县的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

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熟人。他是文物所收购员李同志,也就是当年收购了贾贵福铜钱的人。

“老李,你认识我吗?”我说。

老李摇摇头,问:“我的眼拙,想不起来了。您是哪村儿的?”

“你见的人多了,我是搓绳寨村的,”我提示说,“在我家的院子里,你还收购了我村贾贵福的铜钱。”

“哦,不错,不错,十几年了。”老李说,“你看,展厨里的几个铜钱都是我收购的。”

“我家的盼弟踢的毽子,下底儿是铜钱,上面是鸡毛。家里的钥匙上还拴着铜大钱呢。”我说,“怎么能展览?”

“时代变化了,越来越值钱。我收购的时候,是一斤买两块两毛五,一斤有二十几个铜钱,一个不过值一毛钱。如今价涨了,有的一个值几块钱,有的一个值几十块钱,还有的一个几百块钱呢。”

“贵福家的现在值多少钱?”

“难说呀!”

“怎么难说?”

“我是外行人,知道中方外圆,分不清朝代。一个铜钱,文管所的小刘能一清二楚。”老李说,“那次收购的十几斤铜钱,我保证不瞎吹,最少值几千,最多值几万。”

“真的?”

“错不了。”老李说,“我手里的让小刘看了。”

“家里的?”

“不是。也就是那天,我缴纳时,牛所长对我说,你如果喜欢,可以挑拣几个,让孩子们去做毽子。我就抓了一把,挑了五个干净又美观的。”老李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我的这枚铜钱,让小刘鉴别了。”

我看了看,上面有“道光通宝”的几个字,我问:“值多少钱?”

“小刘说值50元。”老李说。

“有啥用呢?50块钱能买二百多斤玉米,铜钱不时兴了,不如五分硬币,咋能当钱花啊?”

老李说:“玉米吃下去,变成了屎,铜钱流传几千年,就算文物。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属于国宝。”

“我不相信。”

“你没有提高认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文物文物,文化就是物品,不光是笔砚书画,锅碗瓢盆也算艺术品。比如说,你知道集邮么?”

“机油?不就是发动机的润滑油么?”我实在不明白,难道机油也值钱了?

老李微微一笑:“哎呀,哎呀,集邮不是机油,收集邮票才叫集邮。小小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容纳丰富知识的小百科。”

“能有这种事?原先是八分,如今是两角,还能值十块?”

“十块?差远了。我告诉你,能值几十万!”

我的眼睛真睁圆了,老李瞎说八道,太离谱了。

“数量越少越值钱,有了错误更值钱!”老李说。

听了他一段海外奇谈的谬论,我觉得浪费时间了。道理很简单,一张邮票卖多少钱,问问县长、镇长、村主任,再问问贾贵福、吴永强、贾子虎,谁能相信?我笑了笑,说:“你去忙吧,我还得去买个笤帚呢。”

老李掏出钱夹,打开,说:“你别不信,我让你瞧瞧。”

我瞥了一眼,里面果然夹了一张邮票。

这样的邮票不新鲜,这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文革”中用过的。工农兵手持《毛主席语录》,下面印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呢。

老李问:“看过么?”

我说:“我在海南岛育种的时候,就用了这张邮票。”

老李说:“值钱就在于数量少,有错误,地图上台湾没有涂成红色,还没有南沙群岛,容易引起政治争端,所以下令停发并回收封存。正因为如此,去年在邮票拍卖会上,卖了30万。”

世界上竟然有了这样的事,一张废邮票,保存着做啥呀?我想,也许钱太多,花不出去了。

我回到家里,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铜钱和邮票。秀丽问:“你找啥呢?”

“毽子和旧信封呢?”

“干啥呀?”

“毽子上有铜钱,旧信封上有邮票。”

“谁还踢毽子呀?盼弟早不踢了。几封来过的信,我做饭烧柴时引火了。”

秀丽说。

“唉,你没有想到,我也没有想到,如今老铜钱和旧邮票都值钱了,很多人收藏。”

“老铜钱花不出去,旧邮票过时了,怎么要收藏呢?”

“我琢磨了,也许能保值升值。”我的眼光短浅了,当时我搜集铜钱,保存积累,就能发财了。

秀丽说:“前辈儿说,物以稀为贵。有的东西少了就值钱,新的不如老的,姜是老的辣。”

“这样说,别说新老,你是新的,慈禧是老的,你当然不如慈禧太后。”

我讽刺说。

“你又说错了,我比慈禧强,”秀丽说,“社会发展了,应该提高认识。

我坐过汽车,慈禧太后还坐不上呢。她只能坐轿,慢慢腾腾。”

院里有人招呼了一声:“二哥在家么?”

听声音是吴互助,他能干啥呢?我掀开门帘,说:“互助啊!我在呢,在呢,来来来。”

吴互助转干了,是商品粮,挣工资。听说他的对象是组织部副部长姚庆民的闺女,在民政局上班。还听说他们生了一龙一凤,是双胞胎,一孩化落实不了,倒是让人兴奋。这小子特殊,难怪二十年前,在大槐树下面说了“站起来抿上,蹲下掰开,离屁股不远,不用瞎猜”。

吴互助手里拿着一本书,他说:“我出版了一本书,二哥雅正雅正。”

“嗬!你是作家了?”随即我接过书,又说,“我平时无聊时,就爱看长篇小说,里面有故事。”

秀丽也说:“作家了不起呀!年轻的时候,我看过《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还有《艳阳天》。”

吴互助却摇了摇头,说:“这不是小说,是报告文学。”

“我不爱听报告,”开口直言不讳,我说,“领导们开会,念的材料,都是方针政策,我的耳朵出茧子了。”

吴互助啧啧嘴:“二哥,这不是报告材料,而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也是用文学手法写出来的作品,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有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举个例子说,《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报告文学,歌颂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哦,你写了啥?”我问。

“书名是《企业家的风采》,描写反映了我县30位的创业事迹,提供经验,树立典型,他们创造了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一棵棵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吴互助说。

这话我不赞成——内容与经验材料如同一辄,便说:“这有什么意思?

不吸引读者的兴趣,谁捧着看?”

吴互助有自己的看法,说:“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以文学语言概括,也有读者。比如,在《小镇设计师》这篇报告文学中,前面有‘水调歌头’,二哥你看看。”

“哪页儿?”

“中间。126页。”

我翻开,看到了下面的文字:

小镇人才旺,名叫冯玉书。

着手住宅建筑,泥水画宏图。

灵工巧匠涌现,人人交口称赞,功绩亦评估。

建设新农村,不是大老粗。

大改革,真开放,劲头足。

斗志昂扬开创,事业有前途。

放眼五湖四海,心念乡亲温暖,华发镜前梳。

誓言能实现,不愧大丈夫!

我说:“有点儿意思。‘不是大老粗’这句话不妥,很多人不识字,也在搞建设呢,改为‘不是太粗鲁’才好。”

“出版了,难以修改。”

“你不能写小说么?”

“我曾经写过几篇短篇小说,不能发表。大概我的水平不高,写不出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哈哈哈,”我笑了,“当着你二嫂子,怎么说这种话?男人没有另一半儿,就是光棍;女人没有另一半儿,就是寡妇。”

秀丽也许明白,书的名字,意思是夫妻交欢的情景。夜里是两个人,一人一半,合在一起才能不分开儿。

这样的书名粗俗灌耳,秀丽脸红了,摇摇头,暗自走出屋子。

吴互助说:“二哥,你外行了。这是经典作品的题目,那是着名作家张贤亮创作的小说。名声在外,获得了大奖。”

“我不管大奖还是小奖,男女的事是隐私,男人就是男人,劈成两半,岂不是二尾子么?”

吴互助说,“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社会的进程。因为作者曾被列为右派,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才有了生活体验。”

我不过是农民,对文学而言是外行,讨论什么文艺创作?便说:“你写了这本报告文学集,得了多少稿费?”

“这是自费出版,出版社不给稿费,还要花出版费呢。”吴互助说。

“你图啥呀?”

同类推荐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 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热门推荐
  • 飞来横夫

    飞来横夫

    登记结婚时发现自己是已婚身份怎么办?作为贾明决的未婚妻的白小帆遇到的正是这个问题。她怎么不知道一个人也可以结婚?!“白,白,白小帆同学,你的狗屎运也太壮了吧!”“确实是狗屎运。”“绝对的极品金龟婿呀!”“没错,龟!”别称王八。“花样美男啊!”“花!”可不是嘛。
  • 凤啸九幽

    凤啸九幽

    凤瑾,魔界第一皇女。绝色容颜,气质出尘,为善为恶,只于她一念之间。一朝出魔界,淡定自若。数千年不变的风云再次被掀翻,生死于一指间。白衣猎猎,凤惊九天!
  • 血缭眼

    血缭眼

    一百多年前,铸剑山庄锻造出一把绝世魔兵,世人格外红眼,称,“得魔剑者得天下......”
  • 修仙之百步成仙

    修仙之百步成仙

    她一代医学鬼才,却因一张彩票穿越。穿就穿吧,只要好好活着就行。可那被封印的朱雀什么时候成了老娘的敌人。萧宝宝心里苦
  • 灰色记忆的秋天

    灰色记忆的秋天

    【慢更中】她是顶级服装设计师,但她住在小破屋;他是一位普通的婚纱摄影师,但他住在豪宅·····【详细看正文】
  • 天芒记

    天芒记

    天降天芒,懵懂少年,漫长修炼,逐步解开天芒的奥秘。亘古时期,大燕王朝,多少英雄岁月,铁骨铮铮。群王世家,几辈大业。潜伏数年。古云,正统血脉。修仙之路路漫漫。在权位与长生,在享受与寂寥,看他如何行遍漫漫人生路。修仙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步步成长,在休闲与勤奋中修仙,那才是一种情怀....修仙世界危机重重。人心不可测。苦难的锻炼。挫折的考验。折戟沉沙,又获奇遇。传统仙侠,风云再起,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触摸我们望向那长生大门。上古遗族,海外真的遍地宝藏吗?老屋还你一个原始原本的仙侠世界,百态尽掌握之中。
  • 冒险战记

    冒险战记

    千年前,恶魔横空出世,意图占领冒险大陆,六英雄与之大战,付出生命代价,却只是封印了恶魔。千年后,恶魔即将破印,谁来守护这片冒险大陆?恶魔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在这片斗气,魔法,战技、魔兽汇聚的大陆上,看少年如何以瘦弱的身躯,守护心中至爱!
  • 双子座使者

    双子座使者

    一场叛乱,王族易主,谁掀起这场腥风血雨,笑到最后又能如何,复仇永无绝迹!她,被放逐下界,在生死边缘徘徊数次,面目全无,谁演出这场木偶剧,无泪无痛,黑色羽翼遍布神域:“如果弑神是一种死罪,就让我下地狱吧!”他,用唯一一种表情,轻笑低语,当面具破裂,只将真实脸孔现于她的眼前:“呐~这个才是真正的样子呢。”她,红发飞扬,被器械复制了情感,却沦为器械的命运他,游走在殷殷艳艳之间,用冰冷的枪械隔绝人心……只此一眼,如果死后不能再见,我便从地底复活……(它真的是一部动漫小说,绝无大侠一说!-0-吐槽体附体!)===============74901328小说交流群,欢迎加入++++++++++++++++++
  • 逝水流年青春不再

    逝水流年青春不再

    浮华尘世,一曲青春恋歌,涤荡心灵,看少年长成,感悟人生,艰难抉择,练人心之坚!
  • 宇洺传

    宇洺传

    秋风萧瑟,白鬓老人,谈品香茗,惋半世痴狂,“或许我来到这里就是一个错误,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如果我当初一死了之,也不会落得空守梅树开花的境地。”梅花几度朱颜笑,空守佳期白眉哀希望大家支持我的小说,我是新人有什么地方不好,请指出来啊!